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r5 x1 e H NEC在中国手机市场上的表现和失败,和松下、三菱等品牌确实有某种共性。我的看法是,日本人反应太慢了——产品研发速度慢,设计思路陈旧,赶不上时代潮流,主流的直版、简约、超薄、滑盖等风格,日系手机居然视而不见,依然坚持日本人喜欢的厚重的折叠机型,再好的电器品牌,也无法把这些陈旧的产品卖出去啊。日本公司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也是出了名的慢,企业高层对中国公司员工也不太信任,很多决策都要到日本总部去走一圈,这已经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消费电子市场了。事实证明,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国际电器品牌,都是本土化做的不错的企业,甚至包括很多日本家电品牌都通过本地化决策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日本手机企业在此方面不能不说严重落后于时代。在战略方面,日系手机也让人看不懂,我们看不到在家电市场里成熟的高端模式,看到的日系品牌拿出自己最不擅长的中低端产品——曾经松下发不了业界第一款内置照相手机,NEC第一个把手机相机像素提高到了百万级,这些领先的元素最后全部放弃,随之丢失也就是消费者的感受了。- u! k. H3 P! L5 d5 k) h3 Z
9 v6 T8 V4 z8 d5 c 在所有日系手机宿命之外,索尼高瞻远瞩,和爱立信合并手机业务,经过几年努力,不仅“苟全性命于乱世”,而且“闻达于诸侯”。对比索尼爱立信和日系手机的迥异结局,不难看到正是克服了几乎所有的“日本病”——机型多样化、品牌年轻化、研发快速化、设计时尚化、运营本地化,苦苦等待3G也不放弃对非3G机型的投入。这样做的结果是索爱在日本市场不是主流,但是它赢得了全球的利益。! A) _& g0 Y% L- O
( B" {0 D. _3 e4 q5 [ 日系手机的失败其实并非仅仅在非3G领域,随着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星、LG等在3G终端市场的发力,曾经因为快跑一步的日本3G手机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日本手机品牌依然还是局限在国内封闭市场。索尼爱立信的成功则说明,索尼是日本电器企业里最国际化的一个,国际化让它能够把手机血统留在国际市场。手机是未来3C融合的核心电器,日系手机的失败打破了日本电器的成功神话,联想到iPod,人们也许在预测,消费电子的日本时代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