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MarketWatch纽约12月17日讯】美国政府认为自己正在努力创造就业机会,但是实际上,他们的种种做法很可能会起到完全相反的效果。0 U0 f, z1 p. c6 ^0 `3 w
( e& i. ` Q z- b
要说华盛顿的这种南辕北辙,他们的经济刺激计划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迄今为止,经济刺激计划所创造出来的就业机会极为有限,甚至可能根本就无所作为,这是两个原因造成的。6 B) _& l) D3 S- f1 j
- Y1 o$ `, B( \. y4 {: e 首先,虽然7870亿美元的规模看上去非常了得,但是这些资金当中真正被投入经济体系的却只有一小部分,确切地说只有两成。其次,在这两成的资金当中,可以直接刺激就业增加的更是微乎其微。. U+ S2 V- e0 c, D
& Y3 L9 Y6 R7 a
至于政府最新的一系列旨在促进就业的政策,都可以说是自相矛盾,他们是一手推,一手拉,结果只能互相抵消。
- W! E, D3 ?% F" f, H; `. S- e
% O* a0 j$ @* S8 S* H7 l* k+ P' ~ 诚然,针对小企业的雇佣税务优惠、更为慷慨的折旧政策以及资本利得税的减免,这些都是向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样,为住宅购买者提供税务刺激,延长失业救济期限,这些也都是很好的。
- _( H/ v( _9 x: a5 k( v! t" M( c3 K/ i1 T# t
问题在于,大多数企业目前仍然不愿意增加人手,他们之所以会是这样的态度,主要是因为未来还存在着太多变数,而这许多的变数,实际上主要还是由奥巴马政府亲手创造出来的——无论他们是否认识到了这一点。/ C! s! H1 C* q% p, b
8 y& W6 i# Q) |# d
首先,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他们其实都不能确定自己的税务处境将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同样,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健保、能源及环境相关开支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0 T& Z) k( J% q, m- J& I
( W" q1 ^" `4 p L 这种迷惑很大程度上便是总统的意愿使然——他现在并不是将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就业问题的解决,相反,他试图将所有问题一勺烩,毕其功于一役。. T) ~: M; m9 t6 L7 |# A
" v* N: v" r v ^9 J! Y 其次,企业管理层不知道该如何看待政府目前还只能算是萌芽阶段的巨额预算赤字。这意味着什么呢?是当前刺激经济的高度必要性决定了哪怕未来增税也在所不惜?是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即将到来?还是让我们的外债总规模急剧膨胀,创下新的纪录?
9 J8 i5 ~$ i$ F/ \( Y2 m, y5 o4 z
, V1 ?' }4 c' r* ^. L, ? 最后,政府决心推出的种种监管手段,现在其实已经有过剩的嫌疑了。他们看上去是希望增加华盛顿对企业界和金融业的控制力,改变游戏规则。$ d o0 |7 J! r6 t. F9 |$ Y* L" H( p
- F) D* r, K4 W5 ?2 n2 ]( F 甚至,现在很多中小型企业都发现,他们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这在相当程度上其实都是华盛顿的政策使然。
3 C8 s& Z, U F) T' J0 t' j; ~/ k, O: P+ y* m' k
诚然,总统已经多次劝告这些银行多多放款,但是与此同时,政府监管当局却在不断向银行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提升放款门槛。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对高管薪酬的限制,银行动员了全部的能量去偿还政府的款项,于是乎,一些原本应该用于放贷的资本也被用于还钱了。
: t, J3 k5 W, r/ e( }8 d
' E3 @. r, U s x& z" W0 ^ 即便有若干就业机会出现,企业界也倾向于到海外去雇佣人手,这当然有若干原因,但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条就是,海外的政府政策稳定性要比美国本土更可靠。此外,由于薪资税的缘故,美国本土的劳动力成本更高。
8 V7 V# @- ]7 Z2 V8 B4 w% G! y5 f- M! l Y7 G, N4 l6 y2 a |" S+ j3 b) w* x
更不必说,归根结底,目前还看不出多少迹象,显示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已经有了足够的增长,使得企业必须从本地雇佣更多人手了。在多数首席执行官看来,政府在这方面也没有采取多少行之有效的刺激措施。
; J9 |9 L2 |; X( o. w- ?! Z0 S {7 r1 E# V: S
其实,政府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比如我提出过的礼品卡计划就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将直接向经济系统迅速注入大量消费资金,推动各种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增长,而不是推动政府官僚主义的滋长。* g8 ?7 Y, V. X/ R8 j
0 ]5 Y; g+ h: [
问题在于,这样的计划在政治上实在是乏善可陈,于是局面也就按照现在的轨迹发展了。目前看来,假如复苏持续下去,我们这两位数的失业率也还将至少存在个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 x2 n V' ?; R b, `, C6 \
$ [0 W' i/ _! m8 p- C
假如复苏再遇到什么状况,当今这样的失业率就将持续更久,甚至长达一代人的时间。 U3 q9 z$ c% v+ E. V0 s# p1 U
. B' r7 j+ l" v& f (本文作者:Irwin Kelln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