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4)  鸡蛋( 0)
|
【转自天涯杂谈】刑事案件背后的政治博弈:深度剖析朱令铊中毒事件 4 {( s% A& n8 t. n0 `' G
0 n7 @; p7 C3 r' t! x. i在前一篇帖子《从新闻传播学和犯罪心理学角度浅析朱令案件》里面我主要解释了两个" n5 ^5 i \6 e) Y' U
问题:
, M" P4 n' f% { 1、 为什么新闻传媒如此关注这个案子?舆论影响这么大? . m2 P0 o3 P; u0 [
2、 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是什么? ( d* I+ R6 X% Y$ I
今天,我们更深入地分析一下朱令案件十二年来发展脉络背后的政治力量博弈及推
4 N% S- \ U& h+ n4 h动作用。
; G8 h, y/ N- E$ U 首先简单回顾一下朱令案件的发展历程: ) X- _) x. Q, q3 S. ^
1994年11月被第一次投毒 同年12月初发病 9 B5 O* Y E: N, [% b5 @
1995年3月被第二次投毒,同年底警方基本确定犯罪嫌疑人 * x8 K/ ?$ G/ b" u
1996年 警方答复受害人家属:只等批准,短兵相接,有对象。
9 i4 V" ~! D5 u9 n/ b 1997年4月2日孙维被刑拘并问讯8小时后放出 t5 \" L: j9 i- x! R
1998-2004 网络多有事件帖子,但几乎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5 P# X, [! I q 2005年底孙维发表声明,引发网络热议
5 O& O# I: K$ l; g } 2006年初贝志诚等相继网络发表言论 1 Q( v$ G$ @, f( |1 }- I- @
2006年跨度全年央视采访朱令铊中毒事件,素材50小时 - Q: ]# [8 M* p' u- \( Q" W( ]1 G' c
2007年初央视及其它主流媒体相继播出事件报道 ) [( y, P7 k7 f1 o8 {
8 y& Q" s0 R7 x
关于事件的真相,以及相关细节,连篇累牍的帖子基本上已经给出了答案。现在无4 ?1 h/ {1 c M0 I0 U
论是当事人,还是相关人员、单位,对此都是心知肚明,不劳赘述。在此我们只想剖析
8 A7 h9 j6 K* U5 s1 c% u% `) O7 N一下朱令案件背后的政治博弈:这个案子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历程?这样的一个历程背6 ~3 \- k" f q
后的作用力量都有哪些?
) d: X: k1 `7 @6 r ^' W 犯罪嫌疑人从医疗诊断明确铊中毒,警方立案侦查起就已经完全明白,自己已经
( P, P# Z6 i) y" e# e& i& U在劫难逃了,单凭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脱身,(这是犯罪嫌疑人原计划里面没想到的,
) u& `( |. k8 I' ]因为其第一次投毒没被发现),走投无路之下,只得求助于家族庇护。于是就有了其直
, k& t1 v. |; C1 `& G系亲属祖父直接向最高领导人求情,从事情后来的发展来看,这个要求的是得到江*总
8 s/ [3 H: ~$ T% S5 i! a8 d的答应的了。所以才会出现1995-1996年嫌疑人逍遥自在二年。但是刑侦系统在此期间
/ b9 [( ^( [/ w! w一直在做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而且取得的证据是充分的,否则也不会在1997突然刑拘& m6 J I9 z" W9 ~, D
问讯嫌疑人。那么既然最高领导人答应的事情,为什么警方依然在调查呢?这是因为,9 U7 U* u: s8 R% O
警方面临着受害人及其单位清华大学的压力,警方出于职责所在必须调查,北京市公安
' L3 @$ Z3 S% {# Y! u局14处除非接到上级明确的指示(有书面依据),否则它必须得继续调查下去,直到结
# P" U6 z7 u& `: W. k& M/ H案。但在此过程中,警方有一条线不能轻易越过去,那就是没有足够把握,它不能动人
' n- T0 s/ r9 h* J9 o) ?,即使有足够把握确实需要动人了,也要经过更高级别的批准,因为犯罪嫌疑人的背景
