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6-3-30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30
咽脂扣 Rouge 中国(香港) 1987
6 k8 L+ h7 g8 J一种衷怨、颓废、缠绵的东方气息 0 l9 B, j0 @5 c; @) g
【片名】Rouge
3 z4 F7 {) J m- x% w( G% ~【译名】胭脂扣 . D# _, h4 r! v( [
【年代】1987 ; S/ O2 ?& c4 I* s
【国家】中国香港
7 `6 s' S" n7 x【类别】剧情/爱情/ ! ]7 J. b4 B/ E x, q. A$ R
【语言】国粤双语
7 d& R9 K" o# o1 d; V, ^; M【字幕】中文字幕
% j8 s+ U8 ?' i; W5 l: a【评分】7.22(125 votes)
6 K5 r3 A. ^* C" ]8 b) Y9 |【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93258/ 3 W" |9 A$ g) q, h3 n9 m6 a
【导演】关锦鹏 (Stanley Kwan) . |% x+ |1 ?1 Q0 W2 {
【主演】 梅艳芳 (Anita Mui) ...... Fleur * }5 z! A- F( U" W: @
张国荣 (Leslie Cheung) ...... Chan Chen-Pang
6 ~5 d0 U/ I c% ~朱宝意 (Emily Chu) ...... Ah Chor
9 B- ^3 I) F0 B惠英红 (Kara Hui) ...... Actress Portraying Ghost 2 j- v4 R0 j8 X# c
刘家荣 (Chia Yung Liu) ...... Movie Director
$ e, H U+ b' R7 d- O# b7 t4 t, M万梓良 (Alex Man (II)) ...... Yuen
f% k& w( a2 o3 ]$ {0 S4 n) m4 x! J( T8 ~3 @
温碧霞 (Irene Wan) ...... Shu-Hsien & c+ A- I9 [# n% w3 H. X6 Z
【简介】根据李碧华原著小说改编的浪漫鬼故事,在香港报馆任职的袁永定(万梓良)遇见一位前来刊登寻人广告的冷艳女子,但她又无钱付广告费。袁永定借故离开,不料那女子紧随而来。在闲聊中袁永定惊讶的发现此女子原是鬼魂。
' w+ j6 O7 `. q9 X2 z) d$ @* G9 i' f ' S9 e5 p8 A4 p, i) M" G5 u
早在30年代,她是香港石塘咀的红牌妓女如花(梅艳芳)。在那风月世界里,她爱上了人称十二少的陈振邦(张国荣),并谈论嫁娶之事。但是由于身份地位悬殊,婚事遭到陈家反对。陈振邦脱离家庭与如花同居,两人以胭脂匣定情。在二人同居后染食鸦片,陈振邦乃一纨绔子弟,无养家糊口的本领,渐渐经济拮据,于是如花计划与其吞食鸦片殉情。结果如花死去,而振邦被救活。
* \0 G$ Z( `! i1 \! d8 _
- l# y# T. ]; Y; @( {) l 如花在黄泉久候不见十二少,故回阳间寻找。袁永定与女友无意中发现当年一张《骨子报》,发现振邦原在一家电影制片厂内充当制片场临时演员。十二少经岁月的折磨,早已穷困潦倒,对往事早已淡漠。如花伤心之余,将胭脂匣交还,回到阴间转世去了。
! ]4 I* E# ]/ J5 h" S1 d# i; a6 {
花絮: & I$ B w/ G: P- y9 x, L
o: o1 c) d, p# \
《胭脂扣》获法国第10届第三世界影展金球大奖;香港第8届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第2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奖。 : g* }+ h4 `4 z) C4 H( L
) \! q3 Y" x9 }3 u8 z
《胭脂扣》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是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的代表作之一。影片虽然同样以当时香港风行的鬼怪灵异故事为主题,但拍的非常哀怨缠绵、自然流畅,将一段人鬼情叙述的催人泪下,导演把如花这个“鬼”刻画得甚通人性,而她对陈振邦至死不渝的爱情更令视爱情为调味的现代人感到汗颜。
