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78|回复: 0

巴菲特半世纪前的教导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2-7-30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通常,巴菲特(Warren Buffett)都不会去预测市场的走势,但是在7月上旬写给股东的信件当中,这位传奇经理人却提供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来帮助大家展望股市未来的崎岖道路。
$ _$ O; X) i# U" Z% l4 q* M. [, ^' u: [  K8 o  S' R- W
  “我想,我们可以确信,未来十年当中,将有少数年头,大盘可以获得20%甚至25%的涨幅,还有一些少数年头,则可能会有同样程度的跌幅,而大多数年头的表现则在两者之间。”巴菲特写道,“至于这些年头将以怎样的顺序出现,我没有任何概念,我认为,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这顺序并没有什么重要意义。”3 X4 q2 [. t. G# j9 m- ?) S, R# m' T
( h9 `3 {( F2 O
  看到这些话,有人可能会感到奇怪,因为巴菲特似乎并没有这样说,事实上,这封信确实是7月写的,但是,是在1962年的7月6日。2 {, ?' O: q. N, t: r3 m' a
$ }8 R5 P  Q6 i! c2 E1 T
  半个世纪过去了,巴菲特要大家不要去在意市场波动的建议依然是值得我们考虑的。许多投资者,要他们忍十天都要了命一样,更不必说十年了。当然,今天的投资者确实也有正当的理由为了自己的财产,以及管理这些财产的人感到恐惧。资本的安全回归是首要的,而为了可观的回报率去冒过高的风险是不理智的。
6 Z  U( F$ t8 [4 f! f2 [0 H- e6 {$ `; b; ~
  其实,阳光底下并无任何真正的新鲜事。讨厌风险原本就是人类的天性。一个贪婪的市场正是由恐惧为基础构筑。不然的话,巴菲特也就不必提醒投资者保持长期视角了。5 H  c+ e9 [" z3 g1 ~$ b8 R. \, r& Z

1 @8 _, W+ u) B& K  1962年的投资者确实有害怕的理由。尽管世界最终从古巴导弹危机的核悬崖边走了回来,但是美国与前苏联之间的冷战确实在不断升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1962年的前六个月当中下跌了23%,让前一年22%的涨幅变得了无意义。5月29日的“闪电崩盘”让道指单日损失了大约6%。( S! C6 J+ Y3 C/ J

; p- e) u$ W; l) B1 h5 `# `7 _/ l7 L% O  保持冷静
. S% g% D, l2 t2 o6 o2 Y  g# H, e7 L# u7 V8 n! a, w
  在所有这一切发生时,巴菲特始终保持冷静。他强调,股票买家必须要有长期眼光。“六个月,甚至一年时间的业绩都不值得过分重视。”他在致巴菲特合伙公司投资者的信中强调,“要评估投资表现,必须是在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当中,这段时间必须同时包括了牛市和熊市。”$ V8 o$ l, g: d3 `+ S7 m! _
7 d. h' p4 M( o% E( c0 D1 V
  我们可以在线上看到巴菲特的这封信,以及他1950年代晚期及1960年代与股东的其他通信,其中还包括1969年5月29日的那一封,这封信当中,他告知投资者,他将解散自己的有限合伙公司,用伯克希尔(BRK.A)(BRK.B)的股份来交换他们手中的股份。
, U0 T3 {2 C2 A3 C: K
3 }2 f. u" a; T0 U& r1 B- M  站在半个世纪之后来回顾,我们发现,巴菲特1962年的这封信,以及1963年1月的一封,其实都很适合今日的投资者阅读。我们现在正面临着一个全球经济岌岌可危——如果不是已经陷入灾难的话——而且还有重大变革正在发生的时代。5 Q; s; e, v* G. M+ f+ V% `

