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mich2015

河北科大韩春雨诺贝尔级的成果是假的?

[复制链接]
鲜花(79) 鸡蛋(4)
发表于 2016-10-9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mich2015 发表于 2016-10-8 13:14
% F  _/ e  r' z6 D/ O$ W- P饶毅做研究也许是一块好料,但要说做人,比11g差远了,后者不声不吭,又是院士(国内国外的)又是xx长$ P* H8 s" P( k9 f( j) @, P% v
...
) }' O/ [% w& o, {; C7 K
饶毅算体制内的吗?他不是跟中科院那帮干的一下子吗?& L& f. G4 t% Y' Y+ h
鲜花(441) 鸡蛋(7)
发表于 2016-10-10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教授已经开始撒泼打滚了。难以想象这是一个科研人员的回复,以前还觉得他有假阳性或者被自己学生忽悠的可能,现在基本可以认定为骗子
: S( y) g# s1 `: W
9 A+ D+ h* f+ P1 R8 w) u& I==============================
, ^3 [/ y) m" k; \# A& h9 ^6 C0 Y' K( q$ q( x/ f% f/ S2 Z
10月8日,在河北科技大学那间实验室里再见到韩春雨时,虽然身处“论文造假”“多人重复实验失败”的争议旋涡,但他看起来十分平静,依然侃侃而 谈,并不时反问记者:“你觉得我要是造假了,我还能这么淡定?”他说,有人在网上说,韩春雨现在怎么睡得着?“我告诉你,我睡得很好”。7 f, }! O- Q9 p/ l; R
  l; k3 ~& s1 ?
  当日下午,科技日报记者在石家庄对韩春雨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D- B; @0 v; n$ k7 v5 \

" E4 {) L) l1 i( l6 s" _& j" |, \  科技日报:现在有一些实验室表示无法重复您的实验,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E; E2 s# Z. m+ P
- N( Y; g& g' L4 _
  韩春雨:我现在也在研究别人为什么会重复实验失败,但还没有科学的结论,我私底下可以说一些猜测的原因,比如可能是材料污染,但是科学的结论还要等一段时间。
- o2 f4 S/ }# r/ b+ D# r2 j
' W& n4 |" W+ ?  科技日报:您自己重复过这个实验吗?
) O8 t0 [  T( L4 Q8 F/ Q3 F0 _9 I' ?) X7 u6 ?+ Z, v
  韩春雨:当然,论文发表之前按要求重复过实验,论文发表后也重复过。7 ~5 m9 X% _5 d0 O' @( p$ v

* G* l) f4 P2 a9 s  科技日报:那为什么不架起360度摄像头,在监控环境下将实验重复一遍呢?
  y9 J. s: y! m
4 d! `7 B' I) s7 ~8 c: p* g  韩春雨:这是有罪推论,我觉得没必要。日本的小保方晴子是没有一家实验室重复出来,而我这个实验已经有人重复出来,连《自然》的记者David都调查过了,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自己有病吗?8 k& R6 t+ y% Y# {2 [
( s' [% C, }2 ]7 \5 ^
  (注:《自然》杂志亚太通讯员David Cyranoski于今年8月采写报道,文章称:采访了三位匿名的中国科研人员,其中一位表示在好几个细胞系检测了NgAgo系统,而且结果显示 NgAgo能够在预期的位点诱导遗传突变,但NgAgo系统的效率并没有比CRISPR-Cas9高,可能还要后续调整改进。另有两名要求匿名的科学家称 有了一些初步的试验结果显示NgAgo是有效的,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测序去确认。但事后,《自然》及David本人均表示该报道不能作为韩春雨实验可重复 的证据。)3 L  @1 P- s4 c" _9 b4 }
3 p0 [% W' h5 [
  科技日报:《自然》后来发过声明,说记者报道不能代表杂志的调查结果,另外《自然》的报道里提到的3个人都是匿名,您觉得能作为实验可重复的证据吗?3 G2 D4 P" B7 W7 m8 ]. o

/ \! S, T: v/ P  K  韩春雨:你要是说报道不能作为证据,那些质疑我的报道为什么被人们作为我造假的证据。《自然》的记者David是非常专业的,我提供了一份5个 人的名单给他,最后他采访到其中3个人,但是对方要求匿名。David的报道为我正名了为什么大家置若罔闻,一味地追捧那些质疑我的报道,老是说“多人无 法重复”。1 Q) c# @. e/ z5 g+ \! F' M  V# b
% F7 `! s4 T8 t$ i2 E: J) k( X
  科技日报:您的意思是您已经明确知道有人已经重复出来了是吗?方便告诉我们具体是谁么?是国内科学家还是国外科学家?
2 x8 h% W: b& d. S7 T, k
; e/ [6 S+ O( y2 n  韩春雨:是的,我当然知道,但不能告诉你,说出来了那些人就会受到骚扰。那些说不能重复的人不也都是匿名么?
7 a1 Z! z' W0 N3 Y
/ K7 U! s5 p7 Z5 ]: W7 k6 C6 i3 _$ K  科技日报:现在有重复失败的科学家向我们表示愿意实名。
/ L) P0 s  L7 N+ _2 K) ~
% X3 u; `! u6 i- D+ W1 r3 a  韩春雨:那就让他们实名说呗,他们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6 P! L; B# S$ f7 S. l" i8 N% r

: v, K  f5 ]0 Q; g5 X7 E  科技日报:迄今《自然》和河北科技大学对您提出了调查要求么?7 t% R* q) m! A# R5 g* o) Q

3 e4 ]' a, t7 b- k8 u4 S0 Y6 k
6 U( }- _8 ~. D0 a: V) a; Q& C; D% Z. ^9 f4 V7 ~* {
3 b2 V2 [" x  p3 W$ M7 y

! D/ Y- g# y' x" |4 N4 q# O3 x' V  韩春雨:没有。《自然》的报道已经写得很清楚了,除此之外我没有收到来自《自然》杂志别的要求。学校方面很信任我、支持我,我没必要也没打算自证清白。0 H0 Y" x  a4 I

1 i" I9 ^" P5 j- Z  f4 P1 Y; h  科技日报:外界的质疑影响您了么?
0 }/ B* C" _$ u( q: q6 o& |8 e& g" X& H* ?- r5 C
  韩春雨:当然会有影响,特别是一开始的时间很不适应。之前会有很多人给我发骚扰短信,半夜打骚扰电话,有的还打电话来谩骂。* [7 }# `3 ]* S4 z* [4 w

