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7-3-23 20:17 编辑
( p. k2 L9 B2 g4 w5 g! y% r! Z" S/ N5 t* ]3 l
米开朗基罗创造世界最美雕塑被誉为天使; }% S! W) w* s1 G9 b' I
——痴迷于肉体线条之美,一个生活得像流浪汉的人,居然是文艺复兴时期世界上最有钱的艺术家——。3 K! N; e4 i* i
3 Z2 w/ y. E0 x' d6 X
8 o" p' C5 A8 J6 I世界上最富有的画家创作出最美肉体雕塑0 y% Y; q; U: U- @- n4 M
5 P8 a+ Z3 P; E4 E2 g! k! K艺术家已无法形容他,米开朗基罗被誉为天使
! @$ p+ V1 q! r( K: G5 J2 ^1 e4 T; |1 z2 n
痴迷男性肉体却只有他真正把自己交给艺术/ l+ _* N$ ~5 {( C1 e
5 t) x2 X/ { T/ n) Z" u
他独自在梯子上作画,由于过于专注经常废寝忘食,有时候不脱掉衣服就睡着了。长此以往再脱掉靴子,皮也会被撕下来一层。一天下来吃得很少,几乎不喝什么东西,成天愁着脸。0 S0 K, h( y9 v0 v% e( [/ {/ U
2 f( ?* L" N0 O( U6 }" V4 r
你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个生活得像流浪汉的人,居然是文艺复兴时期世界上最有钱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 e" N- H. l+ u4 I
/ k6 _4 d+ s; Q2 z: m& ]
《雅典学院》拉斐尔 1510 -1511 局部放大▼/ b# _$ }) d# Z+ u
% e! T8 t: h7 M: n6 {! ^
米开朗基罗·博那洛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j. I2 z: l, w7 F; u
`! G F: B& h2 t/ v
还没有去世的时候,他一个账户内的存款就高达8000个杜卡特(1284-1840年间意大利发行的金币),除此之外还有好多银行账户以及在托斯卡纳的产业。这些财产的总价值放在今天,米开朗基罗可以算得上一个亿万富翁。
9 C8 @! n: x! g+ [0 u6 e# D( F0 l* x- V3 `( e2 X
唯一被誉为天使的艺术家, g6 o% d, I E2 C; m' M
5 d% a& y8 M' d
作为文艺复兴三杰(还有达芬奇和拉斐尔)之一,疯狂刻苦创作的成果,让米开朗基罗甩了达芬奇和拉斐尔好几条街。而且米开朗基罗的才华涉略之广,决不在达芬奇之下。
. U6 s+ b% M1 N+ i+ O
7 K8 c$ u' @( D- Z/ F: C最为关键的是,米开朗基罗没有像达芬奇那样铺得太开,他取得的所有的成就,全部都与艺术相关不说,而且都是永垂不朽的成品(湿壁画、雕塑、建筑)。
2 K, D! K; s' D. B
3 g$ n" z3 h" f) Z, ^3 D; R米爷(上,表现战前紧张)与达芬奇(下,表现战时激烈)的同一题材画作:世人皆挺米爷
" w- x8 T; m+ T' j% z/ V
' w0 L" u* S4 f5 m4 X4 [! t相比之下的达芬奇,我们只能抱着他无限多而惊奇的创作手稿,没完没了地争论蒙娜丽莎到底笑了没笑,是哪里人这种无聊的问题。
8 n8 X2 k& e$ i$ E* S+ r# P$ x9 O. Z8 {! y1 N' E
达芬奇的确涉及医学、军事、植物学、数学等等,想法很多,可是留给我们的除了“微笑”“晚餐”“圣母”的绘画以外,其他的成就在哪里?只能说达芬奇是一个想法很多涉略领域极广的画家。$ [1 B3 x2 r+ v6 k; _5 b! i
8 w: S4 o8 \4 M; a8 p4 P0 p 1814年油画《拉斐尔和弗娜里娜》:拉斐尔作画也离不开情人2 L3 Z/ N3 h" s
1 E& L& y3 J) ]7 g* C至于拉斐尔,相比之下似乎有点小白脸的意味。米开朗基罗说他像女人一样作画——其实是因为拉斐尔的风格唯美柔和广受欢迎,但也只限于圣母圣婴的主题。常常沉湎于女色,拉斐尔为了情人把艺术抛之脑后的事情在太多了。
" \$ }! b2 t" y) Q( s: f4 W; [
" X( y) h# h [+ ^/ I4 k) Q& n8 k而米开朗基罗好像就是上帝派来凡间,专门给人类创作艺术的天使。他一刻不曾停歇地创造艺术品。年纪轻轻就能抵制一切诱惑,为了创作艺术吃苦再多也无所畏惧。- M* {; O) H8 A$ v; c
7 J4 \# w) C* s- K其实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公务员家庭,明明是一名官二代却选择成为当时社会地位最卑微的艺术家。在他收入不菲的时候,依旧过得惊人地俭朴。
