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4|回复: 0

夏季高温锻炼必须注意 当心被太阳晒出病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8-3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桑拿天来了,人们运动时常常捧一把清水随意洒在身上,似乎这样也不能解决凉爽,但是,在炎热的环境中须特别注意防暑降温方法,否则很容易让你患上三大“热病”。黑眼圈的治疗方法: d& Z" f4 b2 K  \0 q: h

2 Z4 n2 R. F' d6 i# A# _7 _+ r  热晕症:2 H5 f% `* O. P5 Y4 {3 I0 C

1 M. `% [% z& g5 E: J  是由于爱运动的你在锻炼时血液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改变而引起的。健身时大量出汗可引起身体失水,使血容量减少,同时由于皮肤散热需要,体表的血液循环大大增强,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再加之头部受热过多,从而让身体乏热。
' n3 h! ?4 h4 g6 {# R) u, Z$ K( J6 x
  症状:头晕眼花、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脉搏细弱、神志恍惚,严重者甚至会昏迷。8 Z- I6 O# S3 P) Q: S& T
. l: o6 Y7 |* i; ^8 K
  热痉挛:
# Q9 i- i) r+ o. q/ V" f$ v. P4 {( Z' R% P' t% ]& @
  夏天会大量出汗、机体失水失盐,以致电解质平衡紊乱,使肌肉的生物敏感性改变,引起肌肉痉挛,其中负荷较重的肢体肌肉最容易发生痉挛。/ R2 P/ U( L  p8 e: m
/ f/ B+ X. z3 p9 P7 V
  症状:肌肉痉挛、口渴、疲劳等。  v0 B9 v+ }1 }4 o

- ~7 R$ J% T8 f  热衰竭:
6 g1 J! ^2 A$ ~# R* f: m2 w  E% Y  l+ T
  是由于血液循环系统和热调节系统的调节功能不能适应热环境锻炼的要求而导致的机体部分器官功能紊乱。
. g& T$ J" K7 z& m' C: r; e8 P9 s  n) R% |; c
  症状:身体产热增加,体温升高,严重者体温可达42摄氏度以上,颜面潮红,皮肤灼热,有时流鼻血,步态蹒跚甚至昏倒。
& u& ^2 Y2 n6 L
2 Q; G) S& k& y  “热病”来袭如何应对
: V4 b, x+ J. [( b8 p* t4 k5 q& M& _9 @
  专家提醒,当发生“热病”或有先兆时,不要惊慌,应迅速离开热环境,到阴凉处休息,喝些含盐饮料或藿香正气水,严重者应就医。
  I. H4 s& o2 h  e
8 z$ }% k$ [2 ]+ T7 J  肌肉痉挛者,除服用含盐饮料外,可牵引痉挛的肌肉,也可用白酒或醋在抽筋处反复摩擦。高热衰竭者,应迅速将其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安静仰卧,头部垫高,松解衣服,然后用物理方法降温。
2 c5 K& i9 ^% f) f" ?) N3 }% D+ C* @/ ]( z$ x
  保证睡眠质量
2 E* P8 Z8 [" V2 u6 J2 d" A) N) r$ d( [; M
  热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不少人以为在夏日暴晒下劳动或运动才会发生中暑,其实不然,闷热、湿热环境也会造成热疾病的发生。建议大家在热环境下健身注意以下几点:
# z  a& g4 M8 q! x+ j; F0 b0 W8 _$ G  H. X( ?- F
  1.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没有睡好觉,第二天最好不要锻炼,或者减少运动量。
/ m; x6 X9 [9 v; W
6 J9 u+ y7 ~  n2 h! l8 X  2.补充足够的水分。锻炼中或锻炼后补充足够的水分是减少患“热病”的关键,运动前补水500毫升左右,运动中、运动后也要适量补水。 充气美女娃娃
1 D6 ]" O( w6 L1 H/ O: }
+ q) m! f7 N$ T* j+ ]& K+ g# h: {  3.最好选择凉爽的时间段和阴凉的地方进行运动,夏季的锻炼最好在上午10时前或傍晚进行;室内健身要保证空气流通充气美女娃娃如果是在日晒下运动,时间不要长于30分钟。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时间段不要到室外运动。
4 T' Y- b! F; Z8 ` 充气娃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4 11:18 , Processed in 0.07736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