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63)  鸡蛋( 1)
|
今天有人问我3叔公来源9 h( |2 t- D! m0 F$ q
我们家乡百多年来偷渡下南洋打工能带钱回来建房子建公共设施(如道路祠堂桥等)的都尊称为3叔公,ShengJing极有潜质成为3叔公,我就提前尊称了。
& F* i; Y6 T& u下面是转贴- j- ^) M* L m9 \0 Z" f: e' C$ X
也许我们可以说,是曾经汹涌的逃港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设立经济特区,做出了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铺陈。 ; I+ N% w4 M, i7 x0 C7 }# t
粤港边界上的偷渡逃港事件,自1951年封锁边界以后,就没有停止过。偷渡风潮来得最为猛烈的是1978—1979年。 1 p$ G B: ~3 R7 c b3 i2 s
- S) s6 b1 K+ S R, T7 x* X 研究者称,逃港最多的宝安县,1978年1-11月共外逃1.38万人,逃出7037人。由于大批人员外流香港,宝安县丢荒土地20多万亩。逃港者中甚至包括许多基层干部——宝安县逃出大、小队干部121人,党员29人,团员161人。 9 `3 p& O3 ~8 v! o9 k* W
O" q7 Z# v/ q) ^+ l 1978年夏天,有几万人涌向深圳等待外逃的机会,收容所人满为患。卷入逃港风潮的不只是边民,遍及广东全境。在广州,凡有偷渡成功者,皆鸣鞭炮祝贺。
) V! i4 v. G4 [. L# [
' H6 U5 f1 ^7 R 境内外巨大的经济差距,是逃港者的动力所在。1978年广东全省农民人均收入仅77.4元人民币,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的深圳农民人均收入也只有134元人民币,而河对岸的香港新界农民同期收入为1.3万元港币。
- V" c0 q$ T, d4 r8 G
8 H* Z( H6 d8 W 偷渡事件惊动了北京。来到宝安调研的中央和广东省领导人,被深港两边的发展落差深深震动。他们明白,反偷渡,堵解决不了问题,根本的办法是放宽政策,发展经济,缩小两地的差距。
4 `3 i' S4 ~ m0 k7 V+ m% A3 _ ! ?# I' u0 B) v- j
1977年11月,广东省委将“逃港”热潮作为重大恶性政治事件,向正在广州视察的邓小平作了汇报。邓小平听后说了两句话:“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
! J3 h# d, ?' H- m$ T; n3 u
/ p9 o4 V9 e' D 当一切开始回归常识,当人的正当需求被重视,变化就这样发生了。
- y1 s1 G c4 M3 H2 B+ R S 3 N" R$ w; K" V; U% B. k
1978年四五月间,国家计委副主任段云率团考察港澳,回京后向中央建议,把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划为出口基地。中央同意,“说干就干”。广东省委迅速行动。 ' R$ U* S9 R: V* \8 ?+ n
习仲勋到深圳、珠海视察,要求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尽快缩小深港两地差距。 ' W/ S1 o/ w, j
G/ t6 e; e" p, X 他还提出几条新措施:让香港资本家进设备开采沙石出口、收入两家分成;吸收外资搞加工业;恢复边境小额贸易等。他鼓励当地干部说:“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的,就干,不要先去反他什么主义。他们是资本主义,但有些好的方法我们要学习。” " K2 J4 _- M, I% y' w9 m5 I/ @$ {
4 I& s% a9 d0 }8 ~) F5 k6 X
与广东省不谋而合的,还有香港招商局提出的建立蛇口工业区的方案。 / d. D: s8 V" e$ e6 }
7 B3 r. ?7 H% ?* h 其后的事情,中国人都已十分熟悉。 3 `' w" O9 L) M& R- a
, I+ }* @* ]( |2 X( X) E- j 到了1980年,当特区受到非议时,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任仲夷还举出逃港者的例子,力证办特区的好处:“以与香港一街之隔的沙头角公社为例,全公社当时人口1300多人,解放以来往香港外流的2600多人,等于两个沙头角。前几年,每年外流120多人。从1979年开始,外流大大减少,到了1980年,不仅没有出走的,以前去到香港的人还有些要求回来。” , m. o1 p: d3 I7 k ?
