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11)  鸡蛋( 0)
|
股市走牛,很多人都憧憬能搭上疯牛行情,赚上一笔。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并不适合炒股。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面对股市中的每一次潮起潮落,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金钱。2日,扬子晚报记者从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得知,这段时间股市连遭重挫,心理门诊接诊的患“股市症候群”的病人明显增多。除了退休老人,年轻白领女性、大学生等病例也明显增多,甚至有高中生炒股病例!* ?! ^+ `% v3 P5 H
, A7 i7 {' N f5 M' w/ G 专家称,从性格上分析,具有环型性格、偏执性格、懦弱性格、追求完美性格这4种性格的人,不宜炒股。# N& n F/ F Y$ E
( \5 j" h; m& \/ ?, q, I 病例1) E* ?4 ]) M2 W
) H5 z" |3 }$ }) c0 X) `/ ^: O3 ]
两个月前,她掌管的基金净值跌破一元; u1 S M) a( N' L& ?
% _5 Q: b) |9 l1 G/ c t 这个月她写字、拿鼠标,手都发抖8 _5 T# D0 w! F% c7 N% F, k! t
6 e' [5 t& c/ I) ?6 R 患者档案
) h0 K- B4 O& V! J6 ?) @7 t - c0 k1 ?: \* E
股民:基金经理潘小姐' ?" ~' w, X, p6 @# h' n* r
6 C8 s3 R( u3 X9 @; B+ a, M5 n 性格特征:过分苛求、追求完美
2 G. [/ N5 j* O9 K9 t2 ~4 m9 m ! M& j( h ^* x4 z# v2 |1 j
事件:经验丰富,但仍在市场暴跌中迷失方向' n1 O) e e" K) w
+ h# f3 j* |8 c! J& t P7 F4 C K 症状:整日坐立不安心烦意乱,胸闷气短、周身不适
% c6 P9 [3 y" E7 r' V3 Z
- W/ ]! }' |4 y1 H+ D 潘经理好像天生就跟数字特别有感情。她心算的速度明显超乎常人,上街购物、点菜能够立即把总价报出来。当年她以数学几近满分、总分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某重点大学。毕业进入公司工作后她很快脱颖而出,才30岁的她,就已坐上了基金经理位置。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大牛市,更是让她在今年年初得到了七位数的分红。( F, `7 F& V, H6 ?/ X" V
: `. j% q( L6 q; u4 Y, I+ Y: B 怎料股市风云突变,股指自上攀5100多点高位后一路下泻。潘经理所掌管的基金净值也在两个月前跌破一元。本是同一战壕的兄弟基金之间这时也频生龃龉,“浑水摸鱼瞎搅一气”、“为求自保不择手段”,甚至“明目张胆地挖墙脚”(引用她的原话),这让她明显感到操作不顺:“该震掉的震不掉”、“该拉起的拉不起”。本来对整个股票市场洞若观火游刃有余的她,最近却总是踏错节拍马失前蹄。上司对她能力的怀疑,也搞得她天天绷紧了神经。
, i1 I( c, {5 ^" { 2 q! w% q1 n2 k" e) R
这个月,潘经理精神状态开始明显有异。整日心烦意乱、坐卧不宁,注意力难以集中,一开始她以为自己只是担心工作的事,后来发现随便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点细微的动静都会让她提心吊胆。后来发展到整日肌肉紧张,写字、拿鼠标的时候手也会抖个不停,一天下来疲惫不堪,但是晚上却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 _' R( U9 J6 \. y' F0 }5 U9 }% o) ]
* |3 b1 I' M& z& x+ a9 l+ U
医生诊断+ ^; m* ]& c: O3 ?7 {0 N. I. j
4 D1 r$ r7 Q6 L
潘经理的情况完全符合广泛性焦虑的症状标准。仅仅因为病程尚未达到至少六个月的标准,因此诊断为焦虑状态。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将对她的工作、人际关系甚至日常生活都造成严重的损害。
' _9 a$ _( V+ E( V& h) z 6 j+ n/ U+ \* ^' O* ^
病例2) d/ D/ X( {* x3 P" M2 ]; g
3 }0 W9 w) R8 u2 @0 a6 b& m 去年入市赚钱,今年血本无归. v" I5 `( @6 j5 C6 q6 o
5 S6 F' C) l4 Y
休学炒股女大学生突然喜怒无常
* y, T! q0 c1 @1 Z1 ` 0 ?% N( Q# e8 g4 m! g5 p$ {
患者档案
! O, b' ?3 a/ b& m' R1 y, t$ u3 |
5 k5 Y# w) Y! u. h% \! T. F 股民:大学生小敏& L- c- o8 y% ]) o4 L. n4 ]/ F
! I/ M% F2 ]" ], W7 u 性格特征:环型性格. V2 y! H. x. m" v5 M1 |& ? {* G
! v6 E* |2 {" V0 J 事件:休学在家专职炒股,仍未挽回惨败的命运
# L/ H' `0 q3 [( `. U
: M0 I# w, {8 S# y( j4 F 症状:心情大起大落,极度高涨时亢奋不已,极度抑郁时自暴自弃- F: ^& U7 G8 k3 L: ^9 i( Q8 `. U
' o0 M0 K7 s/ } 现在读大三的小敏去年9月看到身边有同学在玩股票并赚了不少钱,于是缠着父母要了10万元钱投入股市。
+ j! P! I, ~3 a/ y1 ? + N- m" S" x% O3 Y. ?
