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回复: 0

有人活在梦境中,认为梦里的情景就是真理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5-11-3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分析“有人活在梦境中,认为梦里的情景就是真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剖析:
7 B/ c( [7 [. V0 z* z
8 f& |" Q: I- p- t3 |5 J心理学角度
1 M6 P# C' @% Y% B& e% W这种现象的核心是现实检验能力的受损,即个体无法有效地区分内在的心理体验与外在的客观现实。其背后涉及多种心理机制和潜在原因:- z8 S) Z" q1 D6 W9 j5 i0 D& V
1. 认知扭曲与防御机制1 A6 i+ e/ k$ [, S* n0 D% T
幻想/pronoia:与被害妄想(paranoia)相反,这是一种坚信外部世界是围绕着自己、并为自己提供积极信号的信念。做梦者可能认为梦境是宇宙专门传递给自己的“神谕”或“真相”。
5 ^1 D) K) n* i6 ]$ a" u% n确认偏误:个体会选择性关注和记忆那些能够支持其梦境“真实性”的零星现实事件,同时忽略或曲解所有与之矛盾的巨大证据。例如,梦到某人是坏人,之后就会专门注意此人所有微小的缺点,来“证明”梦的正确。' A0 N& P0 e7 W( j# g" S: `4 p0 a
分裂: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梦中的真理”与“污浊的现实”,这是一种心理防御,通过创造一个理想化的、全好的内部世界来逃避无法应对的、全坏的现实世界。5 @* n7 H$ V0 q9 M# N. m% ~

; R8 t6 Y& X  a4 v  w& ^; I2. 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n$ u( Y* S4 I' Q" u
妄想性障碍:如果这种信念固定、持久,且无法被理性和事实说服,并影响了社会功能,就可能符合妄想的诊断标准。其内容可以是宗教性的、关系性的(如被爱妄想)、或 grandioso(夸大妄想)。/ h5 u6 D' e3 [' K! t6 g5 y9 l
精神病性障碍的前驱期:如精神分裂症早期,患者可能出现一些古怪的信念和感知觉异常,将梦境赋予超乎寻常的意义,这可能是大脑功能紊乱的信号。
, E9 ~& p% E, v; I% B' r5 o$ D4 x解离性障碍:严重的创伤可能导致解离,个体为了逃避无法承受的现实,可能会沉浸在另一个“现实”(如梦中的世界)中,并感觉那里更真实。; o# ]! W% d3 J

6 I% w( ?, R7 t' L  D5 H3. 人格因素; w! \, I! F. R! i+ f0 v
边缘型人格组织:可能存在现实检验能力的暂时性、应激性崩溃,尤其在压力下,更容易退行到幻想之中。
2 b9 s, f+ i  Y3 e) t2 y自恋型人格特质:认为自己的内心体验(包括梦)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和真实性,普通人的现实法则不适用于自己。/ b% y0 V: A, S6 g
社会学角度1 I$ i- c- n; \* T- E" N
这种现象的产生和传播,与现代社会的某些结构性特征密切相关。8 y7 e% I  ^5 R; U! J9 D: g6 R
1. 现代性的“现实倒置”与超真实; I: O4 ?+ T" H0 d: O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提出了 “超真实” 概念。他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模型和符号(如媒体影像、虚拟世界、消费符号)不再是对一个基本现实的反映,它们自己就构成了现实,甚至比现实更真实。
0 ^8 i, u) f; l0 K' f% h" \& @, L应用:对于一个深度沉浸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信息茧房或特定意识形态的人来说,那个虚拟世界的逻辑就是他的“梦境”。当他将这个逻辑完全内化后,就会用它来评判和扭曲客观社会。例如,一个深信某种阴谋论的人,会认为所有不符合该论调的新闻都是“假新闻”,而阴谋论构建的世界才是“真理”。
' @9 x, y' x9 `2 X$ r2. 社会原子化与意义缺失
; h/ e! P3 o, F5 O6 R. F/ p1 \现代社会中,传统的社区、家庭和宗教组织所提供的集体认同和意义体系正在减弱,个体陷入“原子化”的孤独状态。
8 S+ x; g! j# t& U应用:当公共的、共享的意义系统(如共同的宗教信仰、社会规范)崩塌后,个体会转向私人的、内在的体验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和秩序。“梦境”就成了一个极端的私人意义系统,它为个体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认同和存在价值,填补了意义的真空。1 R! l6 e* y2 Y" _/ N% G5 |
3. 亚文化与信息茧房
8 [# L4 K) ?* {; S8 O8 v互联网使得拥有任何奇特信念的人都能找到“同道中人”。
; C* y, {" ]8 q应用:一个相信梦境是真理的人,很容易在网上找到灵性、新时代运动或其他神秘主义的社群。在这个 “回声室” 或 “信息茧房” 里,他的信念会被不断重复、强化和正常化。社群的集体认可,为他个人的“梦境真理”提供了“社会证据”,使他更加坚信不疑。这完成了一个从个人心理到社会小环境的闭环。% }) r! M/ a# L4 [: ^7 Y
4. 对科学理性霸权的反叛
# I1 J. W6 j. S' ~  w在一个高度推崇科学和理性的时代,也会产生一股反向的潮流,即崇尚直觉、灵性和超自然体验。/ w1 O4 U( K+ W6 n2 J: l: S. |" A

+ o& o0 e8 g& E3 f应用:将梦境奉为真理,可以看作是对主流理性范式的一种反抗和叛逆。个体通过拥抱一种无法被科学完全证伪的、纯主观的“知识”,来宣告自己从冰冷的理性法则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更高的智慧。
3 S. Q  D$ O) r4 Z9 S( ?' q# [/ e总结
: M! K$ P3 h0 e  m- {+ `' t( j从心理学看,这主要是个体现实检验能力的崩溃,可能与人格结构、防御机制或潜在的精神障碍有关。其功能往往是为了应对无法承受的现实痛苦、维持自我的完整感。8 U/ Y* t# t# ?, X
从社会学看,这是现代性危机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在传统意义瓦解、虚拟与现实界限模糊、社会关系原子化的背景下,个体将内在的“梦境”作为救生筏,用以对抗一个令人迷失、疏离的外部世界。而网络社群则为这种私人真理提供了生存和壮大的土壤。
5 F7 _' z  k( s0 g7 j$ N0 }6 D最终,这种现象揭示了同一个核心:当外部现实变得过于艰难或毫无意义时,心灵会创造一个内部现实来取而代之,并不惜一切代价地捍卫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3 09:24 , Processed in 0.05240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