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50)  鸡蛋( 0)
|
在家庭日这一天,与家人一起观看了最近大热的电影《哪吒》。
' _9 w" M' v& A# H9 m: [. p) \% {* H& M; F- L# t. E7 M, l
除非你是在大年初一那天走进影院,否则很难避免在观影前接触到铺天盖地的影评和短视频。这些信息会不自觉地渗透进你的脑海从而影响你对影片的期待和感受。观影结束后,你可能会不自觉地试图印证那些早已在脑海中形成的观点。趁着电影的热度还未散去,我想借此机会分享一下我的观影体验,并尝试从多个维度对这部影片进行解读。6 E( i Z6 V+ f) J9 f9 N6 V
5 w& p% g3 w8 l: S a第一重,剧透版解读,不想被剧透的可以跳过。 G$ |, r; [$ p* P7 @8 V3 b* y9 l
/ t) G4 S a+ E$ p+ v' J
强烈建议在看之前略微复习一下五年前的第一部,这样你才会有一个大概的故事背景,各个主角的人设也能了解。否则的话在电影开始的头几分钟之内你可能会处于一个懵逼的状态。1 x6 }) L5 d; `' `
4 D0 P2 u l" e: y* N6 G
影片一开始,太乙真人以藕粉为材,重塑哪吒与敖丙的肉身。此段剧情巧妙地为影片铺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开端,一连串的幽默桥段和天津方言的独特韵味,为观众营造了一种愉悦的观影氛围。这无疑充当了电影的片头字幕角色——Opening Credit,不仅规避了传统字幕的单调乏味,还巧妙地介绍了故事背景,几个对剧情发展非常重要的主要角色也都一一登场,堪称一个精彩的开篇。1 Q: s! y1 B. j" N2 ^& a# b- ` ?
$ H* ^2 t& A& q) R
陈唐关人说天津话,实际上呼应了哪吒和陈唐关位于天津的民间传说,不得不说编剧在这方面下了点功夫。, T# g/ R1 n% m9 b o8 V# c& o
1 D) s1 d* k! p+ x5 A3 b0 u然后随着申公豹,龙王的登场,伴随这冲突的开始和发展,剧情也开始展开,哪吒为了救敖丙,要跟随师傅太乙真人去仙界参加成仙考试。
$ {( q, h9 \5 T% I+ ?
: g/ n1 Y M0 O& ^* Q! q& r考试第一关是打土拨鼠,基本上延续着前面的轻松氛围,二当家说陕西话可能是因为国产土拨鼠分布于陕西、青海等地,感觉上编剧应该是个考据狂。哪吒打土拨鼠,虽然看着痛快,但人家在自家地盘上,捧着破碗喝粥,没有交代做了什么恶,就被莫名其妙端了老窝。观众难免会有一丝疑问在心中,这是正经的打怪升级吗?
' t2 R. s/ ~6 _* {8 D2 C% ~! L# P& k4 j4 O% P
第二关是打妖族申正道。哪吒杀过来的时候,他正在山涧里开补习班,鼓励各种小妖好好用功,走正道争取早日成仙,“你们是妖,就要更努力”。这里呼应了前面申小豹谈到的在申公豹出息之后申正道收到了大家的追捧的台词,本来嘛,家里出了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儿子,老爸的教学肯定有一套,没准申老师的招生简章中会提到一句“我儿子的成功,你可以复制!”
