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8)  鸡蛋( 3)
|
中国人可以不上馆子、不进电影院、不去歌剧院、不购买图书、不到体育馆看球赛、不出去旅游、不上健身房,一心一意买房子买房子,哪怕自己没钱也要四下借钱去买房。) F8 E, \8 o3 a: Q4 D# N
) J: E# j" q0 l6 L- V) e/ }
中国人炒房,加拿大人崩溃
) G% x- c$ q: G5 f# X+ C4 ]; m& q& B8 J) F8 @
中国式购房与欧美人激烈碰撞* l, |0 j: t& \& [- r0 ?
* u# m- g. v. n
近年来,海外热钱大举进入加拿大楼市,大幅推升房价,按房价收入比,加拿大房价一举飙升至全球第二;按租售比来看,加拿大更成了全球最大的房价泡沫市场之一。7 |2 m" J& d. y3 Y. i/ B( M; m
8 |& @* F; |, o# Y% k6 r
在最受中国人欢迎的海外置业国中,加拿大排名第三;据统计,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50%的新房被外国人买去;在温哥华和多伦多,50%的公寓大楼为外国投资者所拥有;温哥华更有15%的房子长期空置!4 Z7 @4 C& b7 m4 T6 k9 s
, e+ x- M n/ f, ]* L! |加拿大楼市泡沫对当地人影响如何?先讲一个小故事。
* x$ i5 d* ]( j! d- J9 X1 X3 }" b7 [9 |! w0 G. J
我的同事麦克是个挺神气的大帅哥,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是我所在部门的系统管理工程师,年收入7、8万加元,比加拿大同龄人的平均收入高了一倍多。麦克6年前结婚,之后添了一男一女两孩子,3年前买了一栋大洋房,生活可谓美满幸福,典型的北美中产阶级。4 f0 N4 h A/ I( o* l$ P/ V4 }& Y
$ P Y3 q O$ z F可是,近来他像变了一个人,瘟鸡似地时常唉声叹气。按说在欧美不能随便打探别人的隐私,但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之下,昨天忍不住开口问他:Is something wrong?6 Q* W' r, E" W+ F a
7 S; d# n; ?: l. J9 ?没想到他瞪了我一眼,说道:“都怪你们中国人!”8 _ g9 n* a; q, }& r5 I
9 K4 ~ [4 v9 A. U3 e2 l. [3 g
我一愣,不会吧,忙问怎么回事儿。: D5 D$ K0 I( S) E
3 G' z9 E. i1 {* ^# m4 u( n原来,多伦多的房价这些年一路飙升,已然大大超过了当地收入的增长幅度。麦克购买房子时,房价已经高处不胜寒,因为北美多年来,房价一直维持在平均家庭年收入一到二倍之间。而他买房时,多伦多房价却已超过他们夫妇年收入的4倍了!按北美人的生活习惯,孩子大了必须分房而居,享受各自的自由空间,麦克只能硬着头皮买大房。当然啦,收支相抵的日子过得紧绷绷。而且由于房价上涨了,政府收取的地产税也水涨船高。最倒霉的是一年前他老婆被裁员,直到六个月后才找到新工作,但薪水比先前少了不少,家庭收入缺了一大块。4 q9 Q+ F; T2 L' l7 r$ f& k. g
* l0 ]: M3 R- Z想想也是,麦克太太的收入只够请人看孩子、伙食及零用;而麦克每个月税后拿回家4千块钱(税前收入7万多一点,税后5万左右,已属高收入群体了),扣去房屋贷款、房屋保险、地税、汽车贷款和汽车保险几项大开支,再加上旅游度假娱乐等等,每个月都有几百块钱的大缺口,日子过得入不敷出。% ~- a: ~# z8 S. g0 H7 T7 H
7 t1 P: y0 a7 {& Z- M5 k5 D% w X; \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白人家庭,生活按部就绪,上学、结婚、生子,然后养孩子、养狗,工作、付账、听歌剧、看电影、旅游、减肥、看病、吃药……在他们的观念里,人生就该如此这般。
/ K9 i) \% ~; K' a6 S8 [/ B
% |% W5 S; r3 P' V2 z“但这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呢?”我反问。
5 J8 D6 T3 ~" z, A0 T" }1 N0 M9 ~5 v. S8 Z& y
麦克说,你们中国人,来到这儿有了一套房子还买第二套,买了两套还想买三套,甚至四、五套,一门心思靠炒房子投机赚钱,一个新楼盘一开盘,70%的买家都是中国人;一套二手房一上市,中国人就争先恐后拼命地抢;中国人可以不上馆子、不进电影院、不去歌剧院、不购买图书、不到体育馆看球赛、不出去旅游、不上健身房,一心一意买房子买房子,哪怕自己没钱也要四下借钱去买房。多伦多的房价就是这样被你们抬高了!害得我们都住不起了!我父母已经退休了,原本准备在老房子里安度晚年的,结果他们的房子也涨了,地税也随之涨了一倍多,搞得他们入不敷出,只能将房子卖了,多伦多待不了了,搬去了伦敦(安大略省的一个小城),害得我每次去看他们都不方便了!我今天的生活状态全拜中国人所赐,逼迫着我像你们那样生活。不怪你们我怪谁?
