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注:羽毛球“巧发力”系列文章全部摘自由夫子、海南阿伟、北航小徐合著的《羽毛球“巧发力”手法、力量速成教程》。有关羽毛球巧发力的“松、小、巧”各种发力要领、手法动作、力量练习方法以及“巧发力”练习器将详见书中介绍,后续推出。感谢各位网友精彩文章对此书的贡献,在此一并谢过。2 {& S, n9 Z0 h* I
& G4 u$ k; } B0 U
当我说我在家中拿缠着沙袋的网拍来练挥拍时他们都嘲笑我,2 w% H: f n$ K1 y( |
* G. O* Q: p$ D( H
当我在场上拿着壁球拍练平抽时他们都嘲笑我7 c# q/ |( j, @8 L5 z3 X
9 c4 I" O; _* I/ h+ [0 b: Y
但当我重新拾起羽拍走上场后...
0 F2 I) p) G! _( R* o4 |% j K- i. x+ Y- @8 I2 D6 S% G# W* j% h
我发现,当你以另外一种方式练发力的时候,一切都变得简单
. w9 ?8 W" K/ I$ C0 {% }4 Y M" X7 R
引言' ]. i& L4 R1 u( @4 g' m: u& M
+ O( I) E; u# i# {
有的人觉得,羽毛球就是要在羽毛球场上多打才行;8 e. i. }1 {! l; w: W
; @/ N! u1 o: Y1 \
有的人觉得,羽毛球就是要跟着教练多学才行;) ~# b! j* @/ v+ a' }/ Y0 L$ y
% O2 Q0 U; f1 ^5 W6 t
而有一种人,认为羽毛球就是一种体验、一种想象、一种运动的思维。
1 ?# q# H9 H/ T' _. P
1 F6 h/ p1 J" U k c/ {1 x6 A 有的人认为,羽毛球就是打球;
: e8 l/ b0 z" i* d! G- V. }
8 T7 n; s8 z- E7 d0 ^& \8 y 有的人认为,羽毛球是一个爱好;
0 d+ i' d1 O; z+ d: k' G
5 [5 g& z) P) B* \- p$ U9 h4 E( v 而有一种人,认为羽毛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随时随地都可练习、体会、领悟的生活方式,在场下、家中、看电视时、办公时、上课时。。。。
; o. H5 ], P! C2 I9 Q1 O
' l; q+ ?* e; \7 P1 H 这种人,就是球棍。8 d& V& x: W: t$ l( x
7 D) [9 D: L* K; o2 c 球棍代表一种态度$ u- c- Q8 _! G* A" m
8 b: z$ @4 _: E, V5 G
身为一名球棍,最希望的事又是什么呢?
$ K" R4 Q0 ~# O; S
: w8 N5 a% Z! g! p, o' y: @ 球棍最大的愿望就是身边有一堆球棍,球棍最高兴的事就是认识另外一个球棍,球棍最美的事就是自己的另外一半居然也是球棍。) v" d( B; Q ?1 _: R& d4 T
0 N: M2 E8 H* P. y& i$ q 球棍最自豪的事又是什么呢? 要想了解答案,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球棍吧。# |; {: U3 ~0 \
3 v$ A+ R. j( w+ o 有年曾到天津出差,海南阿伟介绍我认识了一位约五十多岁的天津球友,羽海大哥。后来同桌吃饭,大家聊起打球。羽海大哥谈起他因为多病,所以决定打球健身,当开始打球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想不到从此痴迷上,成为一个铁杆的球棍。他说曾经数十次奔波于天津-北京,每次下午来,第二天上午回去,仅仅就是为了参加北京夫子俱乐部晚上的训练。虽然他五十多才开始打球,练了不到三年,但技术球路也是很不错了。
+ r- e$ _# L3 v1 }+ j% P e3 X% t# U7 ~7 o$ k) _, }" @& |, \6 P
这些情景真是听得我辈目瞪口呆心胸澎湃瞠目结舌。。。甚为感动!
