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紫砂壶选择、开壶、养壶、使用
/ L. {) W2 x6 ~7 h0 K* {, k8 Y" u2 @6 |
如何选购紫砂壶7 O; U) J1 Y" V6 f
紫砂壶品类繁多,那么如何挑选一把称心如意的好壶呢?7 y# G' w: D5 n" S1 F2 q
方闰建议您从“泥、形、工、款、功”5个方面精心挑选。
, G9 p# h7 ]7 B( i+ j1 k. P3 ?" g& _* X; F- V1 k: x; y
泥
4 x. t8 o/ |+ p& }" ^, S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着细微的差别。这样,由于原材料不同,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 ~# f7 o( j# B* {/ P# N
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著的特 点即是手感不同。一摸非紫砂的物件,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十分重 要。
" r/ d2 A, z+ Z( e+ V紫砂壶行业现状越来越好,价格也节节攀升,这让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商机”。用化工泥料充当原矿泥料,依次充好,对那些初入紫砂壶收藏门槛的消费者来讲,特别容易上当受骗,那么我们如何有效的去分辨原矿紫砂泥和化工泥料呢?& g6 S( m8 x) g8 L |
" Q. E+ Z& h" m/ d. g2 s形
& h8 n! z* E `如何评价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各有爱,不能强求。紫砂壶的壶型数不胜数,我们不应人云亦云地认为哪种壶型好,哪种不好。就像艺术流 派,没有好坏之分,而演这个流派的戏却可看出优劣。我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在?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 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4 s6 W$ E: |8 j! Q! ~( R" g( `& ?: Z
4 P" ?4 k; }& L; d工
/ }2 G, C5 u) S: J& K2 K2 a1 Q4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的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 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 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这也是“工”的要求。: o4 S9 W1 u: Z# s; J# w
纯手工制作的紫砂茶具,与机器制作的有很大区别。真的做工精细,整体美观,而且壶的表面摸上去有粗糙感。7 I4 `5 H! p' h& ~6 L
4 E) B( r3 k& x4 Q: _款
: n7 n7 V( {( {9 v% v, o1 `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身价百倍。在商品社会尤其显得突出。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制作,伪造的赝品屡见不鲜。现在的市场里,诸如“大师壶”、“国工级”、“工艺美术师”此类的骗局不断,到处都是工艺师、处处都是有名人,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
! S2 ?' I$ {! y0 v+ j
8 L+ A3 E* N* d# l功
, [* [8 W2 Z& _, L3 i) ~, `1 Z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3 z' b4 r7 i5 N1 X
紫砂壶的功能美 (一)容量适度; (二)高矮得当; (三)盖严紧; (四)出水流畅。
( c" z# C* D- W Z; k按目前我国南方人(包括港台)的饮茶习惯一般2至5人会饮,宜采用容量350毫升为最佳。其容量刚好四杯左右,手摸手提,都只需一手之劳,所以称 “一手壶”。紫砂壶的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小,宜泡红茶;矮壶大,宜泡绿茶,但又必须适度,过高则茶失味,过矮则茶易从盖溢出,使风景大刹。刹风景的还有壶 嘴出水不畅,几粒很小的珠茶,到得壶中,均变成大叶,易把出堵住,现时作壶已根据饮茶人习惯把壶嘴改称独,使流水明显比以前畅通。要求壶的盖严紧,能使冲 壶水落于茶海而不致落入壶内,看来似乎与功能美关系不大实际是为讲究卫生,也不可不提。凡此种种,都属功用标准。
" ^; Y8 y7 W. b L6 K
$ m( m+ @7 P4 j* i* B! Z: D7 R8 R9 V6 k如何分辨化工壶
$ K7 Z: o7 _& X; d) S; f+ L/ O& I化工泥是陶土加上超标的金属氧化物色素调和而成的,不干净的化工料往往还含有其他有毒杂质,是用极低成本仿冒紫砂泥的一种途径。! r6 S& ?% f6 |! p& g9 t
1、闻气味( \1 x- T, Q8 G% e/ N
化工料因含有毒化学杂质,往往有很大的刺鼻气味。' m! {! u' U; j/ H1 W7 [
紫砂因为有双气孔结构,所以一般紫砂壶都会吸收周围的气味,比如泥土味、窑火味、柜子的味道、包装盒味道等等,所以新购紫砂壶有点味道是正常的,开壶后会基本消失。但化工料的味道不用细闻,远远就能闻到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刺激性气味,开壶后也无法去除。2 ~; a& Z8 A' t, l2 G
