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02|回复: 1

日系手机彻底溃败 日本电器神话开始破灭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2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南方都市报6 |, y/ n  x% g& W% W* e& \( W3 ~) J
' M! H) y/ Q; o1 H# E
  \; C! ~( M: B8 y
NEC宣布停止非3G手机业务,退出中国手机市场了。终于,在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挣扎了几年之后,所有的日系手机都选择了放弃,松下、索尼、NEC、三菱、东芝、三洋,这些当年鼎鼎大名的消费电子品牌,竟然得到同样的悲惨结局,不能不被归咎到某种共性上去。
7 {& G' k5 y) p" [9 ~* p7 t! ?; ~/ c7 D, B) w8 R
如此现象发生在手机这个最典型的消费电子产品上面,日本电器这块金字招牌看来已经没有那么闪闪动人。
2 r- x7 J( U+ q6 O( k" Z, u! K, }
! S) t) i0 N6 ~- g* ?6 T" b  在NEC手机踌躇满志准备在中国大干一场的时候,我被邀访问过NEC总部,和NEC负责手机的最高层进行过交流,当时在日本3G手机市场领先的NEC的在中国市场的目标其实也是3G,他们希望通过非3G的手机进行品牌和渠道的准备,期待在3G中国时代获得收获。只是,中国3G确实有点特殊,让很多厂商等待的时间太长,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而打基础的非3G业务给NEC带来的亏空太多,不能不采取坚决措施止血,只是,如此壮士断腕必然给品牌造成巨大伤害,以后中国3G市场启动,NEC再想回来,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了。
) a: x" }1 f; J
* m8 e$ x2 ?4 C  NEC在中国手机市场上的表现和失败,和松下、三菱等品牌确实有某种共性。我的看法是,日本人反应太慢了——产品研发速度慢,设计思路陈旧,赶不上时代潮流,主流的直版、简约、超薄、滑盖等风格,日系手机居然视而不见,依然坚持日本人喜欢的厚重的折叠机型,再好的电器品牌,也无法把这些陈旧的产品卖出去啊。日本公司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也是出了名的慢,企业高层对中国公司员工也不太信任,很多决策都要到日本总部去走一圈,这已经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消费电子市场了。事实证明,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国际电器品牌,都是本土化做的不错的企业,甚至包括很多日本家电品牌都通过本地化决策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日本手机企业在此方面不能不说严重落后于时代。在战略方面,日系手机也让人看不懂,我们看不到在家电市场里成熟的高端模式,看到的日系品牌拿出自己最不擅长的中低端产品——曾经松下发不了业界第一款内置照相手机,NEC第一个把手机相机像素提高到了百万级,这些领先的元素最后全部放弃,随之丢失也就是消费者的感受了。: [/ \% r0 v5 q3 B( `0 U
6 S7 t: d0 s  y
  在所有日系手机宿命之外,索尼高瞻远瞩,和爱立信合并手机业务,经过几年努力,不仅“苟全性命于乱世”,而且“闻达于诸侯”。对比索尼爱立信和日系手机的迥异结局,不难看到正是克服了几乎所有的“日本病”——机型多样化、品牌年轻化、研发快速化、设计时尚化、运营本地化,苦苦等待3G也不放弃对非3G机型的投入。这样做的结果是索爱在日本市场不是主流,但是它赢得了全球的利益。
/ F4 y. d: d/ N9 \5 h+ I9 `8 m1 b" t
  日系手机的失败其实并非仅仅在非3G领域,随着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星、LG等在3G终端市场的发力,曾经因为快跑一步的日本3G手机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日本手机品牌依然还是局限在国内封闭市场。索尼爱立信的成功则说明,索尼是日本电器企业里最国际化的一个,国际化让它能够把手机血统留在国际市场。手机是未来3C融合的核心电器,日系手机的失败打破了日本电器的成功神话,联想到iPod,人们也许在预测,消费电子的日本时代要过去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29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抵制日货!" f4 P- {' Q2 J/ j2 L"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7 09:58 , Processed in 0.13504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