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假国外文凭与方鸿渐的玩世哲学
0 A4 m" T F6 s! D" e
% G1 _# N* i" q) {4 |# e( T/ ]" G
本文发布时间:2010-01-21 13:08 点击数:50
, f% G H1 t$ w! @1 D3 D1 Q A1 N7 h; g; \$ e% ?$ t- H
& b- N% Q4 B' t+ C方鸿渐最鲜明的社会属性之一是留洋"博士",但恰恰是这块显眼招牌出了问题:方鸿渐的博士学位乃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授予"的。
. a/ K; @0 n, u/ p# V& E
: E1 e; \; D4 } 方鸿渐可以为自己买假国外文凭找到一个"圆满"的"理由",但"圆满"却未必有效,"圆满"的理由并不能时时作为"附加文件"附着于假国外文凭:唐晓芙在揭露方鸿渐"丑恶嘴脸"的时候可以把假国外文凭当成一张王牌置方鸿渐于万分尴尬的境地,高松年因为怀疑方的博士国外文凭的有无将其降格为副教授,韩学愈教授虽然拿的也是"克莱登大学""授予"的学位,却因为这韩学愈玩起手段来不知比方鸿渐厚黑多少,结果,韩学愈反被动为主动,反而让"校友"方鸿渐有些难堪。
0 B2 O$ j7 i: u7 L) H2 j' f$ J( L! p2 r! A- d+ k, g' i
这假国外文凭,是方鸿渐为了搪塞他的丈人周经理和自己的父亲,"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于是,这国外文凭成了"报条"和"契据"。是为了给父亲挣得面子,也为了"报答"周经理提供的留学经费而不得不"造假"的产物。方鸿渐购买假国外文凭的动机,乃是以游戏的玩世原则来对付周经理市侩的交换原则。当然,爱面子的方鸿渐,他的玩世并不彻底,他对自己的这种欺骗行为还是小心翼翼地采取了"保护措施",发誓不将这张国外文凭示于世人。可惜,这"保护措施"不起作用,结果方鸿渐拿了博士的消息还是上了报纸。卖了假国外文凭又不告诉他人,这不过是方鸿渐在欺骗他人之后,利用自我欺骗来获得良心上的安慰。方鸿渐是颇得阿Q精神之真髓。
. Z5 P* h% X% ]; ~0 b0 K
! _) D" d) c( _ 分析方鸿渐对国外文凭的看法,颇有意思。方鸿渐认为:" W8 z9 X% o) S0 f" Y3 m$ ]
3 |% V: b/ i+ J2 V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G! \) |' ?* X x
. b8 L! R8 m# Z9 ~. t5 f' p: Z 这段话,表面上说的是国外文凭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对国外文凭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国外文凭可以"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此话说得入木三分,是对现代教育体制弊端的无情怀疑和尖锐批判,但总归是方鸿渐对国外文凭的看法。所以批判归批判,落实到方鸿渐具体处境,方鸿渐得为父亲和丈人的愿望着想,在他们看看来,博士国外文凭不但是"报条"与"契据",而且是证明方鸿渐"才高学富,名满五洲"的有力凭证。这就是方鸿渐买假国外文凭的尴尬之处,父亲丈人的一方看到的是文凭背后的"光环",重视的是国外文凭的光耀祖宗、炫耀身价之功能,而方鸿渐只见到国外文凭的"虚假性"或者说文凭的"欺骗性"。方鸿渐不拿国外文凭当一回事,自然对国外文凭都可以拿玩世态度以假充真,本来他就是为了敷衍一下父亲和丈人而行权宜之计,而父亲丈人一方包括整个社会却对国外文凭认真得不行。这一方玩世,另一方认真得不行,在对国外文凭的态度上便拉开了距离,导致了错位,国外文凭能够带来极强的功利性与"荣誉感"与方鸿渐对此功利性与"荣誉感"的轻视导致了周经理慌忙将方鸿渐获得博士国外文凭的消息发表在报纸上,经媒介传播后,方的博士学位的获得这一"事实"便迅速地越出了方为自我设定的玩世原则的界限了,这种对国外文凭极端"认真"的功利性态度反而嘲弄了方鸿渐的玩世原则。方鸿渐拿了这张假国外文凭,其动机只是为了在小范围内应付了事,但随着获得"博士国外文凭"范围的扩大,这个"假国外文凭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了方鸿渐先生可以控制的范围,变成了一定意义上"公众消息",其游戏规则已经由不得方鸿渐来控制了,所以方鸿渐闻知报纸发了一条自己"顷由德国克莱登大学荣授哲学博士"的消息,先是"羞愤得脸红了,到小舅子把报拿来,接过一看,夹耳根、连脖子、经背脊红下去直到耳根。""恨不能把报一撕两半,把那王什么主任的喉咙扼着,看还挤得出多少开履历用肉麻公式。"方鸿渐毕竟是一个有一定的正义感、良知未眠的知识分子人物。他的有限度的玩世原则只是让他拿了张假国外文凭,但要他想方设法使假国外文凭变成真国外文凭,像韩学愈那样使小手段"变假为真",这显然不是方鸿渐所能接受并语义付诸于行动的。
