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于雷 : }+ Z" z$ d6 V5 A
Gap Student,是加拿大教育界人士对16岁左右抵加移民学生的称谓。中文可以译作“断层学生”。这些学生来加后便要进入开始选科的10年级,由于加拿大与原居地的教育体系,在授课语言、学科选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的差异。所以,移民学生在两地教育系统接轨时都会出现断层现象,从而令他们成为移民家庭中最为负累的一群。而加拿大的公立学校往往不能完全照顾这些移民学生,于是,针对这一群体的私立学校便应运而生了。到底是上公校好?还是选私校好呢?许多移民家长仍是十分彷徨。 # M8 G8 u6 R3 w0 n, |
* L; N0 h4 a0 H6 A8 s
难为天下父母心
& U" ]! |6 c0 Z; }% y- @
" d9 ?. G" T" iDaisy和David,同样是两年前随父母从北京来加的移民学生,而且他们在北京时也是中学同班同学。移民加拿大时,他们同是17岁,按加拿大的学制进入11年级。 9 T5 V5 ?7 |) [ ?$ x/ {, T. D4 T6 _
' r% f! Z. o, vDaisy的父母本在中国有着薪优粮厚的稳定工作,被称为“打工皇帝”的“金领一族”。2000年,他们下定决心移民加拿大,主要是为了孩子,希望Daisy能够进入世界一流的加拿大公立中学完成高中课程。
, v2 D5 D$ t2 J# Z6 W$ e: s
! Z) o5 m2 O5 s# N+ l$ O( P
- t. J& V/ }* i/ B
华裔家长望子成龙心切5 s) {. x# H3 L- ^6 [
$ M* t) e5 O" E; y* H7 V8 B1 N“当时想得很简单,加拿大的教育体系良好,而且移民可以享受免费公立教育,就算我们牺牲一点也值得。”Daisy妈妈对记者说,“不过,人算不如天算。移民手续一办就是六、七年,到我们正式登陆时,女儿已经17岁了。”
. u$ e h+ W! u9 v- q1 C( ^! u
/ a6 p3 ~" w4 U8 M虽然好不容易才得到加拿大的移民身份,但这张迟来的移民纸却打乱了他们的家庭计划。“几年前,我们已不指望加拿大能批准我们的移民申请,所以,女儿一早便以国际学生的身份申请位于维多利亚的私校圣·迈克尔中学(St. Michaels University School)。”Daisy妈妈说,“女儿中学的录取通知书与移民纸几乎是同时收到的。”她说,当时一家人仍然希望女儿可以上公立学校,甚至已经在卑诗大学附近找房子,准备让Daisy上公立名校大学山中学(University Hill Secondary School)。
( z0 ^" ]6 V; Y# J% {
( j- o% ~6 |# ~" ~8 P4 y5 X“不过,有人提醒我们,虽然住在学校所属地区,但移民学生未必可以马上进入U Hill,”Daisy妈妈表示,当时不少朋友都说,由于太多人想进名校,所以头一、两个学期可能会先被分配到其他学校,尤其是ESL学生。
y+ t8 f7 O7 h
3 I2 c J6 v# i% `$ k6 R由于只剩下两年的中学时间,Daisy妈妈觉得女儿已经浪费不起了,于是,她打消了送女儿入读公立名校的念头,下定决心陪Daisy到维多利亚上圣·迈克尔中学。
5 T( i) d E1 b' Z V. F( A! F, ~+ V% g0 G: s% [& X
也许是英语基础好,也许是自身努力,也许是天资聪颖,Daisy以中上的成绩完成了所有高中课程,并已经获取多伦多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今年9月便开始大学生涯了。Daisy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
/ _; u- ~* y7 F$ e* x2 V0 U7 ?- Q& E% B7 y, i8 e0 X7 y
Daisy在北京时的同班同学David,与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David的父亲朱先生是个成功的商人,其家境优于Daisy,完全有能力送David上任何一间私立名校。
6 b( Z2 J- ]( }
6 U0 M6 @9 N) G D% f但朱太太认为,加拿大投入在公立教育系统中的财力物力占政府财政预算很大比例,对比起私立学校,公立学校的优势更多。她觉得,自己虽是新移民,但也是加拿大的纳税人,应该有权力去享受这里的公立教育服务。 3 L7 r, _; |! {. u3 G' J
% w( b- }! m% ^1 k4 m( L( e1 k# R/ |于是,朱太太坚持让David上公立学校。不过,David被编入了ESL班,两年下来,他还未脱离ESL的“苦海”。眼睁睁在看着昔日的同窗即将入读大学,自己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中学学业,David一家十分苦恼,后悔当初没有让儿子去读私校。
7 W* ~! q( L4 a# s( r7 I& }, R" w7 t& V* k- r y( k
公立学校资源充足 # T" M0 B1 X3 q6 ~
