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76|回复: 2

[中国新闻] 与美国对着干:中国国新办发表2010年美国人权纪录(全文)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1-4-10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与美国对着干:中国国新办发表2010年美国人权纪录(全文)
* r+ Q, I* y& H: M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 Z/ E$ X4 [( ~* a- L( y- a

7 `% v7 m& z% G- p0 Q- \9 B# A  2010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p' a; w$ k8 s4 B$ ^, J* B* \
! \' s; @( j7 J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X: l* f8 F4 ^" p8 n
1 m' H2 g* k! T$ x, V  {; U  2011年4月8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10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歪曲指责,却对自身糟糕的人权状况熟视无睹,很少提及。为了敦促美国正视自身的人权问题,我们特发表《2010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2 f( [! H6 d# Y8 S; U: p, J/ G1 N0 q' @5 Z- W  N
  一、关于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9 p* R1 X( P) f2 C2 F6 @) Z$ j( z. D" B+ T5 {+ w+ t/ N
  美国是世界上暴力犯罪最严重的国家,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0 s1 w1 v% B- k- B& G
* O8 }0 X7 B( ^  美国每年约有1/5的人成为各种犯罪行为的受害者,这一比例居全世界之首。(注1)美国司法部司法统计局2010年10月13日的报告显示,美国12岁以上公民2009年共经历430万起暴力犯罪、1560万起财产犯罪和13.3万起个人盗窃犯罪,犯罪率为每千人17.1起。(注2)美国多座城市犯罪率激增。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平均每10万名居民经历暴力犯罪2070多起,成为美国最危险城市。(注3)底特律市每年发生恶性暴力案件1.5万多起,平均每10万人经历暴力事件1600起。2010年,美国费城、芝加哥、洛杉矶、纽约四大城市的凶杀案件均比2009年增多。(注4)2010年3月 29日至4月4日,洛杉矶郡一周发生25起凶杀案;2010年上半年,洛杉矶郡凶杀死亡人数高达373人。(注5)截至11月11日,纽约市共发生凶杀案 464起,较2009年同期的400起增长16%。(注6). ?- H/ i" P. Z1 K: `" T! p3 X; ^$ Z

. W7 `3 Y+ a7 `. e% y  美国枪支管理松懈,泛滥成灾。路透社2010年11月10日报道,美国是全世界私人拥有枪支最多的国家,在3亿人口中,有约9000万人共持有 2亿支枪。2010年6月28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裁定,宪法第二修正案确保个人拥有枪支的权利适用于各州和地方枪支控制法,从而将美国人以自卫目的拥有枪支的权利扩及全国。(注7)田纳西州、亚利桑那州、乔治亚州和维吉尼亚州允许在酒吧里携带装有弹药的手枪。还有另外18个州允许在提供酒精饮品的饭店里携带武器。(注8)仅田纳西州就有30万人被允许携带手枪。《华盛顿时报》2010年6月7日报道,2008年11月,美国当月购买枪支的人数增长了45万,同比增长10倍。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美国购买枪支者增长了250万人。(注9)美国大学枪击案频发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1年2月21日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即将通过一项新法,允许其38所公立学院的学生和老师在校园中带枪。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学校中就读的50万名学生可以持枪上学。此前,犹他州已通过类似法律。, C- k5 Y$ C! ~* d3 N. e9 u
7 }. _- V# F# Z" I+ W4 ~8 E: R
  枪杀事件高发,血案不断。据统计,美国每年发生1.2万起持枪凶杀事件。(注10)美国司法部2010年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 年,美国暴力犯罪中有22%使用了武器,47%的抢劫犯罪使用了武器。(注11)2010年3月30日,华盛顿特区5名男子驾车向人群扫射,造成4人死亡、5人重伤。(注12)4月,芝加哥在一天内发生6起枪击案,造成16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注13)4月3日,洛杉矶北好莱坞一家餐厅发生重大枪击事件,导致4人死亡、2人受伤。(注14)5月29日到5月30日,芝加哥发生多起枪杀案,造成21人受伤,1人死亡。(注15)6月,芝加哥一个周末就有52人被枪击中。(注16)5-7月间,接连有3名芝加哥警察被歹徒枪杀。(注17)仅在2010年7月一个月内,芝加哥就有303人遭到枪击,其中 33人死亡。11月5日至8日,奥克兰市发生多起枪击案,造成4人死亡、至少5人受伤。(注18)11月30日,威斯康星州马里内特县一名15岁少年持枪闯入自己就读的中学,劫持24名同学和1名教师。(注19)2011年1月8日,美国国会众议员加布里埃尔·吉福兹在亚利桑那州图桑市遭枪击,并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注20)" T' \4 J- W  i

' F, s0 h, y! Q+ v/ Y& k) V  (注1)10 Facts About 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t Will Blow Your Mind, Beforitsnews.com
! B6 {& c3 m& Q* V* ?" \0 f
( `$ }% ^1 ~  j/ P7 E! r: F  (注2) Criminal Victimization 2009,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www.ojp.usdoj.gov" F  o: ?% O' f, L( q% x

" {: i4 j) G! U/ t  (注3)美联社,2010年11月22日。6 \7 \$ W+ M2 b

% |- o1 O0 ]6 p2 D$ `- U' b" J  (注4)《今日美国报》,2010年12月5日。
! ?; L. H  Y' S. I: \
  P/ H$ D) {& J" Z) ~  (注5) www.lapdonline.org2 s$ ~8 @8 M. m. _
! x6 u$ o2 ?+ s
  (注6)《华盛顿邮报》,2010年11月12日。& i( o$ `; {3 Y2 V* f9 L% ]1 l
& ~7 T9 x+ q' ]8 {% H8 ]0 e
  (注7)《华盛顿邮报》,2010年6月29日。
& P" A' A; k. k5 P% c4 {6 k7 ?
( J  ~3 g. W$ E. D  (注8)《纽约时报》,2010年10月3日。
9 O1 l! T5 S' E( _- S0 M+ Q0 H" H+ ]' E+ Z# x
  (注9)《华盛顿时报》,2010年6月7日。7 V0 C$ p1 u2 J5 E* h

6 f9 s- f/ N. P! F& I& c2 i  (注10)《纽约时报》,2010年9月26日。
% w" n+ L6 C6 X: D% ~
* p. ~* n7 h" @3 H: b  `  (注11) www.ojp.usdoj.gov,2010年10月13日。' ]1 w0 b/ U6 z
. s  I  Y; {, m5 R
  (注12)《华盛顿邮报》,2010年4月27日。/ U' S8 ^, p2 i( e: a
  G  o: C4 h$ p  Y3 o4 d
  (注13)www. myfoxchicago.com
5 R5 g" o/ U* r. z5 L# z4 m$ }4 Y! i! w) k- i
  (注14)www.nbclosangeles.com, 2010年4月4日。
; M# V, X4 Y% n' I1 B$ o2 w& k$ l6 ~3 `" \3 `
  (注15)www.chicagobreakingnews.com, 2010年5月30日。
# f, j" y, i; }4 v' h/ A6 ^9 g: x, p2 F
  (注16)www.huffingtonpost.com, 2010年6月21日。3 w, b* ^9 T1 B