4 _) j0 K3 p2 L: R% p( }: J
+ W) j# a. m6 C+ t 在他身上,我看到许多与我相似的身影,让我触动很多。因为他身上具有许许多多球棍的特征。- c! H: [3 P, {$ K& Y
4 F% V5 R4 N* l$ g; y; y 那什么才叫作球棍呢?% w6 ]1 N, t. ~
! L4 @, g! p+ z. |# W0 e 球棍就是一段比赛录像能看上数十遍,仅仅就是为了能把别人的步伐映在自己的脑海中。
1 D$ X0 o- t- Q- ~2 C6 a
/ k7 [6 P! o. Q @2 z 球棍会挖空心思想出各种办法去弄清楚一个动作细节,就算把录像截为照片来一张张来比较,直到体会真正细节。* j" s* n$ G4 H7 m! `0 K
3 G& T6 v' M0 g# G3 a3 ? 球棍会冒着别人不解的眼神甚至会被别人认为自恋狂的风险,对着镜子一有空就练习挥拍,仅仅为了一个发力动作。/ _* |/ e+ N9 b' Q' k
* y8 p* x# @2 p6 o
球棍就是为了体会什么是握拍举重若轻的感觉,为了感悟何为手指发力,为了让发力更加的轻巧,居然会家中手持哑铃、临睡前转转网拍,办公时偷偷转转手腕。' j2 f$ S) D) j! q+ N9 z/ Z
- C9 r1 F" x; v i, G/ s 球棍最自豪的不是家里放的那件XX球星签名球衣,也不是他肩上背的纳米九千,AT-800,更不是脚上穿的1080RMB超款鞋。
/ p7 ]4 ]3 @3 V6 O1 X$ @( ^( G. z) q, {7 N
球棍最自豪的是他对羽毛球有着超乎常人的专注,最自豪的是有一些比别人更有效的练习方式与习惯,最自豪的是他有着比别人更深刻的感悟,最自豪的是从他手中出来的球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 S. f' A7 P! O" k4 g8 u! n' P0 E. T. z9 V' H+ e; Y4 a0 j- X
球棍就是。。。% c- R3 o/ \) X9 m
* _% P. ?- s9 D" H2 r0 N+ Z4 [ 球棍有很多很多共同的特征,如果你在此列里面,那么恭喜你,你将有机会走到许多人从没走到的地方。因为这些特征代表了一种习惯,有什么样习惯将会把你到什么样的地方。
. F$ \8 B, H4 t, ]' P
& K* P7 m' D2 }) N/ ] 球棍必经历的困惑1 v. h+ L6 D! S' u( q( S6 i. x
y& { [1 Z+ S1 v( l 身为一名球友,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呢?" Q4 X7 B, {, l% A
5 {% w8 u" L6 S9 L; y 当然是希望自己水平突飞猛进啦,而且最好是今晚睡完一个好觉之后,明早一醒就能打赢早已叫嚣数月的XX。
8 t! ? p7 V. ]3 U3 m- }, }
F# D: x7 w) f. ^% ^$ h' _ 六年前,自从喜欢上羽毛球后,我片刻不停地琢磨羽毛球的事儿,虽说它在生命中只是一小部分,但它却诱人得多,就像一段在你脑海中萦绕不去的交响乐曲。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怎么通过更有效的练习更快地长进,
; [9 W3 e. W( ?6 p3 I
8 W- H/ Y% o/ O3 v" v/ ` 所以,我每周打球的次数渐渐增多,从每周两次到四五次,时间也越来越长。但三、四年前的一天,我发现我的水平始终停滞不前,更恐怖的是,好像陷入了一种恶性的伤痛困境,开始是打完球以后肩膀会很痛,渐渐地变成每次开始活动时也会很痛,最后变成连平时抬胳膊都困难,后抬尤其疼痛,穿上衣都不舒服。
8 E0 h6 g$ v7 a6 A, ]4 H
0 r. Q, o4 d: K1 s 开始时,我希望这是一个暂时的现象,以为只要多休息就可以了,但我很快发现这只是一个自我安慰,纵使我再多休息,只要再活动,肩部伤痛感就如饥狼恶虎般扑上来…
V3 J! {2 e* _, |1 X8 d. Y, @6 m8 ~" z& U
慢慢地,发现羽毛球给我带来更多的是身体的伤痛、深深的迷惑和莫名的恐惧。为什么每天都练却效果不佳,带来一身伤痛呢?难道打球必须非得要一周四五次才能提高水平吗?练球必须在场上吗?难道就没有更好的突破方法吗?为什么球越打越累呢?如果有一天,医生告诉我今后不要再打羽毛球了,我的YY球鞋、AT-800藏到什么地方呢?