& @, y$ m; H6 j! ?* J- F! e& ~) g- r" G8 E
神圣的米开朗基罗- |+ y+ Q1 A% v* @* K
# C8 x6 B" @; r/ }' `. c
所以你从来不会看到“神圣的达芬奇”或者“神圣的拉斐尔”,而只有“神圣的米开朗基罗”。因为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成就在当时们人们心中地位之高,以致于“艺术家”三个字都无法形容对他的崇拜与敬意。最后只能用“天使”来称呼米开朗基罗。
1 t& h' ^( |) S4 T4 G' u
& g Y4 M# ]/ e: e+ s米开朗基罗的杰作4 l# ^3 g; v7 g# N; L, O
8 P7 j7 Y8 L4 O" O6 N6 U
就是有资格看不起绘画' z/ J* e \! J5 z! D, N$ z
' x ?5 s* R3 z- j
米开朗基罗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雕塑家,才不是什么画家。“你以为我跟拉斐尔一样,只会被女人团团围着作画?还有达芬奇,天天嚷着要给教皇造一匹青铜巨马,结果呢?什么都没有!”
) H1 U! d8 ~3 e% @ m: g, ?: f7 q+ J! t; Y' m4 u
米爷十分排斥绘画,完全不是因为他自己画不好,而是因为他觉得绘画实在太简单了。非常无奈地被教皇委托做西斯廷礼拜堂的拱顶壁画,20年没有碰过画画的他居然一出手就是难度最高的湿壁画,并一气呵成地成就至今都无人超越的世界最大最美的天顶湿壁画。
, ?: d/ v2 T! R9 W) x8 N7 l
]9 y- {! Y, ^9 z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创世纪》
7 ^: X4 p- B, r0 p5 D& j9 w% u; [- I: c
要知道湿壁画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具有难度的事情,必须跟时间赛跑,趁着灰泥还没有干的时候一口气完成,不容许出一点点的差错。7 a- s! U' E( t! \& `9 A
5 D0 o0 c+ u ]: k% c怪不得米开朗基罗鄙视拉斐尔那种惬意地坐在凳子上,涂涂改改的绘画。/ M( j* Y7 I( r( l* E8 S8 @
% h) N8 \! b$ y% @! ~《大洪水》这幅画还因为霉菌被米开朗基罗敲掉重新来过
6 i, `) O J+ I$ k8 |% \% w! u4 c3 R
更何况他还是每天抬着头作画,这种非人类可以承受地煎熬,米爷就这样连续四年毫不停歇地完成了。有时因为作湿壁画的时候没有掌握好湿度,灰泥太过于湿,画到《创世纪》的局部《大洪水》这部分,米开朗基罗发现完成以后上面居然布满了霉菌,只好敲掉重画。
* _: \, y6 e+ u6 A2 f
! V; M( g! J' ^他果真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K3 \6 D7 B. L- L* c( ?! X
" Z0 V( V" y- e ?
米开朗基罗写给朋友的信,右边用手绘小人表示作画姿势十分辛苦
5 P: E* V1 E2 I: e& w; S E; o) f& i k, i5 f5 G" p s
最终这样一组美得惊天动地的天顶湿壁画诞生,一种创世纪般的开天辟地。米开朗基罗日夜不休地抬着头作画,他还赔上了自己的视力以及颈椎。/ @2 @$ q# j/ s% L u# r
* n3 ?6 @2 D8 g) O' ~除了负责湿壁画,就连整个绘画所用的脚手架工程都是他自己设计的,脚手架本来就是一个惊人的创造发明了。足以可见在机械、工程方面,米开朗基罗也毫不逊色于达芬奇。 v8 `* V( ]2 I, A& `! q2 ~$ z- ~
5 p' O* J# h j米开朗基罗创作天顶画之前的西斯廷礼拜堂内景
) O5 l" t' @) W2 q1 Y q
2 P Z. o) C2 o一整个天顶的湿壁画可能让人感觉眩晕或欣赏不过来,但如果你了解旧约里的圣经故事就会不难发现,画题均取材于《圣经》的开头有关开天辟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见《创世记》)。& E# A' j& f1 T. S+ l; k& ^
$ j( f$ d9 s9 ?8 w$ w. O* \中间一排长方形构图一共9幅湿壁画,主题环环相扣分别为《神分光暗》,《创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陆》,《创造亚当》,《创造夏娃》,《原罪-逐出伊甸园》,《诺亚献祭》,《大洪水》,《诺亚醉酒》。" _. D, Z$ [$ o+ F* ?