- k" c4 p3 T7 n7 ?( e很特殊,稍有闪失,警方将很被动。 : M! W) `3 R W3 \. T: H& G4 Y
那么就有一个疑问,既然最高领导答应了,怎么会没给警方指示呢?这里面就涉及
+ S* p7 ^0 g0 O9 h2 ]) O( E5 J到政治手腕的运用了。之所以嫌疑人的祖父能够求情如愿,这里面有三种情况:1、嫌; e1 m+ b, b! |0 s
疑人祖父与最高领导私交甚厚,最高领导出于人情考虑放一马。2、以前嫌疑人祖父有- u% Q5 l! @: M6 a5 G6 G' O
政治上的好处帮助过最高领导,现在最高领导兑现回报了。3、最高领导出于嫌疑人祖6 p2 [, B Z4 B- ^7 S2 ^0 p
父政治上的影响力,为了当下或者今后一个时期政治利益上的交换而答应此事。不难推
; @, z1 h& p5 s$ l& ]断,最有可能的是第三种情况。做此推断的的依据,主要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高, p) U0 T" N, R- y, E
层权力结构状况,很简单的说两句大家就明白了。 0 E h# @' c! G! Q5 o: P) \
当时,最高权力已经向江*总稳步转移,外电当时纷纷称九四年是其人事年,攫升
+ l# F6 K- \! `9 t; N6 p了一大批高级将领,九五年又发动北京陈书记所谓的反腐战。值此之际,民主党派这一
; L7 I- E) o6 w t$ ^! @块要以稳定为主,嫌疑人祖父求情事情在最高领导看来实在是小事一件,当时无锡长城( d2 w+ f$ }9 a8 {
等集资大案、山东汽车走私、部队经商等乌烟瘴气的东西太多,哪里顾得过来?如不答$ u4 }* \" k" j* b0 u- k5 m
应,搞到海外纷传XXX利用司法手段迫害民主党派,那就在政治上失分太多了!反过来
) Y: r' l% K, y. G- p,如果答应,那嫌疑人祖父一定会感恩戴德,一定会有政治上的回报的。当然,孙家这# W* Y9 f+ p( m) r3 H
么做虽然保住了孙女的性命,但一下子消耗掉好多政治资源,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1 K1 j5 H' [$ j4 W
,因为嫌疑人祖父并不仅仅代表他自己,它还是一个政治集团的代表,代表着一大批人
# k: P% ~9 a% |( p2 ^2 m的利益,为了这一点小事消耗大量政治资源肯定不为集团内成员所认同,将来还有更多
* V% @/ |/ D2 _- o5 \) v3 f的要付出。同时,这个举措也削弱了嫌疑人祖父所代表集团在其他方面与中*共讨价还+ V* ~ Q% ^: w ^7 J
价的筹码,肯定要在内部引起不满,某种程度上一定影响到其后辈政治生涯的发展。
6 H3 M5 x' I: q* ^: _) A, z 这里边的关键是九五年前后,江*总在政治上是需要嫌疑人祖父为其摇旗呐喊,至$ z3 b/ v: o; Y3 d. H! b9 \
少不能添乱。因为有些事情是不能摆到桌面上来的,只能依靠某些政治派别的首脑压下. K4 @) L; a3 _/ w4 I
来,这是一种政治上的交换。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江*总不答应,也可能使其他的派
9 S3 _; Q# {, A7 ]; l别兔死狐悲,可能会失去一少部分人心。用如此小的代价换来孙老爷子的感激及相应回& e( j* r" _% F0 F# k$ n
报,在政治上是划得来的一笔。所以说,求情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也并不是没有代价+ l; q7 c2 ^* Q7 }9 O1 G
的事情。而且,从政治手腕上来看,至少在九五年和九六年,最高首长也并没有给孙老; k/ R% ~' T$ {1 I& C
爷子做干净,还是有尾巴的。否则,也就不会再有九七年提审、放人以及所谓的“上面
9 Q7 y o0 |1 L3 S就此案有批示”的情况出现。之所以留尾巴,可能是中* 共方面可能还是想再看看受害
9 e; F2 p) @3 W# F人以及舆论、清华等等社会方面的反应与影响,多一些余地,另外也可能有掌控孙老爷9 P. s7 s7 p( f5 T
