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54|回复: 4

就业颓势为美国复苏之路添忧

[复制链接]
鲜花(1005) 鸡蛋(11)
发表于 2010-8-8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就业颓势为美国复苏之路添忧         2010-08-05 05:23:24# q' _0 O, r# X6 r4 Y7 ?
全文全部评论(3) EmailTwitterFacebook大中小
: I4 L" x* u# H" O( h8 R+ z8 R【多维财经】格林斯潘日前称美国经济复苏将受制于就业,伯南克也表示美国失业率近期仍将走高,日前的就业数据再次表明就业难题仍是美国经济复苏障碍。同时消费者和房市数据也引发复苏疑虑。: p( U6 f8 r5 e9 B* p/ R7 U8 b
& N+ p1 b# U, `0 ^7 B& O
综合媒体8月5日报道 日前,美国财长盖特纳表示美国失业率在降低前仍可能继续上升两个月。与此同时,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也预测,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美国失业率将保持不变,在9.5%左右徘徊。
' W9 s& s3 G4 Q2 B& W, Q' {2 a( D) W0 ?& q
就业市场是展望美国经济相当扎实的一个指标。现任职于BrookingsInstitution的美联储前经济学家KarenDynan表示,就业市场的反应通常落后于商业,但不见得就非这样不可。近几个月就业市场失去动力,就是其中一项讯号,显示美国并没有进入能自我维持的复苏状态。5 U9 K3 C, Q' p" D
. I3 x* r5 \) E$ m! E5 L
另外,近日相继出炉的一系列数据均在暗示今年余下时间经济复苏都将乏力,随之将进一步推高失业率。而失业持续低迷,可能使奥巴马政府及民主党在11月大选中面临的问题加剧。* r$ n. [5 i& Y1 R" {# `7 Z
3 ~4 q( T$ x& i/ t( c2 Y
格林斯潘:复苏受制于就业 : o" v5 T/ a$ \
2 Q( k( x  ~) B9 m7 P) @, P
据美联社的报道,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说,他认为美国经济正在适度复苏,但目前复苏出现了“暂停”,所以让人感觉像是陷入了“准衰退”。
* `& f4 H, v1 E& i7 F7 P* A3 l6 y# j! ^' O2 \3 p, P" o
格林斯潘说,虽然大银行的表现正明显改善,大公司的状况也非常好,但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影响了经济增长。
) l. T( t! h6 U1 Z: g
" ~, ^  S/ W9 e格林斯潘预测,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美国失业率将保持不变,在9.5%左右徘徊。1 ~4 S7 u7 @: a% m/ l) |! T1 i+ n
2 F! p7 a8 I: T2 a
盖特纳:失业率近期或仍走高
1 U9 V+ I/ Y9 ]7 v" K
+ }- W  t: P" g* C9 ~1 r& z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的时候表示,美国经济虽正逐步复苏,但不如预期,现在人们开始回来寻找工作,这可能将推高失业率。盖特纳认为,在失业率回落之前还可能会在今后几个月内出现上涨。7 G- `5 w6 c" x& i5 s

" Q. W9 o4 V# j目前,美国的失业率为9.5%。分析人士表示,美国劳工部将在周五公布7月份的就业报告。盖特纳在这个时候谈就业问题可能是向市场暗示,该报告可能令人失望。大和证券(美国)首席经济学家MikeMoran认为,盖特纳就失业率可能回升的评论不会是根据将在星期五公布的7月份工资名册统计的资料而做出的。有关统计数据通常是到星期四才最后集中起来的。盖特纳只是就就业市场的状况发表一般性评论。
+ L! K' Z" o: x, z9 D7 h& B* v, e, z, u9 g2 a, J# r
Moran说,随着经济的扩张会有越来越多的回来找工作。但经济的疲软会使很多人一时找不到工作。但因为找工作的人增加了,失业率也很可能会提高。; d. |; o# n9 c: p; M* y, F! U7 C8 Q

5 j  v) u% h) W0 c) N, }他还表示,在未来几个月,失业率可能会回升到9.8%或者9.9%,但回升到去年10月份达到的10.1%的峰值可能性不大。
4 ^! l/ I, g3 e3 Z5 d/ T) r* {
- Z, z: B( l1 H& g消费者和房市数据引复苏疑虑  v: F8 Z1 K' ~3 G4 O5 y
( s( a) Q1 [7 I, C# {
美国消费者6月个人支出和所得持平,购房合约挫跌至纪录低位,暗示今年余下时间经济复苏都将乏力。' n- Z# j# a: ^/ P. P. j6 v