% _: _" V3 s3 F" i, n0 H2 v' r
▲《创造亚当》米开朗基罗
# R6 {+ f: ]! ]$ b! c+ ~% B, _! A7 x& k" h4 g
其中《创造亚当》是我们最熟悉的一幅,不但出现在书中的次数最多,而且还能有各种各样地应用……4 h' M' z: q* c% m7 E, m
6 W7 M, D$ Y: R$ r3 L够了……
8 h- G6 N2 D! z0 ?5 n& }( P( j$ J% `; }( m7 `: @
中心方形构图画面两侧还布有众多装饰画部组成,大部分全部都是女先知。算下来一整幅《创世纪》共绘有343个人物。+ L; [0 ~& |3 F0 c$ X6 a
5 G; \& F$ c- C9 z
不过很神奇的是,一眼望去根本不会发现上面还有女性?!每个人物看起来似乎都健壮无比。
7 C8 p% n" G: N* [2 {3 k' L
/ ~9 k, S7 U3 u) Q# l是的,米开朗基罗在绘画上最大的特色就是:最擅长把人体的肌肉轮廓凸现出来。换句话说,他画的所有女性也都拥有男性一样的肌肉。把女先知放大一看就知道了↓' _# T' l/ Y) ^8 a9 h
/ x$ U( J& |; k《利比亚女先知》" a4 B. }" W; z8 ]2 g
# ]- v5 ^: O8 `; E
但你不能说米开朗基罗是是肌肉控,而是他最喜欢的事情并不是绘画而是雕塑。在雕塑中,他需要将肌肉完美地展现出来,所以作画的时候,米爷习惯性地严重强调了所有的肌肉。2 e! N- r6 v" F
2 D$ I/ B* y* X. y. o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米开朗基罗就算是创作女性主题的作品,用的都是男模特。这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中,有更多的体现……) ?: \. C0 R. Y! Z8 l+ F
( H/ t# _& ^ N
最美肉体雕塑惊世骇俗4 f" B3 Y) j( T) P0 A" l9 F& M# }
7 K* d7 T3 v5 l1 k; D有谁16岁的时候可以把大理石雕刻出拥有《阶梯圣母》中那般褶皱的柔软感?只有米开朗基罗做得到,但就算如此这幅都是他不愿意示人的作品。
! o! G! R: A, X: W0 e4 z& z3 L0 k) G9 f0 }( t
因为完美主义的米爷觉得当时自己雕刻的圣母手脚不成比例。所以米开朗基罗生前从没向自己家人之外的任何人展示过该作品。
& Q q( [, C2 v6 C5 \. E" b6 I/ q5 _+ A8 y, b3 ?
