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枫树
% W6 A# V$ x. U" _' [2 J! \$ S; S: m
当我把公公婆婆即将移民来加的消息告诉亲朋好友时,他们都不由自主地为我捏了把汗。虽然他们都知道我和婆婆以往相处的还不错,可这次不同,因为我的母亲也在这里和我们同住,两亲家同住一个屋檐下,这在我还是第一次。
0 w) r, o2 c4 {4 G% y' T* Y: ^! E& Y5 K1 u0 o' W7 J# L# O- u
我笑着回复大家,没关系的,我婆婆人挺好,应当没事。其实自己心里也打着鼓,心中的小算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0 T L. e. ]' f2 _2 Q8 Q8 Y, k, X" |$ q/ G2 E& n( R2 y' |& I
迎接公公婆婆的来临,卧室的安排是首要问题,家中楼上有四间卧室,儿女,母亲和我们自己各占一间。于是我提议干脆把楼下的一个厅改成卧室,给公公婆婆住,而且刚好楼下厕所间有洗浴。可老公不同意,怕父母会感到受了冷落,于是我只好给女儿和母亲做工作,让他们共享一间卧室。 7 L6 S' G# P9 @- w$ [. s: ^: q
9 q$ ~! ]- M/ }9 I% M {
其实我知道,这一老一小,一个爱静,一个好动,显然不太和谐,但也没有办法,母亲顾全大局,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女儿先是坚决反对,后经协商算是达成协议,终于在公公婆婆到来的头两天,腾出了房间,买来新床,布置好了卧室。 ) } H: n+ R3 j
; q/ w- L6 Z5 S9 E+ j' M9 T/ P; L
虽然公公婆婆也曾经来过一次,可那次因为语言不通,转机时提行李耽误了时间,误了班机,结果晚了十多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让老人受了累。尽管这次有了直航,可老公还是怕万一。同行者尽管没有找到,但朋友却推荐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在买机票时,为老人预定一个轮椅服务,考虑到公公身体不是太好,所以在和公公婆婆商量后定了一个轮椅服务。
$ s0 R/ s' H- w
! s, o: ~$ T8 D* l/ ?& O% `; v; Y公公婆婆到了,问及一路是否顺利?答曰很顺利,特别是那个轮椅服务给婆婆解决了大问题。我们有点诧异,不是给公公申请的吗?结果他们说,婆婆来之前腿疼的很严重,一度连饭都做不了,只能坐在凳子上“指挥”公公做饭,所以这轮椅自然是非婆婆莫属了。
% V5 p3 e6 O* P$ b6 B; t0 r/ j" ]! `7 c5 Y$ K Q, M
那么住楼上天天上上下下行吗?我问;婆婆说,如果一楼可以当然最好了。于是我脱口而出,看,如果按照我的安排就好了。问公公婆婆,每周都打电话问候,你们为什么不说明这一点?公公婆婆说,我们怕万一你们楼下不方便居住怎么办?于是相互为对方着想的结果就是,平添了麻烦,只能再一次“搬家”,好在最终女儿,母亲,公公婆婆各得所需,算是落得皆大欢喜。 : g; V2 _# x/ E6 t, r% U' p
" z! K# S0 W' @* ]- X' F, C# C
等一切都安置停当,新的家庭生活便步入正轨。天天家中那么多人,也显的很无聊,看看婆婆的腿比原来好了许多,于是我问婆婆,我是否可以出去打工。言外之意当然很清楚,因为原来所有的家务都是我承担的,母亲八十多岁了,早就归到需要我照顾的行列。婆婆很爽快地说,你走,没问题的。 & l/ G5 c3 i f5 o W# p
1 f- v2 _$ t9 a# Z4 c1 S还真的机缘巧合,话说完没几天,我便真的找到了一个在工厂的工作,开始了早出晚归的生活,而且因为年关已近,常常加班到很晚才能回家。这样婆婆就担负一家七口的一日三餐工作,而公公则负责打扫卫生,帮助婆婆打个下手。这时,母亲也主动要求做些事情,可婆婆却不让母亲做任何事情,就像我在家时一样。我劝婆婆说,我母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锻炼身体嘛,可婆婆斩钉截铁地说,她比我大十几岁呢,我不让她做!于是母亲就恭敬不如从命,又心安理得地去享受属于她的悠闲生活了。
5 @( C# g6 m* Q% W. ]+ G7 W% K
# x" j- c" f1 b$ W; ?母亲是南方人,喜欢吃米饭,而公公婆婆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过了一段时间,母亲悄悄地对我说,每天吃一次面食还可以接受,如果一天两餐就开始胃泛酸了。于是我同婆婆商量,婆婆马上说对不起,是她疏忽了。从那以后,如果第二天晚上安排吃面食,婆婆就会尽量头天多做些米饭,剩着第二天中午留给母亲吃。 5 l8 I# m2 c9 y1 I
2 x- m+ Z+ L& i; k公公婆婆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先为他人着想。婆婆和母亲能够融洽地相处,特别是婆婆的无私,大度和善良,令我心头那一点点顾虑烟消云散。 ' h" @: c6 q0 L+ p( k
