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19|回复: 37

喜欢古文的朋友请进来!!!

[复制链接]
鲜花(754)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Justing 于 2006-4-28 07:43 发表
7 y6 x1 j3 L# c& _1 h/ J: U8 N关于平仄的个人之见 BY zh921972
6 D' C+ V: w4 c6 x$ F6 o: |4 [* k! S$ c7 ~) e& z
首先说说入声,现以转到平上去3声并大部分被同化,唯独2声里尚存入声:* f* D: _. Q+ w0 T8 E$ p( A, b% q
爬-拔,婆-博,何-泽,题-习,卢-独,鱼-菊。。。
/ ?3 v/ C* f, E# n! b5 o7 _4 C前一个阳平,后一个入声。
$ o4 L& R- y" j% _, V  f关于平仄的主张,实际是对节奏的要求。由上例可见,用今4声标准定平仄有些不伦不类,因为入声字读音还没有彻底消灭掉。
/ f7 ]9 k! ^9 N5 [个人之见:用古韵最好。用今韵也未尝不可,但是要把尚存的入声字归为仄声!8 H) a' z* z4 ]/ p' O. a
现在某些方言(如长沙话)基本完整保留了入声字,我倾向于用古四声定平仄也有这方面原因。

/ m5 Z5 s' V! y, I# f6 d( c
6 U. N$ U8 n5 I" h+ T; o0 u9 Z. a$ `& s9 P# O8 c
真的是没有想到,对联兄一篇帖子,闹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看来是得有请专家们出场了。
1 Q0 p. k8 p' q- [6 t4 m  u0 O
$ _4 q( ?( @0 V3 g, w- K那么对联兄这篇贴子到底应不应该加为精华呢?这里就牵扯到到底什么样的帖子才能加为精华的问题。云月一般的原则是,原创,文笔好,意思也不算坏的,就可以加精。精彩程度不同,精华的级鹨膊煌5比唬圃乱不峥悸钦展俗髡叩乃胶推渌冻龅呐Γ庖簿褪俏裁从行┧缴醺叩拇笫Φ慕茏鳎幢乜梢缘玫郊泳芏喑跹д叩耐垦唬炊氲骄男〖涞脑蛄恕?7 b) d; U; S% W) f5 J
但是现在长城兄和皮版又为加精设定了一条标准,就是说文章的观点必须是正确的,或者说是加精者所同意的。这个标准能不能成为加精的标准?云月不敢为这个问题作主。皇上,到了您给个定义的时候了。有请皇上!7 H  P5 v5 _: e1 g- o2 u
2 V) V( l! j# J: m9 f2 o8 ~0 K. W0 J

3 |8 W( P0 c" q云月一开始就说,对于对联兄对于平仄问题的个人意见,持保留态度。以下云月就逐一作解释说明。* f4 c7 v0 y6 P3 G
! q( F3 [. a8 }, |
一、入声字的转化
4 c. G7 h* o. }' s; u% m  f7 [; G, h$ p8 y6 d# F; c$ v) j
追溯到中华民国成立之前,孙中山先生确实考虑过以粤语作为国语。如果是那样,关于入声字的争论会少很多吧。后来为什么到底让位于以北京方言为底板的普通话,那是很难考证的历史公案了。但是毕竟这个普通话作为国语的方针,就延续下来,一直到今天。
( b6 k, e" z: Z* O# w# M4 h: |* _* o- W/ w
那么我们知道,现在的普通话,发音无外乎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个发音系统,和入声无关。就是说,根据定义,阳平就是阳平,阳平就是平声,阳平不是入声。换言之,为什么阳平不是入声?因为我们定义它不叫入声。所以说,顾名思义,阳平只是平声的一种,音韵大师们如何研究我们今天的口型和音节的长短,都不能改变这个最基本的定义。7 W! e) e  t' \3 u

