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11月PPI“超预期”大跳水 通缩已近在眼前9 v! P9 c* g& y1 a4 |6 L
经济增速看起来正以惊人的速度下滑。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数据仅为2%,创下了31个月来的新低。
$ R P% Y0 J6 E) ?( ^) g7 M4 i% G2 O- Z9 G( K
经济增速看起来正以惊人的速度下滑。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数据仅为2%,创下了31个月来的新低。 9 N# b3 @2 D. g0 I2 {! e+ I0 t& o
% m5 o0 G$ L5 Q& a( y7 l2 n
6 J0 p, l# ^$ y% q$ _7 P: c
5 ?1 k1 R9 ], A
* y9 G' ^& T; U8 L6 d6 F. Y 这一直接代表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的数据要远低于市场此前的预期。不少经济学家在看到数据后纷纷表示,形势非常严峻,中国陷入通缩风险的速度非常之快。
, ~( S* {2 v* O [6 R, z3 @" F# Z2 |" ?+ h
机构集体“失算”0 T3 L' q$ R T' H( p, n) v
" M) p' C E8 ^# t, ?
事实上,市场对于最新的PPI数据早有悲观预期,但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然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所有的机构也都在本月罕见的“失算”。/ ^0 N0 S$ @+ D* W; }2 I/ R; D/ n
: u& b6 D9 t8 I( x* M1 n8 M 此前绝大部分的权威机构都认为PPI数据将回落至4%~5%的水平。即便是最为大胆的兴业银行,也仅是猜测PPI约回落到3%。
/ p" A N! P+ K2 d0 A: v
1 N1 L) ?3 P& X1 ? 毕竟,就在三个月前的8月份,PPI增速同比还曾创下了10.1%这一12年新高,此后的9月份和10月份,PPI虽然分别回落至9.1%和6.6%,但回落速度并不“吓人”。- P3 L+ K! i2 b' d$ V B% L
0 ]# f7 h# y) B1 h
11月份PPI数据与8月份高点之间的降幅之猛甚至已经超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开始、在为期6年的通货紧缩期,PPI最高点与三个月后的相对高点的最大降幅不过2.6个百分点。7 b, B) |; S$ T9 {. I7 Q7 P; Z
# N/ i0 V3 ]7 e v& |6 ?
“下降速度超乎预期,这已是明显的通缩信号。”国元证券首席分析师刘勘针对最新的PPI数据如是说。
" L: ]4 B4 ~" B# { i
% h* _+ c! j! h- G “客户不能按时提货”& H% r: p+ K f5 w/ o' e) ]
; z) D2 ?$ E9 g0 s% v. A& y' i3 { 不少分析师都指出,金融危机影响之下,工业内外需求显著减弱,是本月PPI超预期下降的主要原因。这并不难理解,由于国内消费和出口形势都不甚理想,不少企业已经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工业品原材料需求下降,出厂价格自然高不了。
4 `' C. }: W5 D
; N5 P. s1 S8 i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月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了19.4%。其中,铝下降11%,铜下降32.3%,铅下降37.5%,锌下降43.0%。5 m( z9 \9 p# l: {
! ?( }/ z; b3 E% _4 ?" v+ C1 O& P/ |0 I
“另外,前段时间一直处于高位的煤炭价格在10月以后也出现明显松动。”华宝信托宏观经济分析师聂文指出。: K5 {6 z) l C) d
( t8 I; ^# g# E 和前几个月情形迥异的是,本月构成PPI的各分项数据均出现增速放缓,甚至下跌。其中,原油价格的由升转跌和钢材价格涨幅的大幅回落是生产者价格指数增速大幅减慢的“罪魁祸首”。1 [, z: ?# y- ^# J
$ \! t0 {" y3 u
数据显示,11月份原油出厂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14.7%,而10月份该价格则增长了11.3%。
7 ^8 w$ h* L" I* x% k; D0 z7 C$ v; d0 `, E' h# w4 a$ {8 Y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新客户难找,而是近半已经订了货的客户都不能按时提货。”一位钢材经销商昨日告诉早报记者,不少房地产企业的停工已经严重影响了钢材市场需求。6 }7 Q- P; @7 G2 m; m# R' k* o
' _: K9 P! s/ p! n( u 作为直接从厂商提货的钢材现货商更是着急,由于他们的交易往往靠融资完成,因此钢价的持续下跌已经让他们损失惨重,不少甚至“快熬不过去了”。9 L. f9 W0 c, _2 ~# N- d
+ F+ i6 s: H6 X2 S# G( h
除了需求的原因外,《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昨日指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回调亦是引领PPI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 M R$ c& T. \! j! \; P- q4 T/ g6 K% }
“CPI可能超预期下降”' S7 K0 Z+ ^. f" I* `7 S2 ?
