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95)  鸡蛋( 0)
|
 又是一个月圆时" S% Q9 {& |$ u- b, s& ?% _( h P" s
6 m! H, P- f7 D 天凉好个秋,到了秋天人们便情深意切地等待中秋节的来临。那个月圆的日子,人们有对家人的祝福;又对孩子的期盼;有对过去和睦生活的回顾;又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现实似乎变得很遥远,人们的视线和意志似乎全都集中在那如梦的皎洁月光中:她在深蓝的天空中朗照,在散散柔幻的银河边浅笑,天空成了她扩大无边的镜子,
. w [4 l; e- _4 t银河便是她飘飘洒洒、美轮美奂的白色纱裙,圆圆的月亮给了人们多少遐想:“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5 N b, L" v, h, H此时此刻,先是皈依到哪里去了,不得知,不可知,不愿知。1 q% F9 T5 E/ N: L! N2 S' d
我还记得中秋时,我们姐妹一起帮妈妈包月饼的事。每到这时,我们围着妈妈等着帮忙。事实上常常是妈妈主力,大姐当助手,二借助一臂之力,我只是跟着瞎掺和。做起来,不免因不符合要求受到批评,弟弟、妹妹只能是靠边站等着吃了,至于爸爸哪,始终是“火食“部长。妈妈不断发号施令,火大点,火小点……于是,源源不断的大姐擀皮,二姐包馅,妈妈整形、烘烤,我来垫纸。黄澄澄、香喷喷度月饼出锅了,爸爸’八月十五打鞑子”的故事还没讲完,先尝为快的弟弟已经美美地第一个吃上热腾腾的月饼了。紧接着轮到我和妹妹……直到最后才是爸爸、妈妈品尝。妈妈看着爸爸吃得紧津有味,总是陈笑:”怎么和孩子们一样馋?“爸爸便嘿嘿乐”味道不错“旋即恢复了平日严肃的表情。听不到爸爸的故事了,只有红红的火光知道爸爸此时的心情。我及时把月饼送到妈妈嘴边,妈妈优势很高兴得腰上一口,说:“还是自己家做的好吃,又干净,又实惠“有时不耐烦地摇摇头,“干活时什么都不想吃,太油腻。“我可不会罢休,“你尝尝---”
* w5 K5 G* F; H. C0 r9 Y/ k* ?! @6 d月饼送到妈妈嘴边。妈妈张嘴要了一口,“还行。”于是便埋头接着干。记忆中总有几缕头发飘下,遮挡她非常美丽的面孔,这或许是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带他到理发店的原因吧。弟弟、妹妹吃饱了,玩去了,我也撑不住,借口溜走……坚持到最后的只有爸爸、妈妈。
2 s0 t/ q4 {* |% x" \身在异地,又值佳节,想起过年过节的日子,爸爸、妈妈总是忙碌,怎末就不知道疲倦和劳累呢?合家团聚的日子越来越少,自妹各自成家,各奔东西。中秋节,别说做月饼,就是吃的各种菜肴,也多半因为疏懒,直接从饭店端到家,或者干脆举家到饭店就餐。家的感觉就这样随着时代变迁了。老家,哪里有哺育我生生息息长大的沃土地;有喂我乳汁,扶我走路、教育我成人的白发苍苍的爸爸,妈妈;有我的童年的温馨的梦幻;有我少年的伙伴与校园……3 b9 M" t" i7 G, r
中秋节,团圆节,思乡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