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36|回复: 9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转帖)

[复制链接]
鲜花(1624) 鸡蛋(0)
发表于 2014-3-9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其一,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
4 |, _+ {1 \$ J  q( S/ g' q古琴:原名“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本世纪初期为了和其他乐器的统称区别,改称为“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等记载。) N9 j) B8 k# [7 O) }* k$ a& A
6 |- W3 N/ V- a! D$ X
古筝又名"秦筝"。早在战国的时候筝就已经流行了:“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罄筑、弹筝。”(《战国策—齐策》)。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筝的起源主要有四种说法:说法一、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说法二:筝筑同源说:在史料上也有不少记录,根据东汉应劭《风俗通》的记载,『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及同时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叙述到『筝,鼓弦筑身乐也』。说法三:筝是由秦国名将蒙恬所造或改革而成的,史载:汉应劭《风俗通》『仅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说法四:筝为汉代京房所造,承上述旧唐书音乐志提到:『筝本秦声也,相传云蒙恬所造,非也』其后述是『筝与瑟同而弦少。案京房造五音准如瑟,十三弦,此乃筝也』。
, x5 y* }; l+ @4 Q7 k+ q* K; ~, f$ Z- o) s
其二,形制上的区别:
3 _$ [% P- d$ \/ u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 c# w7 O5 C1 k
古琴由桐木和梓木所制,形体造型颇有典故。琴体总长度为3尺6寸5分(折合约1225mm),以象征一年有365天,琴面呈拱弧形,代表天,琴底平,则代表地,以此印证“天圆地方”之说。古琴共有十三个徵位,装饰以金玉的圆点来标示其泛音音位,演奏时以指触弦,即十三音也。古琴的七根弦系进化演变而来,史书记载,最早期的古琴仅设有五根弦,以象征金、木、水、火、士,周文王为悼念其死去的儿子伯邑考,故增加了一根弦武王在伐纣时,为鼓舞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有“文武七弦琴”之称。' ]. V. n" s' W' C) R) l" F% X9 ]
古琴的结构颇有分寸讲究,详尽分类有琴额、岳山、承露、起项、琴颈、琴肩、琴弦、徵位、琴腰、龙龈、冠角(焦尾)等。古琴弹奏的时间越长,琴音会越圆润、淳和,若长时间闲置不弹而一朝拾起,其声音会回生而黯然失色,所以有人说古琴善通灵性,便是指此。
' k5 O! z; ~# ]+ {+ m3 g: M古琴常见的造型有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区别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而不同。琴漆的断纹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古琴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断等,有断纹的琴,其琴音清淳、明澈,外观美观,所以更显名贵。/ d9 R! ]; c" H- O

* z. h8 p6 ?$ x( P0 y+ _& @7 M5 Z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 24-26弦的筝。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于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从乐器形制、制作工艺与构造上来说,今天的筝已与古时的筝有较多区别。' c6 Z+ a4 _/ n" N7 B
目前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采用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 23、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G$ |8 }; B/ o# q3 V

0 {$ L* r- M( r% U/ I$ W* T 2 ]. U' y) {. w, X
: w. j. o3 d. I; R
$ a8 e$ @. I' K* E& m# e4 r
; I7 g, ?, C8 H0 `

. H2 d5 s( m. e4 _% k0 l其三,音域、音色、表现力上的区别:4 r+ k# X/ m1 Q) ?6 H' R
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个人感觉在艺术表现上属于写意类。1 ^; }0 f8 F) q% B" k' {& f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
( ?6 V9 |- y& h# p/ Y1 H/ ?/ |6 l  |8 v% I5 [5 d7 ?4 Q0 V
其四,曲谱上的区别:  x( G9 t/ s/ Q! S7 w! c) v
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减字谱相传为唐代曹柔据文字谱简化、缩写而成。减字谱的每一字块为由汉字减少笔画后组合而成的复合字。这种谱式主要只记指法动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记音高和节奏,所以是属于指法谱。! g$ q) Z9 x1 C; G
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 m% \. }5 {0 B) J

( B: P; z! _/ O7 Q" `其五,流派上的区别:
0 M6 M1 V7 E) H; `3 W( c古琴的流派主要按地域分: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中州派。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诸城派、岭南派、武夷派、虞山吴派、管派等。' ^7 b/ k; Z' V; D, \0 c
古筝分为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即雅托葛)、朝鲜族的伽揶琴(即延边筝)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九个流派。/ j" ]9 ~; f& n* Z! f
目前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古筝的面板大多数采用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 23、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J  t+ g2 L6 k0 b, |7 W* x( q3 t6 c