' K# p. n5 J# [! M* s4 E' S我们在普通话里,在现在的四声项下,不会看到关于入声的定义,因为入声没有了,不存在了,被彻底消灭掉了。入声字,随着旧标准的被摒弃,被一并摒弃了。我们现在只研究普通话项下的四声。故事就是这样简单。
: e9 z; z/ j, s8 q5 u& i
7 O* U- l- y" Q0 q/ q6 [. L把入声字扫入历史的尘埃,是很多国学大师不能接受的事。但是这毕竟是一个事实。我们还是可以经常听到入声的音的,因为很多南方的方言都有入声字的保留。比较那个入声字和它在普通话里对应的发音,我们其实已经不能感受到相似。" M. W( ~! M. }% J" {; n. U7 K

' j+ @* t. [& Q( [! X云月曰:去的终须去,住的终须住。
4 S! f+ k& k9 ^( G$ ?
/ U& r( L" i0 M) ]9 u二、古文爱好者的偏好5 F( H1 _8 m' n
) B+ y6 Q9 y( p& h
整个国家从整体上来说确实是抛弃了“平上去入”的旧四声体系,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喜欢以前的《平水韵》,抱着老古董不放,那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旧体系,这个被抛弃了的旧体系,确实是非常地严谨,非常地完善。与之相对应,新体系确实还有待完善和提高。所以说,关于平仄的要求,不仅仅是对于节奏的要求,更多的还是古文爱好者的一种个人偏好。3 @5 b/ b" v+ H
% z- u# L7 v0 y) H
追溯到宋。宋和宋以前,词是可以唱出来的。就是说,依照词牌填出来的词,乐工可以根据一套既定的法则,比较轻松地、模式化地把文学作品转换成音乐作品。但是这个依谱入乐的方法后来就失传了,取而代之的是元曲的兴隆。但是失传之后,人们依然在按谱填词,而且对于词谱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了。这其实是很没道理、甚至说是很没天理的事情,只能说明大家集体脑子里有水,或者是总幻想着那个方法,那个依词度曲的方法,有朝一日还能找回来。于是就有了一个精彩的结论:& D& y6 B- B6 B, P

) ]: v3 x5 d+ f2 ?宋人填词用的是《平水韵》,所以我们今天填词也要用《平水韵》。否则,那个依词度曲的方法找回来了,今人依据今韵填的词还是唱不出来。3 x7 v' i- u, G9 s( X6 @4 ?
6 P+ w6 N& ^, y3 W9 h. z
云月曰:让喜欢幻想的人们幻想去吧。
5 U" Y) Y/ G( l5 b% d. M" l- g7 n6 T) A  H" X
三、写诗填词者必须谨慎的地方!' s/ b% @, |6 L- {

( f) Z& D  ~8 ?对联兄的观点里,最最有失大家风范的一句就是:, u! F% V+ v- x2 ?7 n
+ ^% k. ~7 c0 d4 T! R, ?% O
“用今韵也未尝不可,但是要把尚存的入声字归为仄声!”5 K4 J2 j6 ~2 f$ e. _4 w3 ?' H8 Q

