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01|回复: 1

爱国教育英雄篇一——黄继光

[复制链接]
鲜花(18) 鸡蛋(0)
发表于 2005-4-5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电影《上甘岭》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上甘岭精神曾感染和鼓舞了新中国几代人。在那场残酷的战役中,志愿军涌现出众多的英雄,黄继光又是两名特级英雄中的一位。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他扑向敌人地堡,用血肉之躯堵住机枪射孔,奏响了一曲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赞歌。* S- w$ X6 R* n& m; r( B4 K
, K  r4 F  d  m$ U* o: Q
    生平
. @! f! s: m' q# a) p
# q: F  Y) N; I; y+ A* S    ■志愿军在中江县征集新兵,黄继光 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因身材较矮 开始未被选中
! ]' L$ b% H5 M+ k8 z* w/ H$ T) M, u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 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主动请战。9 q6 o: {/ e- ?  `7 U
! R8 w5 `$ R3 L. i9 j6 w
    ■弹药用光了,他毅然用胸膛堵住敌 人枪眼。其壮举赢得抗美援朝最高 荣誉——特级英雄
( q& B( }2 L/ A# I" W' y  u
% x9 }- ]3 F% l. O5 c2 g" @9 O9 C6 z" s% r      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N8 U4 A0 j0 d5 N

0 m5 D) @& u/ J! P- c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A( J1 L9 A* ?& E5 W. G5 p; a

& v2 o# i/ F5 Q6 b% P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还加入了共青团。3 _8 h! R4 r" s* Y

8 c3 Q" n# }* d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f- w$ O# {4 M& q0 y- D0 D: ?- Y/ F3 f3 d7 d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正式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A* g7 |6 c" k. O6 W
' C9 P. R( u* d! ?8 u& H1 J
    背景
& P/ b- v4 Z& P1 B, F
  w" A" p2 x# A: J% j    ■上甘岭战役的火力密度在战争史 上是空前的;志愿军获“朝鲜英雄” 称号的12人中,上甘岭占4人—— 黄继光、邱少云、胡修道、孙占元
& ?+ R# [, H) N' N
% F* ]  i! G: k( ~- z' e    ■一些西方军事家认为,只有弄清楚 上甘岭防线为何突不破,才能真正 了解中国军队
' A0 G( ?* y7 X& j" M* _* h
1 {) t: H% a: c# ]5 o# u7 z# S      空前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在当时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
. |% y; ~) f5 x6 }  \% `
$ A1 R4 d$ l7 M' T& M$ c  M      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航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志愿军也陆续投入兵力4万余人,发射炮弹40万发。阵地上草木荡然无存,岩石构成的山头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3 o( n2 e9 B7 L( Z; N: N) R
  F9 l9 r5 k, K0 c3 a6 u
      在这样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火海弹雨中,志愿军能够打退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主要原因在于有无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 [7 ~4 V3 N' R7 i7 Y9 e, v; B
9 x% h- N* w- z. ~: J9 |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战争中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12人当中,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就有4人,他们是黄继光、邱少云、胡修道、孙占元;此外,还有数以千计的功臣和英雄集体。在这种氛围中,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时刻激励和感染着参战的同志们,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
2 q$ B# X" G& |# o/ |1 m* Y$ R& J. J% e( i8 D8 C
      黄继光虽然入伍仅一年多,但在党组织的教育以及老战士们的言传身教下,很快学到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及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一名优秀战士。关键时刻他能舍身堵枪眼,正是人民军队培养和党教育的结果。一些西方军事家认为,只有弄清楚上甘岭防线为何突不破,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军队。五十多年来,“上甘岭”一词已成为我军英勇顽强的代名词,上甘岭精神永远值得发扬光大!
9 z7 L6 }' U  O: L$ X2 }/ Z, e0 O- N. g0 y8 Q7 d  Q
    故事
8 u; Q% R4 F: P$ B, n3 i( X$ `. c+ k& F9 ^
    ■由于黄继光工作出色,人又机灵, 营长点名调他到营部当通讯员
* q$ \: A7 }3 W7 x; p  \+ Z8 \# c$ Q
    ■黄继光扑向敌地堡前,腿已被打 断,身上有七处重伤,身后有一道 十多米长的血印,其惊人的毅力 令人赞叹3 z; d: k. K& e9 X
, @" o# t) I5 |  ^
      在家乡当民兵时,黄继光就曾机智勇敢地抓获过一名逃亡地主,轰动全村。他从参军的第一天起,就要求杀敌立功。他除了干好通讯员工作,还经常到班里向战士们学习手榴弹、手雷、自动步枪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多次受到连长表扬。由于他工作出色,人又机灵,营长点名调黄继光到营部当通讯员。4 }( a; {1 W( N1 T, t1 S