1 S$ X- y- l% G7 T  (注17)《芝加哥论坛报》,2010年7月19日。
' ^" [5 g1 ~5 f( i( d6 n% s  ~  W% L+ }; N# E& h+ X# F
  (注18)《世界日报》,2010年11月11日。$ `2 J: e9 C7 y! \& D
) H" X( Z9 U; Q, x$ B
  (注19)abcNEWS,2010年11月30日。
; N+ Q7 e0 L* V; C4 x
! b! {3 T5 d- F, h* k  U/ Z: X0 @  Y  (注20)《洛杉矶时报》,2011年1月9日。
) o3 `" _1 I" _4 @' L) O6 O+ O9 A$ |) k1 t# J5 G( W& c+ T
  二、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8 L8 I) S& N$ s, v. {/ F2 K1 r4 c0 s/ E6 E1 e# w( v3 a
  美国政府侵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情况相当严重。
+ l- E% Y" o' ~5 k; B+ Z1 ?  H8 ?6 j1 W* K" X
  公民隐私遭到侵犯。美国公民自由联盟2010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0月1日到2010年6月2日,有超过6600名游客在港口过境处遭受电子设备搜查,其中近一半是美国公民。《华尔街日报》2010年9月7日报道说,美国国土安全部因为一项允许在没有一个合理怀疑的情况下,可以搜查和扣押便携式电脑、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政策而被起诉。该政策没有对国土安全部扣留游客电子设备的时间和被搜查、复制和扣押个人信息的范围作任何限制,也没有司法程序和监督方面的规定。2010年7月17日,哥伦比亚记者霍尔曼·莫里斯受邀赴哈佛大学担任一年访问学者遭拒签,理由是根据美国有关禁止支持恐怖分子入境法案而作出的决定。在加利福尼亚州,一位名叫亚瑟阿福的阿拉伯裔美国人发现联邦调查局在他的车上安置跟踪器。2010年8月,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亚洲法律联盟和《旧金山湾区卫报》提起一项诉讼,请求促进联邦调查局公开关于湾区穆斯林组织的调查和监视记录,而旧金山联邦调查局以“调查仍在继续” 为借口拒绝对此事作任何评论。(注21)2010年10月底,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再次提高美国机场安检级别,对乘客实行全身透视X光扫描,并声称旅客不得以宗教信仰为借口拒绝安检扫描。由于这种全身扫描可使乘客裸体形象在扫描仪上暴露无遗,所以遭到广泛批评。一些民权组织认为安检侵犯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个人隐私权以及宪法规定的保障公民不受非法搜查的权利。(注22)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和美国旅行协会目前已经接到数千例对机场安检的投诉。(注23)
$ Y- g- M" n& U: h0 Q9 I
5 w0 F$ m$ \) d" o# d9 H( M6 N  警察滥施暴力和刑讯逼供现象严重。据美联社2010年10月14日报道,在过去10年中,纽约市为解决当地涉警察局投诉而支付的赔偿金达 9.64亿美元。其中,一名手无寸铁的男子在自己举办婚礼当天被警察连开50枪打死,涉案警察被判无罪,而纽约警察局只是给钱了事。(注24)由此可见,在标榜“司法公正”的美国,上述遇害者哪有什么公正? 2010年6月,陪审团判处芝加哥前警长因涉嫌虐囚犯有伪证罪和妨害司法公正罪,他与同事被控用恐吓、窒息和燃烧嫌疑人的方法获取口供。(注25) 《芝加哥论坛报》2010年5月12日报道,芝加哥警察局被控在没有合法授权的情况下对嫌疑人进行逮捕、铐在墙壁或金属长凳、不提供正常三餐、很少休息、不提供床铺浴室等“软酷刑”获取非自愿供述。据报道,2010年3月22日,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名警察开枪打死一名无家可归者。(注26)4月3日,洛杉矶威斯敏斯特警察局两名警察拦车绑架并强奸了一名25岁女子。(注27)4月17日,华盛顿州西雅图市警察在抓捕一名拉丁裔嫌犯时,对其进行殴打,并使用种族歧视语言谩骂。(注28)3月24日,休斯敦8名警察殴打一名涉嫌盗窃的15岁黑人少年查德·霍雷,该少年倒地求饶,但警员继续殴打。最终,只有4名警员受到指控和开除处分。(注29)8月11日,乔治王子县警察在追捕一辆被盗面包车时开枪打伤3人,死者家人质疑警察开枪的合法性,因为车上的人没有开枪。(注30)9月5日,洛杉矶警察开枪将一名危地马拉裔移民打死,引发骚乱,警察向人群发射橡胶子弹,并拘捕22人。(注31)11月5日,洛杉矶法院对在2009年枪杀奥克兰市乘客的湾区捷运警察梅塞尔从轻判处两年有期徒刑,引发民众抗议示威,警方拘捕了150多名示威者。(注32)1 L8 L. H7 C4 s  Z2 W

& j$ c2 n! U# ~3 j/ H7 M: |9 b  美国一向自诩“自由的乐土”,但是美国被剥夺自由的囚犯数量居世界之最。皮尤研究中心2008年报告表明,美国每100个成人中就有一个在监狱服刑,这个数据在1970年为1/400。按目前发展速度,到2011年,美国监狱关押人数将增加13%,达到170万人。囚犯激增,监狱暴满。加州监狱关押着16.4万名囚犯,是监狱容量的2倍。(注33)华盛顿特区一个青少年矫治中心严重暴力犯罪的青少年约有550人,但只有60张床位,很多少年因无法得到有效管制而再次违法或成为暴力犯罪的牺牲品。(注34)监狱管理混乱,囚犯待遇恶劣,时常发生骚乱。《芝加哥论坛报》2010年7月18日报道说,库克郡在押女嫌疑犯向警察局投诉,指控她们在被关押期间分娩时,被带上手铐或脚镣,致使身心受到严重伤害。2010年10月19日,加州卡利帕特里亚一所监狱发生骚乱,至少有129名囚犯参与群殴,2人被狱警枪毙,另有10余人受伤。(注35)美联社2010年11月30日公布的视频显示,被称为“格斗者学校”的衣阿华州监狱发生了囚犯斗殴,被殴打的囚犯从监狱窗口向看守求救,看守却袖手旁观,直至被打者失去知觉,才将殴打者铐起来。(注36)
# h8 g! ?: e+ C. G
& F$ Z& C4 f# G& B  美国冤案错案频发。据统计,在过去20年内,美国共有266名含冤入狱的嫌疑犯在经过DNA鉴定后,被无罪释放,其中包括17名已被判死刑的嫌疑犯。(注37)《华盛顿邮报》2010年4月23日报道,华盛顿特区警方承认对一名14岁少年起诉的41项罪名是错误的,其中包括4项一级谋杀罪名,而该少年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些罪名。伊利诺伊州威尔郡和宰恩市警察局各对一名嫌疑犯进行刑讯逼供,采取各种非法手段逼迫其承认杀害自己女儿,两人已分别在监狱被关押了8个月和5年,后经过DNA鉴定被宣判无罪释放。另一位名叫吉布斯的人被错判杀害一名妓女遭监禁19年,直到2010年6月,纽约市才支付62岁的吉布斯990万美元赔偿。(注38)' R: y6 W* n, c

