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394)  鸡蛋( 16)
|
中国股市在等最后的傻瓜一个可能的圈套是,主力资金可能会将指数拉高至某一个高位,然后配合消息面如股指期货的推出突然调整,但是不要以为这次回调就是抢便宜货的时机,或许更深的回调在等着他们。
- U* `0 ]# s* y+ q+ d2 [, R( h' z 9 }. X! _$ N+ U
散户面临致命诱惑
E7 t! B) O7 {中国A股自2005年底起步,上证指数至今已经翻了三倍有余,60%到70%的个股也有两倍以上的斩获,而部分个股甚至翻了十几倍,主力在任何时候出货,利润都会盆满钵满。可以肯定,如果主力选择在一个高点如3000点或4000点出货,最后可能是和中小投资者同归于尽,但是主力将指数拉到 4000点,甚至更高,然后跌至3000点,可能会诱使一些拣便宜货的中小投资者蜂拥而上,将主力的筹码一抢而尽,从而被套在高位,等待着后面的来解套。当然,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无论是3000点或是4000点都不是终点,作为一个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一个正在高速成长的新兴市场国家,拥有13亿人口,而且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储蓄的过剩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推动着流动性泛滥和经济成长,从而赋予中国股市无穷的想像力和成长空间。
! s& _) O# h5 N4 G3 a3 A2 l" c c# Z4 s
但是股市和经济实体从来就不是亦步亦趋的关系,大投机家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一句妙语,股市和实体经济的走势,更多的是像人带着狗散步,每次狗发现自己跑远了之后,都会回头找主人,这样,主人走100步的时候,狗也许跑了400步。不错,虽然目前中国A股股指已经增长了三倍,虽然从上市公司的业绩看,也在高速成长,并不断地消化着日渐推高的市盈率,但是,盛极必衰,月盈必亏,即使是马拉松也有终点,运动员也有体力透支的时候,中国股市能否无穷地高攀上去,谁都心里明白,就等最后一个傻瓜凑齐。市场就是市场,潮起必有潮落,有涨必有跌,目前中国股市还在继续长征,但是不要以为这是财富的永动机,很有可能是给中小投资者制造的诱饵。 " Y4 l/ U" Y* t& c- H' W* a. k
' Y5 d: P, ]: e5 n/ a
分散风险刻不容缓 0 g S+ d& c+ M9 f
另据韩国《朝鲜日报》4月15日报道,今年上证指数已经创下了30%的上涨率。韩国证券基金分析组组长朴承勋说:“谁都知道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变动性非常大。但如果从长期角度出发,最后会得到好机会,但是短期变动性反而更具风险。”那么是否应该继续对中国股票进行投资呢?专家指出,比起短期计划,有必要从资产分散战略角度接近中国股市。美林证券基金网上分析师朴贤哲说:“投资者若正在考虑兑付现金还是继续投资,这是从一开始没有制定资产分散战略的结果。如果去年考虑到高回报率而提高了对中国股票的投资比重,那么现在有必要兑付一部分股票,投到发达国家市场,以保持投资均衡。”
$ K* _8 J5 s( s( ~" V$ V/ ?
1 B+ D( }( a. p1 c: K, Z股市泡沫趋于严重 # H2 h4 o' _, K* B' x
香港《成报》4月17日也发表文章称,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描述美国上个世纪20年代华尔街的繁荣与崩溃时说:在美国,在“吼叫的20世纪20年代”令人难以置信的股票市场繁荣时期,火车卧铺服务员、家庭主妇、课余时间的大学生都买卖股票。被券商称为刚步入“黄金十年”的中国股市也在出现美国20 世纪20年代的景象,大学生炒股已不是新闻,家庭主妇和服务员都在讨论上证指数何时到达4000点。最近,有四名家庭主妇和笔者讨论过股票问题。她们是上海、北京和天津的退休老人,年龄加起来260岁。有人批评这是一个“全民炒股的时代”;有人赞叹这是一个“财富觉醒的时代”。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时代?% J3 j& z( ]* n A
