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作者应该是新加坡人,因此文章中的”我国“指的是新加坡! Z. J: A0 P9 t& E" [% H3 o6 j
4 k1 N& c5 ^; `! V8 @. U; k
黄连·黄疸病·黄学文 6 b7 c M( ~. X2 Z
- l7 ~' ?/ q$ G% u6 G8 q 作者:何乃强. i7 [; P. ~8 C& `. x+ A) i9 o9 e
- O; ^2 z1 ~, k5 R 有"新加坡儿科之父"称誉的黄学文教授,于去年12月28日病逝,享年85岁。2 W. c: ~ O3 y7 O; E. m/ S
黄教授是新加坡第一个儿科医生,然而,本地许多人对他的印象,却是因"黄连
* E! O0 x* _6 W. m4 _! X' C2 t事件"引起。
$ ?; Y! e2 s7 n5 D) D' m; {1 a2 U! P! T% Z% \
早年,黄教授研究发现某些中草药会引发黄疸病。新闻报道中,他说"吃中5 e2 \* c& f) `$ K1 U
药就像吃草"的一句话,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人威胁以暴力和索命来报复他的"- \! p: ]) X3 H) I9 B
说话不当"!9 E1 O0 R- h1 b; y0 u8 Q( W0 ^
$ Q6 R' n( P3 ?$ s 我想从医学的观点看这个问题。+ g, n- S8 O8 L' n' |# {
: y8 A2 {! h6 O% U5 K. O) ?+ e 草本植物作为医疗用途
+ z+ \1 z. z% {4 o0 j3 j/ S* m$ p5 P9 c# P- Q4 [+ o4 p0 B/ S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如中国、埃及、希腊、印度、墨西哥、埃塞俄比亚、古. K/ | Y# k( a z# ~0 f+ i9 h
巴、土耳其等,都常用草本植物作为医疗用途。严格来说,这是"传统药物"、"
% Y* ^ F4 s+ y0 L( S" M草本药物",不能只算是中药。
+ }2 V; J5 `4 J% o( v u* h. I8 R& g' l0 V" R2 w& a8 y: R' [
希腊医学的经典人物,如Hipocrates(460-377 BC)、Galen(129-199 AD)、
2 i8 Y' V# T& M. _) m- |& r8 Z7 m3 cDioscorides(40-90 AD),就以草本药物疗病。
. k& y5 ]) W/ g
& Q. W! T) M# ^ 中国的西汉年代(206BC-24AD),有一部《神农本草经》,记录了365种药物" T/ A* e- T a1 ~# h
的药理学。明朝的李时珍(1518-93)记录近两千种(1892)药用植物和一万张处方。
+ ^$ B3 ~( W9 C6 s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是花了38年完成,可惜该书面世时李时珍已经去世三年。3 z% w" ~+ t5 k5 n$ A
# E+ K8 E9 M; B o& _; B1 K! } 其实医药没有中西或中外之分,只有现代与传统之别。更无优劣强弱,一如
z9 m2 L) n. z: d9 n5 X/ L黑白猫论,无论是什么药,能够治好疾病的药都是好药。因此论者也无需存有本5 ` u# P' J1 ]; B
位主义,门户之见。
# R4 h/ X6 Q( P" c& ]' T1 S) u
8 q. h/ V- t4 E, X' c 另外,草本药物并非传统医学所"专有"。目前现代医学所常用的药物,其实
% r4 ? b& ?) z i4 q! K有数百种都是来自花草根莖果实树叶。0 M, P2 p$ v: O6 q( {
# x8 r# {& J; s% f% l! z
举例来说,治疗心脏病的洋地黄(digitalis),是来自毛地黄叶子2 t6 p5 B% i n9 K- I4 Y
(foxglove);镇痛的吗啡是来自甖粟果;以前治疗高血压的利血平7 B' X4 [* y! U& Q
(reserpine),是来自印度萝芙木(蛇根木);治疗抑郁症的St John wort是
) \/ ~6 r7 s k, H贯叶连翘;治疗肿瘤药物之一的长春新碱(vincristine),是来自长春花属的植
' n+ S$ P! u* D8 z- \物玉黍螺 periwinkle。
4 X2 E" C; c; R; c6 r- W- C! i8 Q# H/ q2 K# N' N
其他驱虫、化痰、痛风、痢疾、疟疾、麻醉药、止咳、轻泻等等药物,都是
% {- V5 B8 l" }% `$ q1 i. C来自植物。连上世纪最伟大发现——青霉素(盘尼西林),以及链霉素,也是来* {( V2 V! [) @3 C5 @ L
自比草还不如的霉菌。
' K. m% }( r; A8 A3 F/ k8 I; X; s. L; G8 [
故此,说我们吃药如吃树叶、草根、霉菌,是相当符合一般事实的。
' B0 J+ V6 S! ]) p" Q& `* B
4 C% }1 t$ ~. O 新生婴儿、黄疸与黄连
: B. ]; B( B' F5 V* ?3 D) B7 x. S. [) [& k. |& ?