/ N8 G" a1 `9 K; Y0 d  @! _  美国一向以“民主的灯塔”自居,而实际上,美国的民主是金钱的民主。《华盛顿邮报》2010年10月26日报道,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中,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候选人募集的资金创历史新高,首次超过了15亿美元。2010年11月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共花费39.8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花费最多的一次选举。此次选举中许多利益集团纷纷捐赠。据统计,利益集团为民主党和共和党共筹集到8000万美元资金,远远高出2006年的1600万美元。其中一个较大的捐助组织爱荷华州的美国未来基金会已向共和党捐助了700万美元。另一个非营利组织60岁以上长者协会在中期选举广告上的投入高达700万美元。美国州、县、市镇雇员联合会仅10月22日至27日,就花费了1.039亿美元。(注39)美国人对选举过程中的巨额开支十分不满,《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做的一次民调显示,80%的美国人认为限制选举开支十分重要。(注40)
/ u# F5 P6 E' p4 d, [
  A& F7 K8 C- z% c2 m  美国极力标榜和鼓吹互联网自由,而实际上,美国对互联网的限制相当严格。2010年6月24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国家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通过对 2002年国土安全法案的修正案《将保护网络作为国家资产法案》。修正案规定联邦政府在紧急状况下,拥有绝对的权力来关闭互联网,再次扩大了联邦政府在紧急状况下的权利。这只是目前美国政府对互联网限制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运营网站须经政府许可以及个人身份信息验证。(注41)美国一向在互联网自由问题上对人对己实行双重标准,对外要求别国提供不受限制的“互联网自由”,并以此作为外交施压和谋求霸权的重要工具,对内则对互联网进行严格管制。BBC2011 年2月16日刊文指出,美国政府在鼓动“封闭社会”的人民争取互联网自由并对这些国家政府的新闻管制提出质疑的同时,却在本国设立法律封锁以缓解维基揭密网发起的挑战。美国政府在国内对电子信息的自由流动非常敏感,但在国外却设法对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运用外交手腕。美国《外交政策》网站的文章也承认, “美国政府对互联网的态度依然充满问题和矛盾”。(注42)
$ |% e, z" o. {% Y3 ~6 E3 l3 }" q4 J6 n9 `+ H+ X" j; s
  (注21) 《华盛顿邮报》,2010年10月13日。
8 `+ n% ~6 {+ e; f
9 W& A8 N- K$ u  i5 k$ [  (注22) 美联社,2010年11月16日。
: E+ L+ h# M! o' a
( Y2 e- Z* [! `0 x) J  }* t6 P: w  (注23)《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10年11月20日。1 ~( b9 N( G- L. N' z

$ F0 r3 H% u- w( m  g! F  (注24)《侨报》,2010年10月15日。4 b! n! U  |3 a7 ^8 c

0 n0 S0 H6 m9 o( g( T% t: f3 v  (注25)《波士顿环球报》,2010年11月5日。
$ E+ @! N# v' x* y, g8 K9 B; R2 b* A3 x5 O7 c
  (注26)《侨报》,2010年4月1日。! ^. x( S4 v% Z3 ?* U$ z) R

( a5 @- h) H% v0 O' B% t  (注27)《洛杉矶时报》,2010年4月6日。
: @8 j' }4 E! R) U8 w0 e: J5 {
, X9 r3 ]+ F2 ]' w# b3 Q  (注28)《西雅图邮报》,2010年5月10日。
, h2 M/ d; m. |6 `  I9 n$ H+ }7 c% f
  (注29)《休斯敦纪事报》,2010年5月4日、2010年6月23日。
( ?2 p! f4 F2 S
3 C- ^7 l$ S' h* L  (注30)《华盛顿邮报》,2010年8月14日。) i* h- B5 O. G6 t
! M! X+ x& j3 l' |' ]
  (注31)《纽约时报》,2010年9月8日。0 m  B0 q8 z3 d6 s) k0 R- V: h

: F# @; U$ A7 S  (注32)《圣弗朗西斯科纪事报》,2010年11月9日。) b5 w2 h: T2 v" w! i! t# g

/ y9 B4 v# R  M* U$ _3 \  (注33)《华尔街日报》,2010年12月1日。6 y6 w) S. s3 ?5 v" l! d5 P& S

2 q, ]* ~; W: U" p2 x2 G9 e/ k% n  (注34)《华盛顿邮报》,2010年8月28日。4 V& @/ V6 Q& E- @* M# D  [

' z0 ?2 H) M' C; m6 G  X  (注35)《侨报》,2010年10月20日。# c) s8 l5 M& O9 x8 Z, h+ c6 z

* s3 S2 i( l2 F- x8 H  (注36)《侨报》,2010年12月2日。
: r! r6 Q- Q* E2 U$ f7 _1 O# v5 ]1 H7 w' d# S
  (注37)《芝加哥论坛报》,2010年7月11日。
! G7 H% M0 e$ R! M4 Q
% h8 J. t% x* B& ?& Y1 Y! N  O  (注38)《纽约时报》,2010年6月4日。
) u" P% g- {* D$ c5 Z& ]4 O
3 ]% H/ J: Y2 ~/ Y/ I8 D5 y2 D# Z  (注39)《纽约时报》,2010年11月1日。8 H: b0 C% P( I' z$ K0 V
. V( _1 k3 {4 _  s
  (注40)《纽约时报》,2010年10月22日。
; T1 c5 Z; N3 a6 X- C( W7 ^- |" F, F% R
  (注41) Prison planet.com,2010年6月16日。
' b& ^& {; P5 H3 N% ^* y" j6 a7 e  w" h- l, `+ D2 ]
  (注42)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2011年2月17日。/ p& D+ W: q- V& n. n! M

, L1 T: J+ O5 }( \5 Z  三、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 B+ M: @7 m; l" _

; j8 p' @* \9 h' J  h9 S/ W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是,美国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却每况愈下。# d5 F) G- i/ k8 U" `0 a
4 X, Q1 Q3 p5 e/ K2 r2 @7 A8 a
  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2007年12月至2010年10月,美国共减少750万个职位。(注43)据美国劳工部2010年12月3日公布的数据,2010年11月,美国失业率为9.8%,有1500万人失业,其中41.9%的人失业27周或更长时间。(注44)加州2010年1月失业率高达 12.5%,创加州历史上最高失业记录,其中8个郡的失业率高达20%。(注45)纽约州2010年10月失业率为8.3%,近80万人失业,约52.7 万人领取失业福利。(注46)残疾人的就业状况更加糟糕。据美国劳工部2010年8月25日公布的数据,2009年,残疾工人失业率为14.5%,近 1/3的残疾人只做兼职工作,有学士或以上学位的残疾人的失业率为8.3%,高于非残疾的大专院校毕业生的4.5%。(注47)2010年7月,残疾人失业率高达16.4%。(注48)2009年,2.1万多残疾人因遭受就业歧视向美国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投诉,比2008年和2007年分别增加10%和 20%。(注49)3 |% \: H. B1 f5 L- N8 X
4 F' R( o3 \: [
  贫困人口比例创新高。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9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9年底,美国贫困人口达4400万人,比2008年增加 400万,贫困率达14.3%,创1994年以来最高。(注50) 2009年,密西西比州的贫困率高达23.1%。(注51)佛罗里达州贫困人口达2700万。(注52)纽约市18.7%的人生活在贫困中,比2008年增加4.5万人。(注53)0 H8 f4 u) u& [: y$ R4 X! `' [

