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34)  鸡蛋( 5)
|
挑起孩子的學習興趣(自發式的學習,不是補習)$ i d3 W. H# Q( l; a- X
0 r) H- I/ p+ V$ e Q
, t% r' r( y" F9 a 暑期一轉眼就過去,又是開學的時候了! : k. h1 U3 T! c0 n p1 ~
" u3 u; K* G3 Y% V- R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注重學業,這是一般父母的心態,為了子女的前途豈可鬆懈?
, N! Z- `% F) e& x/ ~% P' T5 N) m" C, N* o' B: I8 }# j* h( C9 R
現在「補習」風氣極重,人們以為用「錢」就可「買」到知識!「學習」是什麼?「學習」是一種“激情",是一種欲罷不能的“求知慾",是一種“樂趣",是一種“滿足"!是一種不可言諭得到新知識後的“快樂"!是夢想的實現!
+ J% m$ v0 R3 H. c+ P1 F3 L& f/ w" Y
「學問」又是什麼?學問是增廣見識,培養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了解事物。學問是要來幫助自己,幫助別人,建立社會,造益人群,改造世界, 豐富自己,豐富人生。" Y3 e' T' O$ d% j K
1 S4 J! D0 g/ g; N3 G, K' ^ 「學問」不是要來賺錢,賺社會地位,要來「衣錦還鄉」,要來「有錢有勢」,「有面子」,要來「威」,要來「炫耀」,要來「看不起人」,要來「囂張,目中無人,不可一世」,膚淺!無知!這些人,讀了書等於無讀書。% X, B! u- A% I9 V D
" V2 [5 T) W$ S- l5 e, F) m
做了官—是貪得無厭,欺壓弱小的無良之官。做了醫生—是賺錢至上,見死不救的無良醫生。做了律師—是埋沒良心,唯利是圖的無良律師。做了教師是……做了警察是……唉!不說也罷!若然做了總統,後果更不堪設想!
8 |2 u% C, b+ w+ a
/ g$ ]3 _. |& b/ O6 N/ o! t8 O% ` 人的情操和道德,待人接物(Social Skill)的態度,人格的培養,處事的方法,內心充實快樂,比什麼都重要。「拿高分數」不是讀書的唯一目的!」5 J1 X* F+ \. J3 F& c, j* `
. s) O9 H5 L+ B8 }! X0 H. z 我們是「求學」,不是「求分」(分數)。 不然小孩成了完成大人夢想的“工具",成了讀書的“木偶",任人擺佈,不要怪他們到了青少年期極力掙扎,想跳出父母的束縛、想跳出父母佈下的天羅地網。我們要一個怎樣的孩子?一個快乐的,童年充滿歡娛的小孩?
) v6 f& C% c8 X; V" t
! `7 {. |1 C+ x1 K9 n( C4 K 我們常說「品學兼優」。是的,我們希望有一個學問好,自律,自愛,有自信,內心快樂,心靈充實,能分辨是非黑白,負責任,有公德心……的人,啊,太完美了!(自己也未必一定做得到,一笑!)
" p6 s, c: i# w- D7 V& [! E/ W" n. V) {- k0 H g" R! q
那麼,這些「願望」能實現嗎?那就要靠「良好的親子教育」及「良好的夫妻關係」來成就。( 這些我會繼續談下去,這篇只說挑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 F% `) g3 D/ h/ }, O! m4 W 曾經有人問,為什麼小孩子到達入幼稚園的年齡,有些小孩在學校表現出色,主動學習,主動參與課室的活動,有些還哭哭啼啼,不知自己身在何方?
# X: R+ T! J- }; X# u( C 這個問題,真不是三言兩語能答得到的,我會續談,首先看看如何挑起小孩子的學習興趣。 從嬰兒期到幼兒期,他們充滿好奇,周圍發掘,探索,不知危險,什麼都拿來放在口裏,什麼都拿來研究,如果此時父母能從家裏界隔出一個「小天地」(Play Place),讓這些小孩能無拘無束在他們的「小天地」裏任意發揮,盡情玩耍,扮「家家」等,(不必擔心危險,不必擔心被人罵,被人打,被人限制(不準碰這個,碰那個) 。但知道一離開這「小天地」到父母的「地方」就必須遵照父母的吩咐,不可亂碰東西)。
+ D E" S; Y7 a
* P' N4 S5 m) I! r 父母有空時帶兒女到處玩耍,令他們盡情發掘新事物,看看自然景物(Nature)帶來的震撼,例如昆蟲、花、草、樹木等。其他如科學館、博物館、圖書館等等,挑起他們對事物的好奇心,(若無機會見到,他們就不會有疑問)。1 r* r L$ B+ R5 e% @4 E
; x4 q9 x6 z$ a# s5 O( R 若小孩已到能說話的年齡,他們開始發問,若此時有大人每日在他身邊回答他們的問題,就是大人答不到,和他一起尋求答案,例如為什麼有落葉?大人可與他去圖書館尋求答案。他們的求知慾便得到滿足,他們對事物更好奇,更想知多些,更挑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這就是自發性的學習,因他們想知道答案,這些小孩進入學校,求知慾極強,留心課室的動態,和老師合作,表現出色。$ p6 y: z1 {3 V: K2 _& I6 ~
+ _6 d' x% W- y# Q/ ~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母親若願意留在家裏看顧小孩或只做Part Time 的工作,抽多些時間與小孩在一起,這些孩子在學校表現出色!
" g% `3 h6 v! X. ~6 _' `" [
$ q8 V- d# l5 H5 F# D 根本不用補習,不用「逼」他們,不用擔心他們學業成績不好,他們自己本身極想學習,極想尋求答案。
: P' G* w0 ?% R
7 }( ^) y$ B$ j# D 在北美這塊土地上是快樂無壓力的學習方法,課程設計是根據小孩的年齡來設計,例如﹕五歲有五歲的學習方法,九歲有九歲的小孩的學習方法……等。
5 G' u6 b- g- v% [" T% l
. U% E5 w" [) f/ `. \ 可惜中國的父母喜歡「揠苗助長」,以為早點兒要他們懂寫字,懂計算(四、五歲的小孩要他們像十歲、十五歲,可憐!可笑),不准玩耍,就會前途一片光明。可惜弄巧反拙(我會談小孩子的學習階段和方法),令他們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學習成為一個負累,一個負擔,一個被人罵,被人打的原因。學習使他們失去童年,失去童真,失去玩耍,失去歡樂的時光及機會。5 D( f! a: o2 Y4 M+ M$ d
$ M( o3 b3 E' w1 C
學習成為家庭的衝突,夫婦吵架的導火線,學習成了爭寵、成了痛苦的經歷。加上有些父母吹毛求疵,視「分數」是最重要的,令小孩蒙受「壓力」。小小的孩子,為學業擔驚受怕。背上一大個大包袱。憂鬱得活像一個小老人,何必?1 h! V9 b. \$ V& j; n
# D+ M2 l) {: p, `% e+ I0 ~ 其實小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learn through play--在遊戲中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小孩學習最快,記憶最深(下次談)。 讓小孩做回快樂的小孩吧!讓小孩在北美快樂地無壓力的學習吧!何必還要將香港那套極劣的教學方法,補習風氣帶來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