新生婴儿黄疸病,是我国新生儿常见疾病,患者多数是华籍婴儿。亚洲或东' U/ S$ K J) \4 j7 b4 v
方的婴儿,也有比较多新生婴儿黄疸病病例。0 C3 A2 w: h3 W; C
! a2 l2 Y+ J% D* R3 |( z5 j 中国国内有使用草本植物或药草来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有茵陈
; S# |/ ~- r C(Oriental wormwood或Artemisia )。4 C/ B/ o3 k! G, r# N3 J
9 l! g& @1 |$ l0 C7 A& \
其次是黄连(goldthread rhizome或Coptis chinesis),是毛茛科植物黄8 A: m7 w; w' |& O. Q$ d# e
连的根茎。还有大黄(rhubarb或Rheum officinale)、黄芩(skullcap root或 G1 q4 R/ f5 I' C i
Scutellaria),以及甘草(licorice或glycyrrhiza)。
' h: `1 v9 c ~ c8 i* J( N. D( ^# s! l) `
在香港和新加坡,黄连也叫川连,是常用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病的传统药物。
) Q: ^6 g( M" I) o/ r' y; A u0 k黄连含小檗碱,又称黄连素(berberine)。根据文献,中国并非每家医院都使
8 k r. ~& M, C/ Z5 |2 F% H* L用黄连治疗新生儿黄疸。
8 K) M" Z) \( {' W! |" d) m2 z3 B* W- v' g, n; q
新加坡的新生婴儿黄疸病情形比较特殊:坏就坏在很多新生婴儿黄疸病是因
3 ^ T" ?( _9 o. ]* i4 z为有了先天G6PD酶素缺乏症。他们的先辈多来自中国南方的人如广东、福建等省 ]; x9 X* s% ~. z
份。那些地区患有G6PD酶素缺乏症的人很多,他们把遗传基因也传了给婴儿。: T5 z" d1 x3 A, }0 Z
$ J! R# M# d, F9 @9 B m2 a# z
(中国北方的人以及日本人,几乎没人患有G6PD酶素缺乏症,说明病症也因
2 t% E2 l/ }: X6 R8 w. r! b2 p2 @8 Y地区、人种而异)。
* V3 x4 U. ?+ E* D3 @4 @- m8 c
% R" P d9 l" x5 R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黄学文教授就发现G6PD酶素缺乏症,以及所诱发的新生
* p4 @2 z6 M5 N8 X; E7 _婴儿黄疸病这两者的关系。很不幸的,若是让有G6PD酶素缺乏症的婴儿服用黄连,1 h* {" j Y( i/ y- I
它所含的小檗碱或黄连素会引起严重急性溶血及黄疸,破坏脑细胞,甚至导致可
" v) [' T( S# m5 V8 {$ j以致命的脑核黄(kernicterus)。0 u8 s6 Y( _ a
/ \; n! V$ x3 w5 E
侥幸活下来的婴儿也后患无穷,以至失聪、痉挛、动作失调、产生智力障碍
, j, h+ K) v2 s9 m3 \等等。
0 z& u ~; `. r& F8 ]* ^& L
" A. o+ k8 s* O" Q 黄疸病以及脑核黄,曾是当年新加坡十分严峻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就! x& y$ t' P9 j3 D* s
是把研究报告提呈给政府,管制黄连售买,令民间不得轻易获取它来自行治疗婴% j# E$ v* R5 Z. ]
儿黄疸。另外,政府也得引进G6PD酶素的筛查。
- G# G: a' c' O/ }( |/ E0 |2 ?8 l# n- @
积极医学保健教育与宣传教育后,这一连串措施取得了效果。在过去二三十
3 n1 [+ a0 A0 x年来,脑核黄以及其他黄疸病并发几乎在我国绝迹。
4 K1 l2 N& o1 ~1 ^) G% F: [4 ?1 Z2 L6 i) @6 M+ h- ~/ A
试想,若不是有这样当机立断的措施,我国又不知有多少孩子终生深受其害,( i2 n* x* }& n: A, ?2 r5 Q
甚至更要花上多少人力财力,去建立更多的康复中心、痉挛学校、聋人学校等了。
: x$ y8 F9 g% `" Q1 ?http://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0/zhongyi2182.tx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