▲ 大理石浮雕《阶梯圣母》| 米开朗基罗,雕塑,约1490年,高56.7厘米,宽40.1厘米
% M5 z8 ]# ~! ~1 ?& d5 b0 f
; \) _3 o4 c) k% J' B( j; ?除了上面这幅浮雕以外,此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几乎全部都是立体的,不论是什么主题的雕塑,突出的也几乎全是男性的健美。# S3 n4 H/ B: j7 z8 I% ~: {
; r H1 k& m. P" E1 c
因为米开朗基罗几乎直接无视女性美的存在,不仅极少创作女性主题的雕塑,就算有,实际上也都是以男性粗壮的肉体来塑造的。所以在米爷的雕塑作品里,女性也都是拥有强壮的体格和完美的肌肉:
6 ?( e, t* G" ~8 p" p. X, K
* E! K4 W) d% {" g▲《晨》| 米开朗基罗,1520-1534,佛罗伦萨佛罗伦萨圣·马可大教堂内" h3 _* O$ t+ i+ ^) U; S- I
▲《暮》| 米开朗基罗,1520-1534,佛罗伦萨佛罗伦萨圣·马可大教堂内 x) D2 y/ s1 `" K A) |5 N
▲《昼》| 米开朗基罗,1520-1534,佛罗伦萨佛罗伦萨圣·马可大教堂内
; h3 T: q6 Z9 i a" q5 x▲《夜》| 米开朗基罗,1520-1534,佛罗伦萨佛罗伦萨圣·马可大教堂内
6 B- i5 P8 `' K/ |8 z, o! e( \, w+ E6 j% \; ?; u
光从肉体上来看,除了胸部凸起根本分不清那是男性还是女性的躯体。米开朗基罗总希望在每一座人物雕塑中,展现出男性拥有的肌肉线条。4 L: C; D+ t1 v) G
: _' k: m4 i; m0 ~! P& x; o如此喜爱男性躯体之美的米开朗基罗,由此创作出了古今中外最美肉体雕塑——《大卫》。
- S# V1 k9 T8 ^7 D, B) B7 }
$ _1 l1 g2 v' A# ~▲ 大理石雕塑《大卫》| 米开朗基罗 1501-1504 高4.33米 意大利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9 E$ f7 R! T0 X
4 I4 j# W5 r3 S! y; @4 {2 d
米开朗基罗是用了近四年时间独自完成了这一超过4米高的巨大雕塑。当时他还非常年轻,这个曾经被许多艺术家都称之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大卫》,他却敢挑战而且还大获全胜。
p* C2 h) l+ O* s# A9 ]7 ^$ i$ l4 w; X+ M4 d' \2 Z0 l
大块的白色大理石其实对于制作大卫这样的雕像并不是最理想的用料,它非常坚硬,又长又细。而且米开朗基罗采到的石头非常薄,他完全没有犯错的余地,每一凿都是如履薄冰。) I9 @0 d0 v2 V, a: A$ {: S& {* ~
( q5 a3 C9 Q, u1 p& k9 Q; q
大卫在圣经故事当中,是一位犹太国王也是少年英雄,亲手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 P# K1 W# W7 j
; e% q& s# C7 u8 i
当《大卫》完成的时候,所有人都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不说,就连达芬奇都坐不住了。这个比自己年轻一大截的小伙子——米开朗基罗,居然创造出如此完美的作品。8 s' I( v/ N4 `5 p3 n, M
6 V% M t1 F" j( J
因为怕米开朗基罗的风头改过自己,达芬奇甚至还偷偷跑去游说教皇不要把大卫放在广场最显眼的位置。& [) ?: p& _$ J( T3 l5 W+ z
! X1 |, E2 V5 c- }
如果达芬奇的嫉妒都不能让我们很好地感受到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有多么惊世的话,那么对比一下其他艺术家的同主题作品,就会发现……
9 k& u! `. z% H! c; F' l. L# U% t, Z9 Z
米开朗基罗真的是开天辟地般地拥有对躯体美的独创性。下面这座大卫还是米开朗基罗老师的作品。8 |- i1 r7 b; g. M# e
8 O1 Y# D/ X' L, k( O: r! t, I4 x) S# h米爷老师委罗基奥创作的青铜雕塑《大卫》/ O# V5 h. u' y' ?$ ^6 z: z! x j' x7 u
* T& V8 k( G4 ^在米开朗基罗之前,所有的大卫像讲述的全部都是:大卫已经割下了巨人歌利亚的头,获得胜利的状态。而只有米爷的《大卫》,是他正准备与歌利亚展开激烈斗争的前一刻。
7 }, Q5 \5 L. O* l9 U" [1 w0 s0 M( B! t4 z1 H# L
所有的事情还没有开始做之前是最紧张的,全身心准备迎接战斗的大卫也是最美的:他眼神坚定地注视着远方、手臂青筋凸起,准备好了用少年之躯挑战邪恶的巨人。1 |7 Z- i: z# k+ s- `& r* E. }
4 {% e/ R' k# t
而且相比之下,别人的《大卫》简直是柔美得如女性一般。' E" \& h% L: N) R