1 |7 }# `7 `4 F+ b" K! L, ~& f  科技日报:那您希望这一事件未来的走向是什么?5 |6 m" w# |# X. p; W

6 S2 P: ?1 w; S2 N; w) c. x  韩春雨:我就是希望你们都不要报道这些事情,我能安静地做科研。! S: g: g5 f& W- o
6 _1 R4 Z) v& O/ P9 B& V9 W- E
  科技日报:您觉得什么时候您能有进展,让这场争议有个了结。( {% m! n; n- k5 a# Q( H
- t  q) b8 @4 Z
  韩春雨:这我没法跟你说,科学的事情没法预测。地心说和日心说争论了多少年?日心说的坚持者还被烧死了呢!我只能跟你说最近我会有新的进展,大家不要受一时一事的干扰。(科技日报石家庄10月9日电 记者 李 艳 操秀英)
( I' Y# g' ~# H2 Y. k' j8 ^: A4 H( G$ N. y- e
  来源:科技日报
鲜花(283) 鸡蛋(15)
发表于 2016-10-10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nowave 发表于 2016-10-10 09:17. B8 N. Z9 r- _
韩教授已经开始撒泼打滚了。难以想象这是一个科研人员的回复,以前还觉得他有假阳性或者被自己学生忽悠的可 ...
' b# z/ m( D/ A$ P
估计最后不了了之。+ X8 x4 s! D: X2 m: e' G
河北科大,教育部,基金委,没看到有想要从科学角度调查,验证的意思
鲜花(283) 鸡蛋(15)
发表于 2016-10-10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中青在线北京10月10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叶雨婷)10月10日晚
: G8 K7 ?' W( F7 m; O$ @$ _,12位学者站了出来,决定实名公开他们“重复”韩春雨实验方法的结果:“阴性的”
3 _+ A% r: o* U+ F、“不工作”等等。这样结论的通俗表达即是,他们没能“重复”出韩春雨的实验,其( E- ]3 X+ Q# H% f- c
实验方法“让人怀疑”。
; ]* Q4 _( c& w6 M, m
' b, ]8 Y6 W( U7 K    这并非第一次有人质疑韩春雨的实验方法,但愿意实名站出来,并接受公共媒体的
  J: z3 }: b) S4 ]6 C4 G# ~8 d采访,却十分罕见。今年5月初,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在Nature Biotechnology(& A9 a. u. R/ r# e
《自然·生物技术》)发了一篇论文声称发现了基因编辑的新方法“NgAgo”,后有人质2 H$ {  y% k/ q# @. F  |0 C9 ^% L' A
疑这个所谓的新方法,“实验没法重复”。: d* I* F- d" _+ ~4 l3 L# T/ N  E
: @& H9 A+ N2 C3 W; K! I. F
    今天一早,科技日报在头版刊发报道《韩春雨就“重复实验失败”答科技日报记者
, ]% A. p  P+ A/ H问》,其中提到,“韩春雨(说):他们(指实验重复失败的科学家,记者注)要是愿
0 H, E2 P: q7 B5 ?' I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
' }3 O) W/ C7 M$ R. r- `7 H- B; X4 e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魏文胜是12位学者之一,对韩春雨今天的说法,他说6 w0 J+ t) }/ i) u; V
,包括他在内的不少学者认为,“不能再拖了,必须要发声,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我们& A- p% v" x, t0 ~* Z* B+ `
这个领域(即基因编辑)中国科学家的态度。”
2 C  j# [- F  G" x" T9 _: m
8 `2 D4 \& G1 i) d& {; s' c    魏文胜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过去几个月内,他所在实验室的四五名
! V# Z. V5 \! [- s2 F$ m& X学生,根据韩春雨论文里所提到的实验方法,做了多次、不同的尝试,但实验结果均没
' j1 ?/ E3 k2 D4 I/ k有发现基因组序列的改变,即“实验方法得不到重复的验证”。
# a5 c/ W- ?/ I5 }0 z0 x! Y5 p% B* C7 v* g5 i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王皓毅的实验也得到类似的结果。针对韩春雨文章中“效率较$ ^) y; d0 |' Y
高的三条gDNA”,他的两名学生,分别独立进行内源基因的编辑,却都无法检测到目标
/ t9 Z  B/ q& S' q* @基因的突变。他说,“我们也尝试了二次转染gDNA, 延长培养时间等,但都没有阳性结* Z$ Y$ ?0 n* F; c6 ]) g/ v
果。”4 W4 s1 t- E5 I: D9 n
7 x% n& y6 @" C& f( E% u
    他说,多位老师都按照韩春雨论文的描述,使用同样的细胞系,同样的gDNA, 针对
  s3 ~% [: i: Q同样的目标基因进行编辑,但仍然没有得到阳性结果。
7 R1 A- _/ T' @( H3 |, n! Z8 t$ h" ?( l; }  M# k- Q
    事实上,今天愿意实名站出来公开表态的另外10位学者,即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  _+ Q# O0 }8 |- o5 m9 y/ I
院教授王立铭、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熊敬维、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李伟、中科6 J4 d! h8 ~# X; O
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孙育杰、中科院上海生
# a6 k8 |# K, I- T; E6 g' f; T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李劲松、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强、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华. B4 r4 B: O+ e; J+ e/ ]3 V2 ?! g
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大力、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辉
$ b. }0 b. Z& r,也均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他们所在的实验室未“重复”出韩春雨的实验。
: a" s2 j; U& V6 E. r; O6 _3 h# L; w- z' Q1 I
    王立铭说,他所在的实验室做了很多尝试,其实验结果很明确:“在我们测试过的
3 a8 M5 Y5 \( }4 w" ~' {! z' [* h所有条件中,我们都没有观察到NgAgo方法对果蝇基因组的编辑活性。”当然,从逻辑% o$ c4 D( U% b
上说,NgAgo在果蝇胚胎中没有基因编辑活性,并不能证明NgAgo方法存在错误,更加不
5 g8 H( v9 G7 A" l1 P0 E. u# g能简单推导出韩教授团队存在学术不端的嫌疑。但王立铭说,尽管如此,科学研究的成9 l5 L1 D3 t, N
果,既然发表在学术期刊供全世界同行讨论和学习,就必须保证其“真实无误、可重复
9 V! H1 M! x7 ~* B( Q/ U( ~”。( p5 W4 ^8 ^2 y1 s% ~$ n1 q; ]1 t
7 R0 W2 l5 A9 B" j! }+ r
    王立铭认为,既然在过去5个月的时间内,都没有学术同行能够顺利重复其结果—0 I6 ~% E6 C" @! Q, A7 p# K
—至少没有人实名站出来声称,自己做出了符合韩春雨论文中声称那么“高效”的结果" u" N) K  C6 z- ]- D
。他认为,韩春雨本人和相关方面就需要采取行动,进一步确认其真实性,为维护学术
% e3 t7 ^$ `8 J+ j7 l# d0 u共同体的生存和信用做出自己的努力。3 i9 Y& d/ Y  ]8 y
4 U2 D; O& G( m9 k
    这也是12位学者愿意公开发声的初衷——首先,是给出科学同行重复实验的结果,5 @2 ^6 O. u# r' U  }
其次,是给出他们作为科学同行的一个态度,魏文胜说,“今天,我们这些做过实验的
( [. [( Q8 ~$ |人,愿意实名站出来公布我们的结果,而非简单的口水漫谈——这就是我们作为中国科
/ X3 N; g- q$ ]# F  U# i学家的态度。”
5 {# b! R# Y  P8 r. j5 U  P, P0 V, {. Q% @) ?7 _) C, B
    当然,他们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呼吁,即希望有关方面组织第三方介入,尽快将这
3 F7 G0 B  H  V8 g, u' S件事情调查清楚。; k. l- Y* G9 |! K" O  I3 P