其实,改革开放后最早引进的外资中,相当一部分与当年的逃港者们密切相关。
9 x& o9 | V% h9 H, S/ p 0 g+ m9 P" a; s
逃港者曾经汹涌,继而消失,并且归来——我们正是想用这些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为改革开放的动力做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
: Z& |9 e6 x% ^ - E6 q. F* b* L! |& M) q) s
持续20多年的逃港与“运动”、贫困纠缠在一起而愈演愈烈
' _1 W; v* `( W9 F
# l+ b$ Y- w! ^4 ^4 O H 4 w4 d+ K7 O) ~! E. ?
变化是从80年代开始显现出来的。 # `2 A: O) C& m3 k1 k
% e3 \# S0 @$ x) ]8 x 今天从深圳滨河大道经过,可以看到路南有一道绵延的铁栅栏围墙,墙那边是静静的河流和绿油油的山脉。这个看起来像公园的地方其实就是边防区,那条静静的小河就是深圳河。从滨河大道到河边,最近处不过20米。 ' \0 Y* A0 d8 }
深圳发展的30年,其实就是边防不断“贡献”的30年。 , D0 S! T; @1 \, u8 C- R/ K. i
“深圳建特区,核心地带就是我们这一条边防区。”六支队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今天深圳地王大厦的位置当初就是六支队的指挥部,世界之窗里埃菲尔铁塔的位置则是四中队的营房。因为城市发展要土地,边防区就不断压缩、前移。后来滨海大道建成,边防巡逻路有的前移了几公里。
1 l" ^5 H: O) `; e. q; K6 c 梧桐山里原来只有一条道路,就是边防公路。特区建成后,修了一条梧桐山隧道连接盐田与市中心。后来人流、车流增加,梧桐山隧道不堪重负。2000年前后,地方政府找到六支队,希望开放边防公路。
. l1 E# g+ h! {# t. g! ` v, q 2002年底,边防公路扩建成的梧桐山盘山公路通车,当初嫌盐田偏僻的工厂又搬了回来,区外市民到盐田买房的比例也上升到10%。 - i* H p9 K0 E: D
边防的开放源自逃港者的减少。到90年代,每年逃港者已经下降到几千人。“我们询问那些外逃的,没有一个是踏实在家务农或者进城打工的。”刘柏林说,前些年曾经抓到一个20多岁的偷渡者,他觉得在农村种地苦就跑到深圳打工。没过几个月嫌赚钱少,就打算去香港发大财。
& D3 a* N7 O, u" ^" @5 @# e 逃港者少了,80年代起入境的港商、台商多了。“过去他们怕部队怕得要死,你叫一声,他就规规矩矩地站在那一动不动。”刘柏林说,早些年边防部队的形象很“硬”。 ( _! L7 P! j2 w1 }1 f0 \
“现在不行了,不管香港人还是内地人,走到边防区里也不怕当兵的,我们还得态度特别好地解释他进入禁区了,请他离开。”刘柏林说现在讲究的是文明执法。
/ Z- T6 E" u6 q 1997年香港回归后,边界两侧的关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六支队又与香港特区警方建立了联勤互动机制,每周双方碰面,还共享视频监控、通讯联络。
4 j) Z2 Y: H# E( B# ?: ?: }5 R 前些年,有一次香港特区方面因为重大活动抽调警力,边界上几乎都走空了。整条边防线几乎只有内地这边在值勤,防止各种偷渡和走私。
) z. U& G( [; U( u 六支队的干部说,对于一个国家的两个部分来说,哪一边值勤都放心。
) C* d7 s5 P. G6 ^' h2 V0 B( p9 I 两道消失的铁丝网 , i; }" H) b3 o+ o7 w6 i' X
深圳特区的两道边防线围成了一个椭圆形,东西长、南北短。位于东侧一端的就是盐田区。由于这里一二线间的距离比较短,当初也是边防最紧张的地方。站在沙河入海口北岸,对面香港的细鸭洲、罗盆谷清晰可见。陈独秀的女儿陈子美在“文革”中受到迫害,就是从这里抱着空汽油桶,一直漂到香港。 ; }" F$ M) k u8 D9 U
虽然依山面海,但由于前有一线、后有二线,盐田的老百姓上不得山、下不得海。大鹏湾边的海润园是沙头角最大、最豪华的居民区,有4000多名香港居民住在这里。小区门前刚好是边防路,结果他们住着“海景房”却走不到海边。
$ J# `" }2 }' F% f) c 2007年2月1日,边防部队将沿海边防区的铁丝网全部拆除,在2.5公里长的海岸边修了一条木制栈道。从俄罗斯购买的“明思克”航母就停在这里,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主题公园。 $ U' H2 N# `! C: ^: d9 m( Q
现在站在栈道上,还可以看到海面上香港方面的巡逻艇。而花丛边的提示牌仍警告游客这里是粤港边防“一线”。
- G' I u% k2 w# ? 栈道上巡逻的军人也不再携带长枪,如果不是绿色的制服,他们看起来就和城市里的普通民警一样。在这里驻防的六支队十四中队干部告诉本刊记者,这里还是设置了红外线设备,一旦有人入海哨所就会得到警报。 9 {) u5 u1 y8 u/ O/ {% x+ f4 y8 R
