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凡花落地
+ z* O$ l+ P# A5 z* j# m; i# W! V3 A* e: |8 l( w1 h4 N/ V
2002年,留学潮开始袭扰到中国我们那个内陆省会城市,那时候,我们那里出国的人还不多,国外的很多事情都显得很神秘,另许多家长和孩子神往。如果听说谁家的孩子又出国了,大家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感觉这家人很了不起。我的一个朋友的老公就是这样的,他是一个公司的领导,看到他的司机的女儿都出国了,心里愤愤生出不平,于是,把自己的女儿也办了出去。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我身边朋友的孩子陆陆续续有好几位都去了各个国家。去的最多的地方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法国和英国。
' }1 I |* }- q `光阴飞逝,一眨眼的时间,十年都过去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十年,中国发展太快了,简直就是腾空飞跃。回过头来看看,日子过得最好的,并不是把孩子弄出去留学的家庭,反而来说,也许,很多留学生家庭过得并不是太好。 - x5 V0 s4 i, U/ p
首先说那种牵肠挂肚的想念。 * ~7 b9 z0 q: C, n P! i8 S! z
4 Q$ o4 f: k7 p1 V( ]; b
中国自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后,一家大多就是一个子女,这一个孩子一旦撒了出去,再想回过就太难了。前几年的时候,家长们对在外留学孩子的思念还不是那么明显,父母们年纪都还不过五十岁,都正在单位有一番事业忙碌,外边的环境也都是人心向国外,改革开放的步伐还处在小步向前。一切看起来都还不错。但是到了后几年。事情变化得让人有点无法预料。孩子在国外,发展的情况一般都不可能正好是父母预想的那样,孩子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也有了巨大的变化。情况好一点的,估计一年可以回去个一两次,一次呆上一个月左右,一般的,也许好几年都末回国,我就认识一位男孩,他出国后,居然七年才第一次回国,可以想见,就是她的父母自己不说,那种思念也足以让人黑夜难耐了。孩子在国外怎么样,遇到困难家长也无法帮到,真是日日夜夜这些独生子女都会牵着父母的心。哪家都就一个孩子,没有一个父母输得起。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足以让父母的心揪成一团乱麻。有一位母亲,要求她的女儿每天都要打一个电话给她。女儿是个乖乖女,就按妈妈的要求去做,但有一天,她趁着同学的车出去旅游了,一开心,就把时间给忘了,这边妈妈打不通电话,就着急,一着急,就更加频繁地打,越打不通,越想的多,心脏都要跳出来了。两边有时差,这位妈妈也不顾有多晚,辗转找到女儿同学的电话,打过去时,大家正玩得开心,妈妈的心终于放下了,但这电话也成了同学们的笑柄。 . O0 C% t7 @1 ]/ ~$ x' x
要是从电视上看到什么报道,留学生被什么什么了,估计全中国留学生的父母们都会要在第一时间打电话过去,前些时,电视报道有人在市中心伊顿商埸开枪,造成顾客大乱,发生踩踏事故,有一位家长看到新闻后,急急给孩子打电话,结果当时未有打通,做妈妈的吓得一直掉眼泪,直埋怨做爸爸的当时为什么让孩子出来。说真操不起这个心了。
6 l2 o8 n, }5 O% J; l2 k* l现在,未出国的同龄的留学生的高中同学们,他们大学毕业了,工作了,谈恋爱了,结婚了,有的甚至生下了下一代。许多家庭的家长开始过起了老少三代其乐融融的大日子,就像一棵大树,有着别样的传承,枝繁叶葳。再看看送出去孩子的家庭。出去进来就是那么两夫妇,家里没有年轻人的身影,日子总是显得冷冷清清,就好像生活少了些接力。家长们也从单位开始慢慢退下岗。更显得无聊和无趣,虽然出国的孩子也开始完成学业,也开始工作,有的也结了婚,甚至也生了孩子,但总是快乐难分享,困难时又难以够到互相帮个忙。而且父母们有了更加多的思念。又开始思念孙子辈们了。
% K. c& r0 q6 D3 K8 G. f3 R; U有一位学生,他的妈妈在他走时,天天掉眼泪,后来,就把他的照片天天挂在墙上,可怜天下父母心。那时电话打一个还很贵,她恨不得把自己的工资都交给邮电局。后来,她倒是来到了多伦多,但第一次,她一不小心在雪地上滑倒摔了小骨折,第二次,突然头晕目眩,不得已叫来911,再后来,她就不敢来了,怕不但没帮上儿子,还给儿子找麻烦。 * ^# k$ h+ h5 w% v9 ?( q7 y4 }
