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Q& d; h2 o2 [4 {现在,不光是医院和专家们有把母乳喂养宗教化的倾向,民间这种观念更甚,很多自己坚持母乳喂养成功的妈妈和奶奶辈老人,对出于各种原因放弃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常常加以不同程度的道德批判。 " M v7 ~1 o c/ b9 M* r0 t9 |3 j' \' z4 p! m- L6 |3 v
我个人认为,在现实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母乳喂养当然是更好的选择,但大家的处境千差万别,不能把母乳喂养当成是无条件的绝对唯一宇宙真理,认为每个妈妈都能够也必须做到,凡是做不到的就不是好妈妈。这种指责对一个母亲的伤害太大了。$ i( G7 n- w# G
1 V: h/ D/ Y" I" t* s有个著名心理研究机构曾经发布了一个研究结果——在人类所有负面情绪里,最致命的不是恐惧和愤怒,而是内疚。将内疚感加诸于一个刚刚经历了十月怀胎之苦和分娩之痛的新妈妈,这是犯罪。 ) x; i: o2 D/ W 3 ]4 }* T8 L0 E: V( x可以鼓励,不要伤害。这世上只有建立在充分了解基础上的善意建议,没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善意“指责。那些宣传”每一个妈妈都能做到全母乳“的机构和个人,初衷是好的,但这种论调抹杀了所有体质上的个体差异,其隐含的结论——你没做到全母乳就是你不够努力不肯吃苦,又何尝不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认为生了孩子就会有足够的奶水这是自然规律,那为啥怀了孩子还有难产的?难道也是母亲的错? 4 h9 K" V/ S ^+ u: f. z- Z7 g5 {& K$ H3 A* i& i! v4 @1 U7 E
而且,有奶水的母亲如果出于现实因素而选择放弃,那也是经过了权衡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做出自己选择的权利,怎么就成了罪过了?. ^5 z4 L f1 r: i
; T& w& ^% Y0 |7 h我有个朋友,奶水很足,足到不停地溢奶,可她有洁癖,无法忍受溢奶,所以两个孩子都选择用奶粉喂养,只吃了十天母乳。我刚开始也觉得诧异:就因为嫌脏不让孩子吃奶?太可惜了啊!可是我没有洁癖,我不能体会长时间溢奶对一个有洁癖的人会造成多大的情绪压力。如果强迫她母乳喂养,她可能会情绪崩溃,对孩子就是好事吗?我朋友是一个超级勤劳又能干的家庭主妇,做饭做家务都是又快又好,家里一尘不染,这都是我望尘莫及的,她的两个孩子也都十分健康优秀,而她老公从孩子一出生就参与养育,体会过晚上起来给孩子喂奶粉的辛苦,对妻儿都特别宠爱,一家人和睦有爱,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非常好。那我有啥资格因为自己坚持了母乳喂养就认为她放弃不对? . `) E `% V& T! |, `! ?) F$ a) n' W' \& s% k% V+ A/ f
最后转两条转朋友圈评论:: ^' x( j' A' [" ]' J
0 |8 J% p% O" B. {; a& @“作为一个拼了老命坚持母乳喂养的刘胡兰,我想说,母乳再好,也别把母乳喂养当成宗教强加给每一个妈妈。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处境,不同的体质和性情,有不同的最佳选择。母乳再重要,也不如一个心情好状态好的妈妈对孩子更重要。” # S8 ~( Q: w8 c$ k/ c5 @0 _4 W9 J" E' K& u h
“生了老大第二天儿医到医院看我儿子。她第一句话就是让我先照顾好自己,说我心情好了才有精力对儿子好。多年以来,一直严格遵医嘱。”0 T% Z4 o5 t5 @- b; A- _, Q8 L5 k! C
/ T& i# l0 b) S) ?希望既能设身处地,又能从全局高度为妈妈&宝宝们考虑的医护人员和亲友们能多一些,再多一些。 3 L. Y1 r6 C- d x4 h3 e 9 @5 P* J9 o9 B+ u最后,祝愿每一个母乳喂养的妈妈都能享受与宝宝互动的亲密甜美,每一个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放弃母乳的妈妈,也能坦然自信:I am as good a mother as any responsible w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