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加拿大的工人们彻底怒了!一场席卷全国的罢工风暴正在上演,规模之大,堪称40年之最。
" `+ d- D1 J3 D+ h6 W" K4 P$ P: R: X: P1 z! q( ]% u
从繁忙的港口码头到重要的铁路枢纽,从日常的邮政服务到空中的航班运营,几乎每个关键行业都被卷入了这场“罢工海啸”。
5 @- n! K" |; y- _* {
4 K* ~6 O& d5 O8 G) o4 \( u工会领袖们放出狠话,不仅要与雇主抗争,还要向频频干预的联邦政府发起挑战!
5 ]2 n; ?7 b# L8 a- b3 ~9 R* b* ?: s( U
工人们为什么这么愤怒?答案很简单:钱包越来越瘪,日子越来越难过。物价飞涨,工资却跟不上,再加上贸易战的冲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大得喘不过气来。9 B9 U4 Z ]* @4 f
* w- z# j& x2 W U全国雇员工会主席阿丽莎·康(Alisha Kang)表示:“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劳工运动受够了政府那些空头支票!”( e, A/ i( _, ~7 w5 n
) {4 j8 T+ l1 u. N- b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在上个月。加拿大航空的乘务员们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公然无视联邦政府下达的复工令,坚决继续罢工。要知道,这样做工会领袖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甚至要坐牢!- ?- n5 V1 Y) I( j% [
# K* U% t+ K, h* j- ]1 P
但是奇迹般的事情发生了。就在罢工进入第二天,双方突然达成了协议。这下可不得了,工人们尝到了“硬刚”的甜头。
/ k5 e! T8 m- r, l* {! k1 x3 w. v% w) Y
麦吉尔大学的劳工专家巴里·艾德林(Barry Eidlin)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这一招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逼着雇主乖乖回到谈判桌前。这很可能给其他工会开了个好头。”( w# q D" }$ o" w: e# R
2 w8 ?0 y% H0 }) h$ n9 R! J$ O( R
根据2023年的数据显示,因为劳资纠纷停工的天数已经达到了660万天,这个惊人数字创下了自1986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J* Q. v0 t3 |- s
% @9 b# a( U6 K6 W) D# [6 Y说到政府,那可就有话说了。过去两年里,自由党政府动不动就拿出《加拿大劳工法》第107条这个“尚方宝剑”,三番五次地强制罢工工人回去上班。
/ M9 r" V# [6 l/ `$ z! r0 |4 w. o6 V& F: {4 e9 k! N7 G
港口罢工?叫停!铁路罢工?叫停!邮政罢工?还是叫停!有时候工人刚放下工具几个小时,政府的干预令就来了。
0 E& W2 I0 ~' K/ _( A6 l' w% E/ C8 {# g$ e
这下工会们可真的火了。加航空乘工会已经把联邦政府告上了法庭,理由是政府这样做违反了《宪章》规定的罢工权利。
! e {' Q/ v3 `- E' c! w" ]% E
代表300多万工会成员的加拿大劳工大会执行董事基亚瓦什·纳贾菲(Kiavash Najafi)说得很实在:“我们面临着贸易战带来的失业威胁,年轻人找工作难上加难,物价蹭蹭往上涨,老百姓真的被逼到墙角了。大家对政府和各种机构都失去信心了,觉得指望不上。”
" Z$ X3 o( y! y
y9 G: s+ o1 {2 K, s现任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竞选时拍着胸脯说要保护加拿大人的工作,可工会对他上台后的表现很不满意。
0 g! X/ c F! P# t. C
# F3 |. V# I: X; ^康毫不客气地说:“他根本不是我们的朋友。竞选的时候把我们当拍照的背景板,现在真要保护工人的时候,人影都看不到。”0 c% o; H! g% s( e! j2 X# A
5 i# d/ N$ o1 N( c$ q
更让工人们恼火的是,卡尼还下令公共部门要在2028年前削减15%的开支。结果呢?裁员已经开始了。本来劳资关系就紧张,这一下更是火上浇油。2 L E5 @" S$ Q, V5 v8 Q) e
k4 }2 s1 e8 N; M0 l; N
面对工会的指责,就业部长帕蒂·哈伊杜(Patty Hajdu)也有自己的苦衷。她为政府的干预行为辩护说:“我知道工会很生气,但是老百姓已经为这些罢工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 R/ O# g9 A# u* V" h k: l" u: a+ z- w& \1 }& b) F; J0 }
哈伊杜还强调,政府也做了不少好事,比如废除了哈珀时代那些限制工会的法律,还禁止雇主在罢工期间找临时工顶替。. L5 O( g) V! R; E# i% {, {. q8 s5 ]
2 v" v5 \5 T j' }% p8 E
不过,工会在政治上的影响力确实在下降。传统上为工人说话的新民主党在上次选举中惨败,只剩下7个席位,创下了历史最差纪录。
8 Z5 Q! D: h g& C6 u3 I: T3 ~# N7 b! l) _/ ~4 X
前党魁驵勉诚(Jagmeet Singh)已经走人,新的党魁要到明年3月才能选出来。" ]/ p) Z. E9 B! E
; y$ F" w% A0 K; m8 W# ?纳贾菲很无奈地承认:“现在国会里为工人发声的力量确实弱了很多。”+ N; I% R) L6 I, i& O0 `/ e3 U
! x7 g2 `; ?" D' g8 I4 M' |4 p专家们认为,这波罢工潮有着明显的“传染效应”。艾德林教授解释说:“一旦有工人开始行动,其他人就会跟上,形成连锁反应。”$ }, o3 G$ c( ]$ U8 p* ^* V( J
X- K& x% l C8 m' N+ w
近年来工作越来越不稳定,工资涨幅赶不上物价,再加上疫情后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局面,这些都让工人的不满情绪越积越深。% \* p7 W: C5 T; a- G
; y' t' r; M2 A# b) J
虽然贸易战正在冲击加拿大经济,但专家们觉得这并不会让工人们偃旗息鼓。相反,经济压力可能会让罢工变得更加频繁。
: l# {% T6 {0 u. H& o: j; X! X9 J' ?, H0 j F/ J$ h# C% m+ R% L3 F
现在的情况就是:工会准备继续“开火”,政府可能会想出新招来对付罢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加拿大的劳资关系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分岔路口上。
) @! M4 ?9 o( T5 T/ n! v7 Q3 h, ^$ V7 V2 |& L" d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