: h1 L4 _; W/ e4 q/ B8 q& y x; m7 E) |& u# L) C" ]; N7 `
直到有一天,有人对我说:“你打球太用力了”、“你发力动作太大了”、“你需要练练发力”…,我开始醒悟,是需要改变的时候了…,否则羽毛球将成为代价最昂贵的爱好了。- y6 m( @* q- g3 ]7 y. Z" {; C
1 n% d+ T* V0 ]" g3 B% | 发力之路从观念、习惯改变开始4 }; a8 U+ n5 Y
: H7 @0 Z$ ?6 o
为什么杨过终成一代大侠,而杨过在全真教的师傅赵志敬,最后只能当个全真教的教导主任呢?
/ k0 v/ L* R* S( H% w, f% a" @6 T. K0 r, {! N \
杨过与赵志敬,虽然两个人一辈子都在学武,也许他俩在梦里都想着怎么练武,可能赵志敬还有七个师傅八个师爷甚至九个陪练,可为什么他俩会有迥然不同的收获呢?
$ J7 J* A. }) d% x% N" x& R+ n" A3 c6 z
谜团让我重新翻开了《神雕侠侣》…
9 v- `$ s3 ]6 G) q8 J3 u. n" X- q% g* g
“杨过持玄铁重剑到山洪之中与水相抗,以增出招之力,在水中体会、揣摩许多顺刺、逆击、横削、倒劈的剑理,方始大悟。后持木剑于海潮之中相抗,击刺之声从轻而响,从晌转轻,反复七次,终于欲轻则轻,欲响则响,终领悟木剑胜铁剑、无剑胜有剑之法…”
% ~: r& ~# F) J
* O( h7 s! S" G 在金庸大师的武侠世界里面,很多主人公都是因为巧遇、偶得剑谱,真经、秘诀之类而才改变一生,名垂千史。而独有杨过,他的突破更多来自于他有效的方法、个人感悟、他的坚持。他凭着一把重剑,一直在不断感悟“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和“无剑胜有剑之法”这两条最重要、最简单的要领。
% a" }9 e" R* I2 G) v& T, Q9 X8 L/ y& Y& w
原来,导致杨过与赵志敬他们俩水平有天地之别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始于他们对武学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观念,有着截然不同的练习方式与习惯,领悟着截然不同的东西。
" y4 y( P& ], I( s/ L0 {$ O$ M' ]+ s& \# o5 V6 l- j5 v& d! ]
一个沉溺于外在的招式,想着如何变化多端、眼花缭乱,寻找必杀的绝招,而另一个则是不断感悟着一个简单动作背后的意蕴是什么,感悟着各种剑理,最终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I# F C4 z* h' Z' G
' p }7 V! k6 E7 r 因此,杨过在悟剑过程中,先是持玄铁重剑练力,在山洪中揣摩剑理,最后是在怒涛终领悟欲轻则轻,欲响则响之境界。
" F" g, R: t$ {0 z) G8 A1 q( s. J6 @) X9 a: M+ u; V# V( I
向杨过巧练羽球发力
4 I# t# f* P q7 u' m3 K
- b0 M: j# @4 V7 B* e; e+ R% o& f 我们判断自己,是根据我们能够做的事情;7 \/ L3 ^! F3 i, B
! _8 ]5 y6 ?1 _9 T' w; M! z
而别人判断我们,乃根据我们已经做成的事情。
4 G. ?0 S7 n; v' k! Q0 V( h
' s3 s# z: E! g6 o. M+ h. d ----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
- |) ^' Z5 o5 L% F" J( L) V6 u9 q
我不知对于羽毛球,使用“玄铁重拍”这种笨拙的方法是否有效?是最愚蠢的方法还是最明智的方法呢?但我首先相信的是,如果不去尝试一下,你永远不知道答案。
1 H& M2 N& u+ a& G& ?9 y4 j# T) D9 Y0 @: O. M. F