  ]8 |+ w0 }; v2 F# `7 k: {    魏文胜说,已经过去了5个月,因为这项技术而带来的质疑,韩春雨本人,并没有# t1 P# [4 t6 l
给出“实质性”的回应;而韩春雨接受经费的资助方,也并没有进行调查;他所在的高) I! W' t) z2 n
校,虽然声称调查,却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结果,不免让人“失望”。
7 j+ `# `( J6 V2 _. e: b, ~1 [
# C5 Y$ \4 A, o9 B: H    今天,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致电韩春雨,他告诉记者,对于多名科学家实名/ d+ u; O5 X- B* r* h3 Z
发声无法重复实验,“我不做任何评价”。他还提到,“过上一两周左右,我们这边还
5 F) {, o. d2 p/ j会有回应。”
! z2 [% ?5 L- d7 U+ i! v--
鲜花(283) 鸡蛋(15)
发表于 2016-10-10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nowave 发表于 2016-10-7 22:56
# d8 Z; g4 n9 A4 O6 F11公这两年科研做的很好啊,今年前九个月三篇science,两篇cell,两篇PNAS,一篇NSMB,这是相当恐怖的效 ...
& K0 c9 Q( ^, I$ p# B0 k6 I; ^% B
央视昨天采访施一公
' R6 j1 u1 I0 _" l$ D6 c
/ q- ~- t0 d7 P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Biology/32048147.html/ M) H' R6 A$ R; i$ z6 ?
/ \7 r; C% U8 w- c5 y" `# d
施一公:我有时候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回去做一些事情,每次
0 w( o5 M5 c: F1 @! Z坐飞机回国,我都挺激动的,但是离开中国的时候,我都挺惆怅的当时,在回国之前,! O; r. c6 W# V1 N6 L4 @3 r/ c
觉得自己不是中国变化的一部分。
- k5 I& t. r  }7 Q5 {
2 f. e- \" `/ ~4 w# g2006年5月,施一公回国参加学术会议,母校清华邀请他全职回国工作。第二天一早,
; h) Y3 t+ M+ m) f) u/ f$ _  U施一公就一口答应。仅仅在一夜间,就决定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有人劝他这不值得,
  n& N  {) x$ y但在施一公心里,能为生他养他的国家做点事儿,比什么都重要。
& C  ]& M" Z6 Z$ r. ?$ `2 N$ E/ `& {
- f- j& s" p, O$ I% t% H1 j施一公:我们不去攀比个人待遇的高低,因为每个人已经丰衣足食了,我们更应该攀比
1 Q8 u1 q, D1 P( ^0 [8 l科学贡献的大小,攀比对国家贡献的大小,在生活上知足常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上5 C1 p/ ]7 Q/ m! w" `& g
,在对国家贡献上不知足而常乐。' O+ U: Y6 m- K( Q( S
0 `) F; |# J9 R- h5 h0 ~3 j  E
两年的过渡期,施一公关掉了在普林斯顿的实验室、放弃美国国籍,全职回清华任教。
# o2 I4 r) L0 m% `1 a, k: ]他组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出任院长,下决心要为国家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打下% p4 Z0 j  v2 j1 N& t0 ?. q6 i
一根扎实的“地基”。6 ~, K5 }* R& i' J/ f
2 s+ E5 ]! j& m$ ]4 E4 [3 a% f+ ^  C