2 C0 w b" {8 p" x( H1 P
9 \' h; I! F9 u8 b$ d6 V一番炫酷的打斗之后,申老师为了保护申小豹,不惜自断手臂,让自以为代表正义来打妖的哪吒也动容了。第一关里给观众埋下的疑问开始发芽了,这看来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打怪升级。! y* r2 j: A9 l& K# r) {" i5 Z8 E( h
3 K4 T/ _$ T$ c$ |1 |然后剧情开始发展,陈唐关的噩耗传来,哪吒处于了暴走的边缘。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回去报仇的时候他反而开始了他的第三个挑战,打骷髅山的宅女石矶娘娘。
4 S1 P, A( @8 S& S4 J. ]" \% n( T+ h" f N
我理解这里想表达的是在哪吒心目当中,对熬丙的承诺依然占据着首要位置。这也使得最后两个人能够并肩作战顺理成章。否则的话熬丙将会处于一个工具人的尴尬地位,他好歹也是除哪吒以及太乙真人之外的男三号啊。7 m4 G( q, O3 V9 {
# r K& D* a" V- b
石矶娘娘这段有点平淡,感觉上可有可无,是不是为将来的第三部埋伏笔不太清楚,反正我觉得多少有点跑题。0 h1 m& v8 H7 W
! w3 {. F, ^# l( w& A+ `. _然后高潮来了,熬丙上线之后哪吒开始了暴走复仇模式,在情节安排上按部就班地犯下了错误,协助坏老头把龙族封印在了天元鼎中。然后约定俗成的正反两方人物话痨属性爆发,协助观众完成了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建,正邪分明了,一众正派全部被封印在天元鼎中,哪吒和熬丙还被坏老头下了穿心咒。武戏开始转入文戏,这个节奏拿捏得还是不错的,经过长达十几分钟的绚丽打斗,观众的眼睛确实也需要休息一下了。
. Q, V& z) h! _7 U F8 F9 _9 r, R* Q9 F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哪吒是“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孔子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哪吒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孝子”,很多影视剧也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哪吒洗白。令人惊喜的是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不同的尝试,而且我喜欢这样的处理,这就是穿心咒。2 w0 ]3 `( E. Y/ P1 M
+ c( j% g" V4 w& S. \
为了更好的突出母爱这个主题,导演甚至不惜用龙王父子做了一个铺垫,当熬光试图拥抱浑身长满刺的熬丙的时候,他的反应是收回了伸出去的手,而哪吒的母亲却选择了紧紧的拥抱哪吒。我相信大部分的观众的眼泪都是在这个环节被催发出来的,不得不说导演实在是高明。
+ M% n" b d1 x* P8 S7 [ L7 i5 K% L' U# D4 W
在主角光环的加持下,哪吒摆脱了穿心咒,破开了天元鼎,迎来了正反两方的大对决!电影重回打斗的高潮,并在高潮中圆满结束。
' C0 ?& u% H. Y6 R/ l: r" ?( D( [; P9 |
以上是我对电影剧情的解读, 接着下来我再对电影进行第二重解读,就是聊聊为啥这个电影会这么成功。6 {2 U) H; i% @1 \0 T
) d# w8 |8 |( H4 b4 }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质上是一个多元化的表达载体。通过银幕这一媒介,导演的艺术构思、演员的表演诠释,乃至投资方与制片方的创作理念,共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叙事空间,向观众传递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
b+ U7 q5 V- B/ x% s1 I- f+ g. O) m( Y
哪吒的成功,毫无疑问是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了,并且在放映过程中和观众一起完成了体验和升华。$ U: | q3 {- v
0 @- d8 | H5 a& i) F( O
首先来说,这部影片中充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 ]. _7 l1 c; M" q' y/ D9 V* a
1 @# c& ^/ ]& U
比方说前面提到的陈唐关的天津方言,土拨鼠的西北口音,就连那个胖胖的可爱的太乙真人一口到底的川普也并不只是为了搞笑,相传太乙真人是在四川绵阳乾元山修道成仙的,他一口四川话硬是要的。影片中防御属性拉满的“结界兽”,灵感源于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青铜人像,关注三星堆考古的观众看到他们应该是会心一笑或者恍然大悟吧。
; }4 m3 R( \. R! w) b
1 B) j" J% u" k' X( J更不要说陈唐关的楼台亭阁,军事要塞,让观众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中式建筑和万里长城并不困难吧,众多的龙王造型那都是妥妥的中国元素啊,如果细细去扣恐怕还有很多。
. b2 N/ Q9 C1 c6 B. i' v$ b1 e, ^/ D% @# p+ I: ?