只要人分两地,思念就会永远存在,这让父母的心永远都放不下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一直还看不到太多的希望,有时父母们真不敢再往下想,再过20年,父母们都到了70多岁左右的年龄,如果身边没有孩子,真的,生病了估计连端口水的人都难以自己去找,更别说膝下承欢,安享天伦之乐了。9 z8 u$ m% l! [! N3 y& [2 y
一位父母,每天都因为这件事情放不下来,孩子已经在国外呆了七八年,完全适应了,不想再回到国内,而他们,也已无力帮孩子在国内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每天都在让孩子回与不回之间纠结着,真不知什么时候可以把心放下。当然这种纠结已经不是孩子放不下父母,而是父母内心对孩子的依赖无法得到了
% F- s: x5 @6 f. t: m其次是家庭金钱的付出与回报的差异。
7 b. I* b3 J6 Q) \* g3 `6 m有一次我看非诚勿扰,这是一个特别火的节目,有一位男嘉宾从国外回来的,他说,现在的留学生,有60%的是混文凭的,有35%是学的差不多的,只有15%是真正出来学有所成的。不管他说的真的假的,也不管他说的我记的准不准,反正事实上,每一个独生子女留学生出国,哪怕再省,一般都要花上父母的钱在50万人民币左右,我认为这还是最少的计算。钱花出去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学生们学成了没有,学成的,自然非常好,中国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但也有没很好完成学业的。这样的话,弄得家长左右不是。我有一位远亲,儿子在国内高中眼看着就管不住了,只好把他送出了国,本想着到了异国,也许孩子会发生奇迹,有一个质的转变。但其实不是,在外边呆了好几年,实在呆不下去了,只好又回了国,好像也没拿到一纸文凭。回国后,好的工作找不到,不好的钱挣的少的又不愿意干,最后真的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到现在,都二十六七了,还在家里啃老,真让父母快郁闷死了。这几年,少说花的也有几十大万,在熟人面前真是提不起来。当然这应该是极少数的。还是前边提到的那一位朋友,想当年,孩子一心想出国,全家也都支持,他们家在全家亲戚当中,应该算是条件最好的,但十年过去了,孩子成了大小伙儿,回头看看,自己家总是显得冷冷清清,而其他亲戚家,儿女们都也长大成才,一个个找的对象也不错,慢慢地,生活都日渐蓬勃,人钱都不愁,她说,真是没想到,到了最后, 我家倒成了最穷的人。上学供孩子,孩子结婚也还要花费,让他们在国外供房子,钱不管多少,总是显得不够。
K" f8 ?" E# b& G5 Q0 S无 忧 网 - 51
) T' Z! o! z4 g8 I
: ]% f8 U+ f- C3 Z3 @第三是学业,朋友,同学甚至亲戚,都日渐生疏。 加国无忧) G2 B) _6 t! G/ F
" ]% y, ]3 ]6 d |" _
在国外呆久了,而且又正是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时期,所以,回到国内后,许多人显得与现实格格不入。同学们几乎不来往了,来往也谈不拢了,甚至亲戚也都少有往来了,原来单位有一同事,他的儿子高中时期就出去了,现在也有好多年了。时间长了,回来和父母聊天,问儿子回来后他们感觉如何,同事竟说,不爱说话了,有一种生分的感觉。,真不知父母们做何感想。
" ?3 S/ q$ y! J6 _. L7 K留学应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现在的现实是,独生子女时代,孩子一出去,就仿佛丢掉了再也找不回一般,心里总是几许挥之不去的忧郁。现在中国发展的也不错,很多孩子也都回流做起了海龟。但更多的留学生愿意留在这里,也已经基本适应了这里。很多父母只好”爱他就把人生的安排给他”。也有非常乐观的父母,他们认为,这一代牺牲是值得的,中国目前看着很腾飞,但隐忧非常大,让孩子在一个相对安适民主的国度发展,对自己的下下一代有更大的好处。再者,有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已经在这边全款为孩子买了房子,所以,并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1 l: w/ |( a7 s6 `
# _+ V+ m3 j7 }$ j生活其实活的就是心态。心态决定生活的态度。所以,不管留学之路错也好对也好,既然选择,就一路走好,完成父母的期待和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也许,那样的话,父母的纠结会小很多。思念也会是一种开心和祝福而非无奈。祝独生子女留学生们在外安全,健康,学业有成。
+ V0 h( R# ?8 [- l, n |
|