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望朴归真
0 x L0 T( p- I3 h l S$ x2 l; N) |0 f& V+ D7 q
有这样一段统计称在美国追踪一百个二十五岁起点一样的年青人到六十岁时各人境况:一个人富裕;五、六个人退休经济独立;十几个人还在工作;二十几个人靠朋友亲眷接济;十多个人己经过世;剩下的不是健康就是其他不幸要靠政府救济过着缺少尊严的老年生活。+ V0 U$ t: K2 \! N
o- e, k" f* X0 d6 Q
考証数据的来源与正确性与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相比实在也没有太多意义。三分之二强的人在迈入六十岁这个世界上普遍界定为老年人的门槛时,在财务上没有做到独立,更没有为有尊严的老年生活提供足够的保障,这是一个不可否定的事实。
, Y: n2 H+ T! ^8 @& | y" B/ b4 l
' r/ L7 ? o, A. b) d不清楚我们第一代大陆移民有多少人在六十岁有这样的生存窘迫?相信要比美国人乐观。但人生需要提早规划,退休规划是其中终极需求相信会被大部分的移民所接受。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永远靠主动收入维持一生。一生中会有很多意外让我们不得不提前中止主动创收。可能是健康原因,职场工作原委,家庭关系都有可能打乱我们原先的计划,让我们匆忙的走上不如意的被动无奈的退休路。所以提前规划,尽可能高的把家庭收入的百分比存下并投入到可靠的投资组合里,让家庭财富快速增长,是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不二之选。0 c6 W& M3 l# f" x0 A
0 G+ b+ w7 M* c9 I' R" _" ^绝大多数我们第一代移民都是赤手空拳来加拿大打拼的。没有拼爹拼妈的资格;更没有天上掉下来的遗产可以继承。许多人没来以前多少都会被加拿大是"老人与小孩的天堂"的描述所迷忽与误导。而现实是即便我们有幸能够活到六十五亨受这种天堂的"盛宴",那也只是基本生存保障的便餐。决不能奢求龙虾,鲍鱼的大餐。更何况这种亨受变得越来越迟。今天是六十五,明天是六十七,后天可能就是七十岁。
8 {1 p u# H" t4 E$ B4 z+ B8 P6 U( Z# O1 I! d# m' J
从数据上来讲,一个人在六十岁时还能像三十岁一样在职埸到处受欢迎的可能性肯定不髙,特别是下岗后再就业。6 T, b% P4 O: Y9 d) N
* l4 c$ j0 _' E T
加拿大男性的平均退休年龄六十二,女性五十八。我们就拿六十岁做一个基准。在加拿大如果六十岁从主动性收入上退下来,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从六十岁到六十七岁这七年时段的不同收入的差异。除了少得可怜的一奌退休金(CPP)可以提前支取(如果你以前工作交过退休金),大部分移民也没有这样幸运有可观的公司退休金。所有七年的生活开销缺口都必须从你自巳的RRSP,免税储蓄户口,投资收入中取得。
/ E% |0 [. C9 k; _- ]7 ?* \7 q: H& Y3 W# P
如果你是六二年以后生的,养老金要到六十七才能领取。 按照退休开销是退休前百分之六十的专家估算与著名的退休第一年百分之四提取原则加上自己的生活模式,我们不难估算出六十岁退休时所需要的财务保障。越早退休,需要填补的缺口越大。
2 p2 T2 p( \4 o; W$ N7 o, p% b+ H" y* e+ I* I8 { ?* W
在陌生的国土上能否頣养天年,对我们第一代移民这群没有根基,特殊的人群更充满了焦虑与不安。足够的财富追求能得到人们更多的尊重甚至追逐,也是不足为奇的。 4 T) `5 ~6 m. S: M! Z9 l%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