$ `* E5 Z/ P2 Q# r4 A9 v6 k9 ^      在1952年10月19日那个弹雨纷飞的夜晚,黄继光跟随营参谋长指挥六连在上甘岭进行反击。当时,营参谋长和连长、指导员焦急万分,如果天亮前攻不下敌阵地,一夜的战果将付诸东流。在紧要关头,黄继光挺身而出,与连里两名通讯员一起请战。不久,两名战友相继中弹倒下,黄继光也负了伤。当他爬到离敌人中心火力点十余米时,用力扔出了最后一颗手雷,只炸塌了半个地堡,敌人的机枪仍在喷出火舌。黄继光此刻身上已没有任何武器,仍然向前爬去。趴在后面的战友们,借着照明弹的亮光,突然看到了气壮山河的一幕:黄继光摇晃着站起身,张开双臂,向敌机枪射孔扑去……! ^' p4 z4 u- F; S& r8 b* @
& \" O+ }' \: t  _( ]6 k* }
      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十多米长的血印。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6 |8 m; u3 A8 g& {% ?* L# g
9 m0 c: j, P# @$ h7 r# i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黄继光从小 家境贫寒无钱照相,他没有留下 一张照片,牺牲后拍下的照片又 极其惨烈,且面部形象难辨
3 F  l7 D2 L; S4 H. U/ N$ \
6 J0 [% e: K; k5 a1 E    ■如今上甘岭战役留下唯一的有形 纪念物,就是黄继光烈士纪念碑, 这是根据金日成的指示建造的  _& H$ @1 i* m1 }
  q- F! @. r# _9 T' t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黄继光从小家境贫寒,从来没有去照过一次相。牺牲后虽有人拍照过遗体,形象却十分惨烈且面容难辨。在宣传英雄事迹的时候,因找不到一张可用的照片,只好用一幅舍身堵枪眼的素描画来代替。后来,杭州美院的老师们根据黄继光的连长万福来的回忆,经反复琢磨画出了黄继光的正面标准像。上甘岭战役胜利10周年时,雕塑专家根据这张画像铸造了三尊铜像,分别珍藏在部队和中江县的黄继光纪念馆以及他生前所在连俱乐部。
/ `+ T# V  Y" n8 }7 Y( _
  H- \! ^# u# k+ F% [) H      1953年4月,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还请邓芳芝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示了对英雄的敬意。
0 ?6 }. [* W0 q' D* V" g/ K% Q- }
1 k: u; b( d3 r. j: {0 n      战役结束后,中朝两国战士在五圣山主峰背后一块高大的石壁上,刻下了黄继光的名字。如今,上甘岭战役留在阵地上唯一的有形纪念物就是黄继光烈士纪念碑,这是根据金日成的指示建造的。这块大理石纪念碑的旁边,保留着烈士用胸膛堵过的地堡枪眼,周围盛开着美丽的金达莱。
鲜花(53) 鸡蛋(0)
发表于 2005-4-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记得小时候跳皮筋唱的歌: 战斗英雄黄继光,拿起枪杆上战场,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他就光荣地牺牲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8 02:12 , Processed in 0.10272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