有很多人只看见事情的表面,他们问的是“为什么”,为什么拿重拍练挥拍呢?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呢?而我却想知道它背后从未呈现的一面,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不”,为什么不去试试呢?也许从此你就走向许多人从没走到的地方。
2 m& N* I. v9 b7 I4 |8 x% z' B- _6 R/ z+ _. q% g
当我去尝试手持“玄铁重拍”模拟各种出拍的手法动作之后,我完全被迷住了,在我面前是一种全新的练习方式。因为它的重量、它的阻力,短短几分钟的练习却足可让我体验到场上数小时都没有体会到的感觉,初始时小臂很快就会有酸胀感觉,休息片刻,换成羽拍之后顿有轻松异常的感觉。依次循环,可更快的领悟到各种发力手法的要领,增加出拍的力量。
( ?* w5 o: M- W2 M5 Y0 P2 D& U" w: U5 X5 x4 h2 b) m5 V# C# C) C8 G" F
原来,“玄铁重拍”式练习方法可以让我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而且更快、更好地体会到平常难以体会的东西,我醒悟到了自己的局限所在,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开拓。更重要的是,身体的伤痛离我越来越远,因为,以重器进行力量练习是发力速成的捷径,也是根除身体伤痛最好的方法。
6 U3 U8 n- @% w& S X
: Y7 ?9 b7 X! t2 j4 _ 重拍的运用要求使拍人首先要先增出招之力,其次要揣摩各种手法,逐渐懂得各种发力的拍理,最后轻松自如控制各种发力,达到欲轻则轻,欲响则响之境界。通过运用重拍,你很快功力渐增,慢慢领悟到纵使简单、平平无奇的动作,其实也可瞬间发出强猛的劲力。但若非使用比平常长剑重数十倍的重剑,此等力道、功力也难以练得出来。/ a! V2 \0 ^' t
, I$ h% ~8 }9 ~
家中巧练发力,场上领悟球技
, Y) ` N& D8 j6 R, K7 B; _1 Q5 B& {3 C. G9 j* f; j) G
“你不会在工作中致富,但能够在家中致富” ―――《富爸爸,穷爸爸》
% P9 ^1 W1 j1 A% t# f4 s' T" C9 |% @3 s
如果你想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而又不至于害怕有心脏病突发的感觉,那么你最好每天都要跑上7000米。如果你想达到运动员的高度,那么你最好考虑就要和他们承受一样的训练强度。如果你没有那么完美主义,你至少也应该学习他们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习惯。否则的话,跑完一次马拉松会让你感觉简直是自虐一般,你还会接着痛苦两个星期,浑身散架的疼,腿疼,抽筋,你一定会感叹明年一定不跑了。
8 Y% Q, A5 }, ?! V6 S% p1 f- u5 \/ P6 N0 y- O1 f
就如世界冠军刘翔训练的所有内容决不会只是百米长跑、林丹也不会整天在单打、射击冠军更不会一天到晚就忙着开火一样,但是他们为什么会取得巨大的成就呢?奥妙又在何处呢?$ @7 a4 T8 u2 y8 r+ ^2 d
- F9 S! r* ], L# y: [" O( F; L 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下他们辉煌比赛的幕后,他们训练中进行着什么样的练习,拥有着什么样的习惯。
1 f+ R1 U! `7 o+ p2 L8 Q' _0 A! I* ?' D+ I1 z, g% u
刘翔肯定为增加他腿部爆发力寻找到了一种练习方式。+ ]% `' N a5 x" R7 [( K
5 _. ~! ^) J7 v. a+ ? 林丹肯定为了他手腕更好使点也会经常拿个网拍之类的挥来挥去。
1 k8 ?8 {; f; X4 H, `) g
`! m. G% Z7 f7 u 由于他们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因此别人眼中看来不可思议的练法对他们却是最为适用和有效的方法。
