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什么能够上“大片”的“大”?大片商?大导演?大明星?大场景?大本钱道具?大制作?大宣传?大票房?如果这几个大够格了,《夜宴》该算大片了。可我给大片的定义比如上还多了一条儿,它该在我心里划上个大道子。' ~ a" f! \( D( n" W+ V4 X( o
R8 [6 c' y6 X# e {电影我不会拍,勉强会看,但颇会定价:凡是在家能一气儿看完的,就是好片子,值10块钱;分两次看完的,是值得一“看”的片子,值8块钱;看着看着睡着了,是一般般的,值6块钱;能看两遍以上的,通常也会推荐给别人,是“难能可贵”的好片子,值15块钱。我家楼下卖盘的音像店,dvd一律10块,因此我的盗版光盘资产负债表上所有者权益一栏,总是负值,简单说就是一直“赔”着。此次《夜宴》的观后感简化版就三个字:又赔两块。6 R1 V, j" V5 [; C% B
2 f# I- V: v3 g( Y4 J0 B
首先想说没想到冯导能拍出如此“个头”的片子。以前看冯导的作品,无论是《甲方乙方》、《没完没了》还是《天下无贼》,字里行间总有一股子胡同味儿,有一种大妈味儿,有一种被说教灌输而来的善味儿,还有一种亲得近不得的俗味儿,如今腰身一遍,几味全无。胡同味儿换成了王朝味儿,大妈味变成了后宫味,善味变成了郁闷,俗味变成了非俗味儿,土味儿中还带着一丝半许的撩洋味儿。总之首先是十分新鲜。) I* }, U6 B4 z5 n z
y/ }1 r* r# j: H其次想说《夜宴》是个比较成功的四不像。四不像只要能活着吃草,就是宝贝。故事象《哈姆雷特》,武士和道象日本人,音乐外景、色彩、慢镜头象《英雄》,道具象电脑网络游戏,北京人见多识广,这四不像大多人耳熟能详。冯导总能做出、甚至引领、至少能把握住京味的新潮。
4 g3 X P& u/ D; j |2 T
7 G' z$ `2 ~! J `可能是为了博奥斯卡奖,方便洋判官理解内容,张大导的《英雄》故事情节显得过于简单,简直有点欺负中国观众的智商,与小成本的《疯狂的石头》相比,就算没故事;陈导《无极》有点过于无根,漂得不行,除了夜里看着视觉效果不错之外也得赔两块,与“叨逼叨叨逼叨”十分草根的《疯狂的石头》相比简直就算一点都没生活;成龙的《神话》有点向张艺谋十几年前拍的《古今大战秦俑情》,与《疯狂的石头》之与时俱进、中国特色主义相比,简直就是饱食终日;《夜宴》与《疯狂的石头》相比,从头到尾就一直在跑题。0 A! S) ]) k9 o9 A, Z
& A& f; q; j0 q- A怎么跑题了?看到多一半的时候,也就是第一天看的时候,我觉得《夜宴》主题就是在抨击人的欲望,至大、至怪的欲望。可是,我在强加给《夜宴》这个主题的时候,并没有从这部片子中看到导演对皇权、奢靡、美不可言的渲染,以至于象我这样生活在“平等”“民主”时代的升斗小民,穷尽想像也无法理解冯导要说的那种欲望;难道欲望就是男人用块玉给嫂子刮刮背?就是一块挺厚挺长的大红布?就是一套盔甲?就是一副并不**的胸?
1 Y8 g$ J8 d! i& f# s1 _; Y5 d' B. d1 x0 _; R. s
欲望难道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难道不是象罗马帝国的皇帝一样变着样儿地煎炒烹炸吃鹦鹉舌头?难道不是江都大运河?难道不是阿房宫和兵马俑?我从头至尾也没有看出那个皇位为什么值得篡,也没有看出来两易甚至三易其主的皇后有什么可当的,更看不出来殷氏父子政变之后攫取政权有什么美不可言。千千寻说的没有挠到观众的痒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我十分想看大老板花那么大价钱能烹制出什么大食、大色、大权、大利、大善、大恶,值得借着皇家的题材,大黑介的胡天胡地宴一把。大食大色没有,我就认为大钱白花,“主题”白瞎。
x& a1 M9 F5 Q0 g$ y3 y
& I0 f0 ?& _5 L; m: B/ y我觉得,如果题跑得更“愤青”一些,也许“题”更“正”一些:悲哀而沉闷的氛围,使《夜宴》的主题更“应当”倾向于“别人的欲望逼得自己不得不坏,不坏则伤,不坏则毁”;不是人们在追逐自己的欲望,而是被别人的欲望逼得不得不妒火中烧,不得不卖,不得不先下手为强,不得不赶尽杀绝,不得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演绎厉帝的不义和不得已、婉后的不仁和不得已、无鸾的仁和不得已、青女的忠和不得已、殷太常和殷隼的奸和不得已,显得比演绎他们各自抽象的“欲望”和“穷奢极欲后的寂寞”,应当更具社会价值层面的思想性,更接近中国封建时代衰落昏乱时代的真相。
8 {; Y. A7 i; O$ I* O) f
, ]- G/ y# ]! o) d4 G; }5 G有人说“中国古装片在国内成功我不怀疑,在国外不可能成功,在美国成功,我觉得是做梦。”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对。古装片徒有古的“表”,没有古的“骨”;世面上的古装片,十个有九个离不开“侠”,离不开“江湖”,说的根本不是正常人的生活,不是正常的社会,在现实主义、泛娱乐倾向的美国人眼里,可能是比黑人黑社会还无稽的无稽之谈。中国士子的科举生活、封建官吏的官场生活、农民的耕战生活,没人认真的写,相反还是美国人拍了一个动画片,《花木兰》,还是儿童之友迪斯尼拍了这个《花木兰》,把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写得公平、正义、仁爱,甚至象美国主流社会的精英一样富有美德和人性的光辉,我很喜欢。! p$ W! L Z* K* ~% l* ^# p# a! O
8 E" z4 `* K4 M
中国人富了,希望中国各方面都强,除了位座UN五强,除了核武器,除了坐在火箭上的GDP,我们还希望有我们自己的大片,这种心理跟我们富了强了想翻过头来跟小日本算账的心理一模一样。因此,我期待《夜宴》是一部“大片”,如同期待《英雄》、《无极》、《神话》一样,可是,我看了之后发现,还得继续期待;今夜我在自己的《盗版光盘资产负债表》上,所有者权益一栏,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2。
6 R X, c. r- W' b7 t6 `* E" L
- J V" [) p( H, h5 O6 I顺便做个广告:《疯狂的石头》可挣5块。* y2 X4 Q; f! V" N
0 Y" _& k7 n4 Y5 ]+ M; H
[ 本帖最后由 飞镝 于 2006-10-10 09:3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