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1)
|
国外原装进口汽车整车,要加收高额关税。稍微有点国际贸易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在国际贸易界在后起的工业国家是通行做法,从原材料到零配件到制成品,关税税率是从低到高,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扶持本国产业、增加本国就业人口。现代世界的贸易体系本来就是在西方经济学的原则下确立的,有一点各国都很明确,就是生产财富的能力重于财富本身。$ ~* o2 {4 N' t w! _* P3 T) u
% v, d/ k4 L) A* M- a4 L2 f知识产权是典型的双刃剑,一面是保护产权、鼓励创新;另一方面是先行者排除竞争,打压对手的手段。按照西方国家的预设规则玩的话,玩得起知识产权的玩家只能是财大气粗的西方国家。
1 C' }6 C2 f1 u9 o( |8 c/ B4 W% Y% {! t
公司的专利律师明确讲,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专利最终都不会用到,这类专利的用处就是跟对手谈判、限制其他公司发展类似技术。如果你无法确定你的专利有很大的市场能够带来足够的收益,个人最好不要申请国际专利,因为整个过程,从申请到专利期的维护,费时费钱,花费巨大,一项国际专利从申请到失效期间总费用大概要到50万美元。本人的第一项国际专利为例,从提出申请,到检索、到法律文书,到申请各国专利直到回到美国拿到美国专利,期间花费了六年时间。0 Y2 |# ^) N, I8 F; i
, n& N% b$ z! e. m1 b3 F0 L所以知识产权怎么玩,对于后起国家而言,学问很大,既要保护鼓励创新,也不能被别人下了套,被人牵着鼻子走。现在的中国还很落后,假如有朝一日成为先进国家,相信中国也会乐于玩弄西方国家现在搞的这套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X5 r4 q" i4 j' d7 {7 i
; |3 |/ B1 @3 U* O8 g
技术换市场,合理合法,改革开放之初,也没有这个说法,因为那时候中国根本不是什么大市场,只有大把的购买力极低的廉价劳动力,外企到中国设厂就是看重中国的廉价劳力和饥不择食、没资格挑三拣四的状态。大批的落后产能、高污染、高劳动密集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量的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产业,挣的就是血汗钱,那时候的中国是轮不到叫花子点菜的中国。2 [7 g6 i. [7 w$ v$ l
2 j8 Q1 b0 ~1 }! R5 w# m经历了几十年的血汗积累,发达国家和中国都是受益者,刚到加拿大第一件比较震惊的事就是,没想到加拿大人平均收入竟然如此之低,凭借如此之低的收入,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维持环境的优美,其中很大一部分要得益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产业转移。而中国积累了人才、技术、财富、产能,慢慢的才有了现在这个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市场。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叫花子,开始有资本过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有资格搞点小资,淘汰那些看不上眼的,发展自己的高大上一点的产业。看到过去的叫花子竟然点菜了,还要跟自己抢饭碗,以前的文明国们当然不舒服,要下套使绊子了。! B* E* N. c" Z- E; k& l
8 h6 o" u0 Z) |1 }1 b
中国的强处就是体量够大,跟美国一样,即便脱离外需,仅靠自己的国内市场现在也足以培育起超大型的公司,外企进入中国,不但是看重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是一个考量,看看有没有胆量放弃中国市场,眼睁睁看中国企业或者他国企业独霸中国市场从而顺利做大做强。至于技术,再牛的技术不还是得给老板打工嘛,有钱好办事,中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自己想要的技术。愿不愿意技术换市场,不用强迫,自己看着办。
3 `. p! a0 \( D4 @3 A/ A b/ p- N8 Q5 w- C1 u
中国加入世贸,不是美国相信了中国的承诺,实力面前条约是废纸,这个西方国家玩的最溜知道的最清楚。中国要是自己不闭关锁国铁了心开放,哪个国家也封锁不了,美国很清楚,所以把中国纳入世贸体系是希望把江湖绿林招安收编,纳入他的管理体系,期间说不定还能推动变天,彻底分而治之,变天,分而治之很可能实现,不变天,分而治之是办不到的。最优是同化,次优是控制。( c9 @" |" G! Q7 W
) Y: J9 [) G3 w- }没成想,最优、次优都失算了。不得不说,回顾往事,感谢邓公。如果当年不雷霆手段,很可能次优的目标早都实现了,或者面对制裁,自己闭门停止开放,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养虎成患”了。记得当年,我们中学,举起牌子上街的就是那些热衷打架斗殴的小痞子小混混,校长扣下了校旗,这帮小混混举着块上书我们学校名粉笔字的小黑板就代表了我们学校。; E: ~( d, t! Z( J1 h7 m
9 Q: f/ `, X3 Q% y q3 i. x) v3 O那些不准备发展本国工业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国家,或者成心希望中国永远是一头人畜无害大肥猪的人,才会跟在西方国家后面,拿西方国家制定的规则生搬硬套到后起国家身上。
8 \/ D! ~5 `+ _(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