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5)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4-1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所谓成功的“虎妈”教育模式背后,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0 M" h8 N9 }4 z& D2 {$ S
& g1 E9 Q9 z- r d! G# l “这本书,其实是关于我向我的中国移民父母,学习如何用一种传统方法,教育我的两个女儿。”在回复邮件里,蔡美儿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1 n. g7 R( V& |2 [7 q
1 }, Y0 c6 J, B3 o% c J- g$ |/ W 蔡美儿属虎,生于1962年,在美国长大,毕业于哈佛大学,现在是耶鲁法学院教授。她的丈夫是犹太人,两人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索菲娅今年18岁,小女儿露露15岁。姐俩3岁练琴,老大7岁获奖,14岁到卡内基音乐大厅演出,小女儿12岁就坐上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的位子。姐俩被称为 “音乐神童”,且门门功课都得A。- @4 \) g1 C# M: z2 Z
: w5 ]$ L( W4 a' k- J+ } E 蔡真妮十多年前才移居美国。出国时她已经30岁,儿子小州6岁。在美国,她又生了女儿凯丽和儿子三猪,现在一家住在宾夕法尼亚州,仨孩子分别上大学、初中和幼儿园。在国内读了师范,又当过老师的蔡真妮,深谙中国式教育,也曾满脑子有望子成龙的念想,但到美国生活后,她的育儿方法不得不改变。先前中国妈妈习以为常的手段,被硬生生地拧了过来。她将自己在美国育儿的“痛苦”经历,写成了书——《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H7 b4 ~: ~3 y& W( M: }
7 X7 p; f* W: K4 W
谈及“虎妈”一事,蔡真妮说前一阵儿,确实在北美掀起不小的风波,现在平息很多了。像美国人一样,不少华人也很关注“虎妈”。有人说她是个尽心尽力的好妈妈,帮助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有人说她过分了,侮辱了中国母亲,骂声一片;甚至还有人认为她的心理有偏差,仅仅为了宣传书,才哗众取宠。$ v6 @ Q- a5 ?
) ?9 t, Z, a8 C, O! R3 Y “现在‘虎妈’已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比如一个妈妈比较严厉些,大家就会说:她是个‘虎妈’吧?”蔡真妮说。# Z% i5 T5 ^% a: u0 [! Q/ |' w
. D( G8 r: R! j( @: R# B
有一封台湾女孩写的信,在北美的网上广为流传。作为“虎妈”式教育的亲历者,这个女孩写道:
( v# M$ @4 `7 }0 e X* @1 [0 v
4 F& Q- W2 F3 q' F/ o6 ^( F “我们家70年代从台湾移民到美国。我妈妈是养育了4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对我们非常严厉。在我家里,如果在成绩单上有一个B,就被视为失败。很大的焦点和压力,都被放在最大的孩子身上,也就是我的大姐。”" f% v. k. A) [" u0 y8 j$ r
4 f6 |2 w4 P% b- D 很久以后她才明白,母亲当时花了很多力气,用来把她大姐塑造成一个弟妹效仿的模范。“我曾嫉妒地称我大姐为:每对亚洲父母梦想中的孩子。”
G* K2 i; m* f t5 X, c
+ H. Y7 T+ Z. ^9 s1 F* a- S 大姐的表现一直优异,参加了校游泳队、学生法庭,钢琴级别也很高,因为学习成绩很好,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毕业后到一家大咨询公司工作,后来又在哈佛读了工商管理硕士。“她的薪水是6位数,为人温柔,跟一个博士订婚,买了一栋房,然后结婚。”; g2 I( r7 r% q$ a3 m/ I6 p9 f1 _: i
" c3 f. X, v* a5 ?8 Z! _0 ?; ` 多完美的人生,多令父母骄傲的女儿呵!但她的大姐出事了。
3 V+ r$ o( S% e* I: |8 j, n& A X# m, t3 `
30岁时,也就是结婚一个月后,大姐将一根塑料管套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因一氧化碳中毒,自杀在新家的车库里。丈夫下班回家后,才发现了她的尸体。“姐姐在遗书上说,她很抱歉,她深爱我们每一个人。”事实上,大姐隐瞒了自己的抑郁症,长达两年。& \: p, R: f5 F0 q3 U K# Q" f$ }
x3 R- o$ N4 N4 D* ~8 T7 F 她生命的原动力、生命的热情被母亲剥夺了,一直都为父母的期望活着,等到了可以为自己活时,却不知活着的意义。原以为结婚会好,但发现并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她选择结束生命。( @; o; Y/ d7 v- J
* T0 N- b5 Q- J “姐姐去世6年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妈妈一直秉持着的‘虎妈’理念也随之被埋葬了。如果今天你来问我妈妈,这样的教育方式究竟适不适合,她当然想用那一大箱成绩单、体育奖杯、钢琴谱和哈佛学位来换回自己的女儿。不过,我姐姐已经回不来了。”% n( U' M0 D, I# Q' ?
, M1 G. s1 @! U# e4 y3 R/ i “每一个所谓成功的‘虎妈’教育模式背后,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也许,这种模式取得了一时成功,但这种成功能保持多久,没人说得清楚。”: n: U: }9 w) y G1 Z- G, a
9 w1 D1 O! b7 g" Q9 b 这个台湾女孩把信直接发给了“虎妈”蔡美儿,希望她能帮助读者了解,为什么在美国的亚裔女性,有着全美最高的自杀率。“我知道,我姐姐的故事,是个非常极端的案例。我也不是说,‘虎妈’的教育模式最终会引起孩子这样的悲剧。但我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在蔡美儿炫耀自己成功时,为大家提供一个值得参考的例子。《华尔街日报》竟然发表这样一篇书摘,这让我很失望。”
) q& F8 m1 L+ l, [0 K4 R0 k* R& }- o7 U
出乎意料,她收到了一个非常迅速的回复:3 ? b) U* W4 x9 l. w
7 l& }) a) ]% m* y2 w$ v4 h “谢谢你花时间读我的文章。我对你姐姐的事表示遗憾。《华尔街日报》上书摘的题目并不是我选的,而且我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好的养育子女的方式。我的书里表达得更加全面,而且大部分都是我在重新思考作为一个‘严格的中国移民’的问题。蔡美儿”
4 t6 g# e% K; L. b- C/ A
& T# o) i5 k; O$ L 女孩对这样的回复并不满意:“好吧,我只能说《华尔街日报》那个取标题的编辑和书商,一定很满意现在引起的巨大争论。不幸的是,更多的人,没有看出作者本人对‘严格的中国移民’的再次思考。很明显,因为不买这本书是看不到这些内容的。”
# m- f+ Q7 B2 p5 U
! q$ A8 g4 c0 Q+ m& F" V “《华尔街日报》把这本书弄得看上去很邪恶,赢得了点击率。出版社则赢得了市场。而作者却说这只是在对‘虎妈’这个问题开玩笑。每个人都获利了,也许这只是一场秀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