子方面兑现政治承诺的考虑。如果有人觉得中*共对民主党派根本不必如此客气,他们4 \4 x0 C' b9 ?+ [
只是玩偶,该怎么做就由司法系统做就好了,那就是不懂政治了,这方面我们不展开讨$ [3 \, P* C( U/ o' Z
论。
) K9 q4 @8 A; H2 _- ^5 {5 [ 在九五年九六年这两年顺便交待一句,在孙老爷子与最高首长达成政治上的交换后+ d/ x& _& H; W9 k; ^" f$ {, x
,实际上下边还有一系列的善后工作,只是这些善后工作都是顺着高层这个政治交易理% Z; N4 k, T) t$ o
顺下来的。具体表现就是,清华承担支付了九五年五十万元的医疗费,北京市政府和清$ _" L) c2 R. o" q, Q
华大学分别另外补偿受害人家属各二十万元。从这个视角就可以看出,其实上上下下都+ Q8 S" L- z! y
明白,谁在买单,谁在背黑锅,彼此心照不宣,否则平白无故怎么会有所谓补偿一说呢
+ C) _4 _1 C. f- R: C! V2 ^。因为这个案子本身就是很简单很单纯的刑事案件,对受害人的经济赔偿都应该由犯罪
7 l, N. @1 {9 D7 i- ~分子承担,即便所在单位先赔偿(补偿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了,最后也要向犯
" q. K' l: l3 K0 \, z2 U+ m/ |$ e罪分子追偿的。至于北京市政府补偿更是根本就没有依据的事情,那么为什么现实中就
1 `: U& p- P5 { A7 q3 D7 K发生了这种咄咄怪事呢?没有上层指示,怎么可能呢?所以,答案都在上面了。 ; G9 F& H" v; T) Z9 _
因此,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要再傻乎乎的问:“为什么最高首长就答应嫌疑人
( E. L2 g$ w( g: S! }2 ]. D7 ]祖父呢”,“嫌疑人祖父就是凭借权力上下其手”,说到底,这是一种政治利益的交换: h0 q4 V6 }" r) k; j
,只是孙老爷子有这个政治资源,最高首长为了国家或者本集团利益也需要这种交换,
. ^- _" `) o6 w) d* f3 U那么交易就达成了。
7 j- l0 X$ }; u5 C1 f; _3 p0 Z- Z 首先是孙老爷子把其孙女的事情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的,因此使得事情就有了政治( ?- D6 |5 M& x+ C) t& c8 l; Y/ k* L! J
上的敏感性,因此也就使得公安系统、清华系统讳莫如深了。因为,经过这么一搞,一' z6 i; \0 X p4 P# i4 g& x% r
件简单的刑事案件已经掺杂了政治因素在里面了,所以如果我们普通人依然按照刑案来. U5 J( |5 U" L* ]1 g
考虑,很多事情那就永远也解释不清,因为运作事情的人根本就是按照另外一套规则来5 B, A/ q- E0 z
处理的,叫普罗大众如何看得清?
# |. W3 M2 N7 x6 Q7 b: M8 j4 m , r& [& c7 h( d2 g) V: c$ Z
下面我们接着解读九七年至2004年这一阶段朱令案件的发展。 0 M2 F" ]0 h) L8 \! K1 j- E2 m
世界上的事情总有其两面性,这个定律在朱令案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孙老" a0 w1 `$ }2 N
爷子的安排应该说方方面都考虑到了,但随着的推移,预先的一些估计跟现实产生了较
A& C* ?; A; ], s% u大偏差。事情的起源就是朱令的病情。九五年九六年两年时间的治疗,没想到朱令的病
" L3 `9 x+ }6 m$ z情基本上恢复无望,不光是抢救期间大笔的医疗费用,将来后半生还需要一笔堪称巨大
( A+ F. L, S, r% O0 y$ I的医疗康复护理费用支出。而且,朱令的情况已经到了每一天都是折磨受罪的令人痛心
3 L3 p* r x8 z/ B4 ?的地步。这个状况不只是令家属心如刀割度日如年,也让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义愤填膺$ C3 Y2 q6 V& @% ~9 M