1 h) { X- ]' n9 r公公已经七十多了,而且身体并不是太好,冬天的第一场雪到来的时候,我和老公就再三叮嘱他们,千万不要出去铲雪,因为我们知道,每年总有那么几个因为铲雪出事的老人。可公公却置若罔闻,总是悄悄地跑出去铲雪,被发现了还挺有理的。我能行嘛,你们都忙,我没事做嘛。 5 T, z8 @1 K5 V/ Q2 L3 j0 ]
. ]( Z# }4 T2 \ D2 }0 }
有一天夜里下了场小雪,若是平时,我们根本就不去铲它,可早上公公再次悄悄跑出去铲了,当我发现时,他已经基本铲完了。尽管我知道,那天的雪不多,不会累着公公,但我怕如果再不阻止,他会感觉越来越好,万一……我不敢想象。
' X$ C; z5 b4 T* D
* F+ z2 M9 s; |/ f$ a! ?7 I等他进了家门,我对他和婆婆用生气的口吻很严厉地批评说;“我们说了多少次,请您不要出去铲雪,您为什么就是不听呢?您如果帮我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很高兴,也很感谢您。可如果我们认为您不能做的事情,您非要去做,发生了万一,您让我们的心里怎么能安生呢,到那时,您觉得是帮了我们的忙,还是‘害’了我们?!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你们对我们最大的帮助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8 [: V8 k) w* D# e; p3 x6 I6 v& c) e( t+ A
我之所以对着公公婆婆两个人说,是因为婆婆默许了公公的行动,说完后,公公一声不啃地走了,婆婆有点尴尬地笑着答应了,他们没有为此同我生气。从那以后,公公真的再也没有出去铲过雪了,当然今年的雪少也许也是原因之一吧。 : Z2 P& ?0 O2 j! n/ y
9 }) v6 G& W6 I+ [* x
还有关于洗衣服,他们刚来,我第一次洗衣服时,母亲高兴,顺口说了她认识的一位熟人,洗衣服时不肯与公公婆婆的衣服同一缸洗,而且公公婆婆的衣服洗完后,她在用之前,还要空转一次,因此那位婆婆对此很不舒服。
2 S4 x' _' E: I( l
( c* G! ], |8 ^* R& S( U可能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过了约一个月,才发现公公婆婆的衣服还从来没跟我们一道洗过。回忆起来,才意识到可能是母亲的话起了作用,就干脆挑明,果然婆婆说,他们是老人,不和我们一道洗,我问她,那我母亲算是什么人呢?她笑了;我很明确地同他们说,我不是那个媳妇,不会嫌弃你们的。在我的“强求”下,他们把衣服换下来让我洗了。
3 t: X3 { e$ \; \1 |8 m: d; v% j: I2 v9 h* y) K6 S6 {( Q4 l
在吃的方面,原来在国内时,我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每次有好吃的,公公婆婆总是不动筷子,由孩子们吃饱了,他们去收拾“残局”,现在我们虽然不算富有,可在吃上并不欠缺,可公公婆婆依然如旧,我的儿女们喜欢吃什么,他们就基本不动筷子,我给他们让,他们总是说什么“娃伙吃了长身材,老人吃了长皮囊”。 8 F7 W3 t1 l. R
8 c1 D2 k% ^9 U3 X
渐渐地,我看不认真谈下不行了,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在这里居住一、两个月就走。于是我很严肃地同公公婆婆讨论了这个问题,我说,过去,我们小的时候,物质贫乏,大家普遍营养不足,小孩们的活动量又大,所以你们尽量满足你们孩子们的食量是对的。而现在,生活水平远远高于我们那个年代,现在的孩子们相比我们营养富足,活动量却小的多,现在的问题不是怕吃不饱,吃不好,而是怕营养过剩了。
, L- q8 X# O6 z$ `
% Q% _0 f2 x @ |' |0 p! @其二,你们这样做也无意中助长了他们自私自利的思想,也拂了我们对你们的一片心意,我们也希望你们能够不仅吃饱,而且要吃好,你们身体好了,就是我们的福气呢。这次总算说服了他们,虽然偶尔他们还会出于本能给孩子们让,但只要我一点,他们就会停止了。 , y! Q) @. y0 u- O! f
$ Z& O7 w/ D. f5 Y. K3 `6 p
老人们在这里过冬,虽然比在国内时享受着室内如春的温暖,但也会因为无法外出而感到无聊和寂寞,所以除了有限的电视节目外,我们为老人们增设了基本是他们专用的计算机,可以上网和远隔重洋的国人打麻将,或者打扑克,这样,多多少少增加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乐趣。所以再有人为我们的大家庭担忧时,我会很开心地告诉他们,我家的老人们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