' `7 Q8 q. u! s0 S: l+ ^1 D# M$ Y) t ! f# l7 @- B7 u* M6 P% y
《胭脂扣》不仅获得香港金像奖和最佳导演奖,而且在第24届台湾金马奖评选中获得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三项大奖,由于此片和后一部《人在纽约》的大获成功,关锦鹏成功跻身港台著名导演之列。 ! m- [' L& ^: k" G8 Q* U
0 R' b2 H) M: v/ e* Q5 y }5 M
评论: 4 q, v8 e7 }, f4 D5 J! I4 b$ Y2 ]
' T7 o; i z$ r# g7 M9 B
终于找到关锦鹏的《胭脂扣》,一个人独享。兴奋的感觉在看完后被深深的悲凉感所取代。又是两个时空的交错,又是在阴阳两界中诠释生死与爱恨的故事。
3 x' z- ?% b( m
# g8 T2 L# M- \/ n- I+ A1 J0 c 昏暗的四角楼里一伙喝花酒的阔少。姗姗来迟的十二少信步走来进来。男装的如花唱着粤曲迎上去。眉目流露着妩媚,纤纤玉指划过脸颊,划过唇边,似在履行一种权利抑或是一种义务。这边的十二少驻足,与如花目目相对,看着如花在施展媚功,嘴角一丝了然的奚落之笑,一副深谙此道的表情。两人在投入的演着各自的角色:妓女和嫖客。粤曲终止,如花的戏终结了。十二少接唱了一句粤曲,招了如花的一声玩笑:“哪来那么多的愁”,在阔少的哄笑中离去。片刻女装的如花来谢酒。又是一次短暂的出场。一杯酒后又是转身而去,只是这一次用了个慢镜头。让人捕捉到如花的笑,一种暂离是非之地的释然之笑,甚至有点轻蔑的成分。这是如花与十二少的第一次见面。纯粹是妓女与嫖客的见面。即使互有了印象,,我想也只是在彼此的名单里多了一个名字。
$ D3 p. W( j8 T7 b6 i# Y; a0 Q
6 w9 o' J0 E. n/ z 因为十二少来到怡红院,如花有了与十二少的第二次的见面。在自己房间里的如花素面朝天,一边的女伴在搓麻。听到十二少来了,如花的最初反映是拒绝,但是很快她有改了主意;临去时要来女伴的胭脂,正想兰花指抹上,又打住了。两次选择发生在几秒种里,但是如花、十二少和所有的人不会预想到这一次的见面回令如花的生活脱轨,至少在这一次见面后,十二少已不是普通的嫖客了。如花缓缓的穿过走廊,走向十二少,反身关上门。十二少主动地迎上,几乎是脸贴着脸:
# X1 c' m7 {1 ~' X2 E# _ 十二少;记得我吗/ ( v9 L/ d5 D* y% @
如花: 太近了,看不清楚。 * O, d3 P6 }, o7 N0 e% f( Z+ Y
十二少唱起那晚的一句粤曲。 2 J+ H: G, s2 j4 S8 \: a; C
如花:逢场作戏吗,你不要介意吗? 6 e- ~9 Z4 p, I) l; T
十二少:不介意,我连眉毛都没有动一下。我来的时候在想我靠你怎么近,你会不会躲开?如果你躲开,就不是我要的女人。
7 o0 P7 z' Q. o$ J* F 如花哑然了。但反射性的拉开了彼此的距离。接着是几句家常,如花走出去。下面的一组镜头是如花在走廊上来回地穿行,时隔一段就来看一看十二少。最后的结束在十二少放在如花手上的手被如花打掉。看似这次见面十二少是败兴而归。可是当看到如花回房后,对镜有唱起那晚的粤曲时,我们已经明了如花心动了。 ' U) v% e K5 P
9 z3 z5 e' e7 m
也许男人永远会对得不到手的东西有着高度的征服欲。十二少最初会花心思去追如花大抵也出与此种动机。如花的寿宴上,十二少用鞭炮声成功的使自己和如花成为焦点。“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是十二少对如花的理解。这边的如花看似平静,可眼里却是感动、患得患失的混合物。十二少有送了花灯。求签回来的如花耳边是老鸨的话:我在怡红院20 多年,从没见过一个恩客如此用心哄姑娘。如花听言如同情窦初开的小女人,虚荣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一刻她决定用力一博,将灵魂交给十二少。十二少终于成为如花的入幕之宾。
4 p8 N$ n( u2 P& l! t8 A. [, }1 F 十二少:你有很多样子。 如花:什么样子?
