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86|回复: 16

车祸中人受到的伤害

[复制链接]
鲜花(163) 鸡蛋(1)
发表于 2008-1-2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在大家印象中,似乎车祸对的人的伤害基本就是脑袋撞车身上了,车体变形人被挤扁在里头了,或者是碎玻璃乱飞把脸划花了,等等。可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止这么简单,各个汽车厂商一直都在研究,从没间断过。
2 T2 |4 s  M+ h7 k: |6 b$ a. ]9 K" `6 U) l: K. w* A3 y
从牛顿力学定律的角度看,车祸中人的身体会受到很大的冲力。这个冲力的根源在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车祸中人体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而安全带、气囊、车身却在阻挡人体向前的运动。作用在人体上的力会对骨骼、内脏造成严重伤害。但是也是在同时,由于汽车本身的变形(吸收动能)和气囊的作用,又使得这个过程有所减缓,从而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当然了,这个是极其复杂的过程,用牛顿定律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这里只是给出一个大致的概念。
7 c2 O8 p  S3 P0 o8 R* O& D. y
5 L: X* ]) M3 B  n9 v在极端的情况下,比如火车撞了汽车,由于质量差别实在太悬殊,火车司机啥事儿没有,汽车里人全完了。至于说两个汽车相撞,轻的车和重的车谁更吃亏,情况依然复杂,汽车厂商也并没有(可能根本也不愿意)给出确切的定量的结论。只好大家见仁见智。
. P- e  Z" S! y3 l5 N/ w0 O8 O2 z# |# U* q) n6 K5 F2 I
在很多事故尤其是侧撞的事故中,很多人脖子受到了严重伤害。这个是因为,脑袋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身体由于安全带的收紧而停止运动或改变了运动方向。脑袋本身有五斤多重,而脖子不足以承受这种冲力,于是发生颈椎的扭伤。* |/ a+ O7 a* o. V  _$ }$ C4 |
) t: l3 e4 \! d$ k
需要说明的是,人的身体一般是柔软的,不足以对抗比较大的冲力。可是,如果在事故发生前的一秒钟之内,如果司机能够发现事故不可避免,身体就会高度紧张,主要的肌肉会收缩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需要受力的一瞬间,神经控制肌肉出于最紧张状态。紧张的肌肉耐受冲力的能力比松弛的肌肉要强很多倍。而且,如果能够发现事故不可避免,人通常可以移动身体躲避致命打击,而确保性命无碍。可是车里的其他人,尤其是睡觉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没有准备,肌肉松弛,经常发生致命的伤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交通事故中乘客死了,而司机只是吓了一大跳外加皮肉伤。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向主张车内乘客要和司机一样注意前方情况,尽量不要睡觉。6 Y$ E8 ~% W6 K$ u9 V% D2 K, e. J