2 K4 P' f- U9 Y, _: R  饥饿人口大幅增加。美国农业部2010年11月发表的报告显示,2009年,美国有14.7%的家庭面临食品短缺,(注54)比2006年增长近30%。(注55)有5000万人生活在没有足够食物的家庭。接受紧急食物援助的家庭从2007年的390万户增加到2009年的560万户。(注 56)2007年5月到2010年9月,美国领取食物券人数从2600万人增至4200万人,每8个美国人中有1人在使用食物券。(注57)在过去4年里,31.6%的美国家庭多次经历过至少两个月的贫困时期。(注58). c. s) p2 Q! o

# I. O1 T: b" A2 D  无家可归者激增。《今日美国报》2010年6月16日报道,2008至2009财政年度,美国无家可归家庭增加了7%,达到170129户。无家可归家庭在政府提供的救助中心借住的时间由2008年的30天增加到2009年的36天,另有大约80万家庭借住在亲友家。美国学校中无家可归的学生数量增加到100万,比之前的两年增加了41%。(注59) 2009年,纽约市新增了30%无家可归家庭,(注60)无家可归者增加到3111人,另有约38000人居住在收容所中。(注61)新奥尔良的无家可归者有12000名。(注62)洛杉矶郡有约25.4万人在一年中有过无家可归的经历,约8.2万人常年如此,其中一半是非裔美国人,33%是拉丁裔人,20%是退伍老兵。(注63)美国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士兵退伍一年半后就可能沦为无家可归者,每年大约有13万退伍老兵成为无家可归者。(注64) 美国全国无家可归者援助联盟的数据显示,从1999年起,有超过1000起针对流浪者的暴力行为,造成291人死亡。(注65)
8 s1 O3 C4 s6 z8 g4 g% p
$ G5 b; G0 F% U. @3 s' M  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连年递增。《今日美国报》2010年9月17日报道,2009年,美国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从2008年的4630万人增加到 5070万人,是连续第9年增加,已占到总人口的16.7%。美国平均每天有68名65岁以下的成年人因缺乏医疗保险而死亡。美国疾病防控中心2010年 11月的报告显示,美国16至64岁成年人中,无医疗保险的比例高达22%。(注66)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健康政策研究所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2009年,65岁以下的加州成年人中,24.3%的人没有医疗保险,人数由2007年的640万上升到2009年的820万。没有医保的儿童从 2007年的10.2%上升到2009年的13.4%。(注67)
4 s0 a, q& q( k2 k$ Y6 p% j  C
) I5 G9 @0 N9 t: N  (注43)《纽约时报》,2010年11月19日。
) R4 `: _$ G& x# p5 r! z
3 M5 B+ S  ?3 ^  (注44) data.bls.gov
- `0 _! _# x1 b8 I) z2 y6 X! {; Y
. `! P" ^4 k9 a( D' e  (注45)《洛杉矶时报》,2010年3月11日。
$ k0 J, Z2 Y; b+ d5 P  L# W7 J% ^7 B8 r& T7 e) s4 a
  (注46)《纽约时报》,2010年11月19日。
$ T+ ~' T' l9 O6 s7 a# u
1 R5 e0 f, \, D! a. ~6 x  (注47)《华尔街日报》,2010年8月26日。+ f! i4 J8 p+ b+ e0 g
( T, f9 ^* f" n
  (注48)《华尔街日报》,2010年8月26日。' ^* L) {, C! [1 ?9 y. ^4 D+ L

' g8 T5 R, F: |( m1 y5 H) y) N+ s$ ~  (注49)《世界日报》,2010年9月25日。! h) u  R% ^( r% g# s* [

  k! f+ J; }  z6 X% p2 ]* C  (注50)《纽约时报》,2010年9月17日。+ Y3 A# A& h1 R6 c0 w$ S3 `7 @- t

* g, ^. R' \$ B. S! G  (注51) www.census.gov- Q/ B: O4 r: N/ b  n" I; m
+ @6 W( p- B5 J1 }  n, T
  (注52)《华盛顿邮报》,2010年11月19日。# A; i# F* g4 _: d! {8 t# o
( g. r6 Y( ~6 }
  (注53)《纽约每日新闻》,2010年9月29日。& z% u2 d4 e/ H. ^
) {$ v5 }- L9 ]  G2 U
  (注54) www.ers.usda.gov9 E8 L  u9 D/ ]! v" L
" b+ G* _0 z5 t
  (注55)《华盛顿邮报》,2010年11月21日。% v+ D: X- S+ s1 l% `; _7 X# C

4 n' H. O) B% l- m4 [- F! Z% j1 K  (注56)《侨报》,2010年11月16日。+ i6 [. f' {9 Q+ Y: R% H$ b
) U+ d( `: V) ~% M3 M
  (注57) 美联社,2010年10月22日。
" h) T. a5 o: H+ y6 J# ^4 N
/ m( C( L) z, Z# e' {& _3 h  (注58)《环球邮报》,2010年9月17日。$ \9 Q  I( ?  x1 g( x
! t4 U2 C6 B" ?$ `2 H- @& ]1 w8 o
  (注59)《华盛顿邮报》,2010年9月23日;《今日美国报》,2010年7月31日。
9 _# f. X  f8 x* W
1 ]" r  l1 {1 F) I  (注60) www.usatoday.com
: ^2 c1 M7 k2 Z+ i- H$ [2 ?, r) ~/ w2 @1 L! u! G2 A) V
  (注61)《纽约时报》,2010年3月19日。
; }+ p) x: s* r2 ]& b8 o! F
+ Y# U) h$ T* l, V( F  (注62)《新闻周刊》,2010年8月23日。
' _. ~# I+ r. a( h2 _# l, P. h1 H& M0 S" s, K
  (注63) www.laalmanac.com
: J; F8 k4 @5 S4 ^& J; F
2 ~$ O  E3 P6 L1 n  (注64) homepost.kpbs.org
9 }' m! V5 l  i: T* p
1 J  X7 C# e( t* S  ^  (注65)《纽约时报》,2010年8月18日。
9 a/ K, l. j9 o2 g
9 \% W- V. z% `0 F  (注66) 路透社,2010年11月10日。7 Z9 a% @4 M; B6 T) _3 ?* v, M/ z" O+ B