& R, U% k$ z( `: c) W) p. n* F这是完全的错误,非常严重的错误,不可原谅的错误。
, Y" a- U$ R# F/ r4 N% R! ?8 w$ w4 v+ i' x2 k* {: ^5 y
用古韵就是用古韵,那是假定你还在按宋朝人的说话方式说话,发音方式发音;用今韵就是用今韵,那是假定你说普通话,用普通话的说话方式发音。这不是可以自创一格的地方。3 |" M$ I) f5 O+ l
0 r$ L3 S+ F2 @& ^6 d+ V
对联兄现在要给我们推出一本新的《新华字典》,在这本新的《新华字典》里,发音的规则不是我们学过的bopomofo,并且也不是古人的《平水韵》,而是对联兄设定的平上去入。这是不可以接受的。
) a, e7 d, a+ `2 D2 }! r( j7 v. m+ ?
对于古韵今韵不可混用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有指出。现在中国比较官方的说法,双轨制,就是说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这已经算是无比宽松了。但是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那依然是非常严格的。
0 J% o) A& ^5 r' X. U, ]) V* g% I; G4 ^
云月曰:这种只能一丝不苟的地方,必须大声地喊出来。' u/ Y# z+ d* k# A, w
- s) `& r, {! b. c! S% d0 N
四、各地方言以及其它
0 y2 G/ Z! B4 \0 W! h# P: y* J6 V9 z5 |) O+ J# t( Q
长沙话基本完整保留了入声字?这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苟同的。云月妥协了,其他南方方言的朋友也还是会?**鹄捶炊缘摹?
( I* ?" F2 f: V! R0 Y7 k
3 H. |9 ^9 a, z& Y8 G. E% f# c但是这个问题,有大家的地方情感因素在内,就不深入讨论了。( [3 x$ @( E. q$ L4 M' i
# A- n/ \2 {1 N' [
用今四声标准定平仄有些不伦不类?这个结论可是好下的?那当年审定新华字典的那些人,难道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普通话系统推行百年,越来越显示出科学和严谨的风范,以今韵创制的好的古体诗词层出不穷,我辈岂能熟视无睹?这个地方对联兄的表述方法实在是不能被接受。“不伦不类”是一个很重的词汇,即使观点不同,我们一般也不这样去说。如果这是一句并非严肃的话,那么云月的反驳是:对联兄的普通话发音系统,也有点不伦不类。开玩笑了,嗬嗬。
. r) C- }+ r$ M1 l4 b
# X( f) P- g3 o- W, P云月曰:是否摘精,大家共同评判吧。+ }6 J  k% ^$ d) |2 X8 N
4 f( z- S- D% D( h( B
[ 本帖最后由 云山水月 于 2007-1-24 01:08 编辑 ]
鲜花(91)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7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山水月 于 2006-4-27 11:02 发表+ V* V# S0 j* m3 s6 g* k
引用' }+ M. g' v. {( j) o  I0 ^

; o+ s2 t, f3 u关于平仄的个人之见 BY zh921972
. A3 s+ Y' ?4 A6 N6 B
  y, U. U! Q7 E6 J- A首先说说入声,现以转到平上去3声并大部分被同化,唯独2声里尚存入声:* `* n9 b0 O; I2 @
爬-拔,婆-博,何-泽,题-习,卢-独,鱼-菊。。。% W! W$ f/ E1 d2 v  _
前一个阳平,后一个入声。
( ~8 A) s% w! \7 |: Q& \1 o) {( y" \关于平仄 ...

1 N$ e- |" r- i* ]4 F
* x! }' ~5 p% a真是精华,云月啊,你要多写这样的文章以飨偶这样半瓶醋的读者,哈哈!# {1 x- s. c# x, ~& _; w, R
/ G8 }- q* _5 M0 n# t4 d
鲜花(645) 鸡蛋(4)
发表于 2006-4-2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海小鱼儿 于 2006-4-27 11:55 发表% ^/ }# k  x7 g/ k9 Q3 z

$ }' b1 R, h% T! g3 O3 i: ]$ V4 A( f
8 ?0 r1 j2 x/ r% s: P1 @真是精华,云月啊,你要多写这样的文章以飨偶这样半瓶醋的读者,哈哈!
1 U9 [8 U  b  c) |0 [4 p) k8 i! d  A& M, S& t
0 C- Q/ j+ k; O& X: l
! x/ V, j3 J, J; f
太高抬自己了吧! 还半瓶醋?  如果不是空瓶的话, 最多也就1/4瓶 !哈哈!
鲜花(776) 鸡蛋(24)
发表于 2006-4-27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不管那个摘不摘帽,这个是要加精的,(其实偶认为那个不摘也罢,本身就有学术研讨性,又引出了这篇东东)
$ D3 K5 s) y9 X$ U6 _% P  B' x, L) v! Y  T5 @
这个"云月曰(yue)"的yue字怎么看起来这么窄?总感觉象云月"日"似的,
鲜花(91)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7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酷暑严寒 于 2006-4-27 12:00 发表  L2 ?: f1 A/ S
* q+ j8 ]& x/ \. l& a  {
# ]! Y6 @! b2 H8 X! R1 M
太高抬自己了吧! 还半瓶醋?  如果不是空瓶的话, 最多也就1/4瓶 !哈哈!
& M3 _7 a3 y) O9 q; k; v' D3 u
' d2 q/ f* i, N; f9 Z9 T
I one quarter; you half quater! he he !
鲜花(91)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7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terpan 于 2006-4-27 12:09 发表; L5 p4 C( }$ X' r4 {' [
不管那个摘不摘帽,这个是要加精的,(其实偶认为那个不摘也罢,本身就有学术研讨性,又引出了这篇东东), ^; s7 g- C  T0 m+ x$ }