当赚了钱将10万元本钱还给父母时,小敏心中别提多爽了。拿着赚来的几万元钱,21岁的小敏再次扑进股市。但是这次却没有原来的好运了,虽然再次向父母讨了 10万元钱低位进仓,可是小敏仍然血本无归。于是小敏干脆休学在家全职炒股。对于宝贝女儿的这一决定,小敏父母也没办法。7 N) ?. [) X, {/ Y% m7 f, ]' L! k
5 \6 D% r" T; q- q* t- S 可是后来,小敏的举止变得越来越奇怪了。不仅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就是连父母都避而不见。好不容易走出来转一圈,也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还特别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发火。一吃东西就吐,说是“胃里不舒服”,晚上也开始失眠。/ f" G4 q! y6 R n. `+ q1 j2 p
2 U1 c0 R8 M' B/ c5 ]! l 正当小敏父母担心不已时,一周后,小敏神奇地好了,逮着人就眉飞色舞地说个不停。一开始家人还为小敏“心情好了”而高兴,但很快发现她有些不对劲。小敏讲话东拉西扯毫无中心,而且总是在不停地自夸,夸自己会赚钱,称“一下子就赚了几百万”、“三年必将成为全球女首富”等等。此时的小敏似乎对什么事都感兴趣,但做事总是有始无终,还常常因兴奋躁动彻夜难眠。# z; S0 y1 l+ [8 Y! W6 J
, u: g( g, ?' b8 `
医生诊断
, y; d, Q1 g3 s; F9 U5 Q
! l( }9 p1 q7 x+ w 小敏被家人带到心理门诊就诊后,经诊断她患有双向情感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该病表现为心情大起大落,由极度亢奋突然转变为极度抑郁,即在情绪的两极间波动。此病的治疗难度较大,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处于抑郁时常有明显的自杀念头。
5 L3 d1 J7 ^- H% z7 f# _2 I
' ?# H6 `' m3 r% h 病例3
, e$ b6 ]( z" D5 o . `; D- H% A# o
股市“雪崩”,他对老伴不敢如实相告
7 E" q/ j$ k7 P
* U' F! C0 g$ r& ?" E, ^: p' L 股票让退休老师频频感觉“快死了”
: p& p3 t2 d! X# f3 g9 U9 ^; _1 Z 2 e& d: V" t$ n; X2 {! k
患者档案
# N& r! B& L/ l Y; j4 Z& A
6 k3 a8 D, ^3 M, r' p. R 股民:退休教师王老师
/ N8 }" [& _' k# r( j
! M c* `0 j2 X ^. _* ~6 r 性格特征:犹豫不决、人云亦云0 ], k7 s% B X% | W
9 `/ v6 b& z. c 事件:用为儿子买房的钱炒股,不料血本无归 `* H: d2 ~/ c, t( E9 Q9 I
( B! G8 G- c' i, K8 S$ t
症状:反复突发胸闷、心悸、濒死感
% u0 J: ^+ N! V7 r. p# ^0 v; v
, V1 I+ K! c1 d8 e _$ V 王老师最近一个星期出现了好几次突发剧烈心跳、胸闷、胸痛,有时伴窒息、头晕,发作时他有强烈的恐惧、濒死感。一开始,医生以为他是心脏病发作,但心内科检查却始终未见明显异常。医生最后想到他可能是精神上出了问题。
/ J" O% k# \" m( Y5 e. }
6 b+ c, }( I) }( i4 J2 ` 而他的问题要从去年股市升温时说起。当时尽管常有熟人鼓动王老师入市,但小心谨慎了大半辈子的他却不敢涉足。直到今年4月份,他看到身边的同事朋友个个赚得盆满钵满时,终于坐不住了。王老师不懂股票,他就将自己在股市中的“命运”交给了“精通股票”的表侄子。表侄子说买哪支股票他就买哪支。投进股市20万元钱,一个月下来王老师竟赚了5万多元钱。但随后的大跌,把他吓得抛掉了全部股票。没想到2个礼拜后,他抛掉的股票企稳,还接连创出新高。
. B. S4 x" W! L. C! s8 ~ ; Y' P! t4 f) J
“股市就是能赚钱的好东西”,后悔不迭时王老师重树信心,将手中的钱全部换为股票。可是“低位”购来的股票,并没有为他带来想象中的收益。随着最近股市 “雪崩”,王老师账面上的数字快速蒸发。老伴问及股票,王老师总是含含糊糊不敢以实情相告。“股票”成了王老师的心病……* {, z' M, ^7 V: q
- J- ]' }* I' ]$ R) v0 n8 D. b