再来,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中国式的亲情。
% }- B f+ D% Z2 z8 [
# d* z" u6 a* X& L3 u1 O2 f哪吒和母亲的母子亲情自不必说,申小豹对申公豹的崇拜,申老爹对儿子的自豪也能在不经意间撩一下观众。而且表现形式也是可圈可点,例如当申公豹给弟弟自己多年来修行而得到的6颗仙丹时说了一句很有趣的话, “哥吃不惯这个”,懂的都懂,这里面包含了多少兄弟间的亲情和期待。: b2 \ a6 `3 c% f
2 t+ p$ @4 G- s- n这部电影之所以引人入胜,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导演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能够引发观众强烈共鸣的情节。以申公豹为例,这个角色堪称"小镇做题家"的典型代表,他的成功完全源于不懈的努力——"我没说停就不要停"这句台词不仅制造了喜剧效果,更深层次地折射出寒门学子逆流而上的奋斗精神。而申正道开办的补习班,则巧妙影射了现实中形形色色的教育机构,让观众会心一笑。那个总是面带微笑的坏老头形象,更是让人联想到某些高高在上的权力掌控者。就连彩蛋中鹤鹿痛击坏老头的场景,也难免让饱受职场压力的打工人们产生一丝"解气"的遐想。当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自觉地将自身经历与角色命运产生共鸣时,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远非单纯的视觉冲击所能比拟。) ]$ w8 J/ ^( Z' e+ Y0 T
3 w" s8 S5 ^" F- T3 S最后,我认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作团队的巨大投入和不懈努力。片尾字幕中列出的动画工作室就多达130余家,数亿元的资金投入,加上长达五年的精心打磨,真正诠释了"匠心出精品"的真谛。目前,网络上已经掀起了一股"多刷"热潮,许多观众开始二刷、三刷这部作品——初看时被剧情吸引,再看时则被精良的制作所折服。可以说,影片的每一帧画面、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反复推敲和细致品味,展现了制作团队对品质的极致追求。4 B* u8 p- {+ u9 I% N6 V
- g, H5 X- _- s, k+ P
我再对电影进行第三重解读,哪吒的成功就是中美交锋的大背景下的文化反击,这种解读完全基于主观判断。3 G5 {( P$ H6 X/ g
9 o8 g5 J) z$ w! R+ v
近年来,尤其是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中美经济战、科技战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在文化领域,特别是电影行业,展开了多方面的回应与反击。例如,提到吴京的《战狼》系列,人们往往会想起片中吴京高举国旗穿越交战区的经典场景;又如《流浪地球》,这部影片展现了中国科技团队的奉献精神,将拯救人类的英雄形象从传统的超人、蜘蛛侠等个人英雄转变为有血有肉的集体;此外,一系列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战争大片也相继推出,主打一个与美国的正面抗衡。
7 g- g( G# o- M/ K, A- }3 @) V) E* Z! }6 W5 s
在我看来,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路径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转变:最初是借鉴美国的叙事模式,强调“我们很强大,我们的国家(国旗)可以保护我们”;“我们很先进,我们可以拯救地球”;“我们很坚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能战胜敌人”。然而,这些叙事逻辑始终建立在与美国较劲、比拼的基础之上。
, R$ i! ]& [( |- E% u
0 f6 c7 g- D8 n! U( Z哪吒则从另一个角度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它传递了一种自信的态度:我们敢于以幽默甚至戏谑的方式看待对手。
- w! Q+ j; v+ G: g; ?* |0 q% w3 L
0 T" M5 k+ M2 R' p; e* [影片中融入了大量对美国文化的调侃和隐喻。比如,那座“很白很白”的宫殿,观众一看便心领神会;那块绿色的牌子,大家也都明白其背后的含义;而天元鼎上醒目的美元标志,更是毫不掩饰地传递了讽刺的意味。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创作者的巧思,也反映了中国电影在文化表达上的自信与从容。$ f( D, |1 O+ y8 _" k1 F3 k
: _9 l" N, l: r: w# I6 H8 |除了显而易见的讽刺元素外,电影中还暗藏了大量隐喻。在此,我整理了一些网络上骨灰级影迷的深度解读,供大家参考,看看这些观点是否言之成理:
6 z( p3 g- G' ~: A: S8 P: B
7 Y! [5 E _' R- 哪吒与敖丙的象征:哪吒与敖丙分别象征左派与右派,二者皆为精英阶层。影片通过他们的故事,隐喻中国精英阶层正在经历“脱胎换骨”的蜕变,被人民群众的力量重新塑造。
- 玉液琼浆的隐喻:玉液琼浆暗指世界贸易组织(WTO),而获得它的过程象征着中美的最后一次重大合作,暗示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 土拨鼠的形象:土拨鼠这一形象影射中东地区的众多国家,可能暗示这些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被动地位。
- 鹿童与鹤童:鹿童代表韩国(以其擅长的射箭为象征),而鹤童则代表日本,现实世界中美国老大的两个跟班。
- 阐教十二仙:阐教十二仙隐喻以G7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暗示了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以及美国一家独大的现实。0 z8 Z8 p9 r0 f8 P$ W0 P
! w8 N3 \- R, m. J# v; {7 E& L) Y) r' @; N4 h, y
这些解读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思考的角度,展现了影片在娱乐性之外的深度与广度。
0 u* m$ R: K: f q/ y4 t( C0 d v1 [# u% z; Y
总之,这部片子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太多惊喜,没有观看的抓紧机会看看吧,也算是给哪吒的海外票房做出自己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