9 }8 Y% ~/ k- k, m, l" L) q6 Z到底新移民学生是上公校好,还是选私校好?我们带着此一问题,请教了资深教育工作者朱婉瑶。 * D2 y, b2 ]. ~, y. C$ _( ^
9 s5 n0 p) p' w8 K
朱婉瑶,曾任公立小学、中学教师,代理校长,拥有校监资格;后担任安省教育厅教育专员,专责函授的中学学分课程并颁发中学文凭;也曾从事3年的私立中学教育。她对加拿大的公立及私立中学的优劣长短了如指掌。
# T2 I7 g, r7 D$ `( _9 s+ G/ p9 a1 b$ S; V
“公立中学的资源和综合素质肯定优于私立中学。不论是从教育经费、师资力量还是从教学硬件上来说,两者都有很大的差距。”朱婉瑶指出,首先在经费方面,各级政府每年在教育上投放的财政预算十分庞大,这是加拿大拥有高水平公立教育的基本保证。
: v: [# \ K r/ h6 T
2 k. ^/ L& P0 O$ J- w据了解,加拿大政府每年拨给公立高中的教育经费是4.11亿加元,强大的经济后盾,让公立高中不必为生计和生源担忧,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教学质量、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上。 - n1 B' y X, e, X4 T. M
. d' Y( w- \8 q$ O1 {
“其次是公立学校的师资力量是私立中学无法比拟的。”朱婉瑶指,许多人误以为私校教师的人工普遍高于公校,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个从师范毕业进入公校的教师,薪金绝对比到私校的同行高。即使是老牌私立名校的教师,工资也与普通公校的教师处于同一水平。”
0 j1 S; z m6 v
7 n; |9 q' A6 Q) E朱婉瑶表示并非说私校就没有好教员,但一般有志于投身教师行业的,第一选择都会是公立学校。“除了起薪点高之外,公校教师福利有工会保障,每年自动获得加薪,而且,公立教育体系庞大,发展空间较大,加上进入省教育厅的官员都需要公校的背景。”她说,高素质的好教师几乎都被公立学校招揽了,“由于教育资金的充足,公立学校能够提供优越的待遇聘用最好的教师。这是公校另一明显的优势。” - L8 r' P. s* F# U1 V/ V' _+ k
6 D( g3 ^! f4 U) J, b! p
据悉,一个拥有10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年薪可达到7.5万加元。 . g& N5 h8 u% }1 F# n! x
0 m# a6 [$ w# [+ a' _/ c“在课程上有优秀的教师,而在实践中,公立中学给学生们提供了最好的硬件设施。”朱婉瑶补充说。
9 T$ Y1 d9 }; _4 p4 i' B
# z& e" B; r* B! ]/ c据悉,安省汉密尔顿市的一所公立中学,专门为学生们建造了一个车房并提供真实的汽车给学生学习拆卸;另外,还提供建造真实建筑的材料和地方,让学生亲身实践建筑学的原理,而这些在私立学校,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2 ^0 e5 ~ W" D/ a$ }* c; f/ Q4 P0 m
公校成绩不佳之因
5 h5 F2 W- e6 o% c" ?/ q1 P0 X8 m( F
; x% Q8 e8 U* z+ w& Y, G0 u G上月,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公布2007/2008年度卑诗省中学成绩单。结果显示,排在前10名的中学均為私校。而打进头20名内的公校却只有一间。
8 U( l9 G Y& n O9 e% V. ^- i4 a' w
对于公立学校成绩普遍差强人意,列治文学务委员区泽光认为主要是学生来源所造成的。加拿大实行的是平等的普及教育,公校有责任接收学区内的所有学生,这就令同一班学生中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为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难度。而私校,由于有入学考试,同一班的学生在同一水平上,老师可以有针对地进行施教,学生成绩提高也会较快。公立学校也可以培养出优于私校的尖子学生,但由于公校学生的差距较大,所以,平均下来,在排名榜上往往逊于部分私校。
3 G$ l8 S( h0 R0 O, c ] k4 K9 l( n5 `) l) v- z
“学生的家庭环境也是公校排名不佳的原因之一,”朱婉瑶指出,有些公校学生父母收入低,经常是为生计而奔波,子女与父母见面的机会都不多,有些父母甚至连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而需要政府照顾。“公校在照顾这些学生方面花了不少精力。”
5 D- y" {0 _( X J
) K' G b2 Q; h$ J! W, e公校未满足学生要求 + ^8 a0 F2 V6 V# \4 X3 T' }8 K
: o( ?- _/ E$ z- c" Q0 w: H不论是从教育经费、师资力量还是从教学硬件上来说,公校都优胜于私校,那为什么近年来出现公校学生减少,私校学生反而增加的现象呢?