2 U- E& K9 P7 e3 G# d7 a  K# U  (注67)《侨报》,2010年3月17日。' b+ h0 |6 j, \) ^4 U9 H* I6 C
0 z" p- {, ^: ]# L
  四、关于种族歧视
2 H; S/ r: R* }6 X/ l- O# ^
% G  e- K+ g$ ]0 B: d8 R- \: z% i  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y( S! n* d0 `7 x4 _4 R' x
& P3 E$ ?0 M, w& \5 f. t
  美联社2010年5月20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有61%的受访者认为西裔受到明显歧视,52%的受访者认为黑人受到明显歧视。《纽约时报》2010年10月28日的调查显示,60%以上的美国拉丁裔居民表示,歧视已成为了他们每天面临的主要问题,近3年来这一问题已更加严重。" s  S% ^  p. z! ~$ R* J
- ~4 p  v  f) `; d- D
  少数族裔不享有与白人平等的政治地位。在纽约市,非西裔白人仅占人口总数的35%,但70%以上的纽约市政府高官为白人。2009年任命的3位副市长和6位局长都是白人。目前,纽约市政府确认的80位“关键”人员中,白人占79%。在321位市长顾问或向市长直接报告的局长、副局长、总顾问中白人占78%。在必须居住在纽约市并对政府政策和日常运作最具影响力的1114名市政府员工中,白人占74%。(注68)+ n. z+ B# q+ q2 @' @; n
4 s/ L. w5 T7 ?, |+ M% s
  少数族裔在就业和职业上受到歧视。黑人在升迁、福利、任职等多方面均遭受不公平待遇或排挤。(注69)据报道,有1/3的黑人在工作中遭遇过种族歧视,但其中只有1/16的黑人会因此投诉。《华盛顿邮报》2010年10月15日报道,华盛顿特区消防和急救中心的30名消防员认为,其所在部门存在种族歧视现象,对黑人工作人员实施更为严格的规章制度。一位在农业部工作的非裔女士雪莉·谢拉德因在工作中表现出对白人的不满而被解雇。据悉,农业部因为过去几十年对黑人农民的歧视问题将要赔偿12.5亿美元。(注70)《纽约时报》2010年9月23日报道,截至2009年9月30日,在美国,穆斯林劳动者因在工作中受到严重歧视,已提出了803起诉讼,比2008年上升了20%。
7 j0 i/ w: V- e, \5 ~& @1 g. a( u" ?+ r3 ?( F, G* d2 Z
  少数族裔失业率高。据美国劳工部统计局报告,2010年7月,在美国16-24岁的年轻人中,白人失业人数为298.7万人,失业率为 16.2%;非裔失业人数为99.2万人,失业率为33.4%;亚裔失业人数为16.5万人,失业率为21.6%;西裔和拉美裔失业人数为88.4万人,失业率为22.1%。(注71)联合国非洲人后裔问题专家工作组2010年8月在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交的访问美国报告中称,美国非裔人口的失业率比白人高4倍,纽约市消防队雇佣的1.1万名消防员中,仅有300名非裔,而非裔人口占纽约市人口的27%。(注72)2010年第三季度,纽约有近1/6的黑人失业,38.4万失业者中有14万人是黑人,占36%。(注73)
1 h4 q5 p2 U, w7 H2 r; I3 H  p# W6 \% X( E5 y1 e
  少数族裔贫困率居高不下。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黑人贫困率为25.8%,西裔为25.3%,亚裔为 12.5%,远高于非西裔白人9.4%的贫困率。黑人、西裔和非西裔白人家庭中位年收入分别为32584美元、38039美元和54461美元。(注 74)美国退休人员协会2010年2月2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过去12个月中,45岁以上的黑人有1/3表示不能支付房租或偿还贷款,而44%的黑人买不起例如食物和劳动工具等生活必需品。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有23%的黑人工人失去了由雇主支付的医疗保险,31%的黑人工人缩减了医疗保险开支,26% 的黑人提前支取退休金来支付生活费用。45岁到64岁之间的黑人有近20%工作更长时间,而12%的黑人做两份工作。12%的65岁以上老年黑人开始重新工作。(注75)2009年,首都华盛顿特区有3万多名黑人儿童生活在贫困中,比2007年增加7000人,黑人儿童贫困率从2008年的36%增至 43%,西裔儿童贫困率为13%,白人儿童贫困率为3%。(注76)& _& j: H" U0 {6 u+ ~& T4 S

) m: h1 b# U7 M! K) ^  少数族裔在受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美国希望联盟、市政事业研究所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普及高中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 年,西裔和黑人学生高中毕业率分别为64%和62%,而白人为81%。(注77)2008年,25-34岁白人男子大学毕业率为39%,西裔只有 14%;55-64岁白人男子大学毕业率为43%,西裔只有19%。(注78)纽约市获得硕士学位的成年白人比西裔多3倍。(注79)根据萨克拉门托州立大学的调查,该校仅有22%的拉丁裔和26%的黑人学生顺利完成学院2年制学业,而白人学生则达37%。(注80)纽约市教育局2010年1月的报告显示,在2008年至2009学年纽约市公立学校报告的13万多起欺凌、骚扰同学的案件中,有6207件即4.7%是由于族裔、移民来自的国家、性别、性取向等而遭受歧视的案件。(注81)据《今日美国报》2010年10月14日报道,非裔美国籍男生的辍学率是同龄白人男生的两至三倍。特拉华州的基督教学区,在最近的学年中,71%的黑人男生辍学,而只有22%的白人男生辍学。没有残疾的黑人学生被开除的可能性是白人学生的3倍多,而患有残疾黑人学生辍学或被开除的可能性是白人残疾学生的2倍多。(注82)
$ |, O  r6 l* P1 u2 D7 j2 I" M' D
  非裔美国人的健康保障令人担忧。据统计,在美国,近1/3的少数族裔家庭无医疗保险,人均寿命低于正常水平,婴儿死亡率高于正常水平。(注 83)非裔儿童死亡率比白人高2至3倍,非裔儿童占艾滋病患儿总数的71%,非裔妇女和男子艾滋病感染率分别比白人高17倍和7倍,癌症发病率高出2倍。
, \3 q( i+ R( C6 G5 q
& q8 W! g/ d$ B" Z5 t- R  执法和司法领域的种族歧视非常明显。《纽约时报》2010年5月13日报道,2009年,黑人和拉美裔被警察要求接受检查和搜身的人数是白人的 9倍。非裔占囚犯总数的41%,服无期徒刑的比白人高10倍。辍学的非裔男子有66%的可能性入狱或接受刑事处罚。(注84)纽约在过去6年里,被拦截搜身的人中有85%是黑人和拉美裔。(注85)密歇根州立大学法学院发表报告称,目前,北卡罗来纳州有159人关在死囚牢房里,其中黑人86人,白人61 人,其他族裔12人。在159个死刑案中,被检察官从陪审团名单中去掉的黑人是非黑人的2倍多。据芝加哥警察局统计,在所有凶杀案中,黑人占凶杀案罪犯和受害者比重最大,分别达到76.3%和77.6%。(注86)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1月14日,洛杉矶凶杀案数目达2329起,在死者中,拉美裔1600人,黑人997人。(注87)
: P2 P: |. }. A  ^0 Z% I2 e- v5 o; T! M; W
  种族仇恨犯罪频发。美国联邦调查局2010年11月22日的报告显示,2009年,美国共发生6604起仇恨犯罪,其中4000起与种族歧视有关,1600起与宗教仇恨有关;仇恨犯罪的受害者有8300人,其中,黑人占种族仇恨犯罪受害者的3/4,犹太人占宗教仇恨犯罪受害者的3/4。在已确认的6225名仇恨犯罪作案者中,2/3为白人。(注88)5 k( G7 c3 w' e: v* `
8 p4 E  R' z2 _1 ~6 A4 G, A& \
  (注68)《纽约时报》,2010年6月29日。
( j5 n. Q3 ~- o9 p) o- s- @
# l# V: H+ g$ R' |/ u( c" ]' F) [1 p  (注69)《芝加哥论坛报》,2010年3月12日。
8 y+ P/ O) M4 C2 x3 g0 u
9 \, C1 c+ p$ q  (注70)《华盛顿邮报》,2010年7月23日。
+ G1 i$ @4 k: R0 w3 n# q  F
3 @' L" |3 f9 d  (注71)www.bls.gov/news.release/pdf/youth.pdf
0 m# \( |$ k5 h, v) }3 K1 ]+ F2 @2 w3 z" ^
  (注72) 联合国文件编号A/HRC/15/183 E2 G6 O  s% N/ t, |