4 S/ w5 c* Q  m2 B, w# z
& X3 Z' n* |" r8 G# e' Q4 M施一公:就像是你要盖一个高楼,盖的大楼越高,基础要越深,越扎实,完全是这个道& B4 Y5 M) e$ b3 E1 S
理。对一个泱泱大国,如果没有很扎实的基础研究,他的应用研究,转化研究和技术,
& F. O. w* l. R: k: C# b. \0 q一定不会成为世界最领先的。5 o& h4 m  L5 v- T4 V+ Q* m" R
6 J, O) Y! @: r. E
回国第二年,施一公就瞄准了结构生物学最值得期待的研究之一——解析“剪接体”结
: C& ]' a5 W% s( S/ R1 c构,这是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由于它动态、多变、不必捕捉,施一公就借助. E$ r+ v$ O- ~5 H
于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中心在清华投入3亿元建设的冷冻电镜系统,把样品冻结后采集
" j4 V3 a1 R: i# d) M+ r图像。终于,施一公在3.6埃——相当于人头发丝百万分之一的距离,在世界上第一次
! g+ p+ b. d( y) s$ c/ p- J解析了“剪接体”的结构,这成为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当年最震动世界的突破之
% l- F8 ~, @+ w0 z一。% q/ e" a- r3 D  d1 o- t
- R# i8 ?8 |! m) z6 E; z# ^
接连取得世界级重大成果,也让施一公在回国后,带清华生命科学快速冲到世界一流。
/ o0 o; t9 T- E  @. u! ?3 k" J( [1 V  V+ l1 C/ y, `
施一公:2009年之前的25年,在清华的生命学科,我们有两篇世界级的文章发表,20094 S$ C! O5 e$ B# X! O, u- N2 S
年以后到现在,不过6、7年的时间,已经有超过50篇发表在世界顶尖级科学和自然上。; i; z0 i! ^7 Q2 O: O5 X% ~' `
中国变化的速度和清华崛起的速度,远远超过我的预期。
. y! W/ o- r( f+ n$ U
3 _7 ^+ z/ s/ q/ P  u% \  S2 b0 @$ G, c
6 P) s  x% o8 [5 M: {0 Z9 }
如今,施一公团队的课题,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他们和“肿瘤”作对手,研究抑制7 z2 }3 F7 N7 t6 n+ ~- Q; B# L. A) G
肿瘤的因子,将成果转化为抗癌新药应用临床实验;他们也是“老年痴呆症”的敌人,
) Z  ?5 p) ?7 J7 I, O在世界上首次解析出导致这种疾病发生的γ-分泌酶结构,未来可能据此研发治疗药物
! f" H1 s$ u% F0 j7 M2 h。这些研究,也让施一公团队中平均年龄二十六、七岁的博士生,成长为国家生命科学$ ^# R% K2 h% z5 c+ a4 l7 J8 |
领域的“生力军”。
7 z; P" o! t7 L5 B1 D9 o" W/ k0 K" w' d9 G* K* f2 S
施一公:师傅把自己的所学全部交给自己的学生,学生尽全力吸收,再尽全力超过自己
0 f' f& r5 g! a的师傅。回国以后最骄傲的一件事情就是,培养了一批负责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他们在
, J/ t! @6 x9 f9 |国际舞台上、国际学术界已经开始亮剑了。% ~/ o. z( B. q$ ~# ]

3 B8 W5 U3 Q* q/ R* Y" p9 F回国8年,施一公还面向全球,为国家招揽了80多名世界顶尖的优秀科研工作者,放弃9 R' W' b: u0 |3 |
国外教职,回国内全职工作。《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在清华1985级学生毕业20# ?: l2 n0 o7 C- L
周年的聚会上,再次让施一公和同学们饱含热泪。6 q0 L9 ^6 Z4 `- D, K/ F
( t! i3 e& A& i+ K" e: A8 s4 i, j1 W
施一公:亲爱的朋友们,愿我们自豪的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
" C1 s& l6 T4 H" E新一辈。大家饱含热泪的时候,大家真的心里会这样想,觉得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8 l2 k! a, X; L5 ?, d. n3 G中国肯定会崛起,我们能做什么呢?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 _8 c" J  n' R/ S3 q
做出最一流,超一流的成果,我毫不怀疑中国的基础研究,会大踏步地,一步一步地赶5 D, f/ t& t, Z; t! K. ~* W
上世界。
鲜花(441) 鸡蛋(7)
发表于 2016-10-10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nanoEM 发表于 2016-10-10 09:38/ \% h1 D7 S' J) _5 I( q! {  C* }
央视昨天采访施一公& h6 ?# ^3 P, v& E

. Z" z! \+ |" X8 a/ K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Biology/32048147.html

4 S+ e' y3 f) z7 u+ w不就国庆应个景嘛,没毛病 % k. Z7 V8 J. Q' X! L

" C6 h5 q& X) `2 K; O) g# p- r$ I0 V要是每个“毅然回国”的学者都能把nature science当成自家论坛一样灌水的话,吹牛拍马不叫事
鲜花(283) 鸡蛋(15)
发表于 2016-10-10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nowave 发表于 2016-10-10 09:49. }& }- A) Q+ u; h2 Z
不就国庆应个景嘛,没毛病  7 b, I1 c! C! {/ S" {% w2 N9 E
: I  [% D' g' y4 l- j  d  P
要是每个“毅然回国”的学者都能把nature science当成自家论坛 ...

5 i8 u/ @3 w' P2 z, D0 y. I6 x老施估计带的博士,博后都是年轻或者年富力强的,国家又投了3亿大手笔支持0 i! S/ r+ b5 l7 w% R3 E- T2 ~

; Y! _# `% g( y1 o9 C6 v& S8 p想不出高水平文章都难
鲜花(441) 鸡蛋(7)
发表于 2016-10-10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nanoEM 发表于 2016-10-10 09:528 V/ \# e) l2 M: M. j& u- R; o7 d
老施估计带的博士,博后都是年轻或者年富力强的,国家又投了3亿大手笔支持
+ O( H4 c, b( r0 k9 u! S1 B; p3 s5 ^
想不出高水平文章都难

- x% Z4 a, H( ^$ u3 o  e, _& V" e这话没错,但他一个组八年来发了二十几篇CNS,比过去三十几年清北两校生物系的总和还多(是不是比全国高校生物类的总和多我不清楚,但估计不会差多少),要说全是钱和学生的原因,恐怕有失偏颇,这东西不是有经费有青年才俊就能玩得转的。
鲜花(283) 鸡蛋(15)
发表于 2016-10-10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nowave 发表于 2016-10-10 10:04/ U5 Q* @; |- s0 M8 `& ^
这话没错,但他一个组八年来发了二十几篇CNS,比过去三十几年清北两校生物系的总和还多(是不是比全国高 ...

' [& N% q- N  B! V+ s嗯,老施,颜宁的水平还是很赞的。
鲜花(1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nanoEM 发表于 2016-10-10 09:30
% y* |: i! g3 x  }8 Y中青在线北京10月10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叶雨婷)10月10日晚7 C, H# x5 d! O) Q: ]
,12位学者站了出来,决定 ...
8 \9 d8 H3 I* n9 m1 |1 z
这12位学者里 没有 饶毅?
鲜花(283) 鸡蛋(15)
发表于 2016-10-10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mich2015 发表于 2016-10-10 10:07
9 U+ p6 H9 G, q3 C6 C) f这12位学者里 没有 饶毅?
( B5 L8 `# }$ x
没有,据说北大魏文胜早先还请韩去北大作报告。( M3 {1 ^+ c5 f0 W* h; u  g3 c
! H# @1 ]+ }1 ~! ~
现在实名说出实验结果,是非观很赞
鲜花(179)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1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nowave 发表于 2016-10-10 09:170 O7 U) |6 L( h& C
韩教授已经开始撒泼打滚了。难以想象这是一个科研人员的回复,以前还觉得他有假阳性或者被自己学生忽悠的可 ...