, B3 y8 o4 z4 I1 S( _. b$ F我有朋友被侧撞,车基本撞毁了,我却说他们幸运。因为车里所有人都看见了一辆卡车从侧面直冲过来,每个人都知道肯定要撞上了。结果是车里没有人受伤。" O6 x7 \+ v- S" ^& ]' S, ]
8 @7 y* q' Q, O* L3 l
还有一种伤害是车辆翻滚,呆在车里的人没事,最多撞破头,而甩出车外的人挂了。这个是因为,如果车辆发生翻滚,车里的乘客或者没系安全带,或者安全带没有起到足够作用,而被甩出车外。我看过人被甩出的录像。这个甩出的过程,并不是人象火箭一样嗖的一下从车里飞出去了,而是在车辆翻滚的过程中,人的身体一半在车里,一半在车外,车滚了四五圈以后,人才完全和车分离。你想象一下,人的身体被车的自重砸个两三下,施瓦辛格也废了。
' y1 I$ p$ A' G: m* E  R" M+ k
所以交通安全部门总是提醒人们,要确保安全带有效,随时系好安全带。8 V6 m- `( x5 h1 t1 Y
1 X+ d8 V( Q# \; C$ S
还有一些车祸伤害比较少见,比如有个哥们把电线杆子撞倒了,电线杆子砸扁了车顶,把哥们砸死了。所以一旦撞了电线杆子,记得缩头。% p$ }& F$ Q( I
$ x3 @! z& ^" q' i
车祸林林总总,根本也没法概括全。反正是安全第一
6 ?/ D4 ]  L% S
5 u( |! i8 s! i$ ]4 g3 I有个比较好的办法平时多多烧香拜佛,再去CAA学防御驾驶(Defensive Driving),关键时候是能保命的
  n8 M! e, ]9 }/ W2 p/ J# h( W
- q9 L9 l3 `% U2 j: I[ 本帖最后由 雲吞 于 2008-1-2 16:11 编辑 ]
Z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zhichi:
鲜花(1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见解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4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原帖由 雲吞 于 2008-1-2 15:44 发表 " B, d' b; c4 f" `2 o% [
在大家印象中,似乎车祸对的人的伤害基本就是脑袋撞车身上了,车体变形人被挤扁在里头了,或者是碎玻璃乱飞把脸划花了,等等。可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止这么简单,各个汽车厂商一直都在研究,从没间断过。9 L8 ~+ ^9 F) Y/ D0 b
* I9 Y9 K! H$ i- n6 x: F* S6 r
所以一旦撞了电线杆子,记得缩头
# L6 d8 l% O3 \. Z
- B) c! }9 Y7 h! j0 [& e
哈哈,都撞了电线杆子,还有空缩头?,估计还纳闷呢4 r) {8 D) y6 C$ Q# O( m
看看这个连接,缩哪都没用了http://news.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48/20030707/class014800003/hwz975387.htm
Z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撞固定物是最可怕的。因为固定物往往刚性很强,根本不吸能。美国车祸死亡过半都是撞树死。4 i1 l& d6 {' f& D# b

5 E8 n1 ?( `9 `* a4 O4 c戴安娜座车撞水泥墩,车后部并未变形,但还是一样,就是奔驰S级都救不了命。国内前几年不是有个雅阁侧撞水泥隔离带被切成2半吗?都说广本质量不好什么的,殊不知在那种速度侧撞固定物,换了什么车都一样切成2半。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8-1-4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 于 2008-1-4 10:33 发表
+ o: s3 Z1 @3 M5 }, R撞固定物是最可怕的。因为固定物往往刚性很强,根本不吸能。美国车祸死亡过半都是撞树死。
) V: d& Y" `1 v
# c$ o% M! ?. [: f- O  U戴安娜座车撞水泥墩,车后部并未变形,但还是一样,就是奔驰S级都救不了命。国内前几年不是有个雅阁侧撞水泥隔离带被切成 ...

4 m3 \6 k6 B$ ^# y# K; Q! G2 M/ L! H4 t, A' x: `7 ~; \. c1 t
对,撞固定物是最可怕的。NHTSA的前面安全测试正是用车撞墙。
5 A+ l/ n; B$ y/ [1 s8 T  S车撞墙相当于两辆完全相同的车以同等速度对撞。
* K" u, E3 A, c# t4 t$ i但是如果是不同的车,结果就不一样了。1 }" d3 }' `5 u; ~3 O7 i
大家都知道,轿车撞火车头结果会怎样,但如果火车高速撞火车,) A4 `& U4 X" k3 ]+ \6 O
结果又会怎样(结果大家都知道,发生过多起了)?。
鲜花(163)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youtube上有很多相关的视频。只是可惜国内看不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4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在单位也看不了,utube被block了,万恶的资本家呀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4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好帖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5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前两年有个朋友的车子被人撞坏了(两三千的二手车),老婆的腰有点疼,其实也没什么大碍。, a4 X* p/ ]) D& W2 w% T
保险公司把车子的款赔给他以后,一直没认定责任(其实应该是对方全责)。2 k1 w/ K2 P: A6 p; v
拖了两年多,朋友说没钱用了,请了一个律师去打官司,老婆的腰伤了,结果得了3W多刀,爽S他了
鲜花(163)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引以为戒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3-5-2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0) 鸡蛋(1)
发表于 2013-7-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鲜花(1) 鸡蛋(1)
发表于 2014-3-2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4-11-18 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5-1-29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7 12:25 , Processed in 0.141208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