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46|回复: 0

[加国新闻] 医疗事故调查为啥难?有合法“保护伞”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4-8-6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牧涛. @1 @8 J7 }" e8 C' u; A8 A

; \0 o8 O2 a0 o. y  V, D7 @本意是让医护人员在作证时能够畅所欲言,以便让卫生部门能够及时检讨和修改、提高医疗素质,从而更好地保护病人安全的法律,却因为缺乏监督手段,竟沦为医疗事故调查的“保护伞”,让公众、媒体既无法知道其中是否涉及医生的失职,也不知道医院是否从中吸取了教训、改进了医疗手段。  J' n7 H; [: X
患者家属一次次询问无果,记者一次次调查受阻,令人们心中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是什么样的法律,能够有这么大的本事,竟能将公众屏蔽于真相之外?
2 e8 ?8 {; a; y8 E1 N; _! p* e让记者难以展开调查的医疗事故 8 Y9 Y! r1 w5 X, b& ~. K/ \- y
4 w1 I7 `) S! Z, }* |) B
今年6月底,宾顿公民医院(Brampton Civic Hospital)的精神科病房曝出一起自杀案件,一名20岁的青年患者提瓦瑞(Prashant Tiwari)丧生。据提瓦瑞的弟弟透露,提瓦瑞早前就曾刺伤自己,并告诉家里人自己“无法控制这种自残行为”。7 N5 b% W4 L) u( w5 \/ V! n
6月16日,提瓦瑞被送入了医院,家人本以为他能在那里得到良好的治疗并康复出院,谁知10天后就得到了他自杀丧生的噩耗。提瓦瑞的家人认为,是医院的失职造成了提瓦瑞的丧生,特别是医护人员已经清楚地了解他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却没有加强防范措施。
1 F4 H+ e# H6 G' I' h5 T7 R% P
1.jpg
  S0 |  R9 M: z* x8 L5 C20岁的青年患者提瓦瑞(Prashant Tiwari)自杀愤怒的家人将这起案件捅给了本地媒体《多伦多星报》,但是前去调查的记者却被院方拒绝提供相关的信息,理由是受到《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Quality of Care Information Protection Act,简称QCIPA)的保护。这已经不是该媒体的记者在调查时第一次受到《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的阻碍了。
/ `) [( {9 \$ h! L3 b, @1 {+ w& o( T. K  l1 E6 w$ h- _
在2013年2月17日,本省一名20岁孕妇在零下15度低温诞下一名女婴,母女随即被救护车送院护理,沿途一直有救护人员照料女婴,但是到院后医生却宣布女婴不治。可是,之后在场警员发现女婴苏醒,救护人员立即抢救女婴,女婴终转醒,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0 x7 J" _* Z- S+ }& D4 F
事后,记者试图去调查为什么医生过早地判断女婴已经丧生,向巿府取得当时的紧急救护(EMS)记录,但记录多处资料已被删去,医院和警方亦拒绝公开相关文件,理由也是受到《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的保护。 5 d) s1 ~) |+ E( l
《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渐渐沦为医院的保护伞 ; H& G# T0 u: ^4 s  M
《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Quality of Care Information Protection Act,简称QCIPA)是安省于2004年11月1日开始实行的一项法律。在医疗事故调查中,参与作证的医生都可以援引该法进行保护,使其证词不被公布于众,也不会被司法部门用做证据。
9 t2 D7 \) [, X  E

0 [0 I  a% o+ X5 z0 B1 ~) l: h4 C省府的本意,是通过这个保护机制让医护人员可以在作证时畅所欲言,以便让卫生部门能够及时检讨和修改、提高医疗素质,从而更好地保护病人的安全。然而,自《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实施开始,批评之声便不绝于耳。 ' J* X0 E2 {# n. W/ m# G% y

