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牧涛$ w; B! L' n) D# Z3 M& c+ i% l8 i& }
, \7 G1 O, X( k, {; {3 o昨日(周二)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虽然有色少数族裔(visible minorities)占大多伦多地区总人口的40%,但是在代表该区所有市议会中,他们只占据了7%的席位。然而,这次的调查也显示,过去华人从政率低的现象已经改观。GTA华人的人口有49万,占总人口的9%,但是只占有3.9%的席位,虽然仍不是很多,但却是占据了最多席位的有色族裔。* E2 E* Q& I' x2 }% C
这份报告的撰写人、多伦多怀雅逊大学(Ryerson University)政治及公共行政学系教授西明亚斯奇(Myer Siemiatycki)表示,这项研究是根据“就业平等法”(Employment Equity Act)中有色少数族裔定义(即非白人及非原住民),来分析2011年三级政府的选举中大多伦多地区候选人的资料以及选举结果。5 E4 l" c8 K( `0 h
西明亚斯奇教授指出,议会中的有色少数族裔所占的比例,是本国多元化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当选的议员象征了谁可以在三级政府占一席位,谁可以在三级议会中发言。政府是国民共享,公家机构和领导层成员足以反映社会上权力、影响力和地位的分布。
6 K1 D) K& F# b% F$ L然而,他的调查却发现,虽然加拿大一直主张多元文化,但是本国的政坛上却明显缺乏各族裔共享权力的多样性(diversity)。
+ T% }$ A) Z0 y4 d( v+ e, o大多伦多地区(GTA)每5名居民就有2名是有色族裔,但在该区合共347名当选的联邦政府、省府和市府的议员中,仅11%是有色族裔。其中,在众议院的大多伦多地区47个议席中,有色族裔占17%;尔市议会253个议席中仅占7%。
6 p# j: u' M( v( h) l$ y, X$ F相比之下,安省议会的多元性明显要强于联邦和市镇议会,在省议会代表大多伦多地区的47个的议席中,有色族裔人士占了四分之一,即12席。, a4 @: M. S6 J+ M* N
同时,在大多伦多地区下属各区,有色族裔参政率也不同。例如,905地区有色族裔的候选人和当选者的数目较416地区为多。在多伦多市内,怡陶碧谷、北约克和士嘉堡等三个外围地区的情况则较市中心为好。7 \$ o6 z" {9 h; s
$ \4 M F. M' @' T
a8 F6 J7 t2 ^/ W
, ]0 X& @9 u+ d0 Z) c; o华人从政率低的现象已经改观; p$ g; f" H# s" e* i
调查还发现,在各大有色族裔中,华人和南亚人最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在该地区由有色族裔当选的38个议席中,南亚人和华人共占15席。前者在联邦和省级政府当选的人数较多,而华人则在市政府占较多议席。
6 k$ B& k0 R% aGTA华人的人口有49万,占总人口的9%,但是只占有3.9%的市议会席位(10席)。虽然总议席数并不是很多,但却是占据了最多席位的有色族裔。华人在大多伦多地区市议会中的人均议席(proportional ratio)数为0.44,也是各族裔中最高的。从这次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过去华人从政率低的现象已经改观。
3 a7 s! P9 h) C9 t: a, M* n然而,其他4大主要有色族裔群,包括阿拉伯人、菲律宾人、非白人的拉丁美洲人和东南亚人在三级政府中根本没有代表。' @& f' O: w' |! ], t) V
西明亚斯奇教授指出,联邦和省的政党均会从选区中有色族裔人数最多的组别挑选代表参选。没有政党的竞选宣传活动支援,有色族裔候选人不容易打入市级政圈。市级选举中,选民多数是以认识的候选人名字作为投票依据,因而为在任者提供了优势。2 ]2 Y; E! t3 C
他认为,联邦政府方面近期宣布增加安省议席数目30个,将极大可能增加众议院内的有色族裔国会议员人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