7 {6 O5 n# G  Z  Auxier Focus Fund(AUXFX)长期持有伯克希尔的股票,经理人奥克谢(Jeff Auxier)评价道:“(这些信件当中)有很好的教导,让我们认识自己的性格,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价值,以及保持学习热情的必要性。”$ k. J( |' [; G" Y% P( A$ t
* c! [/ b% m( Q2 t2 c
  “所有伟大的投资人其实都是和巴菲特一样行事的。”他补充道,“你必须自己进行大量的研究,而且要有耐心等待合适的价位出现。任何拿自己的钱去投资的人,动手之前都应该做些功课。”# X! w; p, D( G4 n; u" t3 j
& o$ B7 _4 e. b$ h% {7 h, M
  巴菲特今年8月30日就要年满82周岁了,这些1960年代的信件显示,巴菲特几十年来确实是一以贯之。和现在一样,那时他也强调在大盘下跌时注重资本保值,在大盘上涨时不要追逐表现,强调专注于长期挑战和长期结果。7 p/ q( ~# c9 C

: x/ j4 E) Q- x+ `) p( i  可是,许多投资者都未能准确领会,巴菲特所谓的长期绝不是消极的买进持有,而是在低价位买进,持有并监控。实践起来,就意味着发现估值偏低的普通股,处在特殊的重组境况中的企业,然后完全或者是大部分控股,形成带有明显巴菲特色彩的企业。  a! A& Q0 \  b) o8 y3 L

( |' t1 B% z$ n8 L% Z  巴菲特在1963年1月写给股东的信件当中强调:“永远不要指望卖个多好的价钱。我们应该确保买进价格足够低廉,这样普通地卖出,也能够得到不错的结果。”
) A. R8 b. [) k/ \# _: y
8 z6 f) m4 x: d0 d: ]- e6 p2 w+ Q% x  巴菲特最初的有限合伙公司创建于1956年5月,当时,这位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价值型投资大师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忠诚信徒是靠着10万5000美元来自亲友的资金走出了未来帝国的第一步。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1963年初,巴菲特的若干合伙已经控制了940万美元资金——根据通货膨胀数字进行调整,大约相当于今天的7000万美元——其中有140万美元是属于巴菲特自己的。
8 m/ i) h* H* Y2 p3 h- i& {: b9 v" K) S4 r4 Q8 F4 ^2 s
  巴菲特能够获得成功,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在之前的五年当中,道指的年平均回报率达到了8.3%,扣除费用之后,巴菲特的合伙年平均回报率21%。
8 U$ \5 I, n% s! B
9 H+ y) W/ C' H7 v2 @  巴菲特再三告诫自己的伙伴们,自己的深度价值型策略往往在上涨乏力,甚至下跌的市场环境中表现出色,而在牛市当中则可能会落后。
$ ~8 }" m- z1 l# Q  ?5 p3 t4 S+ a  @8 c% I- g
  事实上,1962年,道指不计股息,损失幅度为10.8%,巴菲特的普通股投资组合也没有赚钱,但是由于完全控股的那些企业表现出色,基本上与大盘无关,他的合伙最终获得了11.9%的费后回报。(这些私有投资在其他年头当中则可能会拖后腿。). q+ k1 j! t; i* V) ]' y

3 @6 M: w* q) t# O9 b  在1963年1月的信件当中,巴菲特表示,五年间表现年平均超过道指13个百分点的业绩超过了他自己的目标,他的长期目标是超过基准10个百分点,他建议自己的合伙人“在心理上调整”自己的预期。* }' e) }: Z) N- P