. H& u9 n5 a& _( S7 z# ]/ e; v这个"云月曰(yue)"的yue字怎么看起来这么窄?总感觉象云月"日"似的,
: v7 Z, O' m9 L9 Y+ K
) s8 J$ y$ k, [% O3 B$ Z5 c
偶也觉得“日”这个字放在云兄后面不妥啊。
鲜花(645) 鸡蛋(4)
发表于 2006-4-27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沧海小鱼儿 于 2006-4-27 12:10 发表3 c3 J. R- F& U7 f* L- j% I. f
1 Q" R9 ^1 G1 J- o4 U

  |, @' b2 g& v7 zI one quarter; you half quater! he he !
$ H( R/ L6 a( H3 u
% o, Q7 Y0 f5 W$ e1 n7 k
别扯我, 俺是真正的空瓶。
鲜花(645) 鸡蛋(4)
发表于 2006-4-27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terpan 于 2006-4-27 12:09 发表1 E8 u7 x' t. N' h
不管那个摘不摘帽,这个是要加精的,(其实偶认为那个不摘也罢,本身就有学术研讨性,又引出了这篇东东)
0 t5 x7 Z2 b8 A: i% U' u* `: y7 d' ~5 ^" ], u3 d' F- f
这个"云月曰(yue)"的yue字怎么看起来这么窄?总感觉象云月"日"似的,
# w  |* Y, T" ^& y8 N9 g

8 B1 n+ O8 Y% Z/ r' ^, S. h用古人抑扬顿挫,点头哈腰的方式读出来,还是可以接受的, 呵呵。。
鲜花(91)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7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酷暑严寒 于 2006-4-27 12:15 发表
7 m% |' p1 b8 h
& }+ V' [; m0 D! @
' A" U  c' y1 r9 W; Q( S8 C, s别扯我, 俺是真正的空瓶。

" m9 v% p" o# Q4 _
! G5 D. s0 C- X* n! t$ I/ a你要是和我一样在这瞎混,体育版那面要长草了
鲜花(776) 鸡蛋(24)
发表于 2006-4-27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沧海小鱼儿 于 2006-4-27 12:19 发表0 f: `" W. s/ l
0 Y9 e1 P6 h' X( @7 J

( J- U' k- |0 I你要是和我一样在这瞎混,体育版那面要长草了

$ O4 ]5 u( |, G: k. c% l" V5 l4 S% L" Q# [: c' l! N
小鱼准备把阿酷赶回去,然后自己继续在这里瞎混是吧?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7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山水月 于 2006-4-27 11:02 发表
9 C! ^* o7 N8 c+ V8 w8 `但是现在长城兄和皮版又为加精设定了一条标准,就是说文章的观点必须是正确的,或者说是加精者所同意的。这个标准能不能成为加精的标准?云月不敢为这个问题作主。皇上,到了您给个定义的时候了。有请皇上!
7 ?+ _' O% g) O/ x3 }3 K" |) Y. @ ...
3 B. u. [/ x$ L
/ L- `# ~0 @8 n& t' _2 m, m  S
偶们版实行一版四治,没有一言堂之说,所以偶这嘴不张就是不张,嘿嘿4 v) x9 t; ]+ e( m; T
( `. a! N' Y) w# Y

