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登陆加国不久,也许还是被语言问题所困扰的原因吧,记得前不久,偶然读到一篇关于英语学习的文章,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教人如何把英语说得更“地道”。其实只是一篇不起眼短文,却无辜地招惹了我大脑里的某根敏感神经,让我忍不住的暗自琢磨,总觉得“地道”二字的要求似乎有点过分。闲来无事,干脆拈支破笔把我的愚思记录下来,心想一来可作消遣之用,二来也好听听大伙的意见。+ \/ a1 h N- }" a( Z; E
- n( c, |' m( E6 d6 y1 y先让我来想一想,就语言来说,所谓“地道”一词,浅译一下应该就是说话具有本地方特有的语音和语调,才能称之为“地道”。由此看来,对于我们这些学用英语讲话的中国人来说,“地道”当然是要建立在“流利”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的英语说的磕磕巴巴,那“地道”又何从谈起呢!9 B/ Y' z$ o Y! }3 i
) V- k: U5 u( ?当然,在加拿大或是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能说一口流利英文的人不在少数,能把英文说得地道的也有。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大多数中国移民来说,不管你的英文说得怎样流利,在本地人听来你依然是个带着外地口音的外地人,甚至蒙上眼睛一猜就能猜出你是哪国人。或许正因如此,有些人便开始了刻意追求英语的“地道”。甚至力求自己的每一个发音,每一个声调都更像本地人。诚然,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加拿大,有些人能说出一口地道的带有本地口音的英语,这本是件无可厚非的好事,没什么可以让人龃齿的。 + q% ^# b; t q0 l8 Q7 H7 O; w& j- n* b8 K/ l
如果说你是一位出生并在美国或加拿大长大的中国人的后裔,或是在本地生活得太久,自然带上了一些本地口音,这并不显得奇怪和特别,因为这不是“学”来的,是被熏染出来的,这是自然,也是情理。但是,如果我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仅仅为了这一点“地道”而去花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刻意”的追求本地化,要让一个蒙上眼睛的本地人听不出我的祖籍,而误以为是“地产货”,我看也大可不必修炼到这般炉火纯青的仙境。学习语言的目的当然是用来和别人交流,既然交流是主要的目的,那么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自然也就可以了。1 r, _# R! {, ?" }5 r2 H, S
4 _3 S- Q( ^2 @+ g
而把英语学的更地道的目的又是为了那一般呢?除非是专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否则何必还要去深究呢!再说,我看那些印度人斯里兰卡人等其他国家的移民,他们的英语不也多少带着本族的口音么。这并不影响交流。对于我们中国移民而言,毕竟汉语才是我们的母语,而英语是第二语言。把英语说得再怎么像本地人你也不是本地人,除非把头发染了,皮肤换了,依我看你还不是本地人,因为供你心脏跳动的还是中国人的血。想到这儿,我忽然感觉到心里有一股力量正渐渐的延伸至全身……) \$ k3 `* z& f: v
. \+ S6 i' {; | i
最后,我耸耸肩扔开了那篇文章对自己说,我只要学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就够了,管它地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