4 Y) c0 O, g( A1 M7 K: J5 ?! T0 i9 _# Q2 x3 s3 N: g2 l/ C* k8 Z
诚如富爸爸中言道:“你不会在工作中致富,但能够在家中致富”。羽毛球发力的成长之路也如致富一样,不是只看你在场上的时间,挥洒了多少汗水,更重要的是决定于你在场下、家中是如何练习的、领悟的。, m7 C4 f+ v9 V% j& _% k
4 U1 L5 U8 G/ ]/ A- W/ C
看似漫长的道路,实则是近在咫尺的捷径;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最聪明的做法反而是笨拙的坚持。
* B+ u( y5 U/ ~( |* W
; V) q6 ~/ l9 `! U6 K 杨过的成长经历,其实就代表着一种快速、有效掌握一门持拍类运动的发力学习方式,就是一种最适合家中、办公室中,看电视时都可以进行发力练习的方式。- `% K) {$ R+ P- u$ }( v
7 k3 O1 n6 s! h( Y. S 这种发力学习方式的精髓就是:
5 z* h# T6 P, s5 k+ [/ t
- Q; m6 H7 m+ _1 T8 R “手持重拍,增出招之力,其次揣摩拍理,久而则随心所欲、举重若轻驾驭之。”$ s, v2 n ~9 l3 ^3 @" I+ a& Q
3 P+ t9 e) P! ?: N% c5 g/ a( l 其中奥妙,见下所述:$ ~4 F. O4 i0 d7 t5 `
: e4 J# Z; A9 z$ P
(一)手持重拍,增出招之力
' E' `9 \8 }5 y$ J- R
/ y( m' C: y$ S f2 K, K 巧发力的第一个要诀就是身体要“松”。运用“玄铁重拍”给你带来的第一个惊讶的感觉就是“球拍怎么变得那么轻了?”。' M6 v# Y8 i! {
6 ]$ g; r7 ?, Z+ K$ M, j( h 重的东西可以让你更好地体会什么是轻,当你手中拿着比拍更重数十倍的重器时,即使短短一分钟,只要换上羽拍,你也会即刻感觉到它的重量宛如轻若羽毛。此等感觉就是放松的表现,也就是身体放松、肩部放松,更重要的是手腕、手指放松。你感觉越放松,越有助于你的发力,会越感觉到手中的拍宛如无物一般,随意挥洒,尽显羽球洒脱、轻松的意境。/ O8 W2 F \! L# h, I! F0 F" k
; h5 `: s2 n' L
在场下、家中,你可以通过很多辅助练习重器,更深切地练习、琢磨一个简单的发力动作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发力感觉,你可以通过增加重器的重量,重复模拟某些发力动作,迅速而有效的增加你出拍的力量,而当你有所体会后,再到场上实战中去运用,你就可以更快地领悟这个发力动作给你带来的何样的球路。
' y5 g7 @! h2 ^9 r. ]3 v" } l
) O/ M. _. i; @ (二)揣摩拍理
8 n. X( ^) _/ v0 M' f
9 Q: V/ |: B( s 巧发力的第二个要诀就是动作要“小”。运用“玄铁重拍”给你带来的第二个非同寻常的作用就是“不断简化你的发力动作”。3 ?" c8 R& b% y6 Q5 f8 d
. Z2 Q9 \( {# t: q1 ^2 L/ `
其实,揣摩拍理就是不断体会与改进你的各种控制拍的手法。手法是什么咚咚呢?相信大家都看到过大街上耍大刀的,马戏团里挥鞭子的,电影里面耍枪弄剑的,这里面都包含手法在里面(当然那些踢足球、踢毽子的不在此列里面)。; ^# U' C, c" Y9 _8 s
+ m4 t0 W7 z: V- H( D5 }% D4 E! Y
羽毛球转体、引拍、抬肘、挥臂、闪腕…,这些看似千变万化、繁复的动作后面就是简单至极的发力手法动作,即三种最简单的小臂内外旋发力、手腕外展内收、手指捻动、屈指发力手法。如果你想更快、更高将羽毛球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水平,那么深刻掌握小臂、手腕、手指的基本发力动作是至关重要的。
- M) u' ^. Y* e. j