,所以侦破案件、抓获凶手、还朱令以正义已经成了了解情况的每一个人的心声(当然
& W& X. b* {% F1 i1 d/ |- K6 _- f$ w8 R嫌疑人方面除外)。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的,受害者家属通过种种渠道表达严惩凶手7 z: P4 j. h S
的意愿,有些意见已经直接到达高层。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已经有媒体关注报道此事! `0 Q+ D& `! n+ C" b
,清华大学、公安系统的有正义感的人士虽然碍于单位规定或纪律要求,不能够透露更
# U( b, |2 @8 M1 P2 {1 @$ ^ i多信息给受害人家属,但心里都是同情朱令一家的。原因就在于事情没有按照正常刑事7 g' v5 v' u! D# h1 y; B
案件的司法程序走,另外受害人所受侵害实在是够骇人听闻(这一点肯定是犯罪嫌疑人1 w( b* w- l3 N' C3 i: H+ ]
始料不及的,虽然一下子把朱令毒死的想法嫌疑人是有的,但嫌疑人也没料到结果竟然4 a# |7 v" x: f3 o
赶上吕后毒害刘邦的戚夫人的程度了)。这种侵害已经超出民众的心理底线了。上述这' L& V: V/ K. P2 ^. I5 b9 z6 |
几方面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力量,一种要求侦破案件严惩凶手的力量,包括受害人
# @+ c$ B. \$ i% |1 T& k6 v4 _及家属、清华大学知情师生、公安系统正义人士、部分传媒力量以及一些民间人士。 : d0 s# i# ~; n: n. G! O/ O, ^6 w/ N
而犯罪嫌疑人这方面,由于孙老爷子在九五年底去世,力量有所削弱。所以当听说- c% J5 v ]. m) y! o: K4 `
朱家九七年上书高层领导时,意识到情况严重(何况当年处理是留有尾巴的)的犯罪嫌9 U6 b# U; u: K5 b; j [1 t3 X, X" M4 ]
疑人及其家人,不得不使出全部力量来化解危机。这时候扛大旗的就是全国政协第八至
9 I* B2 O4 K- \8 p; N$ B8 _ i第九届孙*凌副主席了。 3 s; H# I. f( J/ }4 b
好在有当年孙老爷子的基础,再则孙副主席也继承老爷子的政治遗产,当仁不让了
( h2 \. k7 _. `6 E- O3 Y,也有这个责任把事情摆平。于是,一番交锋下来,受害者方面取得的进展就是嫌疑人% ^% F5 K: [. \& T* ^
被刑拘讯问8个小时,所有的证据,包括口供、人证物证等全部齐备,警方已经具备下
' W3 _% Z3 C! y$ Y. n一步进入申请批捕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条件。但是,显然,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这方
1 ]: C. S5 y6 ? c4 m% B面取得的进展更大,他们的战果是:高层直接批复此案停止侦查,同时指示官方媒体对
! Q7 N5 j; q, J! J此案绝对噤声。这是发生在一九九七年的事情,能够做到这个程度,不用多说,副主席: n. |) \% n& W/ P* Z Y0 ^
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的。
7 Z; p! F( O! r8 x9 r 实际上,客观地想一想,至此, 孙家付出的代价已经是远远得不偿失了。因为本
9 x3 x8 N6 I: p+ r# F来可以有更好的方案来选择的,举例来说,当初老爷子只求保孙女命就可以,然后直接9 K" U2 s# k) u
走司法程序只要不判立即执行就行了(可以搞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现等等很多名堂的,这% \0 }! |8 e% q
对孙家来说小菜一碟),在之后假释、保外就医等等在监狱里面待个一两年就出来,换
: _/ o) \/ t5 L* p1 h: X个身份重新开始,如此,远甚于孙家实际实施的方案。 3 K2 h# @; I$ |: }: D6 W" N
孙家的实际实施方案本来也没有什么大错,但是有下面三个原因造成了后面的被动, b3 n5 J/ D, K( L' D+ G