2、辨泥色3 u8 D: u, C+ {$ Y/ j, d' @+ P
原矿泥料的颜色大多不会太艳,一是由于早期的紫砂良多是浅表层的,本身就有了一定的原始风化。二是由于紫砂矿从地下被挖掘上来以后,要放置露天场地 日晒雨淋一年半载,天然疏松变成小颗料后,再碾磨成粉,最后再经由锤打陈腐才能使用。经风化陈腐的原矿泥中的金属物质会发生氧化作用,泥色就会发暗、发 沉、发旧,不会有新鲜亮丽的感觉。有些泥料会陈腐存放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才使用,故现在还会有少量清代、民国留存下来的老泥,但已弥足贵重稀少了。
& e8 w! K) G' ~. E+ \8 l$ h化工泥是由高岭土加石英砂、刨花水和致色金属氧化物调制的,现调现用,加上金属氧化物往往超标添加。所以,泥色鲜、泥色艳,做出来的壶鲜亮无比就不 希奇了。用这种 超标色素的壶泡茶喝,对身体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原矿泥料的紫砂壶,壶体发色都比较沉、比较暗,尤其是使用过的壶尤为显著,有一种老气横秋,饱经岁月的感 觉,这就是我们讲的光彩。而化工壶是绝对不会达到这种效果的。
5 A! K: R' g2 k7 R r% c, R+ E3、辨质感6 ]: }- s" m( G! f% v
原矿紫砂壶,精光内敛,温润似玉、色相沉稳、老气十足。好的泥料使用起来,不出十天半个月便能看出效果。9 u3 @: l& b' G* G
而低档的化工泥壶,无论怎么养都没多大变化,照样是干巴巴的。固然也能做出所谓的绿豆沙效果(也并不是所有的泥料都有绿豆砂的效果),但因为表面的 玻璃相(加入刨花水的原故亦称石英水)太重,茶水吃不进, 把玩的油脂也渗不进去,故这样的壶是养不出来的。现在有紫砂研究所已留意这个题目,已出产出表面不带玻璃相的化工泥,这类泥被用来做高档的仿名家壶,非常 能欺骗人,没有将原矿泥与化工泥对比熟悉的,极轻易上当。& ]% T5 R% I* Q) H1 Y
紫砂壶艺之所以起源、发展、成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其独特优质、名冠天下的紫砂泥。紫砂产地很多,为什么我们的紫砂壶这么出名?并不只是工艺精湛,大师辈出,真正的原因还是紫砂质地优良,含铁量高,烧制成器后,吸水率和排气率好,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因此,判断是不是一把好壶,首先一条标准就是看泥料,是不是正宗原矿紫砂。
. c, {5 x. Q+ B: z
1 Y" A/ |; h7 p6 s! ?7 T2 }紫砂壶如何开壶* `/ x0 ~; d2 M2 ^/ q( z5 {) S' v# }
在方闰紫砂新购的紫砂壶是没有光泽的,也不能直接用来泡茶。$ X: t' f/ _! P& U( E) B3 g
新紫砂壶开始使用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以除去泥料的土味、清除壶内残留的砂粒并疏通紫砂气孔,这就是“开壶”。: V# r" ]+ @. u( \
开壶不是一种仪式,而是为养壶“打地基”。开壶后一把壶最好只泡一种茶。
7 \' W& x% n5 h0 F7 V# Y方闰教您四步开壶法
; X" J+ v5 K9 u9 k第一步:通气孔
6 q/ @& `1 c7 d9 t$ J+ n: X1 y/ u先要简单的清理一下壶表面的污渍,用软布沾温水细细擦净,然后待壶自然风干。, O6 y5 x$ e+ Y3 F9 a1 k' ?
放入清水中让其煮沸15-20分钟。
& U' j9 w) q- e z- ~+ ^) F将壶从沸水中捞出,放在一边自然放晾。9 k" X# i- W8 X/ ^" b/ M |, v V
第二步:去火气5 u2 q" y |4 l8 I
填装豆腐,最好用老豆腐。填装时稍微压紧,避免豆腐在水煮沸之后跑出壶体。# L. R9 }" I$ K2 k
装好之后,放入冷水里,慢慢煮沸,直到厨房内充满豆腐香气后15-20分钟。8 Y- ?6 t" C q
将豆腐煮好的壶捞出来,自然冷晾至室内温度,用清水洗净。
; R. M* i2 m9 p此步骤的目的:因为窑烧的关系,壶的“火气”很大,正常使用之前应该给壶降火清火。# D3 B. U% k$ P h+ a
第三步:滋 润0 T. `& A& d# ]5 E) j) S3 Y7 G
将甘蔗头放入壶身,然后放入冷水里,慢慢煮沸,直至厨房内充满甘蔗香味15-20分钟。4 x0 [" ?8 K* G& k: y2 W8 k
将煮好壶捞出来,自然冷晾至室内温度。
# X% w. `" _: K: Z3 I- }) R第四步:定 味2 M+ L5 O. e- u0 H
将 你最好的茶叶拿来,如果这壶今后是泡龙井茶,那就拿龙井来;如果今后是泡普洱茶,就用普洱茶。重新加入冷水将茶叶和壶一同放入锅内,待其煮沸,让厨房里充 满了茶叶香味后15分钟或者更长时间,然后将壶捞出,用锅内的茶叶稍稍用力去摩擦壶体和壶盖数分钟,最后用温水把壶洗干净即可。' q7 X) H8 d$ ~- G; L, k6 t! ]
推荐用你最好的茶叶,最好是用什么类型的茶定的味,今后就用来泡什么茶。
9 E% E1 n; p4 [& ~& _8 @# v' [9 G) J. V( o, S" S3 ^% K
紫砂壶如何养壶
6 j3 u; v1 l" [1 J- Z+ u紫砂壶的保养一般称为养壶,养壶是为了使其更能够涵香纳味,并让紫砂壶焕发出本身浑朴的光泽。
: O% Y" R* j& @, R. X一把新壶从开始泡第一泡茶的时候就开始和你结缘了,你就要细心地呵护它。5 B' q: j \. j( ^
方闰认为,真正的好壶,仅仅是泥好、工好、款好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养”和“把玩”,使壶更加细、润、柔。
2 j' `8 t1 x' |% H1 H5 b4 A新壶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水,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2 s k3 t1 a {# m2 ?