c# t) s, v0 w" l+ d 当你提着“玄铁重拍”挥抽扑搓,模拟各种出拍击球动作,渐感得心应手时,越来越觉以前所养成的发力动作太大,花巧太多,浪费了许多力量,才明白羽球中看似平淡无奇的小臂旋转、手腕展收的简单动作,其实已足以猛然发出惊人的力量。- q7 n! D% A, F6 E h, `
9 Y+ p1 q j: I) D9 r7 ]& Y) D
因为“玄铁重拍”的重量,你挥舞的阻力就更大,你就越可以更好地体会什么才是顺势,你会思考如何以更简单的动作、更轻松方式去驾驭它。当你习惯了手中重器且灵活挥舞时,慢慢地你的各种击球动作越加减小,领会到“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的境界,即使是平平无奇的出招,对方也难以抗御。
& p9 {7 |* _, b4 t+ E2 x# y8 L: c
9 m% v4 ~6 e3 [0 d& R) B" ]! e8 K. e) ~ (三)久而则随心所欲、举重若轻驾驭之
& ~* |+ o: d! ]6 L" [
/ ?$ A% _$ j' g7 L& j 巧发力的第三个要诀就是发力要“巧”。运用“玄铁重拍”给你带来的第三个最值得深思的地方就是“怎样更灵巧的控制它”。
; u$ U) L% p' A: `: [' V& m3 Z
2 E6 c& a1 ]: s& `; w( { 羽毛球的发力过程中羽毛球发力过程依次使用肩部、肘部、腕部和手指作为支点,使羽拍产生高速的旋转。如大臂的甩动是以肩部制动作为支点,配合前臂与手腕的运用,目的是产生一个足够的发力空间。小臂的旋转是以肘部制动作为支点,配合手腕的运用,产生强大的扭动力矩,手腕转动以腕部为支点,如同转门把似的作左右旋转,可控制拍面、改变球路,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支点就是利用拇指(反手)或食指(正手)的顶力,随着手腕的急停那瞬间,加上后三指的屈指发力,紧握拍柄发力,使羽拍产生高速的旋转,击球那瞬间将所有力量完全传给羽毛球。" ~4 @0 D9 T7 Y0 w& k1 o3 |; N
1 o1 }6 C! Z1 Q7 P: E% L 所谓“领悟发力”就是不断揣摩你的出拍动作、体会击球前的身体、肩部、手腕“放松”感觉,体会击球瞬间手指屈指或捻动发力的瞬间感觉,体会你一系列动作的衔接、力量的传递、加速、最终在很小的发力空间中怎么产生惊人的爆发力。/ L# q" \1 c1 Q6 a. Q
/ n6 q1 i/ m% z3 ~9 r9 ` 当杨过持木剑于海潮之中相抗,击刺之声从轻而响,从晌转轻,反复七次,终于欲轻则轻,欲响则响,终领悟“木剑胜铁剑、无剑胜有剑之法”。当杨过“悟”通剑理后,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即无剑胜有剑之法。" @- ?" X. t5 Q. S& W8 u2 s* l3 p/ L( A
" ~; F+ a4 S5 a& C/ j% z; B1 V2 H3 J$ Z 羽毛球的每个技术动作、发力动作是靠重复性的练习养成习惯的。有了正确的练习内容,练习工具和方法后,剩下的就是坚持重复性的练习了。; G: o4 `% Z" y8 n& V, `7 {6 V+ J
1 b; h$ s- n/ Q: w( I" i 正如尽信书不如无书,你才是你自己真正的老师。知道不等于体会到,而你体会到的比你知道的要更有用,更重要。
3 H1 j5 v! A6 J1 S
2 E, G8 v% A9 R' Y8 m$ I1 H$ [ 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在羽毛球发力成长的漫漫长路上,最聪明的做法反而就是使用笨重的工具,重复性的练习,领悟最简单的动作,你将到达很多人从未到过的地方。
+ I7 c7 n `& D' M& }# U
0 t8 c# v+ x( m8 G/ C; t 只要坚持,你终能轻松自如的控制你的发力,随心所欲地打出你想要的各种球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