局面: 6 s0 A u2 ]( Y8 X. r8 v/ i
1、朱令事件的新闻性太强,转型期的中国网络媒体发展迅猛,执政党舆论压力很
; s7 O5 S- h' H. r2 A6 s大
- g* p6 K* r/ D% _ 2、朱令受侵害程度超越了大众的心理承受底线,反弹力很强,人们的良知正义感; f m8 m/ B" h n& e- |6 X
都被激发出来了
0 e- e6 c* S# I1 G6 Z2 F0 t 3、总的说来中国转型速度较快,以前的一些危机运作模式不太适应,新一届政府
; s8 N; `3 l% s% `2 ?5 w" o; r又比较重视民生。 8 @4 \7 }0 z3 {. {9 _
9 h* p" N' [( E7 S
因此,在江*总那一届政府任期里面,朱令案件从九七年开始进入黯淡期。正如警 y3 G0 v/ P0 p+ t
方负责同志所言:“这个案子年年有人问,年年没下文”,为什么没下文呢? 上面说& ]& E2 v9 [' z# t: @, t
得很清楚,实际上递上去的报告里是有结论的,但为了让上边批复达到保的目的,不得
" o$ ~9 x: s& G" K不说“在……..没有提取到铊毒…等等”,从而把此案件挂了起来(说封案应该不太准
8 V0 l1 Q6 Q" F) S确)。 0 a: [; }# N2 b7 F
6 _7 [" g! K; B; M# U1 z" N
如果大家敏感的话可以注意到,实际上从新政府2003年开始,帮助朱令力量就比较$ c* f9 R6 F. [, t
以前更活跃了,网络上的,当然也有一些零星的媒体报道。真正出现转机的标志是20057 c' c/ a2 A7 m7 C* D% P6 r
年,就在2005年年底,一篇网文“天妒红颜”以及随后而来的声明、说明等等林林总总) [8 {% F# x4 I# t. G8 I) w
一大堆。大家不要小看孙*的声明,她采取这个行动有着很深的用意,决不是某些网友
! X; ?6 b" B; G: j认为的是写给自己的老公看的。因为经过多年的努力,从高层已经传出的信息是:这个2 w6 N1 A; y& L) @: t- N" b1 M! H
案子可以重新启动,继续刑事侦查,直到水落石出。
3 E8 f& M% L: Z/ [) A8 S1 t9 M 为什么在高层的态度转变了呢?首先要明白高层的态度一定是转变了的,否则哪家
) Q8 J. @, n8 n. n8 |官方媒体敢于报道啊?注意到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朱令十二年”制片人朱宁说的话吗
# R, O- W: a; o2 P?该部片子整整拍摄了一年,一部短短的纪录片需要一年吗?别的同样片子只需素材五7 m: T" m9 h4 O2 g6 J% m3 J6 Q; H
小时,该部片子却40小时,修改40多遍!几经审查,才终于播出。2007年播出了两次!
8 j, V. k; v5 f3 E1 k这都是帮助朱令力量斗争赢得高层支持的结果!记住,是斗争啊!因为这一切来之不易: N8 E+ t1 x' i- n0 S2 ]
,这说明,高层是首肯这样做的!否则,怎么可能播得出!在这背后是政治势力的较量
4 N- e0 A# C! w!为什么2004甚至2003年不能够及时处理此事,答案是时机不成熟。
6 C0 d% H: `) S2 i 在《从新闻传播学和犯罪心理学角度浅析朱令案件》一文中我就说过,朱令案件胡% X5 R( N& g: b9 S4 a6 C7 L
*温不可能不知道,但因为里面牵涉到政治因素,非常敏感。政界人士很可能会猜测:
3 @! b7 p9 }0 e9 b胡*温是想翻案吗?翻谁的案子?前任首长定了的事情是不是都要一一推倒重来,是不
& x1 N8 X* k% [1 T; R4 [是借翻案想树威信啊?此事不仅涉及孙家甚至民主党派及海外影响,更涉及前任最高领8 R9 { [( @* F( L9 }. i$ `
导,处理不好,涉及到很多衔接问题,说严重些,可能会无端树了好多政治上的反对派7 t' a7 F; s1 Y4 f3 @2 r+ H
出来。即便真的翻案了,那对于孙老爷子以及孙副主席当年政治上的付出又该如何平衡
; k7 X) N$ U5 x5 Z( y呢?胡*温会否在政治上失分,失信?今后如遇类似政治交易又该如何处理?所以说,( \5 t6 v3 e \6 P8 E; ?