& k, v5 h5 l" E& o2 f9 U! E 十二少:男装、女装、化妆、不化妆、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 9 z7 e8 s6 N; R$ L
如花:那你喜欢哪一种? 5 W' s8 \) _$ b$ f
十二少:都喜欢,加在一起都喜欢……
. {) B! Q- I% a6 k& t 这是十二少第一次对如花直接的表白,好象也是唯一的一次。这次如花将自己整个给了他。
9 u/ i* R5 e0 ~0 c4 I5 j( l9 }0 S7 w3 t
. Y: w* B: n) [" v8 o& U8 } 时间一下拉到了现代。报社里来了一位冷艳的女子。这是死了52 年的如花。如花眼里有着深深的哀怨,深得连自己都无法收回,周围的空气也凝固在这份哀怨里。她是来登寻人启事的:“十二少,3811,老地方见。如花。”在得知两天后是3月8号时,如花笑了。我想这是如花死了52年第一次笑。那天晚上如花还笑了一次,因为她发现昔日的怡红院变成了幼儿园。在世人眼里中两个极恶极善的东西的互换,仿佛已经暗示了如花的寻找将会啼笑皆非的形式告终。 $ x/ `: f# T# D4 L% I3 T5 q* w# G
. O0 w; ]# b1 `' I 镜头又切回到过去。如花一人去见十二少的母亲。双方的冲突在所难免。陈母用一杯龙井不带一个脏字的奚落了如花,更不堪的是那一袭蓝绸缎。透明的绸缎如一面镜子将如花照得无处遁形。自卑终于决堤泛滥,更在十二少提出买房同居时一发不可收拾。如花第一次哭了。以后的日子自然是贫困交加。于是戏班里多了一个跑龙套的昔日阔少。正如戏班的班主所说:戏就是将人生的拖拖拉拉的痛苦直接地演出了。戏完了,还是要继续人生的拖拖拉拉。戏终会结束的,人生的拖拖拉拉还要继续着。十二少用跑龙套的钱给如花买了一个景泰蓝的胭脂扣。十二少给如花静静地戴上,忽然他将如花拉到面前,埋头在她的肩膀上咬了一口。我想如花明白在这出爱情戏里,投入的人,现在只剩下自己了。十二少的一咬里有对她的恨、有对他自己的恨,恨自己失控的表现。
4 i# }: ` X5 ]0 o) W
" @7 ?/ q5 t0 x) ?% j: z$ t “我13岁就作了小婢,20岁作了妓女。每逢初一、十五,我都会去求签。以近已经有200多张,大多是上签。……以前有这些签,现在有你,我不枉此生”如花说这话的时候想是已经决定用死来结束这段独角戏。“3811,老地方见。”是如花一个人的誓言。
4 P( h8 O* l! D+ Q v/ E- R3 B 52年在地下的如花抱着自己的誓言,拒绝了喝孟婆汤,继续生前的痛苦。被遗忘的恐惧犹如阳光无处不在,挣不脱,尽管不再致命,但如花还是本能的害怕。她似乎忘记了吞食鸦片徇情时十二少的迟疑、似乎忘记了当她读着来世再见的誓言的时候,十二少的唯一反映是痛苦的死亡挣扎,而不是解脱的欣慰表情,也没有来世再见的期待之情。如花虽没有喝孟婆汤,她却选择忘记一些东西。
/ Y* n- S9 l3 ~" T
( r7 j! U5 v2 _' | 后来的事情峰回路转。十二少当年没有死的消息彻底的打破了如花的独角戏。她记起了那天两人徇情时的情景。这次她记起了十二少的表情:胆怯。心爱的人52年苟活在人世,从未想过给她一个交代。这样的认识令人冷得彻骨。
) g& I. P" P8 h' r9 E
: r0 \% {/ W% } ` 电影的最后,如花找到了在片场的十二少。一个已经只会喃喃自语的老头。如花用那晚的粤曲唤起十二少。十二少的脸已经因为皱纹无法看出任何的表情。“谢谢你还记得我。这个胭脂扣我已经戴了52年,现在还给你。”说完,如第一次见面时转身而走。 $ g/ v, y8 a, R* C
+ Z4 c b( \* b. K/ [* o# ? 电影的最后有一个特写镜头:如花自信的平静的笑。看到这我很感激导演的安排。至少看到这样的如花,我会相信她来世不会再让同样的戏上演。今生的戏里十二少始终是一个龙套,一个在渴求爱情戏里跑龙套的人。来世的戏不会再是一个独角戏。虽然永恒依然是女人特有的偏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