8 I! d, a5 ]1 z0 }0 F- B8 X: o1 a这是一个资产泡沫的时代!
$ E$ t, `4 i% D ( f2 B5 o1 ?" l$ T" ?, I! s
据上交所统计,随股指的进一步攀升,当前市场估值水平继续抬高。显然,目前的平均市盈率水平远远超过发达市场。在“牛市思维”推动下,个体投资者的资金成为股市泡沫的主要制造者,当人们的眼睛被泡沫所淹没时,显然已无法看到泡沫的存在了。
# k! q$ i; s! o9 P2 ?' O. {' ^3 r {9 Z4 @2 ~
# q k0 A! w9 g4 w1 W: G2 Q. K/ z
! |$ p; Y4 U4 g2 G6 y) t; U中金发布1季度经济报告 A股调整只是时间问题 ; C2 Q# j( {& `1 w! }, @& {' Y
中金公司日前发布题为《从经济过热到资产价格膨胀》的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报告。报告指出,尽管一季度央行采取了多渠道的紧缩政策,但对于证券市场来说,流动性充裕的现象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宏观经济环境正在催生资产泡沫,A股市场经历调整只是时间问题。
3 F/ n" w9 q2 U8 \2 U' o# H- s$ h- t: P6 K. E: e
报告指出,尽管央行在今年一季度出台了包括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紧缩政策,但对于证券市场来说,流动性依然充裕,“虹吸现象”仍旧显著。流动性的根本来源在于国内的高储蓄,但这一现象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 7 _) U5 c' u9 T# i
/ a5 D2 r: {8 m% D; G" ?" o, v
报告指出,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需求和财富效应拉引的作用较小,通货膨胀压力更多来自于成本推动因素,包括粮食和资源价格的上升。同时,还会有新的通货膨胀因素不断出现:如2008年开始实行企业所得税工资全额抵扣将解除企业对于提高工资在税收上的顾虑,工资可能出现跳跃性上涨;环保成本的提高也将推高通货膨胀;数年后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储蓄率和工作年龄段人口占比的下降将进一步推高工资和市场利率水平等。
: A% {4 J2 g) V% ]& t6 j( a4 d2 o. h4 d5 y4 M( q
报告指出,目前A股整体市盈率已高于40倍,这不仅是周边国家与地区中的最高水平,也在不断追赶日本在80年代泡沫顶点的水平。一些市场参与者以中国经济的成长性作为这一估值水平的支撑理由。但作为对比,另外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印度,其股市整体市盈率目前只有20倍,不到中国的一半。 # d/ V$ H- C9 ^
2 C/ ~# l1 F5 v5 k( H4 J% Z7 C* n7 r2 O2 |报告提出,国内A股市场经历调整只是时间问题,其触发因素主要来自政策调控。 相比之下,H股短期上涨空间则较大。第一,H股对A股的折让不断扩大,而且H股股指与国际水平相比更为合理;第二,从资金面上看,日本依然通缩,加息机会甚微,前期导致全球股价调整的日元利差交易平仓因素短期内难以再现相反,日元近期贬值显示利差交易继续建仓。与此同时,LIBOR - HIBOR利差一改1-2月份下降的走势而开始趋稳,显示香港市场资金面的正在恢复;第三,QDII向股票投资拓展和国家投资公司的成立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持H股价的提升。 $ S4 Q# I( p% ~- C2 Y: \
" B: T3 F, {" X4 t* y, d8 dPrivate Equity and New Stock accounts. M ?" q9 v* ~
目前国内私募基金总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截至4月20日,沪深股市市值已逾14.71万亿元,私募基金已经占了约7%,我国的私募资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辽宁和江苏等地,但主体地域却在动态演变。统计显示,截至4月20日共有8710.46亿元,私募基金比公募基金高出2千亿,私募基金的规模已远远高过公募基金。 截止2007年4月18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已经超过9000万户,达到9020.89万户。4月11日至4月18日,股市新增A股开户数已经连续6天站上20万户关口,短短6天时间新增A股开户已经超过100万户,而2005年全年新增A股开户数仅85万户,即便在股市牛气冲天的去年,新增A股开户总数也才为308万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