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智力水平降低、行动困难、性早熟、高血压、小儿心理发育不良……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其现阶段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也是培养成年疾病的温床,埋下成年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祸根。$ s& Q O$ E3 ^$ q; ?
面对这个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专家呼吁:3-6岁是儿童单纯性肥胖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父母和幼儿园应该齐心协力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模式,从而让肥胖止步。
# ] u0 t5 E0 D( U. a1 r幼儿园干预儿童肥胖有优势 d& `, p8 ]& E+ R, o8 ~) w/ I
研究显示,2006年全国11个城市3-6岁儿童肥胖发生率为8%,超重发生率为15%,与发达国家水平相近。而在广州,从2006年到2011年,儿童肥胖的发生率足足翻了5倍,但因肥胖前来就诊的学龄前儿童却寥寥无几。很多父母是在孩子上学后才意识到其肥胖的严重性,但此时要减肥难度很大。
5 |8 ^' A0 I; u' b8 B+ ^* @因为上学后儿童肥胖形成时间长,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很难改变,学习负担重导致静坐时间多、运动时间少,选择这个时段治疗肥胖并不理想。而婴儿时期因为很难把握孩子今后的生长发育和饮食习惯,要干预肥胖也言之过早。
3 a5 P- ^/ D& p! N6 g; A! Q最合适的干预时机是3-6岁。孩子上了幼儿园后,饮食可以集体管理,运动可以统一安排,功课负担不重,对老师依从性高,再加上父母的密切配合,很容易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只要这时打好基础,孩子将来发生肥胖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 U& q+ C/ y# H$ A. u3 C3 Q, Q儿童饮食行为受祖辈影响大
o3 e5 m4 L% c3 P不能忽视的是,儿童肥胖首先来源于家庭的影响。孩子最先从家庭学会进餐的方方面面,吃什么、怎么吃、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等等,与父母的引导、示范息息相关。经常给孩子买甜饮料,孩子肯定不爱喝白开水;总让孩子吃肉,孩子今后就不愿意吃蔬菜。
2 h8 G( L6 [( a' [8 y在几代同堂的家庭里,祖辈对宝宝的爱往往表现为让他"吃",总是生怕孩子吃得不够。而他们作为孩子的主要看护人以及家庭饮食的主要负责人,其饮食习惯不但影响孩子饮食结构,也常常用食物塑造幼儿行为,譬如追着孩子喂饭,赞扬孩子的大吃特吃,对孩子挑食、偏食一味迁就等。) D( K5 `* E- P$ e6 E3 ~; ]2 B Z
此外,快餐的负面影响,高楼林立、交通便利使运动场所和运动机会大大减少,电脑电视普及让孩子久坐,这些因素都会促使孩子养成过量进食和体力活动少的生活方式,进而导致儿童肥胖明显增加。
' D7 c$ |* {$ i' }: D干预肥胖该如何做?6 @, C, C& z: q: T8 S$ r" d
对于超重和肥胖儿童的干预,必须从饮食行为的矫正、运动习惯的培养、减少静坐时间的方法三方面着手。采用替代法不但可以逐渐矫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也能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动选择食物的能力。
& }7 ~7 y0 e7 B) t l! u( P6 I9 p8 E3 f. Q+ Q
3 X8 r) x, ^9 R' g
如果孩子说想吃巧克力,家长应该先说可以,但接着说要吃完苹果才能吃巧克力。这样一来,孩子不会因为被拒绝而大吵大闹,吃完苹果后也可能吃不下或者忘记了巧克力这回事。" Z! K' W5 t# y( [1 I
时间一长,口味就会逐渐改变过来。此外,可以让孩子体验饥饿、不饿、过饱的感觉。不要总是问"你吃饱了吗","饱"其实是锦上添花,与"撑"没有太多区别,而"饿"和"不饿"却有明显界限。& M1 B; `0 `6 B
一般来说,‘不饿’的状态正好,说明吃得足够但又不会过量。"为了让孩子多运动、少静坐,还应该尽可能减少他们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多让他们参加室内和室外的运动,并适当做一些家务事,由此培养勤劳的好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