/ ~9 B, g$ q7 E& C5 ^* k* W: d* _% S* M% Y" g
听了麦克带有偏见的情绪宣泄,心里很不是滋味,从来都不曾想到,在当地人的印象里,我们华人的形象会如此不堪。本想立刻反驳,但看着平时温文尔雅的麦克涨红了脸说出这等重话,显然是被逼急了。我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打了个哈哈就此打住。回头仔细一想,麦克说得也并非不无依据。
- Z. K; k) k3 S: Y% ]2 g5 N' q% b. ^: F/ u
这几年来,只要有中国人涌入的地方,如美国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澳洲的悉尼、墨尔本等地,房价都高高吹起。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之际,偏偏中国人还在抢购房子,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 d0 O4 A% z8 @9 u: Q t S) W& f1 s# W
这种情况令欧美人开始无法忍受。因为传统的欧美人用于房子的支出不超过税后收入的三分之一,现在房价疯涨得令他们买不起房子,或不得不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气愤在所难免。
5 Y& Z6 S% P! s1 E) V( j7 b% @0 s0 j
在澳大利亚已对外国人实施房子限购令。今年五月宣布,加大对外国投资者非法购房的惩治力度,不准购买二手房。这在号称自由市场的西方国家实属罕见;在温哥华,这两年,英文媒体时常大幅报导华人(尤其是中国内地买家)在温哥华的抢购房产潮,已有开发商收到本地人士的抗议电邮,指房价过高遗祸下一代,且华人已太多,应该限制移民,有人甚至扬言要炸毁开发商的办公室。前些日子,温哥华市议员及市长候选人PeterLadner明确表示,鉴于温哥华房地产价格飙升,政府应限制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购买房子。他指出,大量来自中国的炒房者是导致房价高升的主要原因,“由于房价飙升,本地人已经大量迁出,同时阻止了新移民的进入。最后你得到的,已经不是我们曾为之自豪的城市。”. ?7 f0 r' K B- J; ]
3 j& M/ Z5 c# @/ O- r. i最近,多伦多居民布拉齐在网站上发起请愿,要求政府规管外国人投资多伦多房地产,一下就得到万人呼应,将由议员提交政府。, k5 c9 y# B! {, S
( U3 H- o5 ^ X9 W& \顺便提一下,加拿大自1995年开放的中国大陆人直接移民,父母团聚从原本3年拖至到当今的13年。记得前些日子,一个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只有9%的加拿大人喜欢中国移民,离开“黄祸”之说不远了。谁能想到,千百年来中国人勤劳的形象,被投机取巧代替了。也就是说,中国人的“爱房”情结,与欧美人的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俗话说“入乡随俗”,身在异国他乡,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来适应中国人。假如有一天真把人家惹急了,也就不能阻挡别人反对中国人移民和限购房子的措施。
; v5 Z( p: T: G2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