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Z) t4 \3 U- {4 ~: n) a K D: @佛说:“现在,我想住在这里,行吗?”迦叶答应了。第二天夜里,佛坐在一株树下,四大天王下来拜佛听法,有光明好像日月一般,迦叶夜里起来,看见光明在佛的身边,对他的弟子道:“这个青年和尚大概也是拜火的罢。”(印度古时拜火教的外道很多)天明去问佛道:“你也是事火的吗?”佛笑道:“不是不是!昨夜四天王下来听法;是他们的身光!”迦叶对弟子说:“年少沙门有大神德,但总不及我道的真正!”他还是这样地自恃。1 W# p# \. A, H+ l& U
& T. _1 _ ]+ j第三第四夜天帝释(即世称玉皇大帝的)大梵天王下来听法,放光更加明亮,可是迦叶终以为自己才是正道。后来迦叶和弟子们要事火的时候,火不能燃,迦叶知道又是那和尚在那里作怪了,就跑去求教他,佛说:“你去!就能燃了。”回去果然一举便燃着,可是燃着永不熄灭了,只得又去讨教,佛说之后,自然便熄。迦叶和弟子砍柴时的时候,斧重不能举,求佛就能举;举后不能放下,求佛就能放下。佛这样的显神通去折服他,可是那倔强自负的迦叶虽也惊其神德,终自以为不及我道的真正。 - n( h$ k! T. p: e, e2 e. l( {" X
那时已是春去夏来的时候了,迦叶请佛在他那里过夏,当供给一切日用的所需。一面吩咐弟子,天天办优美的伙食款待年轻沙门。到明天吃饭时,迦叶自去请佛吃饭,佛说:“你先回去,我随后就来。”迦叶去后,佛以“神足通”一刹那间走到此洲极远的边界上,采取那边所产生的鲜果,盛满一钵,迅速地回来。在迦叶未到之前,佛已经先到了。佛拿满钵的鲜果给迦叶看,问道:“你识得这果子吗?”迦叶道:“未曾见过。”佛说:“这是在此地南边数万里‘阎浮树’上的鲜果,芬芳美味,我于一弹指顷采取得来,你可尝尝看呀!”迦叶心想“他于倏忽之间,往返数万里路,神则神矣,但总不及我道真正。”第三第四天到东西北三州取“庵摩罗果”、“诃梨勒果”和“自然粳米饭”来,迦叶虽然惊奇,终不改其傲慢之态,说不及我道来得真正。过几天佛想要水,泉水就在旁边涌出来;佛要洗衣,就有巨大的洗衣石置于近旁。迦叶见了,惊叹不置!但终不肯舍己从人。其后,世尊入浴,树为垂枝;佛出浴时,水分两侧;迦叶遥见佛溺水中;就和众弟子驾船来救,佛从船底入坐船中,而船不穿漏。$ B" G# Z9 @3 h x
?" T7 ?# s+ `$ D8 B
这样的示现了十八次神通变化,无如那自高性成意志坚强的迦叶,虽心服其神异,但终以为不及自己所修的道法来得真正,并且还以为自己是真得罗汉道呢。佛就呵斥他道:“迦叶!你既不是罗汉,也不是行罗汉道的。实在尚未明道,为何见颜无耻,自称罗汉?自谓得道呀?”迦叶经此一问,不禁毛发悚然;惭愧起来,害怕起来,心里想“这年少沙门,竟会完全晓得我的心念起来。”就哀求道:“圣者既然洞见我心,洞见我病,那么就请大圣摄受我教导我了。”佛道:“你是一百二十岁富有盛名的道长,还有众多弟子跟随,和国王臣民的拥戴,你该慎重地仔细考虑一下才是呀。” 1 l2 k/ f( y8 V M5 L$ n) ^: Y: I; B7 `3 Q9 c1 c; ` }
迦叶唯唯而退。于是召集全体随学弟子,坦白地告诉他们:“这位年少沙门,住此以来,种种的神通变化,已可惊异。而智慧深远、福德广大,尤为我所不及!现在我决定要归投他的座下,做他的弟子,学他的道法了,你们以为怎么样?”大众齐声道:“我们的一知半解,向来全仗老师的教导,现在老师既然从彼修学,我们当然也跟随着就学的。”于是迦叶就和五百众弟子同到佛前说道:“我和众弟子决意归依大圣,惟愿慈悲摄受教化!”世尊当为迦叶等落发开示。大众听佛说法而把向来奉事火神的器皿投于尼连河,尽付东流。他的两个弟弟那提迦叶、伽苏迦叶,居住河的下游,见那些奉祀的器具什物,漂漾波心,顺流而下。不胜诧异,便商议道:“大兄的供具,逐流而下,定是发生了不测事变,或恐被人所害了,我们该火速去省视才好。” 9 c! ^, T8 G# {7 L) t0 c. Z# H3 Y& ?3 p" h4 j* K5 b$ J. L% h$ W: q I
两人商量既定,急忙逆流而上,来到优楼频螺迦叶的所在。只见庭院依旧,而空寂无一人,心里愈加着急,以为是遇害无疑了。两人既反身出外,逢人探问兄长的消息。后来有人告诉他们,你们的哥哥和众徒弟,都已放弃以前的修法,而投在释迦牟尼佛的门下,出家做和尚去了。两人听了,越发惊奇起来,就同到佛所,见他的兄长和弟子,都已成为圆顶方袍的沙门了。两人上前,问讯既毕,急忙问道:“兄长本是万人宗仰的,为何却做人家的徒弟来?”兄道:“我见大雄世尊成就大慈大悲无量福德,唯依佛法,才真能永断生死。我们幸遇到那样福慧具足的大圣人,若再骄慢而不受教,岂不是瞎了眼了吗?”于是两弟也想同兄出家,就先回去,各领二百五十个弟子,同在佛前出家修道,渐渐地都修成了阿罗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