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624)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1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上太子 于 2014-1-12 00:15 编辑 7 x2 l& j! G/ O0 N1 Z$ S2 [4 I. _
x6 p3 X, r" y4 R, X% P" r
总有一些纯净的歌闯入心扉,久久难以忘怀。最近,豆瓣上很多人发现一个彝族歌者莫西子诗,用心吟唱那些生命中流淌的音乐和旋律,非常吸引人。并且,他善于将现代诗融入民谣之中,用文学和音乐糅合出恣意而美妙的作品。有网友称赞:“凉山彝族现代音乐人里面,莫西子诗绝对是最后一块难得的璞玉。”本期声色达人,就带大家一起走进他的音乐世界。 实习生 于轶婷 扬子晚报记者 李冲
H% i, N, r. A. F
- T/ N1 q7 y9 j) D" J0 G' ^6 } 他用彝语吟唱动人民谣7 P6 J5 o1 b! A! m f! J; e
. L2 w2 C+ i$ V; d3 p1 K) Q) } “有那么一些人,不管周遭怎么变化,也会过得淳厚、干净,朴实,自然,简单。他们用灵魂的嗓音,唱那些本就在骨头里生长的歌曲。”最近,在网上,有一些人对一个名为莫西子诗的歌唱者有了这样的评价。2 Z6 I& A, h9 t3 c- |
1 h. A$ U0 R( a- p
莫西子诗是彝族人,喜欢用彝族语言进行创作,并且那些浅吟低唱,令人感动。最负盛名的是第一期中国好声音中,吉克隽逸演唱的那首《阿杰鲁》(彝语音译),这个其实是莫西子诗创作的,名叫《不要怕》。4 r5 H( y0 R- @
8 Z/ Q2 B* |& S# D! F* e" H% W. z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风起雨下,冬去春来,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要怕,不要怕,路,还要继续……”这首歌是莫西子诗在外漂泊期间,于2008年的冬天创作出的第一首彝语歌曲《路》,也就是后来改成《不要怕》的那首歌。然而,相比于吉克隽逸的清亮女声,莫西用男声演绎这首歌时更多了几分沉郁苍凉,也更具穿透力和震撼感。自弹自唱的时候,话筒前的他经常是双眼紧闭。听者评价这个版本时用得最多的形容词是:安静,不做作。9 }- n+ U+ a! }' F x( i& M" Z
' e' K* \9 x! A& W/ Z2 a* N 在网络上,莫西子诗的歌谣有一些充满诗意,有一些带有浓重的故乡情。“黄昏的时候,我望向故乡,妈妈已做好今夜最美的晚餐,在等着我,鸟儿啊,天要黑了,别忘了归巢,流水啊,一路匆匆要流向哪里?为何带着这么多的忧伤……”这些彝族说唱,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感受。
; @4 c Z n; K/ o
: I. t0 @6 M* X 豆瓣上一位网友这样描绘莫西的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我随意听之,却陷入其中。这温和呢喃般的歌声,温暖得像那件民国的袄子。身后有落满去年油灰的电风扇,吹出的热风,我想象我在山谷,张开手臂让风吹。”还有网友说:“轻盈的吉他和独特感性的吟唱构成的空旷氛围,让人有种犹如置身青藏公路般的清爽。
r/ f( o9 w$ S( h
/ ?/ q! v/ R$ q- S" {3 L 他用纯净歌声演绎诗般情怀! P1 V1 G1 Z: Z, |
0 `3 j% P# {& ]) g
“我离开南方,好像已经很久很久了,我也已忘了南方的滋味。如果有一天我回来,你们还会认得我吗?……”在新浪博客里,莫西写着这样一首诗。离开了家乡,他已在遥远的北京成为“北漂”一族,除去唱歌,也还有写诗的心情。“像旷野中一粒灿烂的种子,在茂盛无边的城市里浅唱低吟”便是他对自己的素描。
2 @* T `+ S' u$ ^2 T8 C1 b4 b: A, A+ W: e* B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莫西子诗的一个特色是将诗歌演绎出美。他也将自己最喜欢的诗化作曲子。昨天,记者采访了莫西子诗,他的汉名叫莫春林,是彝族人。
6 P& X* h" j2 L# k' F, [& o$ P/ X: E5 Q2 K
莫西子诗说,他很喜欢诗与曲子的结合,他与当代优秀的思想家和代表性诗人之一俞心焦合作了十来首诗歌歌曲。“老俞是个性情中人。记得我们认识时,一起在草场地300的楼顶上唱《blowing in the wind》。后来他给了我一本诗集,于是就开始有了合作。”! a% l ]# ~9 v( V5 ^
* ]# C" q$ L) K* W- T) q- d
最近,莫西子诗正在筹备MV歌曲《将城市拉回乡下去喂狗》,这一歌曲就是由莫西作曲,俞心焦作词的最新作品。当时一看到这个名字,莫西就被吸引住了,“通过这首歌,我想表达的是人在城市这个大环境下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虚伪、浮躁、焦虑、蛊惑、欺骗等,还有城市的污染、拥堵等等。”
0 w( a: W0 R4 j+ n) D; l% r6 `4 d) ?
! j4 u( t+ b4 f 诗歌,诗歌,诗与歌本来就有很多潜在的联系,就像古典诗词不仅可以朗诵,更可以吟唱,现代诗也一样,更何况,就像莫西所说:“音乐创作本身就是一个很诗意的行为,而生活中瞬间迸出的美丽句子,其实也是很动听的旋律。”
7 f, E* k- ^9 V; ]5 K* n0 P; ^$ A3 F. n7 V
“看书读到喜欢的句子,我就会试着哼唱,于是就有了这些歌。”莫西对记者说。在他看来,现代诗和民谣都来源于生活,和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民谣,可能就是人们在劳作时或路途上的一句轻吟,一声叹息,因为被记录,或口口相传而成了民谣。现代诗、音乐、文学也应该是代表着大众的声音,是有土壤的。”
9 z( Z; f" ~ I4 O4 o- c
9 K& Y3 O5 X- a( H4 \8 A 其实,莫西本人对现代诗也一直抱有好感和兴趣,“每次朋友们在一起聚会,或是在路途中,我都会组织大家来念诗。现在正在尝试自己写诗,相信有一天也会有我的诗集。”2 F5 r" k Y9 {" U& Z. u, H
. P7 \- R6 n$ j9 y
至于未来的创作方向,莫西表示自己会尝试与不同的诗人合作。“与不同的人合作是种很奇妙的过程。前段时间在话剧《写诗》里认识了年轻诗人潘泽星、憩园,很喜欢他们那种简单、自然的表达方式。希望之后能和他们碰撞出合作的火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