  Z& O0 G9 U; j9 t! ?; N) w这样讨论来讨论去岂不更好?
鲜花(645) 鸡蛋(4)
发表于 2006-4-27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海小鱼儿 于 2006-4-27 12:19 发表
# w  r8 K- @: @2 m5 |8 x5 n, z: u) b) d& e& N* V
你要是和我一样在这瞎混,体育版那面要长草了

, X8 ~0 ?1 H! j, p
* U4 Z/ t6 Z. S) t+ C还没给你黄马褂加身, 你就开始只许自己放火,不让俺老百姓点灯了?* F" B) k7 I6 R0 i5 ^0 C) d
- l: M  ~! o$ S

7 y9 \% Y" b' q$ O% l) c再说了, 只要有球打, 体育版是长草还是长青苔对我没啥区别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7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对错,同意的人多了,错的也就对了。; D( `+ c. l6 ^: X
7 A* f7 ^0 i. n- q4 ~& i
精华的帽子,表示帖子在论坛中有积极的意义。在偶看来,花心思写原创,就是很积极的事了。
鲜花(151)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8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引云山水月——9 [+ L" c5 G8 a
那么我们知道,现在的普通话,发音无外乎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个发音系统,和入声无关。就是说,根据定义,阳平就是阳平,阳平就是平声,阳平不是入声。换言之,为什么阳平不是入声?因为我们定义它不叫入声。所以说,顾名思义,阳平只是平声的一种,音韵大师们如何研究我们今天的口型和音节的长短,都不能改变这个最基本的定义。
0 T  J; `1 m* a6 U我们在普通话里,在现在的四声项下,不会看到关于入声的定义,因为入声没有了,不存在了,被彻底消灭掉了。入声字,随着旧标准的被摒弃,被一并摒弃了。我们现在只研究普通话项下的四声。故事就是这样简单。- p( Q! E$ }# |9 D
回复——
& C* S( [/ N$ G, j/ S* T看问题须能入能出才为高。举几个声母韵母音调全为2声的例子:
. x7 P% T0 x9 l3 l, v! n华-滑,河-合,扶-福。。。% ^0 @% |: D/ s- @& H7 ~
按照云月兄的理解,既然2声都是阳平,应该读音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读出来,对方分不清我读的是哪个字。比如,从听者说,“河、和”  听起来是没有区别的,除非放在词句里才能辨别 ;但是,“和-合” 听起来却是有区别的,请问云月兄及列位看官这是什么原因?
鲜花(151)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8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引申一下,汉字还有一种不标音调的 轻声,忽然哪天变革,假定规定 轻声 通通归进 4声(去声),但读音并不改变,你说 “了 吗” 是 去声 还是 轻声?/ N% S3 s( D/ a6 m1 s
所以说,不要拿音韵改革来唬人,这改革是不彻底或有问题的,而这恰恰被我点破了。其实我在读小学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最初是意识到“团结”这个同是2声的字音调不同,当时就发现2声有2种读法。相信各位在小学时都这样类似读过:夫扶辅赴  夫福辅赴。。。注意2声的2种读音区别!# [+ p! U2 {, ~/ |' ^# N6 P! Z9 s# m/ a
以后台湾回归祖国,汉字势必再进行改革,我在此大声疾呼,2声里面的入声字不要再滥竽充数了,通通给我站出来,加上轻声字,未来新的汉字音调一共就有6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轻声。9 h9 o3 i/ _- u) A
* M9 g0 ~" L, A, @" x6 ^
[ 本帖最后由 zh921972 于 2006-4-28 08:21 编辑 ]
大型搬家
鲜花(151)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8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就事论事,可能难以理解。现在打个比喻,现在 变性人 是客观存在的,填个什么表格之类,性别只有男、女可选,假定 变性人是 男变“女”,他/她如果填 女,你就说她是 女人 么?即使身份证上是 女,那也只是形式上的。。。1 e5 V" o2 R  n% `
另建议 一个:不要叫我 井上兄,叫 忘川兄、对联兄、老井 都行。
) X( u3 I# ~- q, Q3 s- O( U4 _5 Y  M- s3 J/ L, N
[ 本帖最后由 zh921972 于 2006-4-28 08:41 编辑 ]
鲜花(151)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8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今人在音韵改革时仍然保留了古人的平声(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3种叫法,唯独强行地从形式上消灭了入声!仅仅只是部分从实质上消灭了入声!而十亿国人难道唯我独醒?说不定哪天我要去专业权威刊物吼一声!
鲜花(75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921972 于 2006-4-28 07:30 发表
+ e( U6 d" {. J华-滑,河-合,扶-福。。。' c! W+ z0 Y6 H6 k9 ?% G, _
按照云月兄的理解,既然2声都是阳平,应该读音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读出来,对方分不清我读的是哪个字。比如,从听者说,“河、和”  听起来是没有区别的,除非放在词句里才能辨别 ;但是,“和-合” 听起来却是有区别的,请问云月兄及列位看官这是什么原因?