) d0 H8 v' o- o其六,演奏方法上的区别:5 j8 x0 u  I) A# b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弹奏时,右手能够同时拨动两根琴弦作和音。在右手拨弦、左手按弦取音时,可作往复摆动的“吟”、“猱”和上滑音“绰”、下滑音“注”等多种技巧奏法,从而形成古琴所特有的演奏风格。古琴的琴音有三类:散音、按音、泛音。
7 B  R; M( A/ w3 N+ r* c. `古琴的弹奏还有很多琴道、琴德方面的讲究,因此自古以来琴家们往往都操守五不弹之原则。即:其一,疾风甚雨不弹。疾风声枯,甚雨音拙,所以不弹。其二,于尘市不弹。这是因为尘市喧闹,噪杂不静,俗气又重,故与琴文化精神相违。其三,对俗子不弹。市井粗俗之人,不解雅趣,不识风情,难体琴道之妙,自然不为知音。其四,不坐不弹。因操琴须气定神闲,不可有浮躁之气。所以琴家不能立而弹琴。其五,衣冠不整不弹。琴家操琴时,须洁净身心而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如《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仪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身心俱正.还要知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方好。”
% r& G9 W7 Z1 P! H: D% F
% [% U# ?5 Z$ t- S而古筝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古筝的传统演奏手法到了近代有了新的突破,1953年赵玉斋先生创作了《庆丰年》,解放了左手,曲调上运用复调的手法,采用了左右手交替和多声部演奏手法,大大丰富了演奏技巧,使古筝的演奏技术得到一个突破性的发展。1965年,王昌元成功创作出古筝曲《战台风》,《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技巧,又进人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此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及使用无效区的噪音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都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上世纪70年代,赵曼琴在演奏实践中,创造使用了双弦过渡滑音、和弦长音、快拨及1/5泛音等新技巧。并突破传统的八度对称模式,创立了由轮指、弹轮、弹摇等几十种新指序构成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使筝不须改变定弦即可单手演奏五声、七声及变化音阶的快速旋律,为筝由色彩乐器进入常奏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冈山上太阳红》等。- |8 x% c/ @, H. V5 d  F' u7 E
6 Q6 l7 R( y8 r0 T' _; V( i0 b
其七,代表曲目:
6 }- a  n" Q/ U7 B5 N% y) T: y古琴的代表曲目最古远的是《碣石调.幽兰》一曲,描写孔子不得志以空谷幽兰自喻,据今已有1400多年。还有《广陵散》、《潇湘水云》、《梅花三弄》等,现存琴谱约有数千首之多。不同版本的曲目共有三千多首、不同曲名的有六百多首,我国史籍记载有琴师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以及"三国"中孔明巧施空城计,操琴退司马十万大军的故事,说的都是古琴而非古筝。1977年,美国宇航局为了探索外太空生命,发射了“旅行者号”探测器,探测器上搭载了一张金唱片,意在向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传递人类的信息。金唱片中,就录制了我国已故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琴曲《流水》。当年管平湖先生所用的古琴,是一张宋代古琴“凤鸣”。: c$ ?! @% x/ D# `6 K( ^, r
古琴的代表曲目多为古曲,有:《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广陵散》《潇湘水云》《渔樵问答》《捣衣》《凤求凰》《阳关三叠》《酒狂》《关山月》等等。
' D6 k) _$ I7 T& v( a7 ]; @而古筝的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出水莲》、《锦上花》、《秦桑曲》、《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满江红》、《步步高》、《瑶族舞曲》、《伊犁河畔》、《百花引》等

鲜花鸡蛋

marie  在2014-3-9 19:26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16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 ~6 O7 K! p- ?8 ~9 f$ \. V4 Z5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E5 f1 U. L( d/ s3 p
$ |( n6 b2 N8 N, G& \; B2 g$ V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yNjc2ODQ=.html?f=2791337
鲜花(16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陵散
7 v; {0 |. z4 v  x8 W$ k/ a0 Z& G/ g- w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0MjQwNjg=.html?f=2791337
鲜花(16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本帖最后由 北上太子 于 2014-3-9 21:31 编辑 ; @5 \7 W1 t6 Y* {
! _! D0 [3 X) b2 O% Q; k
         新笑傲江湖琴萧合奏9 N: l& t8 L( R6 F4 G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 ... zXzEwMDAwMl8wMV8wMQ7 E1 \; V# o( a) n& e4 g

6 ^& w! a5 I- N' D& `2 d+ f9 E
) v6 v( z9 a0 Q" j0 A( `" }6 [% M: `8 c% U+ V. R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4-3-9 2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也不懂。
大型搬家
鲜花(16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上太子 于 2014-3-9 21:36 编辑
8 J/ c% \8 e9 t0 E2 \' X9 V
JoyceAccSG 发表于 2014-3-9 21:23 2 K6 Q+ F  l' f& A1 j7 T
看看也不懂。
. D$ ]) |5 \, B! H! U! T0 G- M
) w3 [; K$ C% U# e+ G/ i
(*^__^*) 嘻嘻……有懂得!俺也不懂,共同进步。。。。!再说不懂薰薰也没有坏处!再有老外问咱,煞有介事去骗一骗!
鲜花(16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沧海一声笑》灵感来自古曲《广陵散》    《男儿当自强》同样来自古曲《将军令》!也是最近通过花园里学习才知道明了滴。。。!学无止境~~愿大家共同进步!
鲜花(792) 鸡蛋(0)
发表于 2014-3-10 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但喜欢!
鲜花(16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3-10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喜爱就是最好的老师!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鲜花(61) 鸡蛋(0)
发表于 2014-3-1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喜歡,學古箏幾年,就是缺時間練習,這古琴聲真的很好聽,表演者真是高手,7 G% S0 U% }7 N% y) K$ v% I
少点根基也彈不來,多謝分享!!

鲜花鸡蛋

北上太子  在2014-3-10 12:19  送朵鲜花  并说:羡慕雅致有琴音相伴的日子...飘泊的我暂时无可奈何 做回自己!请继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5-2 08:32 , Processed in 0.17944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