  ]2 S, U0 v8 O, u( v人们指责这个法律系统缺少监督,而医院在进行医疗事故调查时常常利用它当“挡箭牌”,拒绝向患者家属和公众提供相关信息。于是,人们既不知道在事故中是否存在医生失职,也不知道院方会采取哪些步骤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 0 T6 o* R$ r  b. F7 k1 g8 P6 Y
3 h- v$ J0 _$ H; i) F& ^
值得一提的是,《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的优先权高过其他所有的法规,甚至包括媒体常常使用的《知情法》(Access to Information Act),令记者也无从调查。虽然人们不知道本地的医院是否有滥用《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的情况,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个法律实行10年后的今天,愈来愈多的医院、甚至是一些大医院都把这个法律当作常用的工具,频繁地使用。
; p, h- e9 j' Q, E3 Y' p2 j例如,据本地英文媒体《多伦多星报》的调查,大学医疗网络(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在2010年至2013年进行过96次医疗事故调查,援引《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保护96次,使用率100%。圣约瑟夫医院(St. Joseph's):同期进行过12次危机事件调查,援引《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保护96次,使用率100%。7 ^8 \5 ?4 g1 C  l2 O' A
士嘉堡医院(Scarborough):同期进行过142次医疗事故调查,援引《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保护142次,使用率100%。北约克全科医院(North York General Hospital):同期进行过8次医疗事故调查,援引《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保护6次,使用率75%。圣米迦勒医院(St. Michael's):同期进行过93次医疗事故调查,援引《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保护61次,使用率65%。
# Z7 M8 a2 V. d* `# u6 Q0 }4 c* g/ ~: E  n: M+ k1 a) _, L
新宁医院(Sunnybrook)同期进行过18次医疗事故调查,援引《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保护9次,使用率50%。当然,也有一些医院在调查事故时不常用《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保护的。例如多伦多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在2010年至2013年进行过59次医疗事故调查,援引《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保护5次,使用率8%。 & J$ S  K! y2 v! V  N
3 W; l# J6 _% s
多伦多东区全科医院(Toronto East General)在同期进行过15次医疗事故调查,一次也没有援引《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保护。 0 }$ \9 L  D! o7 I6 n4 t: g
安省卫生厅:开始检讨《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
- v1 B% N8 ]5 U: L大学医疗网络(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的医疗事务和质量部门副主管陈医生(Charles Chan)解释,由于大学医疗网络是大型教学医院,往往会碰到更多危重病症和更多患者,所以处理的事故和危机事件比社区医院多,而援引《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是让医生能够在一个 “免责文化”中进行自由讨论,所以该机构下属的多伦多全科医院(Toronto General)、西多伦多医院(Toronto Western)和玛格丽特公主医院(Princess Margaret)在事故调查时援引《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已成为例行程序。 ! n) J) Y) Z0 f5 I& i- D
陈医生坚称,该机构不会出现滥用《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的情况,因为在他们的医院发现错误或是事故时,院方会立即向患者及其家属通报情况,并且将院方采取的措施或行动告知家属。不过,当问到是否会将相关改进措施公诸于众时,陈医生并没有直接回答,而只是表示如果对事件有所质疑并要求了解详细信息,医院将会公开其采取的措施。
% m% f7 t( l/ t2 ^$ V0 p0 R: `7 |9 ^9 [
安省医疗联盟(Ontario Health Coalition)执行董事梅赫拉(Natalie Mehra)表示,在医疗事故或危机事件调查时及时披露信息关乎公众的利益,而一些医院过于频繁地使用《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保护,也体现出他们可能过度使用了这个保护伞。梅赫拉强调,检讨这个法律系统并非多此一举,至少医院不应该拥有如此广泛的解释权,去决定向公众披露哪些信息,或隐瞒哪些信息。 0 t' k. g7 f: Z
另一方面,安省卫生厅长贺施金(Eric Hoskins)则在7月7日宣布,省府已经开始对《医疗质素信息保护法》进行检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法律系统中会有个强力的监督机制,从而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利益。
! A! h" {7 }4 {+ }7 x% y/ Y6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15 15:04 , Processed in 0.16746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