5 ^- y' z+ @8 H4 V  (注73)《纽约时报》,2010年10月28日。
4 U7 p4 N! D6 h3 U+ w- U
6 R& \% u$ n" U% g9 s  (注74)《今日美国报》,2010年9月17日。
* J- L3 P1 y0 q2 ]" {  `; P0 {
5 ~& b: ^8 ^4 L' Z& H  (注75)《洛杉矶时报》,2010年2月23日。% z9 T' E2 P+ q) T9 |. F
" E( ~# E3 j. r- z1 C& [: D0 P
  (注76)《华盛顿邮报》,2010年9月29日。
( h; U  W& `! w; A+ {0 f, Q. x* N$ \- y1 ~7 K  u8 n
  (注77)《世界日报》,2010年12月2日。! X; P2 g3 j! H% Y1 Z

7 v+ t. S  a3 v9 u. k- b  (注78)《华盛顿邮报》,2010年10月20日。2 y! Z' p* P+ d4 C, Q

7 ?9 S$ R, M. f7 e$ y  T% |  (注79)《纽约时报》,2010年11月18日。: _8 M$ L2 h; D+ m3 @. N+ |
8 ~, m2 j7 c0 x7 k- A2 R* c
  (注80)《圣何塞信使报》,2010年10月20日。" E! p9 v  H( l1 W% L. J& q
; U4 A# D" o0 R) O# q# Q
  (注81)《侨报》,2010年1月18日。( n9 T4 Y' o- v5 x  s

& H  ?2 B3 e( J( Y  (注82)《今日美国报》,2010年3月8日。  w2 h; r: k! q. w% \

7 _7 D, T. j9 ?; ^" V  (注83)BBC,the social and economic position of minorities
6 R8 ^) z. n8 T
! ^; V: T+ e2 [3 O; G( a5 ~4 W  (注84)联合国文件编号A/HRC/15/185 ~( l. I2 O5 G, f  s: N

% e  a/ G4 W: _& k4 D' V% F5 O  (注85)《华盛顿邮报》,2010年11月4日。
" T, h/ C3 w  g0 q4 |* b* X7 D7 W
0 z3 z7 v* y0 ]8 p6 J5 @3 c! H  (注86)portal.chicagopolice.org: O8 c1 j% Y. O/ X3 |; Z/ I+ g

' g0 R/ r, I4 x- `( [( h4 r  (注87)Projects.latimes.com/homicide/map/
$ @7 }: w; e7 L# A- W+ }: j, n9 p7 _; I9 L3 h0 @' G7 A
  (注88)法新社,2010年11月22日。1 q( z$ d9 d) f7 h! w

: ~7 t1 e/ S! n- v1 Y! y  移民的应有权利得不到保障。2001年4月,亚利桑那州议会通过反非法移民法案,允许警察对当事人身份有“合理怀疑”时,即使没有逮捕令,也可以对其盘查甚至采取拘捕行动。(注89)亚利桑那州共和党还推出另一法案,拒绝向非法移民子女发放出生证明,使无合法身份的移民很难成为美国公民。(注 90)2010年,多个联合国人权问题专家在报告中指出,亚利桑那州移民法是敌视移民的立法活动,该移民法允许在没有逮捕令的情况下逮捕外国人,对非法居留以犯罪论处,对工作的无证移民以及雇用或试图雇用无证移民的人均以犯罪论处,可能导致基于族裔特征对有关人员进行拘留和审讯。墨西哥、拉丁美洲或土著族裔特别有可能成为该法的受害对象。《亚特兰大宪法报》2010年11月19日报道,佐治亚州多个人权组织共同发起抗议活动,声援被拘禁在佐治亚州南部兰普金一家监狱的非法移民。截至2010年9月17日,该监狱共关押了1800多名等待审理的非法移民,每个案件平均处理时间为63天。2010年4月,保护移民权利特别报告员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交的报告指出,移民在被美国当局关押期间未被提供合适的医疗服务,非正规移徙工人往往无家可归,或者住在拥挤、不安全且不卫生的环境中。(注91)) |; I0 a& H& p" @% _5 \
8 I/ b+ O/ t4 G2 _7 k& W
  五、关于妇女和儿童权利
! \, n8 R! d# c) o( P8 T: h
5 o2 G1 \! G) t; U  美国的妇女儿童权利状况堪忧。
0 u# ^5 v$ ]/ }: ]! _5 f
, T- ]1 l4 N2 x# T/ j6 w, v  在美国,对妇女的性别歧视广泛存在。据《每日邮报》2010年8月11日报道,90%的女性在工作单位遭受过性别歧视。美国《财富》500强企业中,女性首席执行官仅占3%。美国大学妇女协会2010年3月22日的报告称,在计算机领域,女博士仅占21%,在地球、大气、海洋、化学和数学领域,女博士仅占1/3。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非常严重。据《华盛顿邮报》2010年9月17日报道,近50年来,男女的工资差距仅仅缩小了18美分,2010 年9月16日公布的普查统计显示,妇女的工资收入只有男性工资收入的77%。《纽约时报》2010年4月26日报道,在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用工歧视案例中,沃尔玛公司被控制度化地支付给女性雇员比男性雇员更低的工资,给予更小的加薪幅度、更少的晋升机会。65%的沃尔玛小时制雇员是女性,仅有33%的公司经理是女性。(注92)/ y/ B+ Q+ w- L7 s- h3 ?9 q
6 e1 P0 g$ {7 M5 [, Z# k6 Q
  妇女频遭性侵犯和暴力。据美国司法部2010年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有2000万名妇女是强奸罪的受害者。(注93)每年约有6万名女囚被强暴。有1/5的在校女大学生曾遭受过性侵犯,60%的校园强奸案发生在女大学生的宿舍。(注94)“人权观察”组织2010年8月发表报告称,自 2003年以来,在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的拘留中心有50名性侵犯受害者,其中多数是女性,而包括狱警在内的一些据称是攻击者却未被起诉。得克萨斯州一所拘留中心狱警冒充医生对5名妇女进行性侵犯。(注95)据《时代》周刊2010年3月8日报道,根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约3000名美国女兵遭到性侵犯,比上年增加9%;近1/3的退役女兵表示曾在服役期间遭到强暴和性侵犯。
0 Y; {2 W# v4 k" a% a: P
( V& p# o8 Z; R1 |: g1 m  女性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美国,每年有130万名家庭暴力受害者,女性占92%,每4名女性中就有1人遭受过家庭暴力,每天有3个女性因家庭暴力而死亡。(注96)2008年,纽约市警察局共接获23万多起家庭暴力报案,平均每天超过600件。(注97)在2009年所有女性死者和谋杀犯关系已知的命案中,34.6%的女性受害人被自己的丈夫或男友杀害。(注98)加州圣塔克拉拉郡每年接到家庭暴力投诉案超过4500件,700多名受害妇女和儿童为躲避家庭暴力住在庇护所。(注99)
0 u$ ]" y2 o, u4 C" V+ j) K1 w+ N5 @0 `  p
  妇女的健康权益缺少保障。大赦国际的报告称,美国每天有两名以上的妇女死于孕产并发症。过去20年中,美国黑人孕产妇死亡率是白人孕产妇的4 倍。与白人孕产妇相比,得不到或晚得到产前护理的印第安土著妇女和阿拉斯加土著妇女是3.6倍,非洲裔妇女是2.6倍,拉丁裔妇女是2.5倍。(注 100)9 y, k% F. y  V% s

