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在温哥华斯坦利公园的深处,茂密森林和蜿蜒小径旁,藏着一处不起眼的露营地,这里住着一个特别的人——贝利(Christenson Bailey)。' s# \& A: a) v/ e
从外面看,他的家仅由几块绿色篷布和几根绳子支撑在树木之间。即使有行人路过,也很可能注意不到。然而,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营地,而是贝利选择在这座城市的绿肺中,安家落户超过30年的地方。
0 n5 p9 V9 q% B. ~$ D4 v c/ Z' i$ Z5 L
6 o* @7 {) Q8 h1 b4 ]" V. O% e' g/ K P) w& ?
贝利是斯坦利公园里居住时间最长的“森林居民”。今年74岁的他,从1990年开始就在这片树林中安家落户。
! [' c' Q( X7 J3 i' R# Z. M( t. y5 p) X% |: x& c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位看起来有些像流浪汉的老人,曾经竟是滑铁卢大学的高材生,过着相当优渥的生活,可如今他为什么会选择在树林中露宿呢?; y5 K) S! h! S' N" L
近日,贝利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向世人揭露了他身处城市中心,却又与世隔绝的生活。
% W; k( l. y* _9 p8 D" v& J
( G0 ?6 k/ ^# I( m0 v" p三月初的温哥华冬日阳光明媚,贝利身穿羽绒服和面罩,尽管气温仅有2度,但他似乎并不觉得寒冷,在微凉的空气中,贝利谈起自己这些年在公园里的生活体验。
$ F/ P3 ]: P- L9 e+ g/ h! h5 v" `
3 p8 G0 i; x+ ?" ~+ F# _他的小营地虽然简陋,却别有一番情趣,处处透着生活的气息。他的帐篷内,阳光透过作为屋顶的白色篷布洒下,小山雀在帐篷侧面自由出入。帐篷内摆放着他的画作、绘画用具、音乐器材以及鲜花,构成了一片“纯粹的幸福”。; h: M1 G! }& H$ ?" g6 X
$ F' t m# f2 O: O3 X1 H+ Z, v
贝利的这种生活方式背后有着深远的寻求:“对心灵的追求。”他解释说,他选择在这里生活,是为了探索森林的宁静对创造力的影响。
5 t2 A1 R. ]( U; ?4 n1 \8 S4 N* t# o! m
3 x8 B2 N% w. ]- f- B他的生活方式简朴但却功能齐全,大部分设施都是使用从附近码头回收的旧渔网和绳索制成的。多层篷布确保了防水,还有一个小木箱,用于存放必需品如手电筒、面包和手机充电宝。
9 c5 X, W. f/ {0 {3 c! f$ Q4 a9 n% M4 d `0 y# L
在保暖方面,他有一条毯子和四个睡袋,足以抵御零下20度的寒冷。尽管帐篷空间狭小,不能站立,但贝利始终希望其住所与森林和谐共处,不给自然环境带来负担。他对自己的存在充满敬意,把森林当作欣赏、研究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4 n" l. y& x+ d& V
, P$ I6 j9 D a U4 ?
起初,贝利只靠蜡烛照明。随着年龄渐长,他开始依靠养老金购置生活用品。但无论生活环境多么简陋,公园的风景和宁静总能给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画笔、乐器和文字成为他表达自我的方式,也让他在与世隔绝的生活中感到快乐知足。
1 f3 C" v, `" O1 I# i
8 ?* ?" m1 l/ o1 i& w0 v- D, C- K& q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贝利过着宛如流浪汉一般的日子,他可能是被逼无奈,才选择了这样的生活。然而让人惊讶的是,这样的生活,是贝利自己选择的。- e/ n1 W0 @7 D" c
$ @+ ]6 G3 y7 e( U8 b3 U1949年出生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贝利,几年后随家人移居费城,住在一个富裕的社区。1965年,他们一家人移民加拿大,在渥太华定居。0 [& Q: ^1 T+ y5 g
( S% n& B6 W8 @( a8 l) Y& B8 n4 o
贝利学习成绩不错,数学尤其出色,曾位列全班前十。后来他进入滑铁卢大学攻读工程学位,17岁就结了婚,但三年后离婚。
8 f: m Q4 ?( G* ?+ G5 M' y' w+ m) y* p# w# r- i" \
大学毕业后,贝利先后在汉密尔顿的斯特尔科钢铁公司和蒙特利尔银行工作,负责分析商业银行运营。$ y7 s4 J7 u$ M* D/ a* [
2 E. F$ y Z/ K9 Z* I# A对于这样的生活,贝利直言:“本可以过得很愉快,但我并不开心,那不是我的菜。”直到70年代末期,贝利在蒙特利尔接触到艺术,他才发现了真正的兴趣所在,开始追求创作之路。4 e. |5 ?- {! V. G2 n) o
9 K0 |7 a" s+ m- C/ ^/ n
1981年,贝利第一次造访温哥华,从多伦多搭便车一路向西。他在切里科海滩(Jericho Beach)和斯坦利公园扎营,大海与森林的独特景观让他十分向往,最终决定在温哥华定居。贝利于1990年回到斯坦利公园,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 @3 X0 Q/ M9 a. S5 J/ V. u$ h0 i+ d+ J3 U+ x
贝利的森林生活不乏挑战。他经历了1996年的“世纪风暴”,当时温哥华下了约80厘米的雪。尽管他的计划没有考虑到如此极端的天气,但他仍然设法在帐篷中坚持下来。4 E9 y' K0 l) C% `5 M
3 C# I/ u) f+ b) {而2006年的风暴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飓风级的大风摧毁了41公顷的森林。他回忆说,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是我不愿意让任何人经历的。”
7 R# ?0 M) W3 p9 Y$ W/ n在森林中,尽管面临这些自然的挑战,贝利并未感到孤立。公园管理者和警察对他的存在早有耳闻,并且与他保持了一种长期的、默契的关系。
3 I" O$ O& Q+ g* @4 l: J- G( T* Q2 H+ R2 L( G }
贝利经常在风暴后主动与他们联系,让他们知道自己安全无恙。警方对他进行了背景调查,并与他进行了多次会面,确认他的居住没有安全隐患。4 D6 ?( I( r: h1 I
4 Z( P; o/ U1 B) s4 G! Q
不仅如此,警察们其实都还挺喜欢贝利的,因为他完全不像公园里的流浪汉那样吸毒,酗酒,犯罪,贝利是个非常友好有魅力的人,生活也非常自立。; @+ ~, s- ^' [. Z
. H& c l9 [0 R' V& V; v0 X0 N然而可惜的是,贝利的森林生活即将结束。公园内部的害虫导致了大量树木的砍伐,改变了这片森林的面貌。6 h }) i0 j2 O U9 ~" O
- x1 B" a; Q0 ]$ M$ a$ m( h5 I同时,贝利也已是高龄,需要考虑更适宜的生活方式。尽管他即将离开这片长达三十年的家园,但他所创造的艺术作品、音乐和从林中生活中汲取的故事,都将随他一同离开。
6 [: R. a% ^; ~8 ~$ E' c! P, g) T# A* V
% O& j$ A4 a/ \0 U7 @. v贝利的画
$ v) P8 c5 H4 U( o+ n
7 M( p# a- V9 F; F; G9 V贝利的故事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挑战,也是对自然与人类精神的一种深刻探索。在即将离开斯坦利公园的这个时间点,他不仅留下了对自然深刻的理解和敬畏,还展示了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能。: W3 X6 l. g: [& M
即便离开,贝利在斯坦利公园的足迹和影响将继续存在,激励着未来的探险者和思考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