  Q* \* m6 ~0 C4 e# T不要脸到这种程度,人都不像了
鲜花(179)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1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nanoEM 发表于 2016-10-10 10:096 }0 h' J- u2 u7 {4 z
没有,据说北大魏文胜早先还请韩去北大作报告。
# N4 D( Q$ k0 A8 W. V5 h4 A2 d" f) y6 |+ e. h2 H  _$ S0 A# O- E  i
现在实名说出实验结果,是非观很赞
6 r" l- y1 K  Z4 Q* ^
饶大侠现在恨不得挖个洞藏起来呢,这一跤摔得不轻,疼!
鲜花(179)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10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zabra 于 2016-10-10 23:10 编辑
$ U0 G( S, w$ w/ H$ _2 b# a' K+ b3 [  O
13位科学家呼吁对韩春雨启动调查:为中国学界名声

2016-10-11 06:16:08
- e! E. ~' H6 T9 x/ k5 E3 b! f8 _) J来源:澎湃新闻

( K- {6 w  M$ E' P+ A7 O9 f
# m) N! g/ a  j4 A
" W$ R2 K% A: e9 |/ ]. ]) g6 \

) n9 |7 @7 ?$ x0 |4 l! X1 e7 ?
4 r9 w5 [( s- s  E$ Y
' J2 m" O+ u# O  d2 m

$ U' e6 j+ K" g0人参与 0评论
1 ^6 N3 V" N! B6 ]: r  m2 T

. K0 ]0 R1 c7 ]& \6 {' V& U  E- V- r% y0 g% w' e5 z+ F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
) y3 v' W# e/ l  I
原标题:13位科学家实名呼吁对韩春雨启动调查:为了中国学界的名声
% r0 ]# M( z- ]3 k& k# H
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这场赛跑赌上的,是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名声。
3 n8 I% V* ^" v6 i/ w1 }
一切源于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刚发表时,NgAgo被认为是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可媲美此前有“基因魔剪”美称的CRISPR技术,被国内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学术成果。 然而,之后的故事急转直下,全球数百家实验室,历时5个月的时间,没有一家宣布能重复成功。质疑声越来越大,韩春雨不作正面回应,却收获接连的荣誉:河北科协副主席、美丽河北最美教师、1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受惠于NgAgo技术,河北科大获得了河北发改委2.24亿元的财政拨款,用于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
! @3 A" o6 G, w. s% J) d" P$ Z
“是时候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文胜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om)、中国青年报表示,科学家有必要站出来表达看法。“处理不好的话,会严重影响中国科学家的声誉。”魏文胜表示,他愿意聊聊他所了解的NgAgo。作为国内基因编辑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魏文胜在《Nature》、《Cell》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过研究成果。

1 @9 u: x( |3 i6 W. x! \
不只是魏文胜,总计13位中国生物学家决定实名发声。他们还包括: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文胜,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熊敬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孙育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李伟,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群,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劲松,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辉,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大力,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黄志伟,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
他们来自不同的研究细分领域,都在NgAgo诞生伊始跟进重复和验证,大多耗时两个月,数次重复和验证无一例外的全军覆没。

# M( W( V1 M9 ]9 y0 T8 b( v
这13位生物学家一致表示了希望韩春雨能公开所有原始数据,韩春雨所在河北科技大学及其他相关单位(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学术调查。
澎湃新闻分别联系了韩春雨、河北科技大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截至发稿前,韩春雨、河北科技大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皆未回复澎湃新闻的置评请求。
% L6 I- J4 q: q5 Y0 b% H$ u0 n
验证和重复结果:不工作

4 q, h5 I$ c- S6 k
所谓基因编辑技术,也就是说NgAgo能对基因进行敲除、插入等改造工作。据韩春雨在论文中描述,NgAgo在40多个位点保持了可媲美上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高效切割,即21.3%−41.3%的效率。
# R: a5 F6 w$ l* P* {( q) F2 o
科学发表是文责自负(作者对其发表文章的真实性承担全部责任)的。在论文刚发表时,魏文胜曾正面评价过韩春雨的工作。但意外的是,实验室4、5个学生经过“各种不同的尝试”,包括重新设计去调整优化,历时两三个月,没有发现一个基因出现基因编辑现象,“完全没有阳性的结果”。在圈内了解其他实验室的验证情况后,魏文胜发现国内外这些尝试过的实验室无一成功。

& n: C$ F6 C' {& t6 W( F
魏文胜向澎湃新闻分析道,面对学术质疑,作者还是有义务回应的。技术方法学论文和生物机制研究不同,后者在数据解读方面容易产生歧义,在实验重复性方面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验证来证明(或者证伪);然而技术及方法学论文的验证通常比较直接,当一个方法被报道为高效的方法,那么其可重复性和高效性都必须得到同行证明。在有质疑的情况下,当事实验室通常会积极配合,自我查纠。所属研究机构/学校以及研究资助方也会督促检查。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如此强烈的质疑声中,没有任何调查行动,反而当事方频获奖励、荣誉及巨额资助,令人费解。
# f; @+ G' F2 A0 V8 y
韩春雨即使不涉及学术造假,也已是学术不端

# h2 P7 J3 U3 K$ _% Y+ ]
魏文胜向澎湃新闻分析道,出现这样的现象,有3种可能:
. R* ^- ]# r7 e: y
1.NgAgo技术是高效的基因组编辑技术,但国内外至少上百家实验室的效率为零,唯一可能是相关课题组隐瞒了关键的实验步骤;
2.NgAgo技术能够工作,但是效率很低;而国内外至少上百家实验室的尝试为不工作,则课题组在论文中严重夸大了NgAgo的效率;
3.完全不工作。
# z/ h& I. ?$ K  C+ j! i. b( E
4 R$ S1 a+ I3 V. A' d
对于第一种情况,隐藏关键实验步骤意味着什么?魏文胜解释:“这是严重的学术不端。”
+ u0 ^* X' V. q% x8 q( i9 o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员教授王立铭是2014年的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他遇到了相同的问题。看到NgAgo论文后,他和合作者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测试NgAgo方法能否用来定点编辑果蝇胚胎的基因组。果蝇遗传学研究是王立铭实验室的专长,王立铭坦言,他和合作者们最初没有试图去复盘韩春雨的实验,因为“基于对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基本信任,科学同行在分享研究成果时自然会首先默认对方是诚信的、对方的研究成果是真实无误的。否则一切学术交流和成果分享都无从谈起” 。
) m( I; T3 c9 C! a
他和合作者们曾经成功地使用前三代基因编辑技术(ZFN,TALEN,和CRISPR/cas9)对大量果蝇基因进行了高效率的编辑。但在被誉为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NgAgo上,王立铭和合作者们先后在两个月时间内,测试了上百种实验条件,试过不同的基因组位点、基因编辑路径、成分配比等等,皆无起色。“在我们测试过的所有条件中,我们都没有观察到NgAgo方法对果蝇基因组的编辑活性。”
9 w. I* T; E( s* p) s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尝试过完全按照韩春雨论文中的要求进行实验,“我有两个学生,独立地在重复,严格地按照他(韩春雨)发表的细胞系中,使用文章中报道效率较高的三条gDNA进行内源基因的编辑,我们也尝试了去改进(二次转染gDNA、延长培养时间等),但没有阳性结果。所以我们也就不想再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
$ g0 J( B2 ^- z% ]* j6 n0 Q
NgAgo或许不具备双链DNA切割活性
! b& K; J* }5 ~$ K2 z8 V1 ]
此前,在分析NgAgo技术为何出现大面积无法重复时,曾有业内人士从科学角度分析,韩春雨论文中称NgAgo可引发宿主染色体靶向位点的DNA双链断裂,这或许缺乏实施依据和理论依据。