哨所看起来就就像公园里的小商店,如果没有人指引很难识别。居民说,这一带的房子已经卖到了3万多元一平方米。
' |+ v, b' ^+ ^( A3 A9 ]" n5 L% x 2007年,边防六支队拆除的另一大段铁丝网是在中国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块368公顷的保护区全部位于边防区内。现在为了维持生态,边防部队晚上从不把探照灯投射到红树林里。取得代之的,是加大徒步巡逻频率。 % R: {& C; q" {* B3 T7 G9 K. S
这片红树林生在深圳湾大海与陆地接壤的地方,遥望香港的沙桥。由于植物茂密、地形复杂,当年也是逃港者入海最多的地方之一。 8 H, ]6 U9 y! J) C6 L0 u; m& e% q
六支队的干部说,变化最大的还有中英街。当年几百米的街上最多时有47家金店,一个店员最多时一天开出30多万的货单。因为经受住了走私者的利益诱惑,“沙头角模范中队”与“南京路上好八连”一样闻名全国。
& }/ w* D# _1 h 然而现在走在中英街上,香港一侧矮小的店面与内地一侧的商厦相比,落差明显。相同的只是两边的店面大多关着门,街上行人寥寥。
9 n$ B+ m6 _( k! e- i7 z5 j 走近中英街桥头关口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些人拎着塑料袋等在那里。边防部队的干部说,这些人都是“水客”。看了看,塑料袋里都是儿童奶等食品。
+ f9 x0 A) h- q9 w 偷渡回来的逃港者
: ~- X. E, C* c- y8 o2 d 现在,再没有蜂拥的逃港者。但是对于边防部队来讲任务却更重了。 & n; R- }7 n& E- N' X# H- m
“过去就是跑了几百人,可能都是老百姓,去香港就是为了打工吃饭。现在不一样了,即使非法出入境一个人,也可能是巨大的隐患。”在罗湖口岸附近驻防的六支队八中队指导员刘明新说,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国际化,边防面临着新的考验,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 * d5 X4 T8 a8 z" }! R
包括十三中队驻防的中英街,虽然走私者少了,但是有几个出入口的小镇还是容易引来别有用心者。
" M& |. K2 c1 k( g 今年以来,八中队已经抓获25名非法越界者,占全总队的9%。在奥运前后,整条边防线几乎全员上岗。
0 N u$ N$ B' E# Y; J! E& J
# ~& M0 y. S; R0 j) v0 x 从2000年前后开始,六支队截获的外国逃港者多了起来,他们大多来自东南亚国家。刘明新说,这些人大多受蛇头组织,许多人是艾滋病、肝炎患者,因为听说香港治病免费就想跑过去。
0 { s0 }' r7 F+ m2 c3 g % d1 L% D% [4 |- Z( m
后来边防部队听说,这些人到香港市区后就在闹市拿出刀来,主动让警察抓他。“进香港监狱先治病,劳动再给报酬。”刘明新说,他们在香港的监狱呆几年后就拿着几千港币高高兴兴地被遣返。 2 P9 w2 Y* A/ O2 F, I
这些故事,总让边防支队里上了岁数的干部们唏嘘不已——如果不是30年来的改革与开放,内地的逃港者又会变成什么样? 2 D; R6 x4 u# O7 B' R; _/ w
& h8 P) \. K1 ~, x: n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许多逃港者却从粤港边防偷渡回内地。“他们没赚到钱,听说深圳这边公社、大队年年分红就想回来。但是去得晚没有身份不能走合法渠道,就再偷渡回来。”刘柏林说,深圳这一带的原住居民现在家里都有几套房子,远胜过那些在香港住公屋的亲戚。
* k/ J2 V/ i8 P5 O! w: I4 | $ h) F3 `# P6 I) K) c
当年刚到深圳的时候,刘柏林还是有些优越感的。每次回湖南老家探亲,就会围上一屋子人打听香港和特区的事情。
7 o) S( ^6 }8 X5 E7 @
& o$ N9 r- V m; A 2000年以后,刘柏林在深圳开始接待来自老家的朋友,他们都是去香港旅游后途经深圳。 ( d0 R$ X2 s& Z7 Y/ p
$ a. i) J D6 ]7 h, ?- n' y; p7 n% Q 因为特殊身份,刘柏林在深圳河边呆了20多年却没去过香港。“这些年,好多新兵在入伍前就去香港玩过,我还听他们讲那边的事情。” % q' J- {8 b- [
; s1 i1 k1 R4 P& ]* n5 E: ^5 C 30年,特区的确在很多方面已经不再特别了。“二线”的通关手续在不断简化,撤销“二线”的声音也此起彼伏。这几年的消息则说,深圳市民有望仅凭身份证入港。 9 v$ Y0 y L0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