5 d1 \$ b7 f! \( f8 m
作为代表通胀水平的CPI数据先行指标——PPI的下降,引发市场对我国通胀压力还将下行的普遍预期。8 b: ?5 D( x7 s# |9 o. [
8 f, F# B5 g: _" [, g 显见的事实是,受政府管制的成品油出厂价格在本月回落幅度相对略小。但由于即将进行的燃油税改革,油价下降已经不可避免,这会对后续PPI走势造成新的压力。不少机构昨日纷纷表示,PPI最快12月份就会进入负增长。. z p& _% D p9 e& Z5 @) g0 ~ _) r
8 d# j% A, I9 h+ v4 |* K 聂文进一步指出,“如果资源、能源价格关系理顺的话,PPI的增速应该是负值,因为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已大幅回落。预计燃油税改革以后,明年的PPI增速在-3%到-5%之间。”
6 @ w, Q6 d" c' L
) H7 z3 T, i' T3 C 按照既定安排,国家统计局将于今日公布CPI数据,市场原先普遍预计CPI将在2.8%的水平,但昨日PPI数据公布后,不少机构已经改口称“CPI可能也会超预期下降。”
1 u2 m6 w" k! C( Z- W
# z* H f" T! G; `* a& X+ [5 j 此前的三个月,虽然我国CPI数据依然高于4%的警戒线,但如果看环比数据,8月份开始我国CPI便出现了负增长,9月份持平,10月份再度负增长。
; u6 `% Q4 F. _/ u. Q, I; }! Y* N
不过亦有不同观点。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张涛前日便旗帜鲜明地提醒说,当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中国在未来6-12个月可能会重新出现通货膨胀压力。
( _: e- U* q" @- h
* T. _4 J Y! @( m r4 j9 u/ [ 而此前已经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或许也会有力地刺激需求,根据兴业银行提供的数据,预计4万亿元方案将提高GDP1.2到1.4个百分点。随之而来的大量需求,预计将能改变当前商品价格大幅下降的态势。
1 `! ~" R' H; T! P. J. k, G: w# s3 `% s: T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还有学者提醒说,考虑到中国始终没有改变实际负利率的现实,这或许会成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障碍。
0 n; f3 Q( Q8 m1 ]7 Z! W5 [' s5 v& v" X$ |/ K
“看来还得降息,12月底以前降息的可能性很大。”刘勘说。
, z5 t1 m4 m3 g: \6 K3 G/ l( m( X B2 W4 t
项目 11月 10月 9月
) U* k, l, a0 n% |+ l3 A# U8 z: s5 n$ N4 i8 q; i
PPI 2.0 6.6 9.1* b6 I6 G* m7 u @( a1 N
1 o4 F! X* ]9 `' ~0 n* n7 O5 S 原材料、+ f9 ]' ?5 o& ~/ V1 O
( @. B6 [* z2 o; ^ 燃料、动力 4.7 11.0 14.0- d z( w8 `0 x3 ~" U# P7 g
2 ]1 d7 R5 U; o) w& q6 i A
食品类 3.3 5.4 6.86 a2 o0 ]- ]1 T* h
' V3 {% ]+ A, D1 H" o' s 衣着类 2.3 2.6 2.1$ [& Q; i+ N1 c* C6 n
$ F2 R5 \3 y& ^ 耐用消费品 -0.5 -0.4 -0.4
% g4 m$ S7 m- l- B: n+ R
) f6 V* {2 X# g9 p 原油 -14.7 11.3 25.6
/ R' M# A; ?/ x! C4 l( n! j! N1 p) M3 n
汽油 19.7 31.7 32.11 o- K9 U6 u6 T, c
% W: n/ i3 e5 \4 i9 R6 _& F5 t8 w4 A/ ?/ n
柴油 7.9 19.5 22.3$ ?' V% e5 k! a9 H
+ T8 g* F2 n3 v6 g8 W& l& R" P
煤油 22.3 36.3 35.5
4 V7 r* g, Q F1 |3 W4 }; h8 R2 n& w% [$ w
原煤 31.6 40.6 40.13 R! Z0 s" `; k
+ M( o/ @- R0 l7 n( a' C 普通大型钢材 7.7 22.3 34.1
% E/ Q6 n( J& c4 m2 l; H) Z$ S6 M; Y( w7 Q' @
9-11月份PPI分类产品价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