5 e2 e+ `) v: G+ Z' g6 z$ y$ {
原因是您的普通话讲得不标准。
鲜花(151)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8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山水月 于 2006-4-28 08:40 发表
' t( E" P1 z4 d. ?0 t. o  S原因是您的普通话讲得不标准。
/ ~7 m8 q# F* w" ^( c0 e
看来只有哪天我把CCTV新闻联播录音下来找几个例子出来了。。。
鲜花(75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zh921972 于 2006-4-28 07:37 发表
, O$ \5 G1 V* `* g* C' W5 }以后台湾回归祖国,汉字势必再进行改革,我在此大声疾呼,2声里面的入声字不要再滥竽充数了,通通给我站出来,加上轻声字,未来新的汉字音调一共就有6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轻声。

6 Q2 m$ z% X. L' Y. Y6 k: ?+ b/ K+ G8 M: Q
未来的事情,没有人说得清楚。什么方案都会有,我们不可以提前在今天尊重对联兄的方案。
' f' K  D+ E- a% ?: g! A+ t3 n1 D/ s) T' f9 X3 _
法律就是这样:新法律没有出台之前,就得按旧法律办,虽然后者可能是漏洞百出的。在新法出台之前遵循可能出台的新法而违背旧法,那也是非法的。* n1 w6 U! @- n
( O! ]5 v) [8 ~0 q5 R+ @) [& r4 A
站在今天,就照今天的标准办。
鲜花(75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921972 于 2006-4-28 08:48 发表
9 \2 l8 Z& a" v& k
( \8 F7 J- p' a& d, H5 W看来只有哪天我把CCTV新闻联播录音下来找几个例子出来了。。。

' ~# c' C6 m* K* Z* O* U" \! C8 l9 z  B$ X$ @0 _. c3 K
这是没有关系的事啊。找到又能说明什么呢?
5 X7 N4 M1 ?  L% o只要是拼音和音调相同,读出来就应该是相同的。这是定义使然。否则汉语拼音有什么意义呢?
大型搬家
鲜花(75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zh921972 于 2006-4-28 07:43 发表
' r* L+ e8 `7 \0 j7 g+ h$ ~$ }* S以上就事论事,可能难以理解。现在打个比喻,现在 变性人 是客观存在的,填个什么表格之类,性别只有男、女可选,假定 变性人是 男变“女”,他/她如果填 女,你就说她是 女人 么?即使身份证上是 女,那也只是形 ...

