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539)  鸡蛋( 0)
|
呵呵,谈不上指正,我也是顺着话题聊聊。你很懂得用心去享受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也自然而然会给与孩子们熏陶。
7 ]6 Y% X/ `7 ~+ B- k. T: x* {说说他们的苹果核,你总结出了三个令你动心的优点,每一点都说得很准确,说明你真的体察甚微。可是,你 ...
$ a4 G: g- \! p1 K7 B% O4 {/ g N我要回家 发表于 2011-4-12 09:43 
6 C( o7 T7 m5 ^+ Q* N/ O& w: J- a: ^6 j2 {5 E6 L3 i
首先谢谢老师!很喜欢你主楼的点子。这现在正合适给我家老二。( k2 A# R& R- v5 |, s
1 `! a4 ?, g$ t/ \- n4 d0 P
另外,我看得兴起,禁不住也插两句嘴哈。 老师上面说的就是残缺美吧。我也觉得咱们文化里,对大自然的残缺美赋予了很丰富的意义和表现。尤其是国画。 有残月,病梅(记得《病梅馆记》吗), 枯树,孤岛,等等,这些东西反而能特别打动你。就像您说的,盛极则衰 (差点打成“升级则帅”), 让人立马有一种感悟。
3 s2 d; f$ i, |但是我发现,西方也不是全部注重完美的,他们的油画里,经常看到一些不完美甚至病态的人或景。只是油画色彩较浓重,所以感觉表现出来的都是一些绚丽的东西。5 X; [3 B: ^+ d) b* V# }! Z
但是说到对人的表现,咱们传统文化里好像都是尽量表现美的,正常的。 当然搁现在,都难说了, 啥病态的都能征程艺术了。1 e+ Q$ ~9 u) _+ G: [, }3 L
: P, a; `6 k& q( i! v3 N随便瞎聊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