) Z# t, c3 J& y* C
( m9 T% f: i' N2 j 方鸿渐玩世原则之"玩",包含着某种戏谑成分,是在对所谓的博士国外文凭的神圣性、权威性的怀疑和嘲弄基础上,以游戏的态度对待代表着知识权力的博士学位。方鸿渐以玩世的态度弄到一张假的博士学位国外文凭的前提是对世俗化学位态度的轻蔑,当然这种轻蔑不是以极端的愤世嫉俗的姿态表现出来,而是以闹一个不大不小的"骗局"来实行。一旦这小"骗局"、小胡闹,变成了一本正经的"正式消息",方鸿渐有限度的玩世原则就面临着"严正"的社会规则的挑战,方鸿渐玩世原则的"道具"--一张假的博士国外文凭便潜在地成为了方鸿渐"心术不正""不学无术""混世骗世"的有力证据。方鸿渐的正直、怯懦的性格注定了他不会再用各种手段为假国外文凭涂抹上真实的色彩,所以,假国外文凭一旦暴露"真面目","严正"的社会原则以及学术规则就要其进行"报复",方鸿渐的失去唐晓芙、被高校长降为副教授虽说并不是完全因为这一张假国外文凭,但都与方的玩世的"道具"--假博士国外文凭有关。
0 z1 `" f4 y$ @$ @+ R7 _% p5 {
"假国外文凭"虽假,但毕竟是实物,此实物可以与求名求利的种种利害挂钩,所以此物一假,便是与整个"文明社会"设定的游戏规则作对,"假国外文凭"一案可被认为是方鸿渐先生人生路上特别是治学道路上犯下的最严重的一次错误。但读《围城》,细究起来,方鸿渐玩世,"违规"得最厉害的倒不是假国外文凭一案,假国外文凭不过因为"社会影响"较坏而特别容易招致谴责罢了。此案倒对任何个人都没有心灵的伤害,就是那苏文纨博士(一位货真价实的女博士)明知道方鸿渐拿的是假博士国外文凭,好像在此事情上对方鸿渐特别"网开一面",还一度爱上了方鸿渐,后来是因为"离间"方鸿渐和唐晓芙,才将方鸿渐买假博士国外文凭告诉唐晓芙。所以,买假博士国外文凭,到头来,被伤害得最深的是方鸿渐。4 m+ [( k) L4 k* I
( ^/ x9 ?: ^8 o8 r' n) s# \
方鸿渐玩世哲学在情场上还有一番发挥,但在情场上的"玩世",让方鸿渐彻底"栽了跟头"。先说在留洋回国的轮船上,方鸿渐与鲍小姐做下了荒唐事,由于方与鲍二者关系完全由***所驱动,所以这段旋生旋灭的***游戏的双方都不是牺牲者,这应算是方鸿渐付出代价较少的一次玩世行为,但方鸿渐的"玩世"却不如鲍小姐来得彻底。鲍小姐走后,方鸿渐还是有种失落的:"一向还自鸣得意,以为她有点看中自己,谁知道由她摆布玩弄了,还要给她暗笑。"看来方鸿渐与鲍小姐"短暂游戏"依然给方鸿渐带来了一些伤害。要说方鸿渐"玩世"玩得最"潇洒"的,当属到买办Jimmy张家的那次相亲活动,因为方鸿渐先生本来就瞧不起Jimmy张一家三口,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去相亲,丝毫没有顾念相亲的成功与否,态度放松,反而为他赢得了四百块大洋,这该算是方鸿渐因"玩世"而获得的最可观的一笔"奖金"。但同样是"玩世",却为方鸿渐带来了一场爱情灾难。, o2 X- w7 u7 q- r/ E/ U, V
8 d1 A4 f/ ]) l5 _1 } 方鸿渐从未对苏文纨动过爱的念头,他去拜访苏文纨,倒不是心里有苏小姐,而是因为"明知也许从此多事,可是实在生活太无聊,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看来,一开始,方鸿渐就感觉到有可能"从此多事",毕竟在鲍小姐走后,方鸿渐与苏文纨小姐又在邮轮有了某种令方鸿渐感觉到不安的亲昵暗示,方鸿渐虽然打定主意不会爱上这位苏文纨博士,苏文纨小姐却对方鸿渐有意思却是方鸿渐明显感觉得到的。所以,访问苏文纨,方鸿渐也多少带点"玩世"的态度,"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言下之意便是苏文纨可以暂时充当他的出于社交需要的"女朋友",这方鸿渐想得确实有点"美"。
* V. r t, T$ j# M! }* c; _
