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7-4-25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3.太过专一,难以转型
) O/ t3 P9 L$ v, d 杀伤力:9级
! e8 S# O1 @, G" F) h
2 v' B; x/ x: H8 F, r/ p7 \4 i 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群体。源于两点:1.软件开发中所用到的技术,大多更新换代非常频繁. 盖茨对软件开发人员说:"4~5年后,现在的每句程序指令都得淘汰。"这么快的更新速度,要求程序员必须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多程序员在30岁以后将不具备这种能力,只有面临淘汰。何况IT行业人才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无疑将加速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2.程序员的工作强度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这在第一点中已有说明,在此不便赘述。因此许多程序员在做了几年后发现自己后劲不足时谋求转型,但大多因为太专一于技术,缺乏综合能力而承受转型之痛。. b+ v$ U9 E7 R* ]2 o. W( y
在IT界不少名人从程序员做起,但后来实现了成功的转型,如"金山"董事长求伯君,总裁雷军,"点击科技"创始人王志东,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等。此类转型之所以成功,除了扎实的技术外,更得利益于自身综合实力的储备。技术不是万能的,建议所有的程序员趁自己年轻时多多涉及其他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本人建议英语最好不要丢掉,有机会可以涉足管理,金融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是结交朋友,多多益善,而且不限行业,三教九流为宜。
2 y4 n D; E; I1 \ 7 z: |+ G0 J1 ~+ V, @8 i* h& X7 \
4.太过自信,缺乏沟通1 |9 b6 ~, W% T0 Y
杀伤力:7级
0 j8 E, X+ }1 w/ m5 a0 O6 G, |7 N ; W' k) i! ^( j, d- G
从金山大规模招聘游戏人才,建立成都亚丁工作室到宣讲会提出的"团队精神大于个人主义"的原则,方方面面昭示着当年求伯君孤军奋战写WPS的时代已经结束了。IT行业的发展,软件规模的剧增,大规模解决方案的呼之欲出。。。。。。诸多迹象表明IT行业已经不再相信个人英雄主义了,只有秉承"合作,开放"的原则才能冲击IT行业的下一个制高点。( ~! Q3 p1 S4 a; X: G
但我们还是很遗憾的看到,不少程序员在团队合作方面还有待加强。原因之一是之前没有团队开发的经验,习惯个人开发,在沟通能力上存在缺陷又不善于自我培养;原因之二是太过自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且在高水平程序员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很多高水平程序员遇到问题不及时提出来,不是不敢提出,而是怕提出的问题遭队员笑话,有辱自己的水平。于是拼个鱼死网破都要自己搞定,走投无路时再去求教别人,这样的后果首先是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其次对整个项目的开发有害处,对整个团队的合作也有影响。. J! f: u6 ?3 y" ` {+ I W
# a' L2 x( w7 [* a/ p9 D! ?% R& k' } 5.太过自负,玩世不恭, N* z7 V' l. B- S- N7 h& {: \
杀伤力:10级: K f/ c2 K* Z5 H% C
3 B; d; k" z8 B$ R1 O 过于自负,自认为技术很牛,看不起非技术人员,拿着"程序员"这块自诩的"金字招牌",不屈服于现实的残酷凭自己的意志去发展,这是不少程序员易犯的臭毛病。和第4条"太过自信"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之处在于程度较之已大大加深,表现方式也更为极端。
! a7 h% a- c( h% j 这主要体现于两点:1.看不起如营销,管理等非技术人员。拿营销人员来说,工作通常比程序员轻松,也没有程序员那么枯燥,陪客人吃吃饭,聊聊天可能一笔上千万的生意就谈下来了,一笔提成就划归帐下。这时程序员有意见了―――我辛辛苦苦熬夜写的程序难道还不如你轻轻松松的一顿饭值钱吗?我要说,你就还真不如人家值钱,所以千万不能歧视这类非技术人员,要知道挣大钱的往往是他们,还轮不到你程序员。2.自认为自己技术牛,可以改变一切而不考虑其可行性,这种人不占少数,但往往会碰壁,而且碰得头破血流。这让我想起了水木周平评论王志东推出Lavalava重归互联网一样,自认为技术很牛就可以得到市场的认同,谬矣,实在是自欺欺人!(这是他的观点,不代表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