, }! {. D# r; E, a+ D- i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黄志伟从事结构生物学方向的研究,他对通过NgAgo“编辑”的200个左右的克隆进行了测序,仅发现有几个克隆有点突变,并没有看到基因敲除和插入。黄志伟说,NgAgo是韩春雨通过Ttago基因催化位点的保守性找到的,如果把保守催化位点氨基酸突变掉,NgAgo应该没有活性。但黄志伟告诉澎湃新闻,韩春雨曾“亲口”告诉他,“NgAgo突变体还有活性”。黄志伟认为“这也很不合乎常理”。这也说明NgAgo的所谓“活性”或许不是来自于它本身。黄志伟认为,这也可能解释了韩春雨文章中,没有突变体或者没有不加NgAgo对照实验的原因。

1 G- c  t3 h; L7 @0 v$ B. b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孙育杰的实验室专长荧光成像,近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和使用基于CRISPR和TALEN等基因编辑技术实现染色质DNA的荧光标记,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韩春雨论文发表后,孙育杰实验室也跟进了。在向澎湃新闻描述他的跟进结果时,孙育杰表示,自己所在的实验室尝试用NgAgo去切割两个内源基因以及整合在基因组的gfp基因,都没有做出来。
: u+ N% B) j* q  u8 d
更重要的是,作为其实验室最在行的荧光成像,也就是用NgAgo去做基因位点标记时,他们发现用NgAgo无法标出端粒,这意味着“NgAgo未必有结合和打开双链DNA的能力”。
4 P& B$ G" c; p& L5 j; _
孙育杰进一步解释:端粒有一个特点,它有数千个重复片段,如果用CRISPR或者TALEN这样的技术去target(靶向)端粒的重复片段的话,由于它有上千次重复,数百、上千个CRISPR或TALE会富集在那些位点,所以在荧光显微镜下一眼就看见了,并且这一结果在世界上多个实验室都已重复出来并发表在多篇文章中。现在对端粒设计NgAgo,我们看不到它上去。“我们这个实验,基本上可以推测出NgAgo没有结合双链DNA的能力。”孙育杰说。
( G/ F/ A/ t& U# i

! q5 }" `$ F/ P/ t1 C8 \8 @- b& k3 a& K( h- w6 _
鲜花(108) 鸡蛋(15)
发表于 2016-10-11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有网友批评说要有同样身份地位的人才有资格评判同样身份地位的人。说包子不好吃必须自己和包子同类。俺不懂生物学,不敢妄加评论。只是看个热闹。照片里韩副教授做认真工作状,门口一女生在等他照完像后一起去哪里约会。韩副教授名利色三丰收,是广大生物学爱好者的榜样。
鲜花(283) 鸡蛋(15)
发表于 2016-10-1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zabra 发表于 2016-10-10 22:43
- J: A" z: E, y/ ~5 A+ c$ U饶大侠现在恨不得挖个洞藏起来呢,这一跤摔得不轻,疼!

2 b% }( ]2 f! k# Q1 R& v以前老饶和老施一起发文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问题,后来老饶批评院士选拔制度,在到宣布不在参选院士,我很喜欢他作为学者,清高的品格。# E0 Y1 n) x% g5 ]5 s! w
) x9 k" {" f- k# T
不过这次开始捧韩,到现在不说话了,看样子回国几年,也是适应国情了。

鲜花鸡蛋

youngguncn  在2016-10-11 16:2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137)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11 18: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2亿啊,是我也耍泼,制度使然
鲜花(441) 鸡蛋(7)
发表于 2016-10-1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年9月7日,饶毅和邵峰电子邮件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没有得到回应。% _1 d  P4 b: m# s% c9 c

- A4 C3 A' y6 s. u9月13日,托校长的同学电话询问,该同学带回的信息是:校长没收到饶毅、邵峰的电子邮件。
+ r/ F6 V9 C& b! V3 y9 M
5 ^$ \- S$ N, R- V3 S' Y* l3 A9月14日,饶毅以手机短信询问校长,“孙老师:据说您没有收到我和邵峰9月7号的电子邮件,能否给我们准确的地址,以便我们再寄?”没有回应。: D7 c+ j0 O& u2 Z9 \8 N* q' R$ n
$ e( E" [3 `- }) N2 u$ K; k
9月15日饶毅助手电子邮件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大意:饶毅、邵峰将用挂号信重新寄9月7号电子邮件的信。没有回应。4 s  D) `' W: ~" ~3 L4 ?, h. E

$ m6 F' Z" v7 q& c+ R9月21日,饶毅、邵峰在相对于电子邮件版本稍有文字修改的纸质信上签字。9月23日该信挂号寄河北科技大学校长,9月25日河北科技大学收发室代收。
; a7 {& _1 h$ N; C2 [- U
/ H+ i0 k* ?1 O% ~+ t4 W6 p10月10日,国庆后第一个星期一下午3:30,饶毅、邵峰收到9月28日河北科技大学盖章寄出的挂号信。
, T7 W+ O$ W3 B* L- ]. \7 D5 v" }
: ]0 ]2 P8 N+ Z  E● ● ●3 q8 a  N2 x# G# y. ], C1 z% @$ |