4 V( |0 u) t4 Q) ^, A9 q+ ?+ _' B; R( b) o0 V
我们现在讨论的,不就是一个形式问题吗?
: q% m3 S7 S# ^. s/ z" s身份证上是女人,我们可以推定她为女人,不必见面核实。
4 @5 c. X9 u- L如果非得要个个见面才能说是男是女,那还要身份证性别那一栏干什么?
鲜花(75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zh921972 于 2006-4-28 07:43 发表
" P0 @& x& u) t" T! O另建议 一个:不要叫我 井上兄,叫 忘川兄、对联兄、老井 都行。

3 ^: u$ r  G+ s: a: Q) Q# y
5 B- w8 o1 _2 T非常抱歉,已经改过了。
% z" e, N* i' [% |% X2 ~这是云月疏忽的地方。本意是增加一下对对联兄的尊重,结果弄巧成拙。您可前往别往心里去啊!
鲜花(151)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8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山水月 于 2006-4-28 08:52 发表4 x2 k2 N# E" I5 Q2 c) r- w! h
这是没有关系的事啊。找到又能说明什么呢?% ?3 x. t8 M9 h: ?" Q, {' K8 N
只要是拼音和音调相同,读出来就应该是相同的。这是定义使然。否则汉语拼音有什么意义呢?

  w5 P! t9 W# g$ P& S0 V刚才在电视剧里找到一些证据,时-拾、结婚,证明我的读法没有问题。我有意考验LP一下,结果她读是有区别的,却对我说没有区别!看来要么是思维定势作怪!要么是没有细细体会:时,读音平和,拾,读音急促。。。建议云版发一个投票帖,看看大家认为我举的几个例子前后读音有无区别!
鲜花(75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首老歌,对联兄或许记得。。。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zh921972 于 2006-4-28 08:33 发表) o9 o! f* F$ Y/ T5 y  w, M) a# k
古入声派入今2声的,作仄:经查验,其普通话读音全部仍为入声,所谓换汤不换药。/ G# h8 c! S- x. r  v. E. v
8 B& O/ {; _) N# G: I

9 }0 d! j, k/ o% ^对联兄似乎是长沙人。如果这样,有一首老歌,对联兄或许记得。歌名叫做:《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4 O$ V8 t5 c) K( g

" p" W3 U" i$ ?& T$ O! Q$ i对联兄举到入声变作阳平的例子里,有一个是入声十四缉的“习”字。那么根据对联兄的逻辑,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入声变作阳平的、入声十一陌的“席”字了。可是那首歌,当我们唱完“毛主席最亲”这一句的时候,难道还能说那个“席”字是一个音调短促的仄声字吗?' i5 Y, h+ G6 w# k! W+ z
/ R- v- s2 E$ `4 G3 P6 p8 t
另外,回到那句话:在普通话读音里,没有入声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不存在。所以,“古入声派入今2声的,作仄:经查验,其普通话读音全部仍为入声”,这个表述本身有逻辑错误。
鲜花(75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921972 于 2006-4-28 09:07 发表# s) D8 E8 Q* q' I# O+ {% {% D' B

5 M/ b5 e( _( }+ Z" Q刚才在电视剧里找到一些证据,时-拾、结婚,证明我的读法没有问题。我有意考验LP一下,结果她读是有区别的,却对我说没有区别!看来要么是思维定势作怪!要么是没有细细体会:时,读音平和,拾,读音急促。。。 ...

5 R0 f, R7 O3 d- t2 L3 i4 F7 P: t) E" s% \
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W' g$ v& g: G* u9 L
我的问题是:如果汉语拼音不能定义发音,我们要汉语拼音干什么?/ |, l' G' {- q9 r: U- c4 v

