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李海涛' Q% ]! w$ g4 b; c$ Q
7 B( l2 {& y6 ?& _; \. c2 J# X
在华人小区颇有知名度的李伟是“中华牛羊馆”的东主,他携子带女经营这家餐馆已经4年。起初,李伟并非这家餐馆的唯一东主,合伙人之一的徐中华也是华社的活跃人物。这家餐馆也曾是2008年多伦多华人413渥太华国会山庄集会组委会所在地,413让他俩成为知名人士。8月1日,“中华牛羊馆” 再开一家新分店,按理,李伟经过短短几年再开分店应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但谈起新店旧店,李伟给人一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感觉,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3 i: ~! F! l2 W
K5 X% |/ |$ S
, Y4 M6 B; S* k; w7 T. o8月1日是“中华牛羊馆”分店开张的日子,李伟拿出“烤全羊”招待政商各界各方来宾,宾主谈笑风生好不热闹。《加拿大都市报》记者在采访李伟时问到旧店与业主所涉及的租赁合约纠纷问题,他一提到这个问题,顿即变得沉重。 4 K7 V% u9 i( w
2 s3 c+ |4 w" l n1 p) u3 B
十年租约惹争执 ' d* Z; n9 [2 H4 B& S5 t
9 a1 M2 R' a& {' h, C" R
讲起当初办店的经历,李伟称,2006年他和和徐中华“中华牛羊馆”(旧店)所处商场签署了“10+5”年的合约,所谓“10+5”年的意思是租赁条件10年固定不变,10年到期后再加5年灵活的商约,双方可协商续约。李伟说,这样的合约条件看上去可谓无懈可击,既可攻又可守,十分称心合意。所以,在地产经纪的见证下他几乎不假思索就和徐中华一起签下大名。
8 Z* u& J! V8 ?. j5 i8 |. o5 a4 e8 Z, h
合同签定后,李伟踌躇满志地开始了他和徐中华的合伙事业。其间,合伙人徐中华另谋发展退出经营,李伟称他支付了一定的转让费后,就独自开始经营这间餐馆,这也意味着他把所有的风险承接下来。 7 [ V; P: q" q6 F
- @; X$ T7 t/ v6 K3 {$ M/ F/ d
李伟称2008年底,他刚从经营中所遇到的各种重压下走出来,看到生意走上轨道,决定对餐馆再投资装修,厨房也进行大修整,大型冰箱和炉灶等都换成了新的。还按照华人就餐习惯,在餐厅内隔出两个单间来,里里外外总共投了几万元进去。
2 W- v$ \% O& F# d2 R9 a# Q7 h
; K0 s' ^8 K$ r& M7 P6 g2010年2月,李伟称突然接到物业管理公司的通知,说租赁合同终止并限时搬走。李伟告诉记者:当时他一看顿时傻了眼,这么大的一摊子家业不是能说搬就搬的,特别是餐馆刚刚有点名气,顾客们也都熟悉来这里,加上几年来的投资还没有回来,刚刚装修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遇到这样一大盆冷水披头泼下来。
' x/ N0 R+ [8 t! c4 C* m+ W# w% r. r0 t' R# k, O0 v! P
李伟称:在接到搬迁通知后,他才发现厚达几十页的合约,原来有一行小字另有规定:一旦商场转卖,新东主提前90天通知租户即可令其迁出。也就是原合约的10年固定期也好,5年协商期也好,如果商场业主已经更换,新业主发出如期搬迁通知的话,他就必须执行。 # {) r8 Z, p5 I6 p7 A
4 u8 e* u1 l" k8 w$ y( Y. G/ `" U- o {
在双方无法协商解决的前提下,6月9日,争拗双方终于在安河高等法院相见,庭审历经几个小时后,法官作出了判决。
3 y+ T, X3 L' v' B, e9 @# V! v# E9 x8 U
判定以合约为本
' G! [8 e" u6 E; L9 X. D0 s9 A5 P& S4 V6 B
《加拿大都市报》记者当日也有到庭听审,庭审后也采访了李伟及业主。 / Q! s, j! U/ J- @9 y9 \6 o
8 \) m4 ~. N& O5 D2 Z0 o/ h
在庭上,业主方面声称早在2008年11月商场易主的时候,就已经给李伟发过解除合约信。李伟则表示对方根本没有递交过这封解除合约的信给他,双方为此争执不下。
% o- F/ E8 g7 `9 r; s4 _
8 L) u0 ~5 S3 V. |主审法官认为:业主方履行了司法发誓后表示曾亲手递交了那封解约信,他接受业主的陈述理由,因此判定解除合约有效,限令李伟于2010年8月31日前必须结束营业,9月17日之前必须全部搬走,李伟除了按时搬迁之外,还要支付对方的诉讼费1.5万元。 ) b. j$ w$ i: j0 u
" i! ^" F! ] \8 ]% p) N李伟庭审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无论怎样也想不通怎会有这样的判决。不过,熟悉合约法规的朋友告诉记者,租赁合同中既然明文规定:商场易手的话,商场新业主有权随时中止与租户的合约,只要给足3个月期限。这就是说,即便2008年新业主没有把解约信送给李伟,今年初通知他也是依足合约做,法官迅速作出判决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8 e4 Y$ o$ B+ n% z; ^' P5 H0 s- O1 h' M1 S5 e- O% y5 T
记者在李伟新店开业前夕再次走访了李伟,他表示在上次庭审结束之后,已提出上诉,希望可以继续在原址营业。 7 R& L [4 [) ^0 a9 S
' l# \; Q) b8 X& f( O
《加拿大都市报》记者随后曾联络租赁合同的另一方代表,该商业铺位所处商场的物业管理公司经理Carmine,希望他能就李伟所述作出相应响应,并就双方的合约纠纷听取他们的看法,但Carmine表示不便回复。
- t7 {' g! ^4 y( W; p8 y" K
/ T9 W$ I# n" _) z商业租赁有法规 0 k) {- s+ \4 w- a# [, X) ?