当今最高领导逐步放开朱令案件,是承受一定政治压力和风险的。不过,当今高层的态
# K' S% D$ \# G# k% p6 p7 _度是明确的。这是我们下面讨论的基础。 * }9 Q9 R# `' A3 P
, i( d2 m, w$ \) L
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信息比我们灵通的多,对高层的动态掌握得也非常准确及时。1 a9 {2 {* \) D7 `3 ]6 f
在知道案件必然重新启动、继续侦查的情况下,那就要及早应对、充分准备了。所以才0 z$ B" d( m0 F
有了发表声明,刺探警方掌握的证据、订立攻守同盟,防止信息外传,等等一系列活动
, H7 e6 q, n5 E" t。当然帮助朱令力量这方面也在进行准备,以搜集尽可能多的证据资料。不过,在中国
% c$ u* I/ @* p+ R,一个惯例就是,高层定了调的事情,是不容置疑和插嘴的。既然要还给朱令迟到的正
7 ]) v$ U0 i. ^义,连我们这些幼儿园水平的猪脑子都看得出来,就要相信北京警方、检方,因为一旦+ o* c+ M, R5 T D
还原朱令案子为刑事案件,剩下的事情肯定不复杂,只要把政治因素剔除出来,那么我6 u+ Z4 P) u8 v
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个公正的结果的。
" a. y% Q) r5 _' _$ | 相信这之后的政治博弈应该很简单了,因为某一方的政治资源已经耗费的太多了,7 J3 D" F5 R% J) L0 O
已经没有再孤注一掷的东西。此外就是时势变化,另一方也没有交换的需求了。现在,, W' T+ I4 U( ` n- f% y' ^4 O
朱令案件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一枚棋子,成了高层赢得草根民众、知识分子及社会舆" S6 [: i/ u0 q5 v8 l1 b5 W
论等另外意义上的一枚政治筹码了。而时过境迁,某些东西注定要被牺牲掉,这也是一& \$ _- C0 }. c& h/ _3 F. N
种历史必然。 ( ^2 Y* e# k' u$ V
说到底,十二年了,也是一个轮回。 # g) H% M8 \+ s9 k: t/ ?, \" t
. j- V$ j9 f, i; v/ V* R* j" _; | 附:献给朱令的一首诗
. { Z; s1 D! d5 v
1 X' v" i; A6 z- I 十二年过去时,记得唤醒我 6 X( B" Y& m) x$ w$ s# H
$ y U/ M' c' n. J6 _6 x c
8 D7 ~9 s4 p, _' r7 t) N+ s
冬天来了又走
* G3 _! y- u0 P# Y# F( m 十二年噩梦沉沉如旧 , r t4 M: y' {' {1 ~8 x
朦胧中,呼喊张口 + O7 A1 A1 u; {/ C7 l
我要读书 & K' M, Z# e$ Q3 \! n
要做实验
+ P" Y% V9 Y/ G, ^9 ] 妈妈
3 J1 q `( b& h3 j. B$ v" i 请别拦我,你的手
% P: b: j- u! o" s# H* T; g3 n' P
1 }( T) U, F7 x* \6 m5 ?6 Q8 L# S0 n 为什么眼前还是漆黑一片难见丝光如豆 6 H1 k" a! `8 I5 p4 h) F) B
好想再抚钢琴为同学演奏
: _! T" m2 i4 i, G* T/ h 当民乐队的琴声再度响起
3 L2 N; r1 T8 V0 ^) P3 Z 妈妈 4 [3 U6 q* z4 {+ V9 w* r' c+ {
您的令令,是否依然优秀 ' W1 a5 i2 f. ]2 R
' \# Z: q- y+ K) G% T( [ S
军训的朝阳照亮我的衣袖 : ^5 s$ L2 z) k O* j+ }" h
手挽手唱着青春之歌我们在郊游
2 T. G/ C1 D1 S3 O+ F# S7 {& J- O 每一天的光阴都那么亮丽 . u6 V2 m, j" o6 w
憧憬的理想还未能向您倾诉
4 q& }; q# J! i3 J3 \ s( _2 o2 X/ z. C 噩梦过去十二年之后 : s: R! x6 D0 B0 b
请唤醒我 6 o7 Q- i. F( M
妈妈
! P% w; D$ |) B# p 令令永远是您心头的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