+ K& E: `! i5 k+ T6 O/ x  美国儿童生活贫困。《华盛顿邮报》2010年11月21日报道,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每4个美国儿童中就有一个面临饥饿问题。超过60% 的公立学校的教师认为饥饿是学校的一个难题,60%的教师自己掏钱为饥饿的学生购买食物。(注101)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9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18岁以下儿童贫困率达20.7%,比2008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注102)华盛顿黑人儿童贫困率高达43%,(注103) 加州约有270万儿童居住在贫困家庭。旧金山湾区6个郡的贫困儿童人数增加了15%至16%。据统计,2009年的某些时段,美国至少有1700万儿童生活在无法确定拥有或者得到足够食物的家庭。(注104)+ s: K& ?. J! Y7 i0 k

6 k" J( s. p0 b' Z) B! O& C: V. Z  针对儿童的暴力十分严重。美国“关爱我们的儿童”官方网站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超过300万的儿童遭受暴力侵害,实际数字比这还多3倍;大约有 180万的儿童遭到绑架;有近60万的儿童住在福利院。每天1/7的少年儿童在网络上被一些“狩猎者”跟踪,25%的儿童受到欺凌,43%的少年、97% 的中学生受到网络欺凌。90%的同性恋、双性恋以及变性学生在学校经历过骚扰,约有16万学生因为害怕被欺负每天都待在家中。(注105)《华盛顿邮报》 2010年10月20日报道,17%的学生表示在一个学期内每月至少受到2至3次欺凌,其中小学三年级最为严重,受欺凌学生占25%。联合国教育权问题特别报告员报告称,美国20个州和数百个学区长期以来允许体罚小学生,残障学生遭受体罚的概率更高。(注106)
4 d: J5 F3 {9 k6 ]8 A' x: W( J+ F1 x) U2 A7 Z
  (注89)《洛杉矶时报》,2010年4月13日。; }; U7 g) x# g, _6 p* s' Q- O; O
* b6 s3 E& n# ?/ e! ]# o1 z. v
  (注90)《世界日报》,2010年6月14日。* S; }& W4 x4 k" K

: g4 }2 [6 F0 F1 f! X  (注91) 联合国文件编号A/HRC/14/30
) ?; E; O; R: u' d( y5 R; H) Q; b5 i0 P( D
  (注92)《纽约时报》,2010年4月26日。/ M2 b( B! t0 y3 N/ b" [0 `0 h

$ u4 Y' T2 f& r8 {7 H- `  (注93)www.justice.gov/opa/pr/2010/october/10-ag-1220.html+ S. u& ?8 _% k' i8 a- I

7 B8 I$ d! M8 I! `  (注94)《世界日报》,2010年8月26日。
- L2 ]$ R- q+ u5 w$ g7 Q. b3 O# _* m" u5 H) A1 o2 p) w
  (注95)《世界日报》,2010年8月26日。% R& g) X6 o7 q2 d! O$ c3 @: Y, I. ?

% Y7 |/ }5 S* p$ |  (注96) CNN,2010年10月21日。' ^( z, U$ b, G) A, w0 b
- k8 \5 \( T- J2 O6 V. |3 l1 z
  (注97)《侨报》,2010年4月3日。4 V! s" N9 n. g! y$ G: k

, }" p1 e+ i5 q7 }1 Q  (注98) www2.fbi.gov
: a, [' v) N1 \4 F) j5 }; L
9 \, _! R3 d. {0 T2 T' F) ~  (注99)《世界日报》,2010年10月15日;《侨报》2010年10月9日。; R3 Z  i0 o+ Z  C) w
  b; u9 M+ D1 ~
  (注100) 联合国文件编号A/HRC/14/NGO/13
- o1 u1 A, S! g8 b  p2 s' p1 R$ j0 E. o; m" Y
  (注101)《华盛顿邮报》,2010年11月21日。
- p. @, c2 h9 R$ q- _/ g" n! B$ y
9 a) G- @9 S4 k: Z  (注102) www. census.gov7 ^1 [) W& j  U% G. R

6 ]% @$ M9 H8 A  (注103)《华盛顿邮报》,2010年9月29日。
9 _  a& {, u$ A4 @9 z. D$ ~; H) j0 G8 H! D7 J/ D2 x1 [1 n
  (注104)《世界日报》,2010年5月8日。
- ^, I+ e0 f9 K, w) c+ P" n& j
. U2 i1 L- v& B2 v5 H+ f  (注105) www.loveourchildrenusa.org5 q9 @3 f& a8 Z2 ~! ?

! p0 p+ G: o- E) U  (注106) 联合国文件编号A/HRC/14/25/ADD.1! Z. y8 X5 B; X; F  ~

* q. F" d5 l& c  儿童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在美国,目前有9.3万多儿童被监禁,大约75%至93%的儿童至少有过一次被性虐待或被忽视等创伤性经历。(注 107)纽约市健康和心理卫生局2010年儿童死亡评估小组的报告显示,2001年至2008年,美国1至12岁儿童年均伤害死亡率为10万分之8.9,纽约市为10万分之4.2。(注108)芝加哥一家残障儿童护理院自2000年以来,由于管理松懈等原因导致13名儿童死亡。(注109)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会期刊2010年10月14日公布的研究显示,全国约半数13至19岁的青少年存在情绪、行为、焦虑或吸毒酗酒问题,符合精神障碍的标准,男孩和女孩的比例分别为51%和49%,其中22.2%的青少年障碍症非常严重。(注110)色情内容充斥互联网,美国儿童深受其害。据统计,在美国,每10 个儿童中就有7个无意中接触过网上色情,其中1/3的孩子有意在网上搜索色情内容。儿童接触色情内容的年龄平均为11岁,最小的8岁。(注111)据报道,“美国预防青少年怀孕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20%的美国青少年在互联网上发送过自己的全裸或半裸照片或视频。(注112)美国至少有500多个由青少年创办、以盈利为目的“裸聊”网站,涉及的色情图片数以万计。
  A1 e" S9 G( J9 t2 O* e: C- T$ y6 J
  六、关于侵犯他国人权
; ?, L. k, Q. X
% A" q* ?4 R3 m2 h2 y, F$ E  美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纪录劣迹斑斑。  D6 d3 c7 R5 o, w

