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033)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19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鲍昔日兄弟已形同陌路 林丹在心里感谢鲍春来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19日10:21 东方体育日报
" _9 W4 x \/ e* x. H8 ~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邹晔青岛报道( C4 J" F4 a) R2 j1 ^4 C
# n1 e2 J9 O' Q0 j) w
21比11、21比3,这就是昨晚林丹在全运会男单决赛中送给鲍春来的比分。他有理由忘情,有理由兴奋,他又是握拳,又是敬礼,他尽情享受这个属于他的夜晚。只是这一晚,这场有些残忍的比赛过后,他和鲍春来也许再也回不到过去。一张球网,就能把两人隔成两个世界。0 l. W. ^ d/ K5 s" m l. ?
- f' b2 x: U/ i2 y9 K: R% n H: w' h 四年的时间不算长,但是林丹、鲍春来这对兄弟在这四年里像是两条分叉的铁轨,延伸向不同的方向。林丹夺取奥运冠军,蝉联世锦赛三连冠,而鲍春来总是独自默默承受伤病、心灵的伤痛。兜兜转转,他们还是相会在全运会男单决赛。" H2 \9 O q. K6 l9 ~. d
, x. h9 `5 {/ K& S k/ E5 N# p 四年前在昆山,十运会决赛后,林丹满怀憧憬地说:“2008年我希望我能和鲍春来一起充当中国男单的两把尖刀分守上下半区,再像今天一样会师决赛,那就是我最开心的事了。至于决赛,那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事。”只是2008年,鲍春来提前出局无缘四强。
4 n1 A/ R8 k: p# [/ M2 S
. U# K |5 f$ {' E: ^5 [ 四年后到青岛,获胜后的林丹激动地跃起,他奔向自己的教练席和教练拥抱。等着握手的鲍春来迟疑了一秒,尴尬地走向主裁判。敬礼、挥手,在完成了一系列庆祝动作后,林丹跑到场地另一边与湖南队教练握手。人们以为他经过正在收拾球包的鲍春来跟前时,会与他有所交流,虽然安慰也无力,但是他没有。没有任何动作。% }6 p {5 F% i4 ]
直到来到领奖台前。整个体育馆都陷入一种狂热。铜牌得主陈金和林丹谈笑风生,只有鲍春来一人躲在挡板后换衣服。四年前,他也是这样,一人面对墙角一边换衣服一边爆出粗口,在颁奖仪式前一个人悄悄抹掉了眼泪。而这一刻,1.9米的他仿佛是渺小得消失了。) {3 K1 y! `- c. c. U
& N* D# L3 R) [( N8 v5 D" D
还是陈金打破了这份尴尬,他示意获得亚军的鲍春来走在最前,在交替位置时,林丹这才拍了拍他。但是鲍春来始终都在回避。$ R. P/ N1 J- l7 y8 t* W
|. Y$ Y: v/ b$ R. f X8 O
整个新闻发布会,林丹在讲述着他看重的冠军,他向往的伦敦奥运会。此时的鲍春来,总是别过头去,望向别处。这对昔日互相祝福、有说有笑的好兄弟不仅连招呼都没打,甚至没有眼神交流。新闻官提出一起合影,林丹搂住鲍春来往自己身边拉了拉。但是两人之间依然没说上一句话。旋即一左一右瞬间闪走。3 E* b) F0 ]3 ?: s5 a' A) Q% \, ?
- ]( x7 D/ r. o$ \5 U* P
回不去的当年情。到最后,只让人感叹,就怕最好的旧知己也变不成老友。: ?. p1 s/ R/ D. g2 a
) Y* z5 e3 \ p! F 林丹在心里感谢鲍春来5 q9 `/ }' p1 H, [& I' T
8 T9 U! X% E5 @7 z4 _ 他是世锦赛、奥运会双冠王,早在2005十运会问鼎男单冠军后就已成就国内赛事大满贯。但是再夺全运会男单冠军,林丹还是那么兴奋异常。“我早就说过,2008年之后希望自己回到一个原点。是为了提醒自己如果想坚持打下去,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重新做回一个新人,每天渴望训练、渴望比赛。”林丹说。
' A9 \% N# P# V5 e. u' E( P' j0 X+ g L9 `
卫冕全运会男单冠军后,有记者在向林丹提问时,把他的成就评价为“前无古人”。不过,哪个冠军在他心中最重,林丹说:“最重要的当然是第一次。那就是2004年的汤姆斯杯。有人觉得这是团体并不是个人,那么直到2006年我拿到第一个单项世锦赛冠军。我觉得这两个是比较有意义的。至于后来的蝉联,不是我特别刻意想要的。”
$ R7 Q1 H' I ]- h& \( p
, v a! g$ G2 \% \, w! ]6 } 2004年,林丹和鲍春来联手重夺中国男羽阔别12年的汤杯。2006年,林丹在马德里2比1击败鲍春来,首度封王。在林丹生命中重要的“第一次”,鲍春来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 Y2 {: s% n5 j* A) p8 e' J3 p. ~2 t& T6 F* t1 D& R