/ O: E n% k3 _8 Q7 P1 s0 q1 ?9 z7 E( U0 S. b T
朱婉瑶认为,家长选择私立学校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对公校系统不满意;有的是希望孩子在一种父母欣赏和认同的特殊教育方法中成长;有的是因为孩子有特别的天分和需要,是普通公校无法提供的。
3 e- a6 ]: R2 j3 l) z0 D# O8 f; b# @% Z" I7 X; u0 Y" c# [
菲莎研究所访问了安省919个子女入读私校的家庭,结果显示,高达94%的受访者承认,选择私校是因为对公校教育感到失望,而其中的75%更称那是他们放弃公校的重要原因;选读私校的其余因素为教师投入度、学业质素。
9 \7 N1 m4 _/ B# C: j& y; D& C6 v% {4 v5 x$ y
“对于移民学生来说,情况更为严重。”朱婉瑶表示,目前的公校系统并不能满足移民学生的特殊要求。提到David的案例,朱婉瑶透露,这样的情况她碰到不少。过去在一间中学担任ESL老师时,她曾遇到一位香港来的移民学生,他在香港中学汇考中英语已经合格了,但来加后却被编在从ABC学起的 ESL(一)班,这位学生十分沮丧。朱婉瑶了解情况后向校长据理力争,将他调至ESL(四)班。结果,两年后,他顺利进入约克大学,还拿到奖学金。
) d5 Q, C% _ f H6 R4 ~# H- w* k3 k6 z0 i
“教育就是要帮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朱婉瑶指出,如果这位香港移民学生一直呆在ESL(一)班,可能会失去信心,甚至放弃进大学的努力。“显然,全加的公校都未能完全帮助移民学生,尤其是‘断层学生’。” & C$ f& i2 J# x# _
( k4 A2 X6 a! U0 a7 D
“原因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对移民学生的背景不明白,也不愿意去了解,即使了解后也不愿意去帮他们。”朱婉瑶认为,这是某些人怕移民学生的成绩上来后,会抢了一些人的风头和资源。# C- I8 @) N/ P
% E! \! u9 y4 m. g' b5 @" [" E* p$ D, d私校补公校之不足 ) {* ?/ i3 i7 {% W0 X( P O8 k
/ q3 x# v1 v. {# `) H1 K9 b
资深教育工作者、教育心理学博士卢群毅对记者说,其实不少人对本地的私立学校了解并不多,甚至存有误解。“加拿大的私立学校并不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她介绍说,本地私校大概分为三类,一是传统的贵族学校,这些学校一般历史悠久,要求较高,不愁生源;二是教会或宗教组织学校,由于公校不允许宣扬宗教,所以不少宗教举办学校,弘扬教义,这类学校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三是新兴的商业学校,这些学校大多以帮助学生升学为目的。 ) m0 ?2 @+ K: R
1 A; t- r( E# F6 x
根据卑诗省独立学校联会(B. C.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School Association)的资料,卑诗省内总共有360所私立中小学校,其中专以升学为主的学校,大约只有20所,其余逾八成都属教会或其它宗教兴办学校,过去几年当中,私校人数成长,也都集中这些教会类学校,而且多半是来自于“内部增长”,也就是家里只要有一名子女念私校,基于学费优惠等因素,等他的弟妹也届入学年龄时,家长多会送往同校就读,反而公校学生中途转入私校的情况并不少见。
0 K" w9 n2 d9 O" G5 O. \: W/ D) T% Z0 E, v+ e1 Z/ b: V- L. x
卢群毅认为私立学校具有其独特性,是公立学校的补充。“私校弥补了公校弹性不足的弱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有利于移民学生尽快完成ESL课程。 * E5 Q1 j2 n* G; K" {6 p
6 B. ] Y5 U2 t( n* U
私校发展问题多多
9 g$ Y7 X7 ^$ ^$ ]% Y
& u5 A& y0 L) C" ~+ d8 K不过,由于过去曾屡次发生事情,私立学校的管理一向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 l# S5 ?( E$ P1 X2 K0 {3 {; J. N' V( x7 ^# V# X9 {
卢群毅认为,本地的私立学校大部分都是好的,教育质量也有保证,但也有一些私校以赢利为目的,学生成绩单的水分较多。以致有在这些学校高分毕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才发觉自己的成绩原来并不是想像那样好,功课也十分吃力,有学生更因多门功课不合格而被勒令退学。
0 V# I @9 t$ ^/ o/ a
' n3 B% |6 M6 u4 ^9 Q% o% E9 R& |“当教育成为一种商品的时候,就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了。”卢群毅认为,在私立学校补充不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公校的改革,让公立教育体系适应学生的需要。
: R9 g+ k' o9 F, _5 z4 v$ @% L- Z
5 B$ c' B6 b& O) j朱婉瑶也认为,为移民学生提供所需教育服务是政府、教育厅、教育局和学校责无旁贷的职责。当局应该采取更有效和开放的措施帮助新移民学生,尤其是“断层学生”。 ( `& Y* @* T0 r. k: K% O3 K# t( a8 i
, @1 ]- A0 D5 L1 W: V对于是上公校还是私校好,卢群毅认为要视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有些小孩适合公校,有些小孩则适合私校。比如有些纪律很差的孩子,从公校转到私校,在私校里得到老师严格的管教,之后孩子有很大的转变。当然在这过程中,家长一直很配合,所以说,无论孩子上公校还是私校,都离不开家长的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