! I% ]4 ]2 F9 \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造成大量平民伤亡。维基揭密网站2010年10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3月至2009年底,在伊拉克战争中,有28.5万人伤亡,至少10.9万人丧生,其中63%为平民。(注113)2007年7月,在巴格达的一次袭击中,一架美军直升机射杀了 12人,其中包括路透社的一名摄影记者及其司机。(注114)2011年2月20日,美军在阿富汗东北部地区采取军事行动,造成65名无辜平民死亡,其中包括22名妇女和30多名儿童,这是近几个月来最严重的平民死伤事件。(注115)而据《华盛顿邮报》2010年10月15日报道,伊拉克人权部2009 年发布的报告说,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31日,共有85694名伊拉克人丧生。总部设在英国的“伊拉克尸体计数”组织称,自美军入侵伊拉克以来,共有12.2万名平民丧生。(注116)
4 ]; Q3 f8 L6 d( z% ^4 d/ l) ]9 P! w3 g! @1 P: E
  在阿富汗和其他地区,美国的军事行动也给当地居民造成了巨大死伤。据麦克拉奇报业集团2010年3月2日报道,200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造成535名阿富汗平民伤亡,其中113名平民被枪杀,比上年增加43%。2009年6月以来,美国军队空袭行动造成至少35名阿富汗平民死亡。 2010年1月8日,美国导弹袭击巴基斯坦西北地区,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注117)2月12日,在阿富汗,5名无辜平民在“美军特别军事行动”中被打死,其中两名是孕妇。(注118)4月12日,美国军队在阿富汗坎大哈省附近开枪扫射一辆大客车,5名平民被打死,18人受伤。(注119)《华盛顿邮报》2010年9月18日报道,自2010年1月以来,驻阿富汗美国军队第二步兵师第五作战旅的5名士兵组成“杀人小组”,实施了至少三起谋杀,肆意杀害阿富汗平民,行凶后毁尸灭迹。(注120)
$ I! S' X/ j! l- n  {/ V
# C2 N. l0 j7 j) p  f  w4 m2 M1 Y  美国在反恐战争中不断爆出虐囚丑闻。2010年5月,联合国反恐中保护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酷刑报告员、任意拘留问题工作组等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交的联合研究报告称,美国在反恐战争中抓获的人未经指控和审判就被无限期地关押。美国在关塔那摩湾和世界多地建立拘留中心,秘密关押拘留者。美国中央情报局设立了秘密拘留设施,用来审讯所谓“高价值拘留者”。美国司法部首席助理部长帮办布拉德伯里称,中央情报局关押了94人,在对其中28人进行审讯时,采用了强制体位、极度气温变化、剥夺睡眠以及“水刑”等“强化手段”。(注121)美国以反恐为名,跨境抓人。据美联社2010年12月9日援引维基揭密网的报道,美国特工曾于2003年将一名德国公民误认为恐怖分子,在马其顿将其绑架,并秘密关押在中央情报局设于阿富汗的监狱5个月。但美国驻柏林大使馆的高级外交官警告德国政府不要对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发布国际逮捕令。0 |) {; {# U, U) d  ?7 [

( D4 ?; E  c5 I9 ^+ O  x  美国严重侵犯古巴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2010年10月26日,第65届联大以压倒性多数票第19次通过《必须终止美利坚合众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决议,只有包括美国在内的2个国家投反对票。根据1948年《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第2条,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应被视为“种族灭绝”行为。! Y6 s8 o" p! I! u# ?* o

( n# ~. U- _+ s1 |  美国拒绝参加一些重要的国际人权公约和履行国际义务。美国至今仍未批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200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目前已有96个国家批准该公约,美国尚未批准该公约。《儿童权利公约》迄今已有193个缔约国,美国是极少数未批准该公约的国家之一。0 h1 k1 l# a0 g4 b" T1 y1 L
& A6 }: Y: R7 B9 j8 X- t2 _7 c
  2010年8月20日,美国政府首次就本国人权状况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递交报告。11月5日,在接受联合国普遍定期审议时,近60个国家代表在会上向美国提出改善其人权的建议达到创纪录的228项,主要涉及批准核心国际人权公约、少数族裔和土著人权利、种族歧视和关塔那摩监狱等,美国只接受其中 40多项。2011年3月18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对美国人权普遍定期审议最后文件,而美国却坚持拒绝审议中提出的大多数建议,受到许多国家的批评。一些国家代表在会上发言,对美国拒绝大量建议表示遗憾和失望,指出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做的还远远不够,敦促美国正视自身的人权纪录,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人权问题。
, h9 J* D4 M% p9 X* J9 Z% c) ~
9 \) H! `. z7 u# ~" D+ x. _& n  事实说明,美国自身的人权纪录十分糟糕,没有资格冒充世界“人权法官”,却年复一年地发表国别人权报告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评判和责难。美国无视自身存在的严重人权问题,却热衷于推行所谓“人权外交”,将人权作为丑化别国形象和谋取自己战略利益的政治工具,这充分暴露了其在人权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的伪善面目和借口人权推行霸权主义的不良图谋。我们奉劝美国政府切实改善自身的人权状况,检点自身在人权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停止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的霸道行径。
5 [/ i6 R* a- ?0 P6 t2 F% m/ i% r3 n$ Q
  (注107)《华盛顿邮报》,2010年7月9日。
1 O9 @+ s& L% I: @6 W0 G) ]$ h: q* r) K
  (注108)《侨报》,2010年7月3日。
9 ~) b4 E% t5 M4 C/ l
6 N3 t* U, t2 @' s* {9 K) o5 C  (注109)《芝加哥论坛报》,2010年10月10日。
" A) k- t8 k6 P) w; T! i6 e% A3 `9 d* m' h
  (注110)《世界日报》,2010年10月15日。
( V! T" h- s. `* P) O+ i) P4 B
. z* {: }+ C7 t8 R& }  (注111)《华盛顿时报》,2010年6月16日。
$ I' {8 R0 `7 A0 E
" [. k! l- v$ I# k  (注112)www.co.jefferson.co.us,2010年3月23日。
: }# q: F7 d/ a% ^
! m8 a4 x, d; o+ Z  (注113)《世界日报》,2010年10月23日。
  |6 Y2 R1 j2 {, Q! x
3 Y& }/ s* q8 }" w. f8 d5 n' J4 ^  (注114)《纽约时报》,2010年4月5日。
( N. f/ F; j& Y8 g; }0 J% s% w" e7 E4 j! ]
  (注115)《华盛顿邮报》,2011年2月20日。3 K1 k) X. m. r; o2 z

  P* }: ]3 V' w' f- s, Z  (注116) newsday,2010年10月24日。
& d7 W- J+ x2 z0 h7 k* E! L# m  J: _/ e! o) o5 G
  (注117)《圣弗朗西斯科纪事报》,2010年1月9日。4 a2 l  u/ `+ z& y

6 a2 w: ~5 m/ s% d! Q# Q  (注118)《纽约时报》,2010年4月5日A4版。+ p# k8 ?' o  C' W- T: U8 @
+ ~1 I6 X6 F1 d9 f
  (注119)《纽约时报》,2010年4月13日。
& F5 W$ k) y* f' G
/ L1 Z' Z3 q3 N  (注120)《华盛顿邮报》,2010年9月18日。1 l, ^* e/ ~! M. r+ I8 E

' v0 q( M4 [; t- G' n) s! {  (注121) 联合国文件编号A/HRC/13/42(完)
鲜花(1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4-10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4-10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还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6 21:53 , Processed in 0.15683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