+ _+ H3 a' k5 `5 @: c! X% G当然这可能还不是最惊天动地的事情,早在23岁的时候,米开朗基罗无与伦比的独创性和雕塑力已经让世人目瞪口呆。 x( N% ^/ O' c, W% g
7 N% b7 T) h6 Y Q% |下面这座《圣殇》(圣母怜子/哀悼基督)其实是米开朗基罗最先一鸣惊人的作品。有可能出于自己对该主题助自己成名的原因,米爷特别喜欢“圣殇”的主题,以至于到88岁时又创作了另外两幅。
# v6 L9 }8 @5 L3 Z: P# j3 @' {" R! G1 B: o. W
米开朗基罗的3座大理石雕塑《圣殇》: S% @' w% s$ M6 f
' D) N: u! v/ L5 q人们根本无法相信年仅才23岁的米开朗基罗,居然能对死亡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圣母面部的表情恰好到拥有可以穿透一切的感染力,而甚至比儿子看起来都要年轻的圣母,更是又一次体现了米爷的独创性。
# p: k5 P2 f8 F: J/ l
3 i N) B0 v+ D; j就像只有米开朗基罗觉得大卫在战胜歌利亚之前的状态最为完美一样,只有他认为圣母应该尽可能年轻,因为青春象征着纯洁,纯洁才更能表现圣母。# K) K5 X' J$ z$ f8 _) f1 i
+ g. s* O( U1 m6 i; S9 _
人们不敢相信是23岁米爷的作品,所以他在圣母胸前刻上自己名字
! U5 e1 P/ u* g' G6 F: O2 _# F$ R
已经在湿壁画、雕塑上取得人类难以企及成就的米开朗基罗到了老年,却也依旧不肯停下追随更高艺术层次的脚步。
+ Q9 ^1 J: F" |( M
6 M3 _9 t& D& Y5 X' K) E* Y他希望自己在艺术方面的刻苦努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坚定对天主教的信仰,于是八十多岁还能完成圣彼得大教堂圆顶的设计。3 t1 L* p8 i5 r
2 Q' w+ c( a9 E# H5 v& U0 C▲ 1618年油画《米开朗基罗向教皇保罗四世展示圣彼得大教堂模型》:黑衣人为“米爷”
% w2 h* n5 o1 Y0 i) s) R( c) o4 k3 W: k: m3 m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把他誉为“天使”了,因为所有的艺术家当中只有他不分昼夜地为信仰创作着艺术,不论是以绘画、雕塑还是建筑的形式。
: }4 H: d' i6 o1 s* O: a0 A) ~1 h3 m- G3 f$ R& w
就好像是上帝派到凡间劝导人们的天使,但米开朗基罗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他可以说是文艺复兴三杰里面脾气最差的,而且他非常高傲认为没有人比他更能创作神圣的艺术(虽然可能事实就是这样)。
( }5 X+ H: I& d$ j; R% N; @% D6 V: T) ?3 Q
曾经只是凡人,但生来圣洁无比。
1 \# W6 L/ N/ U' C e) ?
& V! I- n- w& g# k' \# w, A* ~人世昙花一现,天堂永恒不变。6 ]: w- \& {3 k3 K) D9 e
0 B9 L8 Y, i1 Q- A
狂喜一转变,连死亡也是至善。
0 m* d8 ]. [ t) I# q
l0 i L3 n. D众人皆去,唯我新生。
' O/ e% h3 y8 b* ?# _3 Y) Q4 f/ X2 c
——米开朗基罗 1564.2.18(89岁)
# ~1 }8 M. `4 ^, M4 |9 i, L% [* ~1 c
▲ 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中画着圣徒拿着自己的人皮,暗示老米获得新生
0 Q4 m2 w: C# U; q$ a! f! E6 h4 y9 ~/ Q; G4 L8 [( N
当然我们“神圣的米开朗基罗”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一面,其实我们从他只喜欢赞美男性躯体就可以看出。* x9 }6 f0 L( I3 F, j2 |% N0 J
- E$ c4 s1 G7 |5 A$ o# y就算米开朗基罗在当时一味宣称单身主义,可是后来还是因为遇到一位青年贵族而沦陷了。他爱上了那个青年,这还激发了他的诗作才华,他给青年写了许许多多的十四行诗——用来歌颂自己对青年贵族纯洁无比的爱慕之情。( {$ j% U$ M5 U
$ }# i2 t$ \* l
后来本杰明·布里顿还把这些十四行诗
/ j3 N) M0 B9 K/ c2 g6 h4 B5 C! m4 H
变成了古典音乐+男高音↓
" W! N, T. _. W7 V
, e5 n5 e" m: x2 x i5 W1 v% P!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ceml0XSCnNf2glJC#rd
9 h: N. J% b3 s8 |- V5 I! j
! `0 d+ m. n+ L$ F/ u, G* S) @/ s3 Q6 w, 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