% J5 V+ }. n) X- w另外,这个问题,我认为到本贴为止,已经可以打住了。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这个问题其实不必一定揪住不放的。4 \3 N' p9 J: ]# L3 `4 b* _
- u+ @  ~( s# c+ `. @) M
还是那句话:倡今知古,双轨并行。双轨,一个是古韵,或者说是平水韵;一个是今韵,一个以《新华字典》为基础的体系。如果对联兄执意要另搞一套,我们也是乐见其成的。但是大家也完全有理由根据比较正统的说法,认为对联兄是瞎胡闹,呵呵。
; _/ w3 O1 R! x6 M- |) A, W3 P4 }! ^3 A! D
成王败寇,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鲜花(151)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8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找到了争论的根源,云月兄重表面形式,而我重实质内容。席 字在普通话里其音的本质上的确不是真正的阳平。至于歌里面拖的长,那是1234567---的缘故。
鲜花(75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921972 于 2006-4-28 09:17 发表5 _2 ^/ o1 j- p  c* Y
我找到了争论的根源,云月兄重表面形式,而我重实质内容。席 字在普通话里其音的本质上的确不是真正的阳平。至于歌里面拖的长,那是1234567---的缘故。

$ P6 r/ q5 D% M1 d! i2 w8 l1 k
' m* \  E- n8 `6 P3 Q7 r1 g2 p感谢对联兄,一番争论之后,我们的观点都表述得比较清楚了。: T2 @  z) `! U
云月有一个建议:咱俩都先歇歇,给其他朋友一个看贴回贴的机会。如何?
# q0 j5 S! r9 C
4 s# Q! ?& ^/ x" S! z2 A另外,在另外一个诗词论坛里,有一个明文规定:灌水的比例和贴诗的比例必须相当。我们也算是狂灌一通了,歇下来写写诗如何?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8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国家的统一不光是度量衡,文字、发音的统一也很重要。既然需要选定一种方言作为官方语言,那就必然会产生所谓的“扬弃”,以前的东西必然会被部分接受,部分改良,部分放弃。汉语言从产生到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不知多少次,只是这次的改革被我们遇上而已。$ [/ ]; X# E9 P" o2 H
' V, g" F6 X& t
大中华文明源于中原地域,北方语系(包括发音比较相近的北京、东北、华北、西南、西北语系等)覆盖面最大,选择其中发音最中庸的北京方言再加以改良,偶认为的确是最容易被认可、被接受、被推广的官话。但是很可惜,这种易于推广普及的语言就少了那个很可爱的入声。* l$ R9 Y& w. f5 [: q

2 M2 Z, l& I. s9 g" q0 j4 r不过,世界上没有事情是十全十美的,如果选择有入声的南方方言做官话,就很不利于普及了。作为国家统一的标准语言,文学美感远没有易于普及性和标准化来的重要,所以这也是粤语无法作为标准官方语言的一个原因。
/ {' P4 b1 Y  }) v# D5 \  j6 N. I6 n. B/ X- a2 c1 c
但是很幸运,我们大中国毕竟还有那么多的方言,还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和评论,它们都保留着入声,保留着古汉语的韵味。入声,仅仅是不入官话而已。
7 j6 {$ L7 D. f3 X* O) N$ A; x7 t; j
古体诗词,依照的是古代汉语的音韵标准,如果你是一位狂热的扇子要研究它,不搞清楚古音是不行的。但是在一个普通话横行的时代,用今韵也未必就不能写出好作品来,不过,作品应该注明一下用的是今韵,也好少挨学究们的几大板砖----不过偶是挨定了。
7 E' j# Y  `. z+ ]8 E1 R5 q! ?2 s0 J; r1 i; _* t9 s
嘿嘿,其实还是很挺云月兄的观点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8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921972 于 2006-4-28 09:17 发表& }( w# J$ A. S+ W% o+ j
我找到了争论的根源,云月兄重表面形式,而我重实质内容。席 字在普通话里其音的本质上的确不是真正的阳平。至于歌里面拖的长,那是1234567---的缘故。
6 i' }: Q  a& }: _" m7 r  x4 s
/ r5 h' z8 H0 C) a
偶不觉得,席 字在普通话(不是北京方言)里就是阳平。) L& @0 Y6 D. X7 t6 P: o$ Q. D

2 J6 u9 C. }3 R8 u但是,入声字并不代表不能在歌里拖长。偶在这方面可能比较有发言权,因为偶是听着苏州评弹长大的,评弹使用的是彻底保留入声字的吴方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9 13:50 , Processed in 0.22630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