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其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最佳艺术效果。
$ C* T0 G' a3 A- ]% S/ T0 o9 J
, \! X, H' }5 W6 f一壶侍一茶,一茶养一壶
* o7 |9 R# \" v, t8 p
6 @, e& L8 Y1 l/ X“一壶侍一茶,一茶养一壶”,即“一壶不事二茶”,一把壶只泡一种茶。
( d! q* m" w* c5 n6 P因为紫砂壶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分子以鳞片方式排列),善于吸收茶汤中的茶浸出物(紫砂茶具的吸水率为1.6%-7.05%),所以一把久经使用 的紫砂壶,即使不加茶叶,单用沸水亦能冲出淡淡茶汤来。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否则今天乌龙,明天普洱,后天花 茶,那么必然茶味混沌,了无个性可言。
# g% V) ~4 j0 K$ O/ V6 w+ k, N( n$ ?( `+ U8 ?5 K/ o9 \
有些人为了在壶内形成“茶山”,使其看来更具古意,便将茶叶留存其中,任其阴干,但这样霉菌极易孳生,此法实不足取。更有些人泡茶后,故意将最后一 泡茶汤存于壶内,下回使用前倒掉,认为此法可收内浸外养之效。殊不知,紫砂壶的气孔结构既擅于吸附茶汤,自然也易于吸收霉菌。以此养出的壶,只怕日后冲茶 时,亦会带有异味,甚至有碍健康,得不偿失。! ?8 m# h/ m( T5 ^- S: b) V; {- Z1 X
: g' M% o. f% j1 j9 ~; |, O5 c- o
方闰紫砂养壶七决% W$ I7 u9 u. q6 y/ J* f& S
泡
' } K" N4 ]! ~; \; r% c7 ]养壶就要用壶,实实在在地泡茶。如果养成一把壶分为三个月“疗程”的话,第一、二疗程就要扎扎实实地用上两个月,后一个疗程可依次递减。% E7 z9 x/ {: T* [. U
淋
9 P! }( o3 i8 h# B$ G# v在初用新壶时,准备两个容量大些的公杯,倒来倒去,浇在壶身,热茶汁会被壶表吸收;冷茶汁则会将壶内热茶气导出。
$ t# v) A \: K; g净
. o+ F% H: m" F- o" `每次用后不要储存茶汁或残渣。要用沸水冲洗,而且里外都要烫一遍,保持干净清洁。! f6 Z7 @ g, @3 b6 R* c
刷
^. P0 q. r7 A: X t6 k在每相隔一个月之间都要刷一刷。在第一个月的充分泡淋后,壶表会发深发污,将壶里灌满清水选用球头牙刷或旧牙刷,刷细刷匀,千万别留斑痕和死角。清除壶表的污垢后,壶摸上去才不发粘发腻,手感爽滑。
; n t% |# W& A) F- S晾
* E B6 y* G& J u5 d( F0 k9 t# X3 @. Q置与通风处晾干,尽快除湿,以利于胎体下次更充分地吸收茶汁。3 P4 G5 e$ ~8 D! {# ^
停- y9 ~, s" Y6 n. h+ P1 Q* O
每相隔三个月要停用一段时间让壶“休息”。少则一周,多则一月。因为紫砂气孔是活的,这就保证气孔开闭正常,从而由内至外吐纳茶油与茶气。" t3 j4 y1 l3 I" X, u$ Z+ e4 Q
摆% M# [9 G1 j) {/ |1 Z U
将壶置于展示柜,做到防尘通风。而不可收藏在匣盒里,会闷出异味和霉斑,养好的壶就可能因此被毁掉包浆。' X3 Z" ]1 U6 G6 Z1 `" B1 M
! f2 e# P. Q! D9 f+ U链接:http://www.mt35.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