8 A: R' }7 q8 ^" ? P/ s记者在采访和旁听庭审过程中,发现经常接触的住宅租赁和商业租赁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一旦混淆就很容易使整个商业计划遭受巨大的损失。 3 z' \+ }. ?, j0 I( {3 S# `' @
3 F+ ?) U* H$ O* \8 B运亨地产(Re/Max Realtron)公司地产经纪毛逸伟多年从事商业地产,他表示商业租赁和民用租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民用住宅租赁租客是受保护的,即使到时间交不起钱,房东也不能把房客赶出门外,这是不人道的也是法律不允许的。而商业租赁完全是另一回事,如果你晚一天不交钱,管理公司就会封门赶人。
9 P* [$ x5 r8 i8 r2 W: ~& ^. ?6 y$ _% i0 }# ]9 U% M
毛逸伟称李伟遇到的这种商业租赁条款非常普遍,假如新的业主如果有自己的发展计划,可以随时请现有租客离开。他建议;类似这样的长期投资一定要找律师把关。因为商业投资计划再好,前景再广阔,地点选得再好,一旦房屋租赁出了问题,整个计划就会完了。这也是商业租赁是商业活动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的原因。 & x3 k, u* h6 _ z; G
8 X$ }+ \% n; L u; d2 ^这个问题牵扯到很多新移民在签各种合同的时候,有时会很大意,看都不看都会签字,他也有不少客人都是这样。他认为,一方面是看不懂,另一方面是总认为合同是公平的。其实,商业租赁合同总是向着业主,他建议租客应该聘请律师仔细研究合同,然后要主动提出修改意见,不要盲目接手否则后患无穷。 + F1 K% U6 Q5 t; \. S) N
$ C& z: J+ w- z i他指出,还有一批人比较特殊,近年来不少生意人移民来到加拿大,觉得自己在生意场上是把老手,什么事情都自己把关,觉得那样会万无一失。因此不把一份租赁合同放在眼皮里,哪知道中国和加拿大区别太大,往往是超出了他们的常识和想象,往往会因为以中国的经验来处理加拿大的事情,导致吃亏。
# Z6 x, N' }# F* s; I
" [. w9 s: B$ n" _1 N8 z7 O8 w学会按游戏规则办事
- P/ }) C; h; Z* a; O# x& D, V; ?" H% B, Z4 F
毛逸伟表示,新移民往往具有丰富的民宅租赁经验,因此对商业租赁租金飞涨的现象可能会认为不合理。他表示,在资本主义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商业租赁的租金完全是只要有市场就是合理的,除非在合同中对此有明确商定,这和民宅租金那种每年只能涨一点是毫无可比性的。
- C; G! C! u1 k p5 \" Q- I9 x
. d0 Y5 r2 {) M9 b他又提到中国来的想做生意的新移民,习惯一个人搞定一切,不相信所谓的地产经纪会一心一意帮人,往往喜欢自己直接找业主签合同。他们对房租的概念就不太理解,加拿大商业租金的计算方法很复杂且名目繁多,谈好的每尺多少钱到了真正的租金账单上翻倍都有可能,因为要加上其它管理费和税金等,这些细节要是具体情况而定,这决非看两眼就能搞明白的事情。 . ^7 b) w# k7 |2 T, h- p+ k
" u' R" V8 ~4 l5 W
说到续约的问题,毛逸伟表示商业房屋租赁一签就是10年8年的,时间一长很容易忘记,稍不留神就会酿成巨大损失。他曾经有一个客户是加拿大的一个大型连锁商店,可以说是巨无霸级,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量分店,因此租约到期日各不相同。有一次,签约部门疏忽大意竟然把一个地址的商店租期届满的事情忘记了。结果到了第二天收到房东来信,表示不再租了要他们限期搬走。要知道这样一个巨型的商店搬走谈何容易,单单是找场地都困难,搬家用一两年时间都不算短。结果是商店把租金提高一半才算保住了地盘,这也算是一个沉重的教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