医生诊断" g. v3 T8 p ~1 X7 ~
- E2 J M, b7 H3 D9 t: M5 f3 V
王老师的情况属于典型的惊恐障碍,是焦虑症的一种亚型,以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濒死体验为主要特征。惊恐障碍多次发作不仅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甚至可能对大脑(颞叶皮质)及脑干带来损伤。! ^- ]% x# Q7 |$ r L- k
6 u8 e6 M! P( v3 i Q 门诊印象
5 O$ A3 n. U4 y, a ' {! @! m$ H% Q* A( V4 _9 p9 x3 @- A
5月以来 “股市症候群”爆增- x0 @0 S, a! B7 A/ I; C3 }. {
% H0 y* v9 Q% C- [3 p
除了退休老人,女白领、大学生和个体户患者多了不少) _6 L3 @6 x( k6 \! Q7 q
) { i6 Q a' n( E/ O* v 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心理治疗师吴正言表示,本轮股市大涨大跌之前,他们平均每月收治一两位“股市症候群”患者。今年5月初开始,他们收治的“股市症候群” 患者开始增多。“现在平均每周都能收治到一两位患者。”以前收治的患者,一般都是退休老人。“这个很好理解。退休老人有一些养老积蓄,可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在股市上遇到什么波折,就很容易出现身体上的各种不适症状。”
- B, m Y6 @4 Z$ d! L: n
. M0 ~( O* A) _% r5 o0 W 明显增加的“股市症候群”患者还有白领女性、大学生和个体户。吴正言说,“我们最近甚至收治过一名高中生‘股市症候群’患者。” C9 w v0 Q( ~6 L
]) ~# V. Q" {- Y% n
“现在女性在经济和生活上都比较独立、有主见,也敢把收入投入股市。但心理承受力上还是不够坚强,一旦被股市套牢,生存和心理压力突然增大,很容易会患上‘股市症候群’。”吴正言分析说,而大学生和个体户“股市症候群”患者的出现,原因也类似女性白领。在他们收治的个体户“股市症候群”患者中,多数人文化素质不高,对股市根本不了解。5 e& W/ T" i2 I7 U8 ]7 l
m2 p; h( H6 `3 N 心理专家建议
0 M y! T2 c2 v& K1 Y; ^
# _; k9 f( b1 D2 }' w5 x3 K 4种性格的人不宜炒股
: N" _9 m5 n( K. Z( L; Z ) k' }3 Q* ^- f" w# s' T' F; W
吴正言表示,根据心理建模的调查研究结果,他们建议具有以下几种性格的人最好别碰股票:/ v* T R g6 ~ D, ~
' a( }* I% I0 [, q, p& l 1.环型性格。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大起大落,情绪自控能力差,极易受环境的影响。赢利时兴高采烈,忘乎所以;输钱时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怨天尤人。! u' V0 ^& u7 w% C, j) q
- i. }" d, B( y5 C( I2 X 2.偏执性格。表现为个性偏激,自我评价过高,刚愎自用,在买进股票时,常坚信自己的片面判断,听不进任何忠告;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迁怒别人。
" |, `& c- A# g+ N1 \) W8 b I
% k% y5 }! B+ m8 Y! R' c# h3 o 3.懦弱性格。表现为随大流,人云亦云,缺乏自信,无主见,遇事优柔寡断,总是按别人的意见做。进入股市,则表现为盲目跟风,或是举棋不定,而与好股擦肩而过,后悔不迭。
3 ?% w i9 ~! x* g5 L) Q$ J! `& c
, w: Q5 P( L: O [4 o 4.追求完美性格。即目标过高,做什么事都追求十全十美,稍有不足,即耿耿于怀,自怨自责,其表现为随意性、投机性、赌注性等方面多头全面出击,但机缘巧合的机会毕竟少,于是不能释怀。薛马义 (相关病例均由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心理治疗师吴正言提供,患者均为化名。)# R% J c9 B4 I. u C3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