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5-12-18 04:05 编辑 7 F$ L$ ]- S! c& t8 y. {$ k' L+ x: O
忍辱不辩、寡言不争。 1 i3 l* T3 l! h$ Q! S4 B' m* J9 h x5 V+ E5 P" f- A, k
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当时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 @1 G' e" c: H6 ]' F5 |' F' M
9 f4 m2 t y/ v$ @ 后来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寡言不争的修炼人,就感觉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差异很大。 ( u+ k* j7 q% t: }: a 0 `/ c% K1 _# b( R' s0 e 直到有一天,看到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最后收笔之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顿时感到恍然大悟。是啊,巧言令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3 J4 E# y7 }6 e& p
) g6 ]8 ?0 ^( W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一语出自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s/ l7 u; [9 m/ x( g 2 t- R! ^: z$ S W% x
意思是说:诚实的话不一定动听,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世间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聪明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真正聪明。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而不在于辩。% S/ E4 Z& p% D! u3 R
9 p: G( d) d+ D( a- q. O
真理,没有必要每天去争辩。一天到晚争论不休,也未必就能辩论出来真理。一切真理与正道,只有真正用心去实修,才能真正领悟。7 `% B c& v" a" z$ d3 d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