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34)  鸡蛋( 5)
|
关于这个问题,核心是教育孩子不可以用哭闹为手段来达到自己的要求,提设中的哭闹是有目的,与打针因疼痛而引起的宣泄性的哭闹是不同的。偶不认为前后几分钟的过程,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痛苦,老师也许认为帮小孩养成良好的处世习惯比区区几分钟的困倦来的重要。
6 W: `9 `& d. U如果是后一场景,偶的处理方式是——抱抱安慰孩子,妈妈知道你很痛,哭可以啊,可是哭没有用啊,不如咱门去做XX吧(小孩最喜欢的玩具或游戏)。这种方式某种意义上对孩子也是一种制止和教育。肯定不能强化孩子的痛苦让她越发投入地哭下去吧? , M: n6 k7 ]; Q! k8 S
- B' }0 m* `+ N0 m4 t* Q4 e
-- 核心问题是:你认为小孩困闹伤害不到身体,所以要制止哭闹。我认为小孩困闹也是孩子身体不舒服,和打针疼痛是一样的,不是教育规范的时机,应该给与体谅和尊重,带他回家
! b" F m8 t7 E$ s
7 f" k1 Q; e9 L4 K所谓关注与溺爱,偶举的是几个极端的例子,有些时候也会发生这种情况——你认是关注,他已经衔悄绨恕1热缫恢植耍绻ΡΣ怀裕蓟岜湟恢肿龇ㄈ盟咝说爻怨猓既衔馐嵌院⒆拥淖鹬睾凸刈ⅲ蒐G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小孩适应各种口味,是一种溺爱。: \( r1 y* P; }) {
$ {1 Q- r6 n8 h. @ r一般而言,偶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被溺爱的小孩已经被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如果是, 那么这三个小孩同时也是被给予了足够关注的小孩,那么“,一个受到足够关注的小孩子不会随便苦闹,他们哭闹都一定是有原因,困了,累了,病了,或者是不耐烦了,这是正当的需求。”这一论点就不成立了。如果不是,如果您认为溺爱与关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也就是说这几个被溺爱的孩子仍未受到足够关注,那么,比如,请举例?
7 n2 t* R* c+ g) j( J7 e( M1 W* C, m, P. U" V+ ~7 F/ e7 T6 s
-- 溺爱是permissive parenting, 我提到的“给与足够关注,尊重理解,和及时教导”是authoritative parenting, 这是主要parenting style的其中两种。网上,图书馆都应该有材料,你可以自学理解,我就不浪费笔墨了: n; L" V! _+ r, d# q
- a G7 k* ~ V1 Q起诉是可以的,但偶不认为会被判罪。理论上说,任何设施虽有安全设计,但也都是存在危险性的,甚至婴儿床,高脚椅,只是不同特定情况下程度不同而已。如果这也判罪,谁还敢开DAY CARE,谁还感做DAY CARE?
2 g, B! C2 i+ i9 \! j! d! Q: e& s" c/ ]
--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如果孩子因此受伤,证据确凿,家长完全可以胜诉。- q5 `. _' Y& q/ E d) e0 ]( W
: w+ }4 k9 g' ]6 T; S8 z% Q偶不是在接受灌输,而是在讲述一个客观发生的场景。偶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事与自己常年形成的概念上有冲突。没文化、不动脑筋,对这些冲突会有两种处理方式——接受或排斥;有文化,动脑筋,对这些冲突依然有两种处理方式——接受或排斥。
) B. F$ j5 W- l' k! V% I7 C" m" ^; l! \# g" R8 ?
-- 那你再好好想想,除了接受排斥,还有别的选项没有?
M8 k. T' u# B, q2 D l1 T5 A8 A9 b5 m1 P
关于孩子的养护,父母是绝对的权威。您们的做法有您们的道理,养护上的普遍道理有它的依据。您们不给自己的孩子断夜奶,对自己的孩子或许有好处,就象郑渊洁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教育一样,这都是个例。您的儿科医生支持这一做法,不代表所有的儿科医生都支持这一做法,也许更有相当部分的医生在权衡了各方面因素后,依旧认为对大多数小孩而言,夜奶弊大于利。所以,您,郑渊洁,坚持保留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但教育体系,阿省的指导手册,也并未因此而做变动。, L& |; B, |* U5 G! e/ P$ o
--- 我再重申一下,这段例子是为了说明,我们夫妻是well-iinformed,独立思考,敢于挑战二手权威的父母
6 C7 y/ c+ r, ?9 @. G1 _! Z
! H/ e/ q( |2 J+ |* Y说到这儿,您还是没有说服偶,偶的理解是:老师也是以儿童利益为中心的,只是侧重点不同,他认为帮小孩养成良好的处世习惯比区区几分钟的困倦来的重要。在这个问题上,您有您的看法,偶保留偶的观点。& e, {$ J" [+ }7 o
* g7 E! w) t! {3 o---我不认为我能说服你。我写这些,只是为了减少你的一些言论对其他看贴的人误导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