+ L2 K* p+ R5 H0 }; t  巴菲特再次重复了自己关于表现的看法:“我们的工作,就是不断积累每年的表现相对于道指的优势,而不去过分担心某一特定年头的绝对回报是正数还是负数”。(到1967年晚些时候,巴菲特发现可以找到的机会变少了,于是他将自己相对于道指的表现优势预期降低到了5个百分点。)
+ F% \+ X; w! d) |6 N6 s! Z# Z: P  D- k' M* G& m
  基本法则/ S) e9 z4 C# \9 _" U1 D! B
: X9 `" v9 N$ s8 S$ w3 c! m
  在1963年的信件当中,巴菲特还对自己的合伙人们提出了七条要求,他将这些要求称作是“基本法则”,其中两条与家庭理财有关,而另外五条是非常值得重复的:# n7 Y% y' E+ G/ L) z% s
. c$ j) q& @; a' A
  ——“向合伙人担保会获得怎样的回报,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合伙人每月提取半个百分点,这就是提款,别无其他意义。”
- Q, Z5 k+ Y4 J8 |. p
. G7 R8 `* N; t7 S  ——“我们的工作是出色还是糟糕,并不是决定于我们今年赚钱还是赔钱。”尽管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构成与道指大不相同,而他的投资风格也与共同基金大相径庭,但巴菲特还是坚持将道指和若干支大型美股基金当作是自己的终极参照,他指出,“只要我们的记录是好于这些指标的,我们就会认为这是个不错的年头,不管实际回报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我们的表现不及指标,我们就活该挨西红柿。”
9 o1 _3 K" t$ k% |& g% P! n# a! X- I
  ——“尽管我更倾向于使用五年的时间段来评估表现,但是我想,作为绝对最短时间段,或许三年也可以。显然,总有些特定的年头,我们的表现会不如道指,甚至大大不如道指。如果在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当中,我们的表现都是糟糕的,我们就应该去另找地方投资了。”8 B  O" e" m" z+ w" i% X# ?

3 Y: J( l- ^* w4 _6 P5 _% r5 E9 j  ——“大盘会怎样涨跌,或者企业会怎样起伏,我的工作不是预测这些的。如果你以为我能够做到,或者以为这是一个投资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请不要加入我们的合伙。”! k+ L; ^" c. W9 E; n
7 J6 h4 G" x4 x
  “我无法向合伙人做出具体的回报许诺。”巴菲特宣称,“我能够许诺,而且确实许诺的,是我们的投资将依据价值原则,而非受欢迎程度进行挑选;是我们将努力使得资本损失的风险降低……到绝对最低的程度,方法就是在每一笔投资上都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同时做到多元化;是我的妻子、孩子和我自己会将我们几乎全部的财富都投入这一合伙。”1 F( @' D* ^% T/ |

  ]1 Y2 h" K' [* Q) ?  几十年过去了,巴菲特这些信件中的坦诚态度仍然令人怦然心动。说坦诚,当然不是指其投资组合的构成,对此巴菲特并未披露,而是指他是如此诚实,毫不隐瞒自己的投资哲学。今天的投资者已经见惯了太多宣传材料,后者说得天花乱坠,却几乎从不说明经理人的决策过程是怎样的,当然也就无法和巴菲特的信件相提并论。他确实是拿合伙人当成年人来对待的。
5 L* n; k% S# b3 O# e" f
$ s1 D/ z+ B5 a  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如此,伯克希尔的股东信件才会得到投资者的广泛重视,同样因为如此,许多其他的恐惧与贪婪产品的推销者总是试图将巴菲特描绘成一个老态龙钟的,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形象。
* e, f& u* Y7 f0 h) d6 M/ {2 N& e: o8 C9 I! ~: J
  别相信那些人的花言巧语。在今日的推销者们被彻底遗忘的时候,我们还将继续遵从巴菲特的建议。, u9 q: a* b, D3 C4 N/ v) M
9 x2 g/ F6 v7 Q0 F2 y0 q& _
  正如巴菲特在1962年1月的信件中对合伙人所说:“很多人都会立刻同意你的意见,并不等于你是正确的。某些重要人物同意你的意见,也不等于你是正确的。”
5 f7 ]7 M  c; m1 a/ u6 ?( ]4 l" i0 e8 f/ q( p  c, D" p+ C, V
  “你的正确,是要靠许多的过程来证明的,只有你的假设是正确的,你的根据是正确的,你的推理过程也是正确的才可以。”4 ?$ Q, G$ G; ?. I: k

" w' c9 t* n. T$ X. c5 S  巴菲特其实早就告诉了我们投资的秘密: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随随便便赚到一美元,但只有成年人才知道如何保住它。(子衿)* u- Z) B9 e# r. l$ q/ i
* g( t3 v* H5 @, h4 [) p9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0 22:11 , Processed in 0.14864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