那场决赛的过程,就像两人羽球生涯的前半程。鲍春来先赢一局,林丹后来居上,一举制胜。“那时和鲍春来一起进入国家队。刚开始训练量非常大,有时鲍春来练不下去了,教练会觉得你要好好休息。而我有的时候确实顶不下来了,教练对我说你别想偷懒,你就是这个差,必须坚持。”那是一段无可替代的青春回忆。虽然如今说来带着点娇嗔,但是在林丹心底,鲍春来的一路陪伴和支持是值得他感谢的。8 S- A v7 f" _8 p2 B
/ l5 v$ T H0 e4 ?. T" K 在林丹看来,“一个人的能力只能胜一场球,只有一个团队能帮助你拿冠军。”脾气火暴的林丹训练中时常摔断球拍。北京奥运会的重压,让他一度喘不过气来。“有一次我连续折断了四把。汤导说,‘你要再弄断,奥运会就没有球拍打了。’我跟他开玩笑,‘那我就摔得慢一点。’”但问题是,林丹原来使用的Yonex那款球拍已经停产。“国家队为了保证我2008年有足够的球拍用,很多队友像鲍春来、陈金都主动把他们的球拍让出来留给我做备用。所以,我非常非常感谢他们。”林丹说。
k2 d6 q& t1 \) |# }/ @9 d5 s( U1 V$ p
第23次兄弟德比鲍春来被打懵掉
4 m+ o$ u: O7 i( N4 f: M
" P; a& Y0 v% E* F! q% E9 p2 k' g “3比21。比赛结束。林丹2比0获胜。”随着主裁的宣布,低着头的鲍春来像是被判了死刑。23次交手以来,这是林丹取得的最悬殊的胜利,某种意义上,他癫狂的兴奋值得理解。
3 |2 q$ f+ _5 c/ R" n0 a7 i3 T h1 {) e- C
“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以几乎耻辱性的0比2完败林丹后,鲍春来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但是,“尽了力”的鲍春来能否还能找回自己?
, h: K$ j' a! f4 u0 @' ~9 W" [# f! P; O/ r' y
决赛前夜,林丹对于四年后的再次对决非常地谦虚,“鲍春来今年拿了4个冠军,是男单组中冠军最多的。既然他状态不错,那我就是去拼他。”
7 t' Y+ }1 T# {0 k2 A# }' E8 X" n, D- B
4比0的开局决定了整场比赛的基调。不断的失误、低头。直到比分来到林丹17比9领先,鲍春来才第一次与对手打出了多拍。直到19比9大势已去,鲍春来才在场上第一次想起提出换球。21比11,首局林丹速胜。没人知道鲍春来是就此懵掉,还是紧张过度。
$ k0 p; g. h0 I! F% B# T: j8 P' ^$ w& X$ I+ d% j
第二局开局,鲍春来通过劈杀得到第一分。但是1比0之后,就是林丹一口气连得13分。鲍春来的球迷们有点傻眼。比起声势浩大的解放军后援团阵营,他们的力量本就微薄。但是他们也不管了,原本只在比赛间隙零星喊上几嗓子的他们,开始拼了命地高喊“鲍春来加油!”但是这听起来更像是种绝望的抗争。出界,出界,还是出界,3比21。
5 F, Q' s( E$ @' C6 D1 \" L
& L, O& o% e( ]$ v 现场观战的湖南记者愤恨地说:“今天,鲍春来就该把银牌扔到地上。”因为在他看来,鲍春来这种输法实在有违湖南人的“霸蛮”精神。
8 v! o; n8 P6 z8 I h# E+ _! `' t/ S7 B% ?9 w0 k
在首先来到新闻发布会后,两个山东的小学生记者毕恭毕敬地站在鲍春来面前说:“鲍春来哥哥,我们会一直支持你,直到看到你成功的那天。”鲍春来面无表情地点点头。“那你给我签个名吧。”小记者说出了他的真实目的。鲍春来这才露出了笑容:“我又被记者耍了啊?”爽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h4 V4 p7 g8 |5 n7 N" l% v
S8 |7 P6 M2 u1 [) e, \5 Y
“今天的决赛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全力。但是在场上发挥得不好,没理想中那么好。”鲍春来随后自嘲道:“今天是跟林丹各个大赛中打得最快的一次吧。但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0 Y' H# [) @& Z7 \9 ^
5 R7 d) w; D0 N f
这几乎是两人交手以来最没有对抗的较量,但林丹坦率地说,其实自己很紧张。“这是一场实力非常接近的比赛。说实话,全运会以来我也观察了鲍春来,他的状态一直不错,他的实力和状态正在一点点恢复,和前段时间比要好很多,要不然今年也不会取得四个冠军。所以在准备决赛时,我还是承受了很大压力,其实我也很紧张,因为领导、教练、队友的期望都是我能为解放军拿下这枚金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