% m. M0 N6 _2 T. u2 E, D( d9 o 接下来,方鸿渐确实遇上了"麻烦"。苏文纨领出一位漂亮活泼,令方鸿渐一见钟情的唐晓芙小姐。一场多角恋爱开始了。尽管方鸿渐已经在私下向唐晓芙表示他并不爱她的表姐,但爱上了唐晓芙的方鸿渐此时又要创造接近唐晓芙的机会,又不好开口向苏文纨表明心迹。苏文纨"判定"方鸿渐充当赵辛楣的情敌,让方鸿渐和赵辛楣为自己争风吃醋,方鸿渐虽无此意,却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充当苏文纨小姐爱慕者这一角色。文纨小姐甚至要求方鸿渐在月夜里"一吻定江山",这下方鸿渐真正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玩世"的方鸿渐在苏家客厅里再也无法"玩世"了,再也放不开了。& M* p2 R$ b v% S3 l+ W+ Y
% [3 \) r$ D$ \% N$ ^' ^6 l
我们不妨假设方鸿渐没有遇上唐晓芙,那么,性格中有玩世一面的方鸿渐可能会快乐地享受作为赵辛楣的"情敌"的"待遇"。可偏偏此时杀出个唐晓芙,方鸿渐一下就陷入了无法进退自如的"难局"中。究其原因,便是方鸿渐对苏文纨对赵辛楣他可以玩"爱情游戏",可他对唐晓芙可是动了真感情,这真感情马上摧毁了方鸿渐性格中的"玩世"的一面。方鸿渐不得不认真对待他和唐晓芙的关系。如此,在苏家客厅进行情感周旋的方鸿渐为了唐晓芙,在与苏文纨、赵辛楣"三角游戏"中就处于被动的地位。方鸿渐遭遇了与唐晓芙的"真爱情"后,希望终止方、苏、赵的"虚拟"三角恋爱,他的玩世哲学导致了报复的光临:苏文纨向唐晓芙道出了方鸿渐的许多"错误的历史",唐晓芙严厉谴责方鸿渐:5 Z! {* e: c" a( n7 w
$ }9 W( Y; T7 o/ y* K7 C$ g 方先生人聪明,一切逢场作戏,可是我们这种笨蛋,把你开的玩笑都得认真--方先生的过去太丰富了!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这唐晓芙着实厉害,她对爱情的要求也近乎"完美"。
8 j C% L( Z$ O1 k" B. V# }) W( i7 i& F K M3 r
面对这种"真爱"的高要求,方鸿渐因为"聪明"而"逢场作戏"的"玩世历史",当然成为方鸿渐的"不良记录"。"玩世"的方鸿渐"玩"得破绽百出。唐晓芙的一顿斥责,将方鸿渐的荒唐事一一"点击"。这不过是严厉的社会"文明规则"借着唐晓芙之口,向方鸿渐做一番"声讨"。唐晓芙对方鸿渐的一顿"骂",一次次的"抢白",是对《围城》中"玩世"的方鸿渐的一次"致命"的"道德审判"。"玩世"的方鸿渐在"真爱天使"唐晓芙面前结束了他在《围城》中的"顽主"经历。通过阅读可以发现,自从失恋去了三闾大学后,方鸿渐确实"死了一次",严厉的爱情惩罚和随之而来的社会磨难使得的丧失了"玩世者"的"翩翩风度"。这也使《围城》的前半部分充满了轻喜剧色彩。但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方鸿渐的在三闾大学内,特别是结婚后孙柔嘉一起回到上海工作,方鸿渐的"荒唐事"已近乎"无",或者说,方鸿渐已经被周遭的恶劣环境窒息得无法开任何玩笑,恶劣的环境终于打败了"玩世者"方鸿渐。如小说中所说:
A# b) Z- s/ y8 r" [( S6 C; E# G) i9 H- \$ k
撒谎往往是高兴快乐的流露,也算得一种创造,好比小孩子游戏里的自骗自。一个人身心舒畅,精力充溢,会不把顽强的事实放在眼里,觉得有本领跟现状开玩笑。真到忧患穷困的时候,人穷智短,谎话都讲不好的。
9 G8 e r/ U& y& A% I7 V# x2 h: |, A: B5 A9 n1 r8 D
越来越"忧患穷困"、"人穷智短"的方鸿渐已经失去了与严酷的环境开"玩世玩笑"的"创造"能力,他疲于应付日常琐碎的一切,背着精神包袱与各种不得不打交道的人事周旋。方鸿渐的有限度的"玩世哲学"不是出于功利目的,故只有在一个相对宽容的环境中才可能让方鸿渐以游戏的心态对付,而在一个像三闾大学那样封闭狭隘、庸俗不堪的环境中,方鸿渐已结束了他的游戏心态,在进入了婚姻的"围城"后,方鸿渐更是陷入了需要计算种种利害关系的"生活陷阱"之中,方鸿渐已成了一个为谋生而奔波的小职员,环境已将他"异化"成了一个谋生者的角色。不再"玩世"的方鸿渐已被迫充当"入世"、或者说是"混世"的角色。市侩原则终于压制住了方鸿渐的玩世原则,将他压缩成一个符合一定社会属性一定的规范角色的"小人物"。"玩世哲学"可能带来的破坏文明规则,超越日常生活常规的那种促侠式的喜剧性"玩世"场景已从方鸿渐的生活"淡出",后半部的《围城》中方鸿渐"多余人"的特征更加突出,作为"玩世者"的方鸿渐随着方鸿渐被环境"俘虏"而走向"死亡"。: c* E# \6 Q0 b J+ M& R& W
作者:Qntegrity 原文出处:http://www.gwwphy.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