( b) m2 l. ^% z, ?  R饶毅、邵峰致河北科技大学校长的信
3 m6 c2 b, P8 A" \( M( k" a0 w0 s# Q+ H6 a" E9 O" U5 v
河北科技大学
' i3 I% J) z8 F: J校长孙鹤旭- S9 f/ ^3 B$ q1 l' Y
2 A0 b5 f, G; K) m. _) q* _' L
尊敬的孙校长,6 }; ?/ E9 w( y: n5 J6 q# l) f

' m& F" j7 r- v, _) Y. S+ ~我们属于今年5月第一批对贵校韩春雨的科研工作给予正面评价的科学工作者行列。我们为中国科学的进步高兴,尤其对目前条件不如我们自己所在单位的科研人员,能取得该成果,更感到由衷的高兴。& v" H4 Q# ]/ K0 S

# Z) O* s0 f% R& b. I我们的高兴与您以及其他关心中国科学发展的人一样,依据于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初期,鉴于韩春雨的工作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发表在严肃的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且未有同行看出论文有任何明显问题,根据我们自己的学术背景,我们按照国际学术惯例正面肯定了韩春雨的工作。
# b) U* U2 u7 A: B7 |
& N# d- R( u# N7 O7 G后来,陆续有人对韩的该项工作提出质疑,现在看来国际和国内很多实验室都未能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虽然也还有极少数人称好像还不能完全说不能重复),给韩本人、河北科大乃至中国生物学研究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且这些质疑一直未得到来自韩春雨及其团队的正面和有说服力的回应。在经网络传播和发酵后,已演变为中国科研界令人瞩目的一件大事,可能影响中国学术生态。: g9 H* }+ T4 \/ d, z. M$ b2 P' S% Z3 U
+ C; }1 j- W. S/ w! J* X+ }
因此,在进一步实验验证其正确与否之前,各方(包括河北科大)宜谨慎对待韩春雨及其研究成果,不宜给予过高或不必要的支持。河北科大如果真的在近日开学典礼横幅那样热捧韩春雨、继续争取2亿以上经费,恐怕欠合适,建议考虑暂缓,待验证结束后确定。
$ e6 U" V, b; D3 K& P; z7 K; x/ q$ a  b( T5 }  X8 O, ?, O
鉴于这件事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以及科学研究成果的严肃性,请允许我们建议河北科大按照国际惯例成立由校内和校外相关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帮助建议委员会成员),认真仔细核实韩春雨的研究成果,如有必要,可安排韩及其团队在委员会成员知晓或在场情况下,重复实验结果,以尽快得出严谨的结论,澄清事实,帮助河北科大,也帮助韩春雨个人和实验室,也许还能有助于我们国家其他单位建立起对重大学术争议的合理解决方法。
7 l% |, j) }6 j8 d2 r8 ]! z1 f$ c% Z* r4 }+ ?
饶毅   邵峰- l( [/ _# U5 j- }- Z/ i
2016年9月21日
鲜花(441) 鸡蛋(7)
发表于 2016-10-1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科大的回信
' ^- f) T# u1 c2 I! x, a: q
* ]! a+ R# k- u1 v- e/ ^# _0 D4 { 1476237262061761.jpg ( S( ?8 u! O' Q/ r6 n+ H9 `
3 K! J. U$ K6 V) W! c( @
鲜花(471) 鸡蛋(2)
发表于 2016-10-1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右边女的是照片还是镜子, 上衣和韩一样
鲜花(283) 鸡蛋(15)
发表于 2016-10-11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anoEM 于 2016-10-11 20:57 编辑
  @" `7 i* _. K0 m6 P* r7 k! f  |
nowave 发表于 2016-10-11 19:278 j6 @8 r! Y+ C& k- I9 P
2016年9月7日,饶毅和邵峰电子邮件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没有得到回应。
) P0 s. V9 k3 g/ J# U
: S( F& L! q0 a0 r' {+ D3 l! m9月13日,托校长的同学电话询 ...
* ^: G) A' ?* r
; E7 B+ m' n  j/ v: P4 `
这件事上,支持饶毅与邵峰。
鲜花(108) 鸡蛋(15)
发表于 2016-10-11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本帖最后由 jsun 于 2016-10-11 20:28 编辑
2 j6 [9 ?# f3 y; e! Y4 a/ s, [, X1 s1 H
Windermere 发表于 2016-10-11 20:09* X5 C- b8 N% v/ y
右边女的是照片还是镜子, 上衣和韩一样
+ g$ d4 K: s4 e

. q! C7 R/ A' B+ G照片不会没有脑袋。也许是镜子。门在韩身后。不是镜子的话,门就在架子后面。我以前也见过这张照片,没注意到还有一个女的。还有该实验室好像都是穿T衫,不穿白衣。也不需要净化。
鲜花(179)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11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本帖最后由 zabra 于 2016-10-11 22:57 编辑
( ^0 U" z3 d: l! G. m4 @* b
nowave 发表于 2016-10-11 19:27
& X' Z5 W. T1 }. Q! I2016年9月7日,饶毅和邵峰电子邮件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没有得到回应。0 ]1 }* B* D% X" H8 j