' F0 N+ U: J& H! i" u* @0 ?分析师在路透社接受采访时称,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反映出经济成长步伐已放缓至2.4%,现在该数据修正值被下修的可能性增大了。% b  J4 W; `. Z( @9 i

/ p3 o4 b; S) c9 D7 k“数据证实成长势头看来不怎么好。”JohnHancockFinancialServices首席经济分析师BillCheney称,“我们原本预期第二季相当强劲,而后来预估不断下调,现在看来甚至可能会进一步下修。 ”
" s) }1 K; }; G" R
- n1 S0 T; d* ?' q6月经通胀调整后的消费者支出增长0.1%,5月为增长0.2%。0 y6 ~+ r0 H7 G6 d  [! s

3 k# Z" f$ w; O  X- m1 ~6月个人所得为持平,5月为增长0.3%。这是去年9月以来个人所得首次没有实现增长。
( X  S6 S2 f6 Q5 U, n5 \
* ~9 Y* T. d) W3 S/ H0 w3 s7 n* m此外,6月实质可支配收入增长0.2%,前月为增长0.4%。储蓄率亦升至6.4%,为去年6月来最高水准。
" f0 o. a5 `) y1 `/ @7 g# I
3 ^2 \% R. A; s. M* W报告还显示,6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1.4%,增幅为去年9月以来最低。, N( F: n* T! |+ k3 i
) ]5 c* ^$ u8 s+ z$ t7 \' V- u
美国商务部还说,美国劳工5月至6月的工资维持不变,这是九个月来首次工资没有增加。
5 F! A0 ~$ G# B( ]
9 b0 u4 f  D& u5 \1 A据全美不动产协会(NAR)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6月成屋待完成销售指数较上月下降2.6%,该指数自去年6月以来下降了近19%,至纪录低位的75.7。市场原预估为上升0.6%。
, t9 I) h6 |9 j' W
5 p; A9 |/ O7 X成屋购买合约下滑暗示7月销售可能再度下降,因市场在普受欢迎的购房者税赋优惠措施结束后试图进行调整。0 _2 B* s8 q2 a7 D* L$ ^

! l8 t  S* P% y% ^; b  T! g) \( ^“失业居高不下,信心低迷,加上信贷收紧,将意味着(房屋销售)反弹将相当温和。”CapitalEconomics美国经济分析师PaulDales称,“换句话说,房市将无力带动整体经济摆脱当前的困境。”
2 H( C: Y' L; A1 J$ Q" y  [8 t& F% i/ _" y- h: |% W
美国商务部的公布报告称,美国6月工厂订单减少1.2%,降幅大于市场预估。& c* J( [6 E7 I2 ^0 B' [

8 n/ W& ]5 t# j此外,一直在引领经济复苏的制造业也呈现力竭迹象。数据显示,7月工厂活动连续第三个月放缓。
% {; E2 d/ R. t3 E
) P( l/ D9 B$ s疲弱的工厂订单报告支撑了政府或将下调第二季GDP的观点。+ c2 p( l& n3 f+ \5 q0 Z

& b% v; t. v- ]; O经济咨询公司行动经济学的首席经济学家MikeEnglund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总体上看,6月份所有的数据都很疲软。到二季度结束的时候,经济增长的速度只有2%-3%。之前两个季度的强劲增长让人产生了V型复苏的错觉。经济放缓增加了出现W型复苏的几率。真正的风险是,6月疲软会拖累7月。”, Y1 _0 V9 b( f; L" d' o. l
4 s- r/ [& x; @6 x8 j7 _% G3 B5 O
与Englund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摩根大通驻纽约分析师MichaelFeroli。他对路透社表示,现在看来,第二季经济成长相当疲软。而令人高兴的是,原先认为会拖累第三季经济产出的巨大库存,目前威胁似乎有所减弱。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10-8-8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kankan
鲜花(62) 鸡蛋(0)
发表于 2010-8-8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8-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路过,看看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8-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瞅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3 18:15 , Processed in 0.41015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