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全球抗疫2年多,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生活可以逐渐恢复正常之际,半路杀出个Omicron毒株,警戒线再次被拉起。7 W- P& s5 X4 k$ L7 M# X! p3 X
2 R7 Z1 R8 }6 t
一句“我们将永远不会回到一个没有新冠的世界,”将人类打回现实。/ q6 D9 X& M- s1 |7 G
. N$ Q6 r5 X/ ]; F3 y' R
未来如何,我们现在说不好,也没有精力去想,光是应付眼前的病毒都分身乏术了。) u" p* p- h0 o4 `9 Q v
W: T% o) K9 v% {0 y
那么,这一次大进化的Omicron,真的就如南非专家们所说的那样,全是轻症或无症状、重症和死亡率都极低吗?; k3 J& Z9 p6 W/ r6 \# o
& G' G: M. I5 J; f- U% s
就在12月4日,南非最新疫情数据打脸了这个说法——单日新增病例7天之后飙升467%,1.6万人感染!对比2周前的数据,大大增加了1900%!住院人数激增365%,至279人!死亡人数翻了1倍!( ^. s% x4 e# L3 b
d3 R- \' | F( R$ \
南非疫情重灾区的卫生官透露,现在Omicron的R值已从一个月前的1飙升至3.5!
0 b. D: d* r( r# b8 c! J6 }& Z# u; c/ ]* s& c! E& u7 {
换句话说,现在每10个人感染新冠病毒,就会传播给另外35个人。即使欧洲震央英国,疫情最糟糕时R值也从未超过1.6!
2 O/ H: Q# f& q1 W& c( \- L, l5 Z. t; w. B: n! Z# h. F( c" K
当然,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有限,现在对Omicron毒株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所有判断都需要对比。
' F$ ^/ h, ~: [" o l9 i8 ~ f
$ i7 |& \( T7 T& _- W( t5 h英国卫生安全局流行病学家梅根·卡尔(Meaghan Kall)就警告,目前现有数据表明,Omicron可能比Delta更“糟糕”。* J# d8 W- ^& a% }+ A) g
6 G" h9 t* B$ n' x9 w) G. q' b
与此同时,南非科学家在3日公布了第一项有关于Omicron的“真实世界数据”——Omicron可能真的能够逃避人体某些免疫力,使人们重复感染新冠病毒!
, [0 F7 g/ \9 i5 F* [9 E: S* R) b- l8 l+ _) F$ C4 a; T9 `7 ^
自从Omicron出现之后,科学家们注意到一个现象:重复感染新冠的人数激增。+ K/ j/ q& A% r
$ D) ^' ?( X0 t8 ~- j& B8 N+ X
在分析了将近3.6万例再感染病例之后,专家们结合整个疫情期间的再感染率(2次或以上)趋势。& d/ _% l( L ?6 g5 n$ c; l
# W) z; t% H2 m; g% {不论是在Beta毒株,还是Delta毒株肆虐的时候,即便这两个病株都被检测出具有逃避人体免疫力的能力,人类再感染新冠的风险都没有出现激增。* J+ o$ B9 H, Q6 L
% d1 g4 c0 ~, b3 J& k: P- a然而Omicron出现之后,这个数字明显上升了。" L. t( P* N$ r* w5 x m' u' k( X
7 R' d. u# V% N3 K# R3 V
虽然现阶段科学家们尚未一一检测这3.6万至少感染新冠2次的患者体内是否都有Omicron新冠病毒,但这个时间点出现上行曲线,他们推测背后的驱动力就是新毒株。' m# H) T8 g8 Z' F9 U& o1 i# z3 O
6 O2 W5 Z! ?6 V$ ?" \& L) S: ?
根据这项未经同行审查的研究显示,估计Omicron新冠毒株逃避人体免疫力、使其重新感染的可能性为早期突变毒株的2倍!
' f$ o2 v+ c' U6 t) W, b9 H5 [
4 A$ m# _. h3 h2 Q( T3 h( {另外,南非范围内感染Omicron的患者中,有24%的人已经完全接种疫苗。综合以上因素,专家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找出Omicron对现有疫苗效力的影响。. ^5 v# }- x4 m7 t9 _: a! ?5 ^, J3 w" Y
6 ]% T7 g# B: D; y* Z本周五,正式被Omicron全面入侵的北美大陆传来2个令人担忧的消息——
! [# l& \5 L; E- N+ n7 m& {; r: c: C- a
加拿大出现首例儿童感染Omicron的病例!
: @; r( h/ S$ U9 G9 Q7 ]
' e0 o- E; a3 F8 x6 A) [6 Q# Z美国专家爆出:本国可能潜藏了2000例Omicron确诊病例,限于检测能力不足,暂时还没有报告出来!2 c0 y/ D# D4 A, b; k [
& E n$ u+ w2 g% T* ~5 M
在3日的疫情新闻发布会上,安省公共卫生局证实了这一消息——本地区确诊首例Omicron病例,而且患者还是12岁以下儿童!3 d9 i- J4 s$ m8 x7 V0 e
1 X, t/ q# a4 Y3 J据透露,这名儿童患者最近才和家人一起前往南非旅行,11月22日回来之后接受检测,结果呈阳性,感染的是最新毒株Omicron!( h: X$ f5 N u
7 ^# c$ i6 @9 @2 d- t+ Z
患者的年纪尚小,不符合加拿大目前的新冠疫苗接种资格,对病毒毫无免疫力,家长就这么把孩子带出国,不幸感染上病毒。
" j1 F. g+ c8 y' `, v& f3 q) l3 h% M
经检测,孩子的家人也有人中招,目前尚不确定感染的是不是Omicron变种,现在都在家隔离。
/ J3 X. O X7 y1 {, \
% ]( I- s' a& p+ u" D- o' g截至目前为止,这名儿童也是全加拿大首例Omicron儿童病例,患者的具体年龄尚未公布。
! C/ a) H- f& G% |
9 Q. D9 q+ H, X+ n" H" I不仅如此,就在刚刚,安省多伦多卫生局确认——再发现Omicron确诊病例3宗!
T- U' o& K7 g4 s# M- U# ^
P+ l& R+ V- a0 H其中2人刚从尼日利亚旅游回来,另1人则是从瑞士返加的,目前卫生部门正在密切跟进这3宗病例,确定密切接触者范围!
/ o7 p$ ~- r* `, E( M7 N5 r3 G( z8 a! t
Omicron毒株也已踏进美国,短短几天之内,病毒就从西跑到东,甚至混入了5万人的动漫展。
5 E3 ?4 v4 |" s" Y0 ]/ t+ T' h: A3 q! v8 [; a4 C y9 P% ~- O
就在3日,最早爆出确诊病例的加州,一位公共卫生专家查瑞迪·迪恩(Charity Dean)就发出警告,基于对美国国际旅行人数模型分析,估计现在美国已经有大约2000宗Omicron病例了!
! f* j% i% E' @( n) R% p( q1 u4 `: S3 i; X6 M! W+ E& F
之所以没有被爆出来,只不过是因为美国目前没有对足够多的病毒样本,来进行基因测序。白宫首席医学顾问佛奇也表示,如果说Omicron已通过国际旅行入境美国,他根本“不会感到惊讶”。$ o- [; B$ F0 I% }( o, M) F- X1 c% r
2 w6 L8 j J8 k9 z
已经出现首例Omicron的加拿大BC省,也在3日下午公布了最新数据,过去24小时内新增405例确诊、6死,目前暂时未发现更多Omicron确诊病例!尚在密切观察刚从南非回来的204人!3 r I8 d8 T6 b; a/ n# z/ h+ \
; A, _$ _$ S' [2 F' E, C7 y. h
虽然不像安省和魁省反弹得那样厉害,BC的7天平均新增病例还是出现了稍微上扬,达到354例,全省活跃病例3071人。
8 Y( \5 u( J5 o# s. e1 ^) d: q+ ~/ `8 q7 ?6 B
3日早上,加拿大国家免疫工作小组更新第3针接种建议,强烈鼓励50岁以上的人接种加强剂,18至49岁人群接种第2针之后至少半年后打第3针。
+ G9 Y8 }# G4 }/ z3 c+ C9 m0 Z/ d/ a
BC省在3日下午表示不跟进,按照原计划进行加强针接种工作。
$ T/ C( t; V8 ~
$ r" s v1 x: j, {4 ]2021年冬天,人们注定要和最新的Omicron毒株一起度过了,希望这一次,在疫苗、禁飞、收紧入境关口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不要放松防疫,平安过渡到20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