- p' u; g! m! _" G9 _" }/ Y; m9月13日,托校长的同学电话询 ...
5 I9 ]8 q2 e* x* H! P

/ h/ M  Y2 Q% k9 P大佬们坐不住了,开始止损行动。- D6 y) U% z; P; ]
从13人发联名信,到掉进坑里最深的饶毅,邵峰二人逼宫河北科大校长,事情正往光明的方向走。' J6 `. C3 }% x' L) H8 H8 u% W
4 N$ I7 r# \+ ]
但愿这次不会像以往一样不了了之。毕竟,韩这事玩大了,得罪人太多,包括说那些重复不出结果的实验室是“样品被污染” “需要高超实验技巧”等等。
) K; ^, |0 N/ h8 W& M5 i# [$ [
' X8 b4 b4 m  C! C2 o赞一下 科技日报社 澎湃新闻社,13位教授学者,还有饶绍二人,及时止损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g: h: ]5 {% \4 z) t
中国科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北科大。。。好好学学
( B) l6 w  ?6 b: V. i
鲜花(11)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12 06: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春雨和韩寒有关联吧
鲜花(179)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12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olddream 发表于 2016-10-12 06:34' m- h6 s5 y/ n% o( G/ N" C/ `
韩春雨和韩寒有关联吧
! i: g/ Q6 ~1 [" c" h- \
都是造假,骗人
$ R/ C$ m/ A$ `3 c' S都是和肘子过不去
% L4 j  Z' N0 R5 ~% F5 O$ d  }* c都是网红
: z- X1 y. k! o. V$ @。。。。。
$ W& h: e0 ^% i好多呢
鲜花(441) 鸡蛋(7)
发表于 2016-10-12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教授又发话了,其他实验室重复不出来都是因为细胞污染) |+ e+ i$ \0 @9 H0 _4 w% j' _
+ f2 w: R% u0 f. D
我觉得他应该深入研究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全世界的实验室一碰NgAgo就污染唯独他自己干净,这个成果比NgAgo本身牛逼多了
# a6 z6 A0 y2 Z% o* M6 W  o9 N$ J( a
4 m$ m% h: T8 M& g3 e9 J============================
, R7 H( |2 h7 F3 n/ R: n
; ?" x1 M8 E$ C3 U 11日,身处舆论中心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再次接受科技日报采访,并对此作出回应。对于13个科研人员实名公布无法重复实验,他依然认为细胞污染的可能性最大。至于谁重复出了实验,他暂不方便透露。“请求大家再有一点耐心。我还是之前的说法,很快将会有新的消息。”韩春雨说。
5 x9 ~* Q9 L! i7 P1 D2 ~
$ Y7 {( O0 n4 q  他表示,此前他也考虑过假阳性的可能,但目前来就他掌握的信息基本可以排除这种可能。
9 _( Y4 h( x: e0 ^3 z: P0 K- |; G" I$ s$ U* M) y
  他同时表示,科学是渐进的。“目前关于Ago的基础研究太少了,它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机制,很多机制不明可能是重复性差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界应该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使它变得更好,这是我特别想说明的。希望实名公布的科学家一起参与解决这些问题。”他说。
- z* A7 ^8 s  S  [9 s
( Q7 b/ f+ [  V6 y1 K7 }) i+ S  对于有科学家建议他公开重复实验过程和数据的要求,他表示,愿意和前来沟通的科学家交流。
5 F( B: ?8 L: Y1 B7 i8 }; o
鲜花(219)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12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快就有突破,支持.
鲜花(1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nowave 发表于 2016-10-11 19:28
$ Q5 H) F* X& b: e$ S1 j河北科大的回信

! e9 A+ T. g' H/ w' S7 y第一次看到正式的称谓用“您们好”。
鲜花(137)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1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mich2015 发表于 2016-10-13 08:582 }4 R# Q" g. K, h# ?2 t
第一次看到正式的称谓用“您们好”。
8 v* g" A1 p2 I9 C% |4 [% [
哈哈哈,汉语里的却没有这个用法
鲜花(283) 鸡蛋(15)
发表于 2016-10-13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anoEM 于 2016-10-13 18:57 编辑
! G. `8 |( E- p% ?" I
0 a! h1 k6 z9 n$ I4 f7 ]7 l虽然杂志内部可能有些新的意见与进展,但在作者单位,资金支持部门没有调查结论的情况下,我觉得杂志不会有什么实质的办法来回应众人的质疑。
( L' c5 o2 ~. w
5 O+ S1 N3 g* {& t$ s-----------------------------------------------------------------------------------------------------------------------------------------------------------------------------------------
" J9 S1 f  ~  ^$ c& e, ?5 c4 m2 r8 P8 ]9 `! Z, C4 s
标  题: 韩春雨事件—Nature Biotechnology编辑部的最新回复: E* R  r- p1 Y# Q  r$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Oct 13 22:21:13 2016), 站内
2 A* W6 q' R3 {) P2 \+ t9 B% r, F  ' C0 \& m9 }$ i2 n" l
2016-10-13 蔡宇伽  (原文在科学网,作者的博客)3 W1 n8 D" O1 y8 `
  
8 b' m1 M6 x7 B+ o$ n八月底至九月初,回国参观访问了好几个高校,有内陆的也有沿海的,非常感谢领导们的热情接待!在国外六七年了,此行打破了我对领导的刻板印象,基本都是求才若渴,领导有方,学术做得好,为人也相当谦和。此行,也让我觉得只有回到祖国才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 W9 h* T  }1 U7 ^/ @0 V% q  : S# M0 H, [* x, F
好了,回到韩春雨的话题。韩春雨事件通过诸多网友及媒体不断地”死缠烂打”,特别是澎湃新闻接连发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稿子,现在局面终于逐渐明朗。一个月前还处于拉锯状态呢!现在连科学网的高老师和岳老师都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国内的PI们也终于勇敢地站出来了,大佬们也更有底气发声了。可喜可贺!
) |- G) }7 t) j/ j, z2 G  
& g3 O1 F  K* y: C1 L, z  n# t我九月初的时候给Nature Biotechnology主编写过信,指出Figure 4里逻辑不通之处。主编表示会综合他们手上的资料,编辑们开会讨论一下。今天受网友建议,我又给Nature Biotechnology主编发了信,询问一下编辑们对我指出的问题怎么看(这个主编肯定不会透露的,问了也白问,不过拿来打开话题挺好),顺便打听一下他们的调查进展(这个是重点)。3 H7 Y: P& V, y0 ]
  
' q6 D) z, Z+ A; S4 A& d8 q主编很爽快,很快就回复了。邮件原文按默认的礼仪我是不能贴的(除非有他的同意)。重要的有两点,1. 编辑们对Figure 4的看法是机密,不能告知(果然如此),2. 杂志的调查已经有进展,会按规程更新(意思是这件事影响很大,杂志也是知道的,肯定会在未来的某一期里做出反应)。1 n' X& a9 s/ a: [- ~
  7 p& l% q) g* x2 @/ [1 G$ S, s
韩的事情是否有反转的可能呢——目前,我所了解的并非全都对韩不利。一个多月前,有个信誉非常好的网友提醒过博主,他的朋友用他自己的方法做出来了。因为是转述朋友的朋友,可信度如何,各位自己斟酌吧!
, \5 P8 K# \& H" x. X0 m) P. S: o  
3 u) |* S# I6 O5 n1 s( Z现在韩的事情已经了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足够关注,相信相关部门也会介入,给韩给学术界给社会一个公正的调查结果。这可能是我对韩事件的倒数第二个或者最后一个博文了吧。以后会发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比如基因治疗的最新